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是貶義詞嗎
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毫無自知之明地去譏笑別人。接下來小編搜集了五十步笑百步是貶義詞嗎,歡迎查看參考。
五十步笑百步是貶義詞嗎
答案:五十步笑百步是貶義詞
典故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移其粟于河內(nèi)。河?xùn)|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殍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呛萎愑诖倘硕鴼⒅唬悍俏乙,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選自《孟子。梁惠王上》)
典故故事
梁惠王問孟子:“我對于國家,總算盡心了吧!河內(nèi)年成不好,我就把河內(nèi)的災(zāi)民移到河?xùn)|去,把河?xùn)|的糧食調(diào)到河內(nèi)來。河?xùn)|荒年的時候,我也同樣設(shè)法救災(zāi)。看看鄰國的君王還沒有像我這樣做的。可是,鄰國的百姓并沒有大量逃跑,我國的'百姓也沒有明顯的增加,這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我就拿打仗作比方吧。戰(zhàn)場上,戰(zhàn)鼓一響,雙方的士兵就刀對刀、槍對槍地打起來。打敗的一方,丟盔卸甲,拖著刀槍,趕緊逃 命。有一個人逃了一百步,另一個人逃了五十步。這時候,如果那個逃了五十步的竟嘲笑那個逃了一百步的膽小怕死,你說對不對?”
梁惠王說:“當然不對。他只不過沒有逃到一百步罷了,但同樣也是逃跑啊!”
孟子說:“大王既然懂得了這個道理,怎么能夠希望你的百姓會比鄰國的多呢?”
五十步笑百步解釋
逃了五十步和逃了一百步,雖然在數(shù)量上有區(qū)別,但在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都是逃跑。梁惠王盡管給了百姓一點小恩小惠,但他發(fā)動戰(zhàn)爭,欺壓黎民,在壓榨人民這點上,跟別國的暴君沒有本質(zhì)的差別。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看事情要看本質(zhì),不要被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拔迨叫Π俨健边@句成語就是從這則寓言中提煉出來的。
解讀:有時人的想法初衷是好的:奮發(fā)有為,追求卓越,但一經(jīng)實施,卻總囿于事物的表象,看似與以往,與他人大相徑庭,卻仍出一轍。孟子一語破的,解除了梁惠王長期的困擾。
【五十步笑百步是貶義詞嗎】相關(guān)文章:
喜極而泣是貶義詞嗎01-17
杞人憂天是貶義詞嗎12-18
忠厚是貶義詞嗎11-10
肥碩是貶義詞嗎11-07
投鼠忌器是貶義詞嗎11-05
恭維是貶義詞嗎11-03
輝煌是貶義詞嗎11-01
放棄是貶義詞嗎?10-29
悶騷是貶義詞嗎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