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語文教案范文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事例說說自己的感受。
2、搜集祖國建設方面的材料。
3、培養(yǎng)熱愛祖國成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圍繞話題,將重點事情說清楚。
教學難點
將重點事情說清楚,并談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引起興趣(5分)
同學們,在祖國的建設與發(fā)展中,取得的成就不勝枚舉,有些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請同學們就自己了解的資料互相交流,暢所欲言。
二、探索新知(32分)
1、分小組交流,談感受。
2、教師巡視指導。
3、各小組推薦兩名同學帶著資料及圖片在班上發(fā)言。
4、有意識的推薦人選,側重介紹某一方面。
可以介紹從報刊、網(wǎng)絡、電視等媒體搜集到的資料。
5、學生同桌交流。
6、指名學生談感受。
三、課堂總結(3分)
祖國的建設靠大家嗎,希望同學們從今天開始努力學習,將來參與到祖國的建設中去。
板書設計
祖國建設跨駿馬
要求:1、圍繞話題談感受。
2、采用具體事例說清楚。
3、可配有相關的資料。
教學反思:
課前預習時我布置了學生搜集有關祖國建設與發(fā)展的成就方面的資料,但由于學生搜集的資料比較少,多數(shù)是建國初期的資料,課上學生談體會是詞匯量很少,沒有抓住身邊的、就發(fā)生在近幾年、我們所熟悉的、關注重大成就,交流體會不深。教師出示后,學生有驚嘆之感。
家鄉(xiāng)的變化
第一課時
備課時間:4月12日 授課時間:4月19日第8周第2節(jié)
教學目標:
1、通過選典型、具體的事例,反映身邊環(huán)境、日常生活的變化。
2、寫清家鄉(xiāng)變化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
3、表現(xiàn)祖國建設突飛猛進的發(fā)展,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悅和贊嘆之情。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選取典型事例,寫清這些變化給人民生活帶來的好處
教學難點:
寫出具體事例表現(xiàn)家鄉(xiāng)的變化,寫出真情實感。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點明主題(5分)
同學們,本單元我們學習了4篇展示祖國建設的,課后同學們還搜集了許多關于祖國建設飛速發(fā)展的資料,,在上節(jié)口語課中大家還交流了自己搜集到的資料,了解了許多祖國建設與發(fā)展中的新成就,特別是大家細心觀察到了我們身邊的可喜變化,日新月異的祖國建設給我們的家鄉(xiāng)帶來了哪些變化呢?今天,我們就動手寫一寫吧。
二、探索新知(10分)
1、明確習作要求,提示寫法。
。1)學生讀課本上的習作要求。
。2)提煉強化要求。
用具體實例來反應身邊的變化,如:住房、交通等。
運用數(shù)字說明的方法。
寫清楚這些變化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文題自擬,文體不限。
。3)交流這次習作的困難是什么。
2、提示寫法
(1)選擇你最熟悉、最有說明力的具體事例。
。2)介紹某項成就要抓住要點,要和人們生活緊密聯(lián)系。
。3)運用數(shù)字說明的方法,具體描述身邊的變化。
三、展示變化,感悟發(fā)展(10分)
1、展示家庭變化,感悟家庭發(fā)展:
(1)小組交流,展示調查資料一——近3年來家庭收入、人均收入情況。
(2)進一步展示變化:幾年中,你們家里生活條件在哪些方面有變化?
。3)感悟家庭生活變化給自己帶來的好處:家庭生活發(fā)生了變化,你有什么感受?
2、展示身邊變化,感悟社會發(fā)展:
。1)全班交流,展示調查資料二——逛超市時的見聞和感受。
(2)生生交流,進一步展示變化:除了剛才說的,再想一想,我們身邊還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
小組內互相交流,再全班匯報。
(3)感悟身邊環(huán)境變化給自己生活帶來的好處:城市的發(fā)展、環(huán)境的改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呢?
