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1
歷時13小時2分鐘讀完了這本小說,不知道為什么急匆匆像趕路一樣,說實話我是帶著疑惑和不解讀完這部書的,到最后才明白題目“一句頂一萬句”的含義,吳摩西因為一句話,留下終身遺憾;牛愛國為了章楚紅沒有說出口的一句話,費盡周折,后悔莫及,而這句未說出的話也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大大的懸念,勝過前面的千萬句話。
讀這本小說,我一開始就仿佛置身于一個煕煕攘攘的人流中,分不清誰是主角,這里面有打鐵的,染布的,殺豬的,種地的,挑水的,剃頭的,賣肉的。形色色,多得說不過來,也記不住。到最后只記住了吳摩西和牛愛國,而他倆冥冥之中有像一個人的輪回。這里面的人物,都給說話有關,有愛說話的,有不愛說話的,有說到一塊兒的,有在一塊兒卻無話可說的,人與人的關系也令人唏噓,不管開始關系好還是不好,結果都“掰”了,沒有長久知心的朋友!沒有知心朋友,還不甘心,一直尋找,尋找!從幾十年前找到。
現(xiàn)在,一直到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看,龐麗 娜、章楚紅就在你身邊, ?說不定你就是牛愛國或老尚!這人如此不安分,都在尋找什么呢?這到底是對還是錯,我也說不清!因為我也是凡夫俗子,也在這群人流中前行!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2
劉震云的《一句頂一萬句》:長篇小說,寫的是三教九流小人物的生活、沉浮、悲喜。磨豆腐的,販蔥的,賣驢的,趕車的,賣胡辣湯的,栩栩如生。當然,人的身份及所處的年代都是表象,主要是反應人物的內心世界,比如《獅子王》,表面是獅子,反應的卻是王權更替的陰謀。
寫作風格樸實,敘述的語氣也不卑不亢不慌不忙,娓娓道來各色人等于命運中的掙扎和妥協(xié)。內容上,自始至終貫穿了一個觀點: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錯綜復雜,在于“說得上和說不上”,是否“說的上”完全不關男女老少,是骨子里的秉性使然。因為“說不上”,楊百順輾轉出延津,因為“說得上”,楊百順跟五歲的養(yǎng)女失散后記惦了一輩子。由于和一個本來陌生的女子章越紅“說的上”,被戴了綠帽子而氣急敗壞的牛愛國竟理解了跟人跑了的妻。牛愛國五十多歲的姐夫和自己七歲的女兒說的上,牛愛國才放心地全國各地去找說的上的章越紅去了。小說描述的是人們一輩子有意無意尋找“說得上”的人?赐晡业褂X得,不必刻意尋找了:人是會變的。本來說得上話,說著說著就說不上了。本來說不上,過著過著又說的上了。隨緣自在,人生本來也不能把自己拴在別人的褲腰帶上。
二是人人處在萬千機緣的網中,本來是一件事,說著做著卻變成了另外一件事。比如姜家爺爺給孫子們分雞腿不均,導致兒子埋怨,講著講著就講成了“分家”。
三是時間會改變一切:養(yǎng)母年輕時跋扈老來慈祥,養(yǎng)父年輕時通情達理老來卻吝嗇小心眼,如此等等。小說平實中帶著幽默,看到很多細節(jié)時笑,只在一處曹青娥死時因為孩子們聽不懂她的意思而叫一直跟著自己的小孫女來翻譯時哭了?赐曛蟾袊@,這就是人生:把著舵行船,行著行著風早變了。
文風樸實到極致:幾十萬字中沒出現(xiàn)一個花哨的詞語。我而今這年紀,已經看不得文字的姹紫嫣紅眼花繚亂,我只喜歡真誠。讀內涵深廣表面卻風輕云淡的文章,如遇老友,促膝長談,會心而笑。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3
七十年三代人,一路沉重。還原成生活,就沒人把這些事當回事了,即使是主人公都那么匆忙,沉重感嘆的是深夜的讀者。
親人之間心靈的阻隔居然左右了人生選擇,人世坎坷顛沛流離居然就因為“說不著”。春水流成堅冰,竟成為了無法渡越的長河,輾轉追尋,但愿萬里風塵吹不散最后的夢想。
我理解這部作品其實就倆字:率性。三代人都因率性而悲哀,也因率性而暢快。朋友之所以成為朋友,就是能接受并呼應對方的心聲。朋友之所以成為敵人,就是心里所想坦然傾吐,摧毀了對方的期冀。然而在生存的底線上,很多人不敢率性啊,不敢堅持。楊百順到楊摩西,生活所迫,楊摩西到吳摩西,也是生活所迫,只有吳摩西到羅長禮是精神要求,自主選擇。然而又是飽經滄桑后最無奈最無力的選擇。真是可憐的人啊。
在離亂黑暗中的一絲溫情,就是群星,總給人活下去的勇氣,楊摩西之于牧師,吳摩西之于巧玲,章楚紅之于牛愛國,就無異于深夜里的星空。溫情被時空拉抻成最純最濃牽掛,這世界最遺憾的事是什么呢?恐怕就是這樣的牽掛沒有盡頭吧。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4
