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物種起源》教案
高中語文《物種起源》教案 蘇教版必修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夠理解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
2、把握文中關鍵句,進而整體把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提高辨別和篩選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學習本文時要注意抓住關鍵句來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全文的結構。
2、可以從本文語言的推敲品位中感受達爾文的科學態(tài)度和治學精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達爾文及其進化論,感悟并學習科學家嚴謹而審慎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刻苦鉆研的治學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能夠理解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
2、把握文中關鍵句,進而整體把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提高辨別和篩選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教學課時:1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學
1、神創(chuàng)論
在西方流傳的是上帝用六天時間創(chuàng)造出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飛禽走獸,再用圣土造出第一個男人亞當,又從亞當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出一個女人夏娃。他們聽信蛇的慫恿,偷吃禁果,而知善惡羞恥,于是扯下無花果的葉子遮蔽下身,這便是衣服的雛形。在中國也流傳著一種關于人類起源的神話。遠古時乾坤未開,像個混沌的 “雞蛋”,這“雞蛋”中生長了一個盤古,他在“雞蛋”里生長了一萬八千年,此階段,天每日長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盤古每日長高一丈,到過了一萬八千年時,盤古突然死去,他的氣化成風云,他的聲化成雷霆,他的右眼化成太陽,他的左眼化成月亮,他的四肢五體化成五岳四海,血液化成江河,筋脈化為地理,肌肉 化為田土,發(fā)須化為星辰,皮毛化為草木,齒骨化為金石,精髓化為珠寶……
2、進化論
亦稱“演化論”(嚴復譯為天演論)。通常指生物的進化理論。它是研究生物進化、生物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如何運用這些規(guī)律的科學,是生物學的一個重要部門。該詞最初是拉馬克提出。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奠定了進化論的科學基礎。而現(xiàn)代生物學的發(fā)展,促進了生命起源、物種分化和形成等進化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認為生物最初從非生物而來,現(xiàn)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種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們在進化過程中,通過變異、遺傳和自然選擇,由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種類由少到多。恩格斯認為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是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fā)現(xiàn)(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細胞學說和進化論)之一。
二、重點講析
1、作者簡介
查理羅伯特達爾文(1809-1882),是生物進化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他出生在英國一個世代醫(yī)生家里。祖父、父親不僅都是當?shù)氐拿t(yī),而且都是生物學的愛好者。祖父是一個早期生物進化論者,發(fā)表過《動物心理學》的著作,提倡生物進化觀念。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生物進化思想,對幼小的達爾文的心靈,有著深刻的影響。達爾文16歲進大學學醫(yī),但他并不想做一個醫(yī)生,而是熱心研究自然科學,特別是生物學。后來他又去大學神學系學習,但他依然用大量的時間閱讀各種自然科學著作,同不少地質學家、動物學家、植物學家交往。22歲從劍橋大學畢業(yè)后,以博物學家的身份乘海軍勘探船“貝格爾號”作歷時五年的環(huán)球旅行,觀察并搜集了動植物和地質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經歸納整理與綜合分析,形成了生物進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動當時學術界的《物種起源》一書,成為生物學史上的一個轉折點。隨后又寫成《動物和植物在家養(yǎng)下的變異》、《人類起源及性的選擇》等書,進一步充實了進化學說的內容。
2、文體介紹
導言也稱引言、緒論,是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開頭的話,主要用于學術著作和教科書,對論著的基本內容和要點以及有關問題(如寫作背景、過程、緣由等)作出介紹、說明。導言目的是讓讀者了解全書的要旨,引導讀者更好的理解全書的內容。
導言與序言的區(qū)別:序言的內容寬泛,對原作內容是否具體說明,對內容介紹的多少都沒有明確要求。而導言的主要篇幅必須介紹原作的內容及主旨。序言寫作無定體,或敘事,或抒情,或議論,或說明,或兼而有之,都是可以的。而導言則側重議論、說明。文學作品一般有序言而無導言,學術著作有導言,還可有序言。學術著作再版幾次可以有幾篇序言,但導言只有一篇。
三、設疑討論
(一)預習思考
1、畫出每一自然段的關鍵句,并思考達爾文對物種起源的基本看法是什么?
2、文中體現(xiàn)出了達爾文作為科學家的哪些精神品格?
2、預習課文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問題?
。ǘ┪谋狙辛
1、 整體感知
閱讀全文,畫出每一自然段的關鍵句,并按要求概括。
【說明】什么是關鍵句?有哪些類型?
關鍵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語句,它突出地體現(xiàn)了文章的旨趣,標示文章的思路,顯示文章結構的特點。其類型為:
A、從內容來看,中心句是關鍵句。它是集中揭示說明對象的特征或標示主要事理的語句。
B、從結構看,總結句、總提句及重要的過渡句是關鍵句。總結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內容,總提句、過渡句顯示出文章的說明內容的推進。
C、從出現(xiàn)的頻率來看,反復出現(xiàn)的文句是關鍵句。一方面是作者著力要表達的觀點需要強調,另一方面也用于顯示層次。
【說明】如何篩選關鍵句?