3、展示祖國建設變化,感悟社會發(fā)展:
。1)全班交流,展示調查資料三:一年中,我們的祖國、我們居住的城市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2)生生交流,進一步展示變化。
。3)感悟祖國建設發(fā)展給自己生活帶來的好處:祖國建設的發(fā)展是多方面的,科技發(fā)展、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政策變化等,這些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呢?
四、提出要求,審視主題(2分)
下面,我們就用用自己手中的筆寫一寫家鄉(xiāng)的變化。你可以選擇一個方面的一件或幾件事來說明,也可以選擇不同方面的事例來表現(xiàn)主題。
五、選擇材料,明確思路(5分)
要結合本次習作的要求,對習作內容進行構思、準備。
1、明確選材。
小組交流討論,明確選材。教師巡視指導。
2、明確思路。
寫之前,好好想一想,自己按照什么順序來寫,怎么寫清楚這些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好處,這些好處怎樣展示出來,開頭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六、用心思考,完成習作(8分)
1、對個別學生的精彩表現(xiàn)給予表揚,以對其他同學有所啟示。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個性表達。
2、學生動筆完成習作。
板書設計:
家鄉(xiāng)的變化
選擇材料 抓住要點
寫出真情實感
文題自擬 文體不限。
教學反思:
學生能夠從衣、食、住、用、行及環(huán)境等多方面去談家鄉(xiāng)的變化,能結合自己家近幾年的生活水平變化去談,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我又通過圖片和視頻等讓學生感受家鄉(xiāng)的巨大變化。
家鄉(xiāng)的變化
第二課時
備課時間:4月13日 授課時間:4月20第8周第3節(jié)
教學目標:
1、按習作要求修改自己的習作。
2、學習他人習作中的優(yōu)點,掌握修改方法。
3、表達出自己內心的喜悅和贊嘆之情。
教學重點:
按習作要求修改自己的習作,掌握修改方法。
教學難點:
表達出自己內心的喜悅和贊嘆之情。
教學過程:
一、直接引入(2分)
上節(jié)課我們共同感受了祖國建設給家鄉(xiāng)帶來的變化,同學們還動筆記錄下這些變化,寫出了自己的感受,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吧!
二、典型作文的講評(15分)
1.出示教師事先從學生的初稿中發(fā)現(xiàn)的典型習作。
2.展示典型習作,可以讓作者朗讀。
3.師生共同評議。
。ㄋ欠癜炎鎳ㄔO給人民生活帶來的變化寫清楚? 這篇習作在語言運用方面,你最欣賞的地方是什么?為什么欣賞?還有什么建議?)學生交流自己的習作,通過師生評議,達到進一步指導的目的,并結合評議,修改自己的習作。評議的重點,是事情寫得是否真實具體,語言是否通順,是否表達出了自己的真實情感。
三、生生交流,師生評價(10分)
1、互相評價。
同學們可以和自己的同桌交流,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交流,還可以選一個你認為寫作水平比你高的同學交流學習。記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取長補短!