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有點亂,感覺看不太懂書在講些什么。但越是往后看越覺得精彩,越覺得作者厲害,然后就開始深深佩服作者了。
書分兩部分,上部分是出延津記;下部分是入延津記。小說的前半寫的是過去,主角是楊百順,楊百順上有個哥哥,下有個弟弟,與賣豆腐的老楊為父子關系,楊百順一生改了三個次名字。從楊百順改成楊摩西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從楊摩西改成吳摩西,又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的人生似乎就是這樣。被分成3個部分。楊百順與剃頭的老裴互為朋友;與殺豬的老曾互為師徒;與外國人老詹也互為師徒……他與太多太多人有關系,而他的一生,似乎也在為了一個“說得順心”而徒勞有波。
楊百順,百順。他的父親給他取了個好名字,但他的生活,事業(yè),似乎都不像他的名字一樣,他總在尋找些什么?赐炅藭,我才明白。他一直在尋找一個人“說得順心”的人。話,一旦成為了人與人唯一溝通的東西,尋找和孤獨便伴隨一生。所以楊百順在尋找,為了心里過的舒坦舒心,為了孤獨有人陪伴,有人可以說話,他的一生都過的堅苦。于是喊喪,便成了書中楊百順崇拜的職業(yè)。
龍應臺曾說過;“有一種寂寞,身邊添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就可以消除。”楊百順何嘗不是想這樣,所以孤獨無助的吳摩西失去為一能夠“說得上話”的養(yǎng)女,為了尋找,走出延津。而吳摩西養(yǎng)女的兒子牛愛國,同樣為了擺脫孤獨,尋找“說得上話的”朋友,走向延津。他們一出一進,延宕百年。就是為了心靈的慰藉,所以他們一直在尋找,他們毅然決然的追逐“一句頂萬句”的身影。
由此我忽然發(fā)現(xiàn),為什么常有人說活得很累。他們在生活不如意,事業(yè)不順,愛情不美好時,頹廢,茫然。他們找不到說話的對象,所以累。這種累,猶如漫漫長夜,磨礪著我們的神經,祖祖輩輩?惺持覀兊男撵`。
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話不投機半句多”,書中楊白順的父親老楊與老馬是“好友”,老楊總認為老馬能為他提供很多幫助,卻不知,老馬只是不想聽他講話,才快速的為他指路,為他提意見。其實現(xiàn)實生活為何不是如此?有些人與父母不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總是厭煩父母的嘮叨,從來不認真聽過,而父母何嘗不是想找個“說的順心”的人?
小說中所有的情節(jié)關系和人物,所有的社會組織和家庭和諧,其實都和人能不能對的上話,對的話能不能觸及心靈有關。而楊白順,也就是吳摩西沒有找到她的養(yǎng)女,牛愛國也沒有找到龐麗娜和和尚。但是這就是人生不是嗎?一個個錯過,一個個無奈,而人生,也是因此完整。
“一句勝過千年”是我認為這本書的主旨,書中所有故事因此展開也因此結束。我想劉震云先生也是想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吧。
有一種寂寞,有一種孤獨,以話語開始,也以話語結束。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5
最近非常辛苦地讀完了劉震云的小說《一句頂一萬句》,讀完之后心情五味雜陳,為主人翁的悲催生活而難過,覺得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活可真是窩囊啊,距離自己一直理解的現(xiàn)實生活好遙遠。
無論是楊百順還是牛愛國,他們都是孤獨的,窩囊的,沒有復雜的想法和生活追求,隨波逐流地被命運無情和被動地安排,隨遇而安,太沒有生活的樂趣和激情了,我受不了這樣的生活。
我忽然覺得我的生活和家庭是幸運的,我和老公說得著,有的話可說,這應該就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情啦,我和兒子關系不錯,沒有太多矛盾和糾結,陪著孩子一點點的成長,多幸福。
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勵志小說看多了,不適應這種沒有生活朝氣的命運,我想起《平凡的世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些積極的小說對我的人生都有正能量的激勵,所以,一句頂一萬句,帶給我的負能量,只能是提醒我,可別像他們那樣憋屈啊。
小說要表達的可能更多地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說得上話,非常重要,我覺得這有點以偏概全了,作者也許只想突出一點來說透吧。
