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為虎作倀是貶義詞嗎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xué)習(xí)中,說到成語,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成語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yīng)用的,承擔(dān)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你知道經(jīng)典的成語有哪些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為虎作倀是貶義詞嗎,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為虎作倀是貶義詞嗎
【解釋】倀:倀鬼。舊時迷信,認為被老虎咬死的人,他的鬼魂又幫助老虎傷人,稱為倀鬼。比喻幫助惡人作惡,幫壞人干壞事,幫兇。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為虎添翼、助紂為虐
【反義詞】為民除害、除暴安良
為虎作倀成語故事
唐穆宗長慶年間,傳說有個處士馬拯,聽說衡山祝融峰人住著一個伏虎長老。他帶了一個童仆,上山去拜訪那位長老。
他登上祝融峰,見到一座佛寺里,果然有個須發(fā)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很熱情,一定要留馬拯吃飯,可是廚房里的油和鹽正巧用完了。馬拯就叫童仆下山去買油鹽。老和尚陪送他走出寺門。馬拯獨自一人站在寺邊觀賞山景。這時,從山下又來了一個叫馬沼的隱士。兩人互通姓名之后,馬沼說他在半山腰看見一只猛虎在叫人……馬拯問了那人的年齡、容貌、衣著,驚叫道:“那是我的童仆!”馬沼又說:“奇怪的是,那猛虎吃了人后,忽然變成一個須發(fā)皆白的老和尚!辈灰粫虾蜕谢貋砹,馬沼輕聲對馬拯說:“正是這個和尚!碧焱砹,老和尚要請他們住僧房,兩人卻喜歡住在齋堂里。他們把門緊緊閂上,觀察著外面的動靜。半夜里,有只老虎幾次來撞門,兩人用力頂住,門才沒有被撞開。兩人決心要除掉這只吃人的老虎,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第二天一早,兩人說是后院一口井里傳出怪聲音,把老和尚騙到井邊。當(dāng)老和尚湊到井口看時,馬沼一用力,把他推下井去。和尚一落水,立刻變成了老虎。兩人搬來大石頭,把它砸死了。兩人下山時迷了路,后來幸虧遇見一個獵人,就住在搭在樹上的窩棚里過夜。
半夜里,馬拯突然被樹下的人聲吵醒。他借著月光一看,竟有幾十個人,叫嚷著要替老虎報仇。獵人告訴他們,這些人都是被老虎吃掉了,可死后卻替老虎開道,成了倀鬼。馬拯罵道:“你們這些倀鬼,死在老虎嘴里,還要為它痛哭、報仇!”
古代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變成倀鬼,還要為老虎效力。成語“為虎作倀”由此而來,現(xiàn)比喻為壞人做幫兇。
為虎作倀是貶義詞嗎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倀:倀鬼,古時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變成倀鬼,專門引誘人來給老虎吃。替老虎做倀鬼。比喻充當(dāng)惡人的幫兇。
【出自】
《太平廣記》卷四百三十:“倀鬼,被虎所食之人也,為虎前呵道耳!彼巍O光憲《北夢瑣言逸文》卷四:“凡死于虎,溺于水之鬼號為倀,須得一人代之!
【近義詞】
助紂為孽;為虎添翼
【反義詞】
為民除害
【典故】
很久以前,有一只非常兇殘的老虎,因為林中的動物都被吃光了,找不到食物,正餓得發(fā)慌,這個時候發(fā)現(xiàn)林中一條路常常有人經(jīng)過,就守候在路邊準備吃人。有一天,有個叫倀的人路過這里,老虎迅速的撲上去,咬住他的喉嚨,拖到林中飽吃了一頓。老虎想:“要是每天都有人肉吃該多好呀!”于是老虎抓住倀的靈魂不放,對他說:“你必須找到另一個人給我吃,我才讓你的靈魂得到自由,投胎重新做人!眰t雖然已經(jīng)死了,可是他的靈魂仍然害怕老虎,竟然點頭同意了。
于是倀的靈魂就到處去找人,當(dāng)發(fā)現(xiàn)一個人時,就把他騙到林中,早已守候在那里的老虎連忙撲上去把人咬死,倀的靈魂為了討好老虎,竟上前把那個人的衣服脫掉,帶子解開,讓老虎毫不費力地將那人吃掉。老虎對倀靈魂的合作很滿意,不肯放倀的靈魂走。于是倀的靈魂也不去投胎做人,幫助老虎做吃人的勾當(dāng)。
人們稱倀的靈魂為“倀鬼”。后來形容那些幫助惡人一起做壞事的人為“為虎作倀”。
【為虎作倀是貶義詞嗎】相關(guān)文章:
心猿意馬是貶義詞嗎09-03
趨之若鶩是貶義詞嗎07-09
裝聾作啞是貶義詞嗎02-06
心計是貶義詞嗎02-04
蠅營狗茍是貶義詞嗎02-06
揣測是貶義詞嗎02-09
斷鶴續(xù)鳧是貶義詞嗎02-07
爾虞我詐是貶義詞嗎02-06
坐吃山空是貶義詞嗎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