2、自評自改。
讀了別人的習作,聽了別人對你的習作提出的建議,現(xiàn)在請你動手改一改自己的習作吧。
3、共同評價,共同修改。
教師挑選幾篇有代表性的習作讀給學生聽,讓學生評價、修改,然后教師點評,學生再次修改習作。
四、佳作賞析,佳作評選(10分)
1、每個小組評選一篇最佳習作,面向全班交流,讓大家獲得啟發(fā)。
2、小組自由評選。
可以評選最佳開頭,最佳結尾、最佳選材、最佳語言、佳句賞析等,發(fā)現(xiàn)每個人習作中的閃光點。
五、全課總結(2分)
掌握修改方法,仔細修改,讓習作更加完美。
板書設計:
家鄉(xiāng)的變化
用具體實例來反應身邊的變化 。
寫清楚這些變化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表達真情實感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中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認真學習優(yōu)秀作文的優(yōu)點,并有針對性地修改自己的作文,聽取他人的意見,但個別人只改了錯別字,對于習作內容不會修改,自改能差。
語文七色光四
備課時間:4月13日 授課時間:4月20第8周第4節(jié)
教學目標:
1. 區(qū)別平舌音和翹舌音以及邊音和鼻音,讀準漢字的讀音,學會在漢字表達中正確使用關聯(lián)詞。
2、積累背誦有關“國家建設”主題的名言名句。
3、了解深圳建設的意義和作用。
4、開展以“放眼世界,建設祖國”為主題的信息交流會,激發(fā)學生從小學好本領,將來投身祖國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
易混音的讀音訓練;關聯(lián)詞語的運用。
教學難點:
搜集關于建設祖國的名言名句和有關資料,能結合具體事例說說自己的感受,開展以“放眼世界,建設祖國”為主題的信息交流活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3分)
同學們,會唱《七色光》嗎?你們知道嗎,語文學習中也有七色光,是什么呢?(拼音、字詞、句子、閱讀、口語交際、綜合學習)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語文七色光四,感受語文七色光獨特的魅力。
二、進入“練一練”(10分)
1、給下面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1)下面這些詞語的讀音你能讀準嗎?
出示8個詞語,學生在書上完成注音。
。2)誰能讀出這些詞語?
指名讓學生讀準這些詞語,核對注音是否正確。
(3)教師領讀,指名再讀。
。4)補充練習:
訛( )詐 血( )液 滋( )味 一幢( )幢
。5)你覺得還有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注意?(學生交流發(fā)言,教師提醒大家在平時閱讀、說話時注意把字音讀準。)
2、讀一讀,給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適的關聯(lián)詞語。
(1)這些句子需要填上合適的關聯(lián)詞語,請同學們自己試一試吧!(學生自己試著填寫關聯(lián)詞語。)
。2)誰告訴大家,你選擇了哪一組關聯(lián)詞語?
指名讀句子,并說一說為什么選擇這一組關聯(lián)詞語。
。3)變化方式訓練,明確關聯(lián)詞語表示的是什么關系。
把下面每組的兩個句子用關聯(lián)詞語連在一起,變成一個句子。
袁隆平在雜交水稻研究領域內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貢獻,國際上的同行贊譽他為“雜交水稻之父”。
今天天氣異常寒冷,他堅持拖著傷殘的腿去補習班上課。
。4)自己選擇一組關聯(lián)詞語試說一句話,同桌兩個人互相說一說。
3、運用修改符號修改短文。
。1)下面這段文字中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認真讀一讀,看你能不能發(fā)現(xiàn)?
學生自由讀短文,發(fā)現(xiàn)問題。
。2)指名發(fā)言,指出短文中問題所在。
。3)全班交流說一說應該怎樣修改。
。4)明確修改符號,學生動手在書上修改。
三、進入“日積月累”(10分)
語文七色光里還有一個讓我們增長知識,積累語言的欄目,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進入“日積月累”。
1、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兩句話及作者。
2、提出要求:讀流利,注意不認識的字要查字典,不懂意思的詞語查字典或者聯(lián)系句子理解。
3、小組內交流,說一說句子的意思,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4、小組背誦。
5、教師提供素材,學生進一步積累。
大屏幕出示:
一個青年人,總有自己的學習目的。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建設祖國,振興中華!X學森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櫻孜
四、走進“知識窗”(7分)
七色光里知識多,七色光里收獲忙,下面讓我們再走進“知識窗”去看一看吧!
