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是中華民族流傳的藝術,這些剪紙色彩繽紛,形象生動,內(nèi)容豐富,美不勝收。以下是yjbys網(wǎng)小編整理的關于剪紙的作文,供同學們參考。
篇一:剪紙藝術
剪紙是一門藝術,但很少有人懂它。現(xiàn)在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剪紙吧!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jù)考證,證實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1100年。過去剪紙常用于民俗活動和宗教儀式。而現(xiàn)在,剪紙更多地是用于裝飾,也可以作為禮物贈送給親朋好友。由于地域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等的不同,全國各地剪紙存在不同的風格,而廣東佛山剪紙就是其中的一種。佛山剪紙歷史悠久,源于宋代,盛于明朝時期。從明代起佛山剪紙藝術在民間廣泛流傳,并遠銷南洋各國。佛山剪紙按其制作原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別有銅襯、紙襯、紙寫、銅寫、銀寫、木刻套印、銅鑿、染色、純色等九大類。剪紙分為陰刻和陽刻兩種不同的剪紙表現(xiàn)方法,可以剪人物、花草、動物等。要想學好剪紙,先要學好它的基本功:繪畫,等繪畫過關后就可以開始學習最簡單的用剪刀來剪。剪紙藝術中的基本符號有小圓孔、月牙形、鋸齒形、柳葉形、水滴形和三角形。等繪畫和用剪刀剪的基本功都練得很好之后,就可以嘗試著用刻刀刻了,但是用刻刀時一定要非常小心。
我以前所就讀的學校三年前就開始開設了剪紙這門學科,因此學校的同學和老師的剪紙都非常出色!妒フQ琴聲》、《收獲》、《花舞》等作品都是我們學校的師生精心創(chuàng)作出來的,在多次剪紙比賽中獲獎。
剪紙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現(xiàn)在已被列為省首批文化遺產(chǎn)重點搶救對象,讓我們用心去學,用心去剪,做好剪紙傳承的接班人吧!
篇二:有趣的剪紙
昨天,老師讓我們回家剪紙。第二天,同學們便帶來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互相欣賞著。
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林旭的作品啦。別看林旭是一個男孩子,可他的剪紙還真讓人刮目相看。
一張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林旭手里來回一折,竟能變成如此內(nèi)容豐富的藝術品。你看,這副老牛馱娃的作品就是林旭心靈手巧的勞作。
瞧,老牛的肌肉突出,前胸與后臀十分豐滿,令人感到強壯有力。他的尾巴彎曲著,兩只又長又粗的角朝內(nèi)扭曲著,兩只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溫和的看著前面的兩個男孩。在老牛的額頭上還剪出啦一副梅花的圖案。
兩個男孩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仿佛有許許多多的喜事,真是天真爛漫。一個男孩子身后背著草帽,像個猴子似的,三下五除二地爬到了老黃牛那寬厚的背上;另一個則穿著花背心和花褲子,正用那粗壯的小腿蹬在牛圓鼓鼓的肚子上,在朋友的幫助下,點著右腳也使勁爬上了牛背。我望著這幅制作精巧的剪紙,突然發(fā)現(xiàn)牛角上還有兩只小喜鵲:一只旁若無人地停在牛角上,另一只正朝這邊飛過來,似乎也想加入這只歡樂的隊伍……這有趣的生活場面仿佛在我的面前活了起來。
好一幅惟妙惟肖的精彩作品。一把剪子,一張紙,就使人物的動作特征,心情,神態(tài)……全部躍然紙上,這就是咱中國剪紙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