看完了小說,為轉換心情,我上網挑了個喜劇愛情電影《一夜驚喜》來沖洗我心中的堵,讓我快速回到快樂幸福的好生活中。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6
老劉的這本小說還是延續(xù)著他的寫作風格: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重大的事件,描寫的都是老百姓的故事,透露著小人物對生活的無奈!兑痪漤斠蝗f句》分《出延津記》和《回延津記》兩個部分,延津就是老劉的家鄉(xiāng)河南省延津縣,書中寫的就是延津的一些人和事?磿臅r候,感覺就好像老劉坐在你對面,泡著壺茶跟你“噴空”,說著他記憶中的家鄉(xiāng)的故事。因此讀這本書會讓你感覺很輕松,沒有了專業(yè)書的壓抑,沒有了哲學書的深奧,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躍然紙上,在你眼前晃動。而且我們離河南較近,對文中的風俗、方言更容易理解。
主人公楊百順一生孤苦,最羨慕的職業(yè)是喊喪,最崇拜的人是喊喪的羅長禮,卻未曾說過話;最好的朋友是剃頭的老裴,也是一年碰不上幾次面;老裴偶遇躺在草垛上打擺子發(fā)燒的楊百順,救了他一命,同時也是救了為了一句話怒氣沖沖正要去殺小孩舅的老裴自己。一句話讓楊百順把老裴視作最好的朋友,一句話也差點讓老裴成為殺人犯。生活中何嘗不是這樣,一句肺腑之言能讓陌生人成為知己,一句詆毀人的話能讓朋友成為仇人。有的人整天夸夸其談,嘴巴像刀子,卻說不到點子上;有的.人寡言少語,卻能一語中的。書中上部分楊百順為了找“能說的上話”的養(yǎng)女,走出延津;下部分牛愛國為了找“能說的上話”的朋友,回到延津。一走一回,延宕百年,都是為了一句話,為了“能說的上話”。為什么他們會輾轉千里就為了說句話?正是因為他們的孤獨!耙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說話是人的本能,也是人與人交流溝通的工具。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桎梏給國人帶來謹言慎語的思想,現(xiàn)代社會的激烈競爭和誠信缺失更是讓人人都樹立了防御意識,三緘其口。但是每個人天生都有傾訴的欲望,當這種欲望得不到排泄的時候,孤獨和寂寞便油然而生。正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孤獨者還有私塾先生老汪,老汪孤獨是因為思念一個人,思念她而又找不得,所以經常堵得慌,他排解的方式是散步,走走散散也就好了。老汪對“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解釋是“孔子當時正傷心,如果身邊有朋友,心里的話都說完了,遠道來個人,不是添堵嗎?恰恰是身邊沒有朋友,才會把這個遠道來的人當朋友呢,這個遠道來的人,是不是朋友,還兩說著呢。”這個孤獨的老汪后來更苦。淘氣的小女兒淹死后,看著淹死女兒的水缸哭了三個時辰,半年后也不能釋懷,“心里像火燎一樣,再忍就瘋了”,想哭卻哭不出來,痛到深處就是這樣子吧。最后,老汪決定走出延津,一路向西,到了寶雞以吹糖人為生。老汪在書中只是個片段,但給我的印象極為深刻,就像余華《活著》中的福貴一樣孤苦的讓人心酸。我時常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那個穿著長衫,在他的“種桃書屋”書寫著“日黃昏而望絕兮,悵獨托于空堂”的老頭。
再有楊百順的師傅老詹,不遠萬里從意大利到這兒傳教,傳教一生也只僅僅九個徒弟,但是他并不氣餒,仍然風里雨里的滿延津跑。常人應該認為老詹一個人背井離鄉(xiāng)應該是最孤獨的,但恰恰相反老詹不覺得孤獨,這就是信仰的作用。其實每個人都應該有個信仰,無論你是信佛、信基督,還是信共產主義。就像老詹傳教時說的:“信了他,你就知道你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
書中還有更多的人物,都是些社會底層:買豆腐的、趕馬車的、剃頭的、殺豬的,我們多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孤獨誰沒有呢?其實人們都孤獨,只是大多數(shù)人在孤獨發(fā)作的時候才意識到它的存在。每個人排解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人散步,四處溜達;有的人喝酒,一醉解千愁;有的人是找一知己聊天,互訴衷腸。
我想起老劉在電影《甲方乙方》里客串出演的那個有點自閉的情癡,幻想著和異國公主的戀情。是否老劉自己也是孤獨的呢?