1、學生自由讀知識窗中的,讀后說說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2、小組交流,交流時先說書中的內容,再說自己搜集、了解的內容。
3、小組代表發(fā)言,說出小組內所了解的深圳變化。(通過代表發(fā)言,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積累。)
五、大家一起來(5分)
1、導入,明確活動內容。
本次活動的內容是要求大家通過多種途徑搜集相關資料,放眼世界,把你對其他國家的生產、建設、科技、環(huán)境保護、人民生活等方面的了解,介紹給大家,然后談談你的認識和感想。
2、同桌交流搜集的材料。
3、組內資料交流。
4、小組按內容選派代表交流。(交流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僅說了解,更重要的是要談出認識和感想。)
5、整理充實資料。(讓學生根據(jù)交流,充實自己的資料)
六、總結,布置作業(yè)(5分)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每個人把課上交流的資料整理出來,辦一期以《放眼世界,建設祖國》為主題的板報。
板書設計:
語文七色光四
塑料( ) 遨游( ) 熟悉( ) 松嫩平原( )
困擾( ) 欺辱( ) 燃料( ) 幅員遼闊( )
教學反思:
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正確區(qū)分平翹舌,關聯(lián)詞語填寫也比較恰當,在改短文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對修改符號掌握不好,修改時不夠認真,個別學生只能找出錯別字,不會修改詞語搭配、語序等問題。讀于句子積累的很快,都能理解意識,并當堂背會。
單元練習
備課時間:4月14日 授課時間:4月21日第8周第5節(jié)
教學目標:
1、鞏固本單元所學知識。
2、通過練習,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3、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積累知識。
教學重點:
鞏固本單元所學知識。
教學難點:
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教學過程:
一、讀下面的詞語,并給加點的字注音。(5分)
壟斷 輝煌 矚目 霹靂
· · · · ·
埃及 下旬 氫彈 訛詐
· · · · ·
二、選擇正確讀音(3分)
屏息(bǐng píng ) 彈琴(dàn tán)
· ·
三、多音字注音并組詞。(5分)
擔( ) 鉆( ) 屏( )
。 ) ( ) ( )
四、補充詞語(5分)
草長( )飛 一( )當先 ( )頭( )尾
亡( )補牢 葉公好( ) ( )立( )群
尖嘴( )腮 畫( )添足
四、寫出下面詞語的近義詞(5分)
矗立 尋覓 稱贊
苦惱 強烈 震驚
五、選擇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語填空。(7分)
因為……所以…… 雖然……但是……
只有……才…… 只要……就……
1、中國( )堅持改革開放,( )會興旺起來。
2、( )奶奶年過花甲,( )她的精神很好。
3、( )今天預報有大雨,( )活動改期了。
4、( )多讀多寫,作文水平( )會提高。
六、寫一段話,歌頌家鄉(xiāng)新變化,題目自擬,字數(shù)不限。(5分)
板書設計:
單元練習
草長( )飛 一( )當先 ( )頭( )尾
亡( )補牢 葉公好( ) ( )立( )群
教學反思:
對于本單元字詞等基礎知識,大部分學生掌握的都較好,能夠準確注音、補充詞語,多音字把握較好,關聯(lián)詞語選擇也很準確。
9、桃花心木
第一課時
備課時間:4月14日 授課時間:4月21日第 8 周第 6節(jié)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認4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理解并掌握“僥幸、汲取”等詞語。
3.了解樹木成長和人的成長之間的相似之處,受到生活與成長的啟發(fā)。
教學重點:
認寫生字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結合生活實際獨立思考,學生受到什么啟發(fā)。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3分)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單元的主題是以“相互聯(lián)系”為主題,讓我們一同走進第九課,看看從《桃花心木》中能懂得一個怎樣的道理?(板書課題)
二、交流資料(5分)
1、學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桃花心木的資料,教師利用展示有關圖片和文字,補充介紹。
2、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課文以“桃花心木”為題寫了些什么內容,就讓我們一讀為快吧!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10分)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交流
。1)以學生自愿報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四、指導寫字(15分)
1.接下來我們比一比誰的字寫得美觀、正確。
2.出示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自己看生字,重點看你不會的,注意每個字的筆順和筆畫
3、出示要求會寫的字認讀并按結構分類。
4、指導寫字。
重點強調:“規(guī)、萎、汲”等字的書寫。
五、再讀理解課文內容(5分)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圍繞桃花心木寫了哪些內容?同桌互說。
。2)交流問題,小結:種樹——桃花心木,一個平凡但卻古怪的種樹人,蘊含著耐人尋味的道理。
六、總結(2分)
文中種樹人的做法怪在哪?有什么耐人尋味的道理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板書設計:
9、桃花心木
僥 汲
教學反思:
課前我布置學生進行了資料的搜集,在交流過程中,同學們對桃花心木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本課的字詞、朗讀等的預習大部分學生做的都很好,課上檢查情況較好,個別學生書寫時結構把握的不好,對課文的概括能力仍需加強。
9、桃花心木
第二課時
備課時間:4月14日 授課時間:4月21日第 8 周第 6節(jié)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部分。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借種樹喻育人說明的深刻道理.
