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敲了幾下》小班數學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鼓敲了幾下》小班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數量,并說出總數。
2、學習識別5以內數字,并能認讀。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數量。
難點:能根據數量說出總數。
【活動準備】
1、大鼓(也可選鈴鼓、響板等打擊樂器)1副。
2、5以內大數字卡片1套,小數字卡片兩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敲敲拍拍,幼兒點數5以內的數量。
1、出示大鼓,教師分別敲1、2、3、4、5下,請幼兒仔細聽,數一數每次大鼓敲了幾下。
2、幼兒根據大鼓每次發(fā)出的聲音次數拍手。即教師敲幾下大鼓,幼兒就拍幾下手。
二、認認敲敲,區(qū)別數字5。
1、教師出示并介紹數字4和5。這是數字4,誰來幫忙敲4下大鼓?這是數字5,請大家把大腿當鼓敲5下。
2、教師隨機出示數字卡片1—5,幼兒輪流模仿敲鼓的聲音和動作。
三、敲敲跳跳,幼兒學習識別5以內數字。
1、我們聽了大鼓的聲音特別高興,忍不住要站起來跳一跳。
2、教師敲幾下鼓,你們就跳幾下。大鼓敲的重,你們就跳的高,大鼓敲的輕,你們就跳的低,一邊跳一邊數一數跳了幾下,跳得對不對。
3、教師隨機出示1—5的數字卡片,請幼兒全體、小組、個別根據卡片上的數字跳一跳、說一說。
四、活動結束。
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引導幼兒收拾卡片和大鼓,自由結束教學活動。
教學反思:
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大鼓敲了幾下》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圓形》10-13
小班數學教案:圖形08-30
小班數學教案15篇09-10
小班數學教案:幫幫小豬09-01
小班數學教案:比長短01-19
小班數學教案:朋友你好01-17
小班數學教案《穿項鏈》01-09
小班數學教案:包糖果01-05
小班數學教案《分餅干》10-26
《聽音數數》小班數學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