“一個女人與人通奸,通奸之前,總有一句話打動了她。”這句話是什么,楊百順一輩子沒有想出來。我們也都有自己的一句話,但最終,誰是最佳的聽眾?更多時候,我們的這句話都留給了自己。大多數(shù)的時候,我們是無人可說;大多數(shù)人到后來,是無話可說。千百年來,中國人真的是孤獨的,茫然四顧,找不到一個說話的人。被現(xiàn)實的利益羈絆著,成為不敢說的理由;被禮儀道德約束著,成為不好說的理由;認識水平有高下,成了不想說的理由。
當楊百順最后看到自己私奔的媳婦和情夫之間的親密的一句頂一萬句,他突然沒有了仇恨,終結了他的尋找,開始了他的新生。人就應該這樣,生活不是生活在過去,而是要生活在未來。活在當下,好在我們還有希望,可以快樂的孤獨著。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7
劉震云的《一句頂一萬句》非常好看,讓人愛不釋卷,欲罷不能,非一口氣讀完不可。大段大段的人物對話,簡潔先練,又暗含寓意,構成言說的藝術。是一部眾生喧嘩而又懷抱巨大沉默的小說。而劉氏幽默,總讓你會心一笑。
最終用了兩口氣,讀完了《一句頂一萬句》,讀這本書,不是因為它獲得了20xx年的矛盾文學獎,而是一直就喜歡劉震云的作品。
讀罷,心緒再不能平靜。望著車窗外疾馳而過,薄霧籠罩著的田野,仿佛自己的身體升騰到了半空中,可以俯瞰這蒼茫大地上的人間百態(tài),蕓蕓眾生,回味著中國人經歷著的千年孤獨。
世上的人有千千萬萬,能過心的人卻千里難尋;書中的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可以說上知心話的朋友,說得上話,且能觸及心靈,提供溫暖!兑痪漤斠蝗f句》反映了中國式的孤獨和友情觀。
《一句頂一萬句》書中的內容極其豐沛。且洗盡鉛華,返璞歸真。故事的厚度、寬度和深度,讓人看到百年蒼生的寬廣和深邃。人世間百態(tài)叢生,恩恩怨怨,倫理情感……被作者“剔骨剝肉,一碼一碼,碼放得整整齊齊”。書中描寫了很多人物之間的關系:N對朋友,父子,父女,母子,夫婦,情人,雇主與員工……既覺得繁復又簡單,且充滿寓意。似乎所有的社群組織關系,朋友間的情誼,家庭的和諧,乃至于性欲愛情,都和人與人能不能對上話,對的話能不能觸及心靈、提供溫暖,化解沖突、激發(fā)情欲有關。
書中描寫的雖是一班生活在鄉(xiāng)土間的卑微百姓:賣豆腐的老楊,剃頭的老裴,打鐵的老李,以及殺豬的,販驢的,染布的,開飯鋪的,還有提刀上路殺人的……但這并不重要,因為無論你生活在何處,從事什么工作,都能對書中的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感同身受,從中看到自己和身邊人的影子。
關于書名,用劉震云自己的話說:“相對于書的內容,書的名字應該是一塊冰,掉到水里也就是書的內容里能融化,而不是一塊石頭,在水里還是石頭……”
一句頂一萬句:“那一句”應該是句什么話?就是一句有見識的話,因為“一句有見識的話,頂?shù)纳弦蝗f句廢話”。書中的人物為了那句話,一個“走出”,一個“回歸”,苦苦找尋百年,孤獨伴隨一生。心靈的疲憊和生活的苦難,以及無邊無際的茫然和累,如影隨形的陪伴著一代代中國人。
朋友是危險的,知心的話更是危險的,有時甚至像一把鋒利的匕首,反而刺向自己。由于人心難測,由于社群、地位和利益變了,情景變了,時間變了,朋友也變了。因此,能夠說貼心話、溫暖靈魂的朋友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獨當中。
《一句頂一萬句》,好書啊好書!同桌是妖精讀后感擁抱幸福的小熊讀后感湯姆索亞讀后感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8
初讀《一句頂一萬句》,覺得好難懂,感覺作者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不知所云。但同時又想,精品就是精品,必然有其與眾不同的深刻含義,因此耐著性子讀下來。隨著故事的不斷深入,似乎逐漸觸摸到了文章的核心,“一句頂一萬句”,說話有著重要意義,話說好了,有其正面意義,話說雜了,影響極為惡劣。如果一個人一直都沒有弄明白這一點,那么,注定他的一生是糊涂的,也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
讀到后面,逐漸被故事的深刻內涵所吸引,特別想知道主人公的最終結局,特別想了解,作者要表達的深刻含義,于是熬夜讀完整部小說,并在深夜不斷揣摩各位評論家的評語。其中文藝評論家摩羅這樣寫到“洗盡鉛華,返璞歸真,筆觸始終緊貼苦難的大地和賤如草芥的底層人群,結構單純而內容豐富,命懸一絲而蕩氣回腸!蔽乙灿型瑯拥捏w會,不如評論家說地深刻,在此只好借用他山之石。莫言在《長篇小說選刊》創(chuàng)刊中寫道:“長度、密度和難度,是長篇小說的標志,也是這偉大文體的尊嚴!
《一句頂一萬句》確實印證了這一點,有一定的難度,不深入讀下去,不深切地體會,很難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深刻內涵。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9
最近幾天可以說是“有點閑”了。第一篇論文導師遲遲不給回復,第二篇論文又差半個月數(shù)據(jù),其余該做的都做好了?赡艿20多號去咸陽再到村里把數(shù)據(jù)下下來,這剩余的十天我都沒什么正經事。前兩天從圖書館剛借的小說又讀完了。
其實今年到現(xiàn)在還沒看過幾本書!缎Π痢贰ⅰ渡涞瘛匪阒販兀弧抖灸臼ソ洝肥菍Ψ侵薮箨懞褪ソ浌适碌奶剿;《暗算》是對特務階層的探索;最近還沒看完的《佛本是道》更是沒太多內容的網絡水文;(當然看這本小說是因為它有歷史意義,這是一本此類修仙文學的奠基型小說,也許我已經看過它“后輩”青出于藍的作品,但是它開創(chuàng)的文章流派和天馬行空的幻想仍可以一閱。當然我如今已真的認為網絡小說整體水平和內容就是不如現(xiàn)實文學作品,無聊的時候拿水文打發(fā)時間吧。)只有《一句頂一萬句》這本書,回歸中國鄉(xiāng)土,平民百姓,是我熟悉的階層和熟悉的文化。我其實一直覺得中國的文學要斷代。往幾十年前推,作家寫的是黃土、人文、少數(shù)民族、歷史變遷,這是非常好的題材,也符合中國國情;如今幾十年,作家想寫出有深度的作品,題材還是小人物、悲劇、不隨世事變遷的少數(shù)民族、或者無奈隨歷史洪流變化的邊遠山區(qū),等等。
如今的作者還是想往幾十年前靠,而且國際對中國主流文學的定性貌似也是這樣。能夠獲獎的都是中國農村題材,展現(xiàn)中國歷史的小說。當然可能還有科幻未來型的,比如《三體》,但是我還沒有看過。我只是覺得很少有書寫現(xiàn)代我們這個階層寫的深刻的。當然也可能因為我們這樣的人身上沒有爆發(fā)點和矛盾點,寫出的小說就不會那么跌宕起伏。代表中國大多數(shù)的應該不再是窮苦的老百姓了,希望多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描繪一下都市階層中產階級。
《一句頂一萬句》是一本非常優(yōu)秀的小說。很符合過去的中國平民農村老百姓的生活。日子天天雞零狗碎地過,天天東家長西家短,看似絮絮叨叨地車轱轆話,人的一輩子也就這么過去了。能跟你說的上話,我們就是朋友;說不上話了,我們就掰了。小說全篇似一條小河,緩緩地順著往前推動,不知不覺間兩三代人的一生就過去了。(寫到這突然覺得時間的真的似流水啊。)結尾部分看似時光還在往前推,通過幾個偶然的線索把前兩代人的故事也有一些交代。最后的故事是結尾,也是開頭,只不過這一段故事告一段落,但能體會到生活仍會這樣緩緩地流向遠方。中國的鄉(xiāng)土文學我看過的也不少了,但這樣的敘事結構我還是第一次見,看似沒有架構,其實想來,幾十年前連字都不認識的普通人,一生又有什么架構呢?這樣才更貼近現(xiàn)實吧。
早晨去把書還掉的同時,又借了兩本海巖的名作《玉觀音》、《永不瞑目》。電視劇我也沒看過,讓我們期待一下是不是現(xiàn)代中國的代表作吧。
【《一句頂一萬句》讀后感】相關文章:
頂橘子游戲作文03-10
頂書比賽作文03-16
頂書大戰(zhàn)作文01-04
秋游金頂山作文05-17
游金頂山作文05-07
頂星主板bios圖解01-20
金頂山漂流的作文05-24
頂碗少年讀書筆記范文05-04
頂氣球比賽作文450字欣賞07-08
游金頂山作文300字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