3、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借種樹喻育人說明的深刻道理。
教學難點:
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
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9課《桃花心木》。(板書課題)
課文以“桃花心木”為題寫了些什么內容?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細細品讀。
二、品讀課文,質疑解疑(15分)
1、細讀,準備介紹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種樹人。
2、啟發(fā)交流: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桃花心木這種樹,也結識了一位舉止奇怪的種樹人,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句子來描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介紹。
3、種樹人奇怪的舉動使大家心中滿是疑惑,如果老師就是這位種樹人,就在你面前,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呢?
4、作者和你們一樣,也有一籮筐的問題想問種樹人,看——
出示相關句子:“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是什么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苗應該不會這么容易就枯萎吧?”
引導學生讀出作者心中深深的疑問。
5、同學們一定急于解開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走近這位種樹人,聽聽他是怎么回答的。
6、自讀種樹人說的話,討論剛才提出的問題。
7、同桌兩人分角色扮演作者與種樹人,通過對話解決剛才的問題。
三、潛心會文,領會主旨(10分)
1、種樹人樸素的話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讓我們受益匪淺,作者聽了種樹人的話,更是領悟到了深刻的道理。
多媒體出示:“想到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比較經得起生命的考驗!
2、默讀,啟發(fā)思考:同學們能理解嗎?可以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來體會句子的含義,有困難的地方可在小組里展開討論。
3、交流匯報:
(由于學生閱歷尚淺,教師可通過簡單補充張海迪等人的事跡,以加深學生對此段話的理解。)
4、小結引讀:這段話,作者由樹的成長想到了人的成長,多么富有哲理啊!你們喜歡嗎?那就請你有感情地讀讀吧!
五、回歸課文,深化感受(5分)
1、種樹人的一番話,給了作者,也給了我們不少啟示。而當初僅及膝蓋的樹苗,如今又怎樣了呢,出示——
“現(xiàn)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經長得與屋頂一般高,是那么優(yōu)雅自在,充滿旺盛的生命力了!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長成大樹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說些什么?
。ㄒ龑W生從不同角度談出自己的感受:對種樹人說……;對已枯萎的同伴說……;對一起成長的伙伴說……;對前來散步的人們說……)
六、總結(5分)
同學們,溫室中的花朵經不起風雨的考驗,屋檐下的小鳥飛不上廣闊的藍天,在逆境中自強不息,是成才的一條通路。成長為一棵抵御風雪,頑強生存的參天大樹的確要付諸于不懈的努力,在挫折與逆境中鍛煉、成長,才是我們應該走的成才之路。
板書:
9、桃花心木
設疑 解惑 悟理
奇怪 不確定 獨立成長
教學反思:
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也明白了育苗人話的道理,但在分析理解課文內容時,學生回答問題是語言運用不是十分恰當,說得不是很清楚。
5 O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內容:
1)語文第二冊20課《小白兔和小灰兔》81頁,全文共5個自然段,7個生字,7個認讀字,課后3道練習題。
2)這是一篇童話故事,寫小白兔和小灰兔到老山羊家里去玩,小灰兔收下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籽,自己種菜,有吃不完的菜,還送給老山羊一擔。對比之下,可以得出:“只有自己勞動,才有吃不完的菜!
二、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7個生字及其組成的詞語。
2.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3.填空并理解句子的意思,能感悟出只有自己勞動,才能豐衣足食。
教學重點:熟讀課文,了解課文意思。
教學難點:理解小白兔說的話:“只有自己勞動,才有吃不完的菜!
