音樂,一種用音符組成的語言。下面小編為大家準(zhǔn)備了關(guān)于乘著音樂的翅膀作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乘著音樂的翅膀作文600字
西部的歌給我的印象是最深的,雖然接觸它還不久,但頗有相見恨晚之感。它古樸純粹、平鋪直敘,甚至缺詞少句,但它的純潔、它的美是永恒的。
青藏高原一曲,陣陣吶喊與情真意切的言辭,讓人肅然起敬。同時也讓人感到了不禁想在草原上引喉高歌的沖動。
珠穆朗瑪,一支更讓人心動的旋律——哈達(dá)、牧童、大雪山……一切又是如此似曾相識,讓人身臨其境,讓人感受到大雪山無上的純潔……
這些,才是最真實的生命表達(dá),是人性深處的古樸原初,又是最高的終極華彩。而那些“陪你去看流星雨”等膚淺的歌詞,永遠(yuǎn)擺脫不了男女情愛,更擺脫不了世俗之念。西部的人,西部的歌,西部的一切。人性,在那里,在最質(zhì)樸的形式中得到了最大的舒展……
歌聲,它不僅僅要表現(xiàn)美,而它要表現(xiàn)的,是一個靈魂,一個民族的精神!“它徑直把喉嚨掛在懸崖上,和自己拔河,和自己角力,它要活出生命的難度與絕境的高度……”
走在珠穆朗瑪?shù)姆宓,走在青藏高原?mdash;—人,才會感覺到自己的渺小,感覺到自己的丑陋與面對世俗的無奈。用歌聲祈禱,用歌聲懺悔……
我想,真正美好的歌聲,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歌星”是唱不出來的。真正的歌聲,是用靈魂——一個質(zhì)樸、純潔的靈魂!也許只有在西部,才會有率真的性情。此時,仿佛青藏高原又響在我耳邊,很美。
乘著音樂的翅膀作文600字
我喜歡聽音樂,尤其是阿炳的二胡,那是音樂的靈魂,仿如天籟之音。
手腕一抖,前奏緩緩響起,如同一顆石子落進(jìn)了一汪碧潭,層層波紋漾開來。每每聽二胡奏的曲子時我的心中總有一種癢癢的感覺,似乎有一股氣在翻騰纏繞,然后漫向四肢,整個身體似乎都要飄起來。二胡之聲是那樣平緩柔和,而又不乏抑揚頓挫,它是那樣容易地誘引了人的感情,并溶在音樂里。
初聽時,整個人的神情意志似乎都被定格了,忘記了煩心的一切事,靈魂隨著音樂騰飛,她在空中起舞,扯下傍晚時的一抹彩霞做柔軟的飄帶,摘下午夜時一顆最亮的星嵌在發(fā)髻間,讓它在黑發(fā)中一閃一閃。她在空中旋轉(zhuǎn),上下翻飛。她無所不能。直到音樂結(jié)束,她伏在月亮上睡著了。而我的心已經(jīng)歷了許多,像是穿越了一個漫長的時空,領(lǐng)悟到許多。
二胡的樂聲是那樣豐富,有時像是在為凄美的愛情哭泣,有時像是在為不幸的人群嘆息,又有時像在為消沉的人鼓氣,像為正在努力的人加油。
聽一曲“昭君出塞”,是那樣的幽怨哀婉,她是在思鄉(xiāng)嗎?我仿佛聽到了輕輕的“吧嗒”聲,那是昭君一顆晶瑩的淚珠滴在了瑤琴上。
聽一曲“寒江月”,那古老幽遠(yuǎn)的意味,那濃濃的鄉(xiāng)土味,讓我想到了余秋雨描述的黑龍江,想到了“霜冷長河”,一樣生寒的水,一樣寂靜的夜,一樣清冷的月,一樣溫暖的人心。
聽一曲“平湖秋月”,我感覺我好像在湖邊駐足,輕輕抬起手,任月光從指間流過?粗锏挠白,想到:“影兒落在水里,句兒落在心里,都一般無痕跡”。
乘著音樂的翅膀,在音樂中飛翔,它真是美妙,給了我無窮感受。讓我的靈魂得以凈化,讓我對人生有所感悟,讓我想到生活是多么美好。天地變化,日月沉浮,人生天地間,只不過是一瞬,何必在乎太多。慈悲一些吧,寬容一些吧,讓我們的人生更美好,讓我們的世界充滿美麗的陽光和平和的微笑。
末了,想起張愛玲的一句話:“人大都追求飛揚的人生,其實平凡才是人生的底色。”
讓我們來聽聽音樂吧,讓你被浮華牽引得勞累的心享受片刻安寧。
乘著音樂的翅膀作文600字
音樂,一種用音符組成的語言。溫柔的語言讓你輕松甜蜜;傷感的語言讓你同情憂傷;歡樂的語言讓你心花怒放;雄壯的語言讓你精神亢奮。音樂是陶冶情操的秘方,凈化靈魂的良藥。被音樂所陶醉,被音樂所感化,人生的價值就得到了升華。
雖說是一種精妙的語言,但卻不能脫口而出。因此只能靠樂器,鋼琴、小提琴、二胡、箏……個個都是杰出的演說家,他們能將有形的音符化作無形的音樂。鋼琴的高雅,小提琴的婉轉(zhuǎn),二胡的滄桑,箏的清脆……正是這些美輪美奐的語言才使得莫扎特、貝多芬、巴赫、柴科夫斯基……這些偉大的作曲家動情,瀉下一時的靈感,寫出這一首首垂青千年的不朽名作。
去年欣賞了一場音樂會,其中一首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祝給我印象頗深。雖說主題部分已耳熟能詳,但結(jié)合二、三部分共同演奏又是另一番感受。首段婉轉(zhuǎn)細(xì)膩,小提琴的悠揚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出來,綿延悠長,賞心悅目。第二段較第一段堅強有力,擇取梁祝中“英臺抗婚”這一情節(jié),鏗鏘有力,表現(xiàn)了英臺至死不屈的強烈情感。聯(lián)系梁祝這一感人愛情故事,品析音樂之雋永,自身會融入整個音樂意境之中,同喜同悲同憤同慨。第三段憂傷悲愴,講述山伯與英臺不受逼迫雙雙化蝶的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淚下,不禁為他們感到深深惋惜。這是一首長達(dá)25分鐘的民族交響樂,堪稱音樂會之最。但悠長的曲調(diào)并沒有使人感到厭煩,反而跌宕起伏的音樂使人感到意猶未盡。
音樂的美不僅在于它能給人們情感的享受,它同樣賦予許多深刻道理,給人啟迪。例如光未然和冼星海共同合作的黃河大合唱,雄壯有力的歌曲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強調(diào)我們要向黃河學(xué)習(xí)偉大堅強的精神;又例如貝多芬的第五(命運)交響曲,悲愴的音符讓我們感悟到貝多芬耳聾后緊扼住命運的咽喉,頑強的生存下來的精神。告訴我們面對厄運要有堅毅、頑強、執(zhí)著的精神。因此感悟音樂深層的蘊意能給你一生的啟示。
人一生的旅程就是一次音樂之旅,在漫漫的人生路上音樂隨時都陪在我們身邊,靜聽你身邊的音樂,你就會發(fā)現(xiàn)和了解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