從內容入手,找出中心句;從思路、結構入手,確認總提句、過渡句和總結句。第一段:關鍵句:
主要內容是:——_______(環(huán)球遠航――_______――_______)
第二段:關鍵句:
主要內容是:_____(主觀方面:______、_____;客觀方面:______)
第三段:關鍵句:
主要內容是:
第四段:關鍵句:我仍想利用這個機會,對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感謝。
主要內容是:對支持者表達感激
第五段:關鍵句: 主要內容是:
推斷依據(jù)是:① ② ③ ④
第六段:關鍵句:
主要內容是:介紹研究的方法。
、 作者研究家養(yǎng)動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
、 作者研究家養(yǎng)動物和栽培植物的意義。
第七段:主要內容:家養(yǎng)自然狀況的物種變異
第八段:主要內容:全書內容的基本安排
第九段:主要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點探究
、龠_爾文由家養(yǎng)狀況下的變異得出怎樣的結論?他所認為的自然狀況下的變異又是怎樣的?
②概括并總結達爾文的進化論的主要觀點。
、圩髡呤怯墒裁赐茢喑,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而不是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試結合自己的所學舉些實例。
四、反饋矯正
1、這篇“導言”主要說明了《物種起源》的寫作經過和作者對物種起源問題的一些基本看法。透過說明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到達爾文怎樣的一種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夠體現(xiàn)這種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文字。
2、閱讀課文第5段,回答:
。1)這段文字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2)這個觀點作者是根據(jù)什么推想出來的?
五、鞏固遷移
1、達爾文身上表現(xiàn)的哪一種品質你比較欣賞,為什么?
2、近一百年來,又有人提出“水族動物”(如鯨、海豚、水生猿等)進化為人類的說法;人由外界星球輸入地球的說法;根據(jù)印度史詩和地下發(fā)現(xiàn)經過核放射的化石推測地球人類已經歷幾度文明,上一次文明即毀于核武器的說法,你還知道哪些關于人類起源的傳說或相關解釋,試做搜集、整理、歸納,并談談你對此的看法。
《物種起源》緒論導學案
《物種起源》緒論
問題導學
1.達爾文為什么提前出版《物種起源》?
2.作者得到“物種不是被獨立創(chuàng)造出來的,而是像變種一樣,是從其他物種傳下來的”這一觀點的依據(jù)是什么?
3.作者是怎樣對待“自然學者們常常把變異的惟一可能原因歸之于如氣候、食物等等外界條件”的?這一態(tài)度說明了什么?
4.本文語言準確嚴密,說說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表達上的作用。
(1)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與這個問題有任何關聯(lián)的各種事實,也許能夠對于這個問題得到一些了解。
。2)1844年,我把這些簡短筆記擴大為結論的綱要,這些結論我當時認為是正確的。
。3)對于物種起源,他得到了差不多與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結論。
自主探究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提出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一觀點,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文法導析
語言準確嚴謹
本文最突出的特點是語言準確嚴謹。動詞、形容詞使用準確,修飾、限制性詞語的使用恰到好處,關聯(lián)詞語運用得當,語意體現(xiàn)得嚴密周到,有相當強的邏輯性,體現(xiàn)了一位科學家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精神。
善于運用結構復雜的句式表達周密嚴謹?shù)囊馑肌1热纭拔以钌畹乇粭⒃谀厦乐薜纳锓植嫉囊恍┦聦嵰约霸撝蕃F(xiàn)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質上的關系的一些事實所打動”,句子雖長,但結構嚴謹。該句的主干是“我被打動”,被什么打動?被“一些事實”打動,這些事實是指南美洲的生物分布以及該洲現(xiàn)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質上的關系。再如“我充分相信,物種不是不變的”,這個雙重否定句很有表現(xiàn)力,它不但加強了語氣,肯定了物種變異這一認識,而且增強了文章論辯的力量,“不是不變”是對不變論的有力批駁。
技法導練
導練目標
選擇你了解的一種科學理論或科技產品,寫一個作文片段,介紹你所知道的有關知識,力求語言準確、簡明,300字左右。
素材積淀
話題集錦
在“神創(chuàng)論”與“生物進化論”思潮激烈斗爭的時期,達爾文遠離大城市的喧囂,開始了為期五年的環(huán)球航行。其間,他以極大的興趣考察大陸海岸沿線的動植物、地質地貌情況,搜集各種自然條件下的生物生態(tài)標本。
這種勇于探索的執(zhí)著精神,成就了達爾文的事業(yè)。執(zhí)著是一種鍥而不舍的追尋,是百折不撓的探索;執(zhí)著是一種誓不回頭的倔強;執(zhí)著是一種苦行僧式的堅守;執(zhí)著是熱情的投入,是無私的付出。執(zhí)著為我們留下了夸父逐日、愚公移山、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傳奇故事,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人生因執(zhí)著而精彩,世界因執(zhí)著而絢麗。