教學準備:字詞卡片,填空的演示文稿,菜籽, 4幅插圖。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嗎?誰愿意講給大家聽?
板書課題 20小白兔和小灰兔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出示自學要求。
。ǜ鶕(jù)本班情況而定,應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俳柚匆糇x課文,讀準字音,不多字,不丟字。
、谶呑x邊圈出生字,畫出詞語,再讀一讀。
。w現(xiàn)字不離詞、詞不離字,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字)
、弁阑ハ鄮椭颜n文讀通順。并標出自然段。
2.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生字及詞語卡片,學生認讀。
。ㄉ帧⑸纸M詞,認讀字組詞)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什么事?
。ǹ赡x、輕聲讀、同桌讀,自愿自主的選擇自己的讀書方式,抓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有的學生對比說:
20小白兔和小灰兔
要菜籽 要白菜
種白菜 吃白菜
收白菜 吃完了
送白菜 要白菜
講道理 很奇怪
有的學生縱向說:小白兔——講道理,小灰兔---很奇怪
(這樣說的學生人數(shù)較少,水平較高,但不要求全會這樣說,課文是按事情發(fā)展順序來寫的,所以要按順序學習課文)
四、品讀課文,理解語句。
一)學習第二段
1.小白兔和小灰兔到老山羊家里去玩,發(fā)生了什么事?(先說一說)
板書:送白菜、要白菜、要菜籽
(菜籽是什么樣的看一看)
2.誰愿意讀一讀第2自然段,其它同學看圖片
二)學習第三段,小白兔要了菜籽,回到家里干了什么?
①自己讀一讀第3自然段。
②讀給你的同桌聽。
③出示文稿,你會填空嗎?
、馨烟钌系淖衷~讀一讀。(體會種菜的順序)
、葑x一讀這段話,想想小白兔是怎樣種菜的?
我們和小白兔一起種白菜好嗎?
(創(chuàng)設情況,使學生入情入境的'感悟勞動的辛苦為下文自己種,做鋪墊)
師生共同表演,你們感覺怎么樣?看看小白兔呢?(看圖)
、薇纫槐日l先背下來,(背誦積累)
三)學習第四段
小白兔辛勤的勞動,小灰兔呢?誰愿意給大家讀一讀,(一帶而過略學)(看圖)
四)學習第五段
小灰兔不勞動,沒有吃的,怎么辦呢?(出示文稿)
①輕聲讀一讀這段話。注意閃動的字,想一想指誰?
他 你 我
小灰兔 小白兔 小白兔
、谠僮x一讀小白兔說的話,你會填空嗎?
。ㄒ粋同學在黑板上板書)
、墼囍堰@句話背下來。
④小灰兔聽了小白兔的話會怎么想?如果你是小灰兔會怎么做呢?(小組討論說一說)
五、布置作業(yè)
選擇你喜歡的角色排練
。ㄒ龑W生選小灰兔、老山羊、為下節(jié)課的表演做準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講故事并續(xù)編故事
2.分角色表演(難點)
3.學習寫字(重點)
教學準備:6幅圖畫,頭飾(山羊、灰、白兔)
教學過程:
一、分角色朗讀課文,回顧大意
。ㄕ劦侥亩,貼哪幅圖)
二、誰愿意把課文讀一讀(指名讀)
觀察畫面,續(xù)編故事:
、傧日J真觀察這4幅圖,自己試著講一講,再講給同桌聽
、谛』彝寐犃诵“淄玫脑捲趺礃恿四?(補貼2圖)種菜、送菜
觀察這2幅圖,把故事續(xù)編出來,可以同桌、前后桌4人一同討論完成
、壅2個小組講一講。
三、分角色表演
、4人小組不變,分配角色,練習表演
、谡乙粋組試演,臺下同學補充,指導
、墼僬故颈硌
(體現(xiàn)學生是主體,不僅是演員,