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比喻句賞析
山中訪友大家還記得嗎?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下文關于山中訪友比喻句 ,歡迎借鑒!
《山中訪友》一文中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眾服務的品質(zhì),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
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fā)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zhuǎn)、流淌。
這是作者走進樹林,靠在一棵樹上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融為一體。這是多么奇妙的一種境界!從這些聯(lián)想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樹之間的那種“知己”情誼,那種走進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fā)的聲浪,聽見時間隆隆的回聲。
這句中,“它們”指的是落花和落葉,“儀式”指的是落花、落葉從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過程。時間雖然短暫,卻有深意。因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大自然就這樣在循環(huán)中生生不息,于是便引出了“捧起一塊石頭……”這一層,因為石頭就是由火山爆發(fā)的.巖漿凝結(jié)而成,在普通的石頭身上也有著大自然輪回變化、生生不息的足印,所以從石頭的輕輕敲擊中可以聽見“遠古火山爆發(fā)的聲浪,聽見時間隆隆的回聲”。老橋──“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樹──“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樹”;山泉──“要我重新梳妝”;溪流──邀我“唱和”;瀑布──“雄渾的男高音多么有氣勢”;懸崖──“挺拔的身軀”,“高高的額頭上仿佛刻滿了智慧”;白云──“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云雀──談“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從“一朵落花”“一片落葉”“一塊石頭”中,作者感受到了時間的變遷,生命的輪回。
拓展:
比喻句:滿世界都是雨,頭頂?shù)膸r石像為我撐起的巨傘,我站立之處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誰能不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突然,雷陣雨來了,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醉酒的詩人在云頭吟詠.(這句包含了兩個、分別把雷陣雨比喻成俠客和詩人.)
頭發(fā)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zhuǎn)、流淌.
擬人句: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和我交換眼神.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清脆,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
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汩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飛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么有氣勢.陡峭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著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仿佛刻滿了智慧.悠悠的白云,你潔白的身影,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喂,淘氣的云雀,嘰嘰喳喳說些什么?(這段還運用了排比句)
反問句: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滿世界都是雨,頭頂?shù)膸r石像為我撐起的巨傘,我站立之處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誰能不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只有兩個反問句)
【山中訪友比喻句賞析】相關文章: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10-20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03-05
山中訪友的擬人句12-15
山中訪友第五段擬人句02-10
描寫人物的比喻句賞析02-18
西安訪友作文11-09
公園訪友周記11-30
植物園訪友小學生作文09-10
高考滿分作文校園訪友700字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