這則素材可應用于______________等話題中。
佳作片段
當一顆普通的種子掉落在達爾文的腳邊,他將它拾起,數(shù)十年后,《物種起源》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當一只流螢飛過泰戈爾的窗前,他仔細凝望,不久,美妙的詩篇傳到了人們耳邊;當一縷光線投射在愛因斯坦的身前,他反復思量,數(shù)年后,光量子理論震驚了全世界。這些每天都能看到的事物讓人悟出了天地的玄妙,品出了人生的韻味。
文本圖解
答案:
【問題導學】
1.提示:原因:一是盡管研究工作將近結束,但全部完成尚需更多時間,而自己漸感體力不支;二是因為華萊斯通過獨立研究,得出了幾乎和達爾文一樣的結論,達爾文不忍心20多年的辛勤勞動付諸東流。
2.提示:一是生物的相互親緣關系、它們的胚胎的關系、它們的地理分布、地質上的連續(xù)以及其他的此類事實;二是由研究家養(yǎng)動物和栽培植物使我們看到,“大量的遺傳變異至少是可能的,并且,同樣重要的或更加重要的是我們將看到,人類的‘選種’在累積連續(xù)的微小變異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
3.提示:作者不是簡單地肯定,也不是簡單地否定,而是通過科學分析,一方面指明“從某一狹隘的意義上來說,這是正確的”,這就肯定了外界條件對生物變異所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作者認為這種作用不是根本原因,如果以此解釋一切,就是不合理的。作者以啄木鳥的構造和槲寄生的情形為例,證明自己的觀點。這一態(tài)度說明作者對物種變異和相互適應問題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看法,有了新的突破,同時,也說明了作者的嚴肅認真。
4.(1)提示:“各種”說明搜集事實的全面,“也許”表明估計的謹慎,“一些”在數(shù)量上加以限制,也是謹慎估計的表現(xiàn)。
。2)提示:“當時”一方面強調了那時達到的認識水平,另一方面強調了現(xiàn)在的認識又有所發(fā)展。
。3)提示:“差不多”一詞使判斷更為準確,若沒有該詞就絕對化了,不合事理!耙话恪迸c“特殊”是相對而言的,用“一般”較為準確,因為只有“一般結論”才可能“差不多與我完全相同”。
【自主探究】
提示:觀點一:我贊同這個觀點。世界上的生物從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經歷著被環(huán)境選擇的過程,這是誰都不可改變的。弱者,不可避免地要被淘汰。能在殘酷的競爭中牢牢站穩(wěn)腳跟的,才是真正的強者。它們經歷了種種磨難,最終得以生存。正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觀點二:我不同意!拔锔偺鞊,適者生存”,從自然生物的領域來說,更多的是在強調自然環(huán)境對物種繁衍與進化的影響。而在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中,人為因素已經越來越嚴重地干擾到物種自然的繁衍生息,甚至對物種的繁衍生息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梢哉f,一個物種能否繼續(xù)生存繁衍下去,與人類對它們生存環(huán)境的保護或破壞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已經演變?yōu)椤拔锔側藫,適者生存”。
【技法導練】
創(chuàng)意激活
說明文的語言特點主要是準確和簡明。準確就是不夸張、不縮小、不走樣,正確解釋和運用概念,修飾語恰如其分,句子表意準確嚴密。簡明就是簡潔明白,把事物、事理講述清楚,做到深入淺出,同時力求簡練,做到要言不煩。
范例展示
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
美國宇航局的“好奇(Curiosity)”號火星探測器是一個汽車大小的火星遙控設備。它是美國第四個火星探測器,也是第一輛采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其使命是探尋火星上的生命元素。2012年8月6日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展開為期兩年的火星探測任務。
“好奇”號的隔熱板和圓錐形后殼是有史以來在這方面最大的。它們使該火星車的外殼寬達15英尺(4.5米),比以前的火星車使用的隔熱板都大,甚至比把宇航員送往月球的“阿波羅”號飛船使用的隔熱板還大。用來保護火星車“機遇”號和“勇氣”號的隔熱板寬8.5英尺(2.6米),“阿波羅”號使用的隔熱板寬不足13英尺(4米)。
這個新型火星車的大小跟一輛小型轎車一樣,它在這顆紅色行星上降落的過程中,與火星稀薄的空氣產生的摩擦力,可以使它外面的隔熱板表面的溫度升高到3 800華氏度(2 093攝氏度)。為了把高溫擋在外面,這個隔熱板是用一種被稱作酚碳熱燒蝕板(Phenolic Impregnated Carbon Ablator,PICA)的材料制成的。這是火星探測任務第一次使用這么大的隔熱板。
【素材積淀】
話題集錦
“執(zhí)著”“探索”“追求”“探索·發(fā)現(xiàn)”“持之以恒”“探索離不開堅定的目標”
【高中語文《物種起源》教案】相關文章:
物種起源讀后感4篇04-20
高中語文《鴻門宴》教案12-09
植物種子作文08-24
蘇教版必修四高中語文教案09-24
追尋人類起源04-24
中國刺繡的起源05-18
蘇繡的歷史起源04-14
2016年GRE寫作范文解析:物種減少05-18
追尋人類起源作文09-22
人類起源概說作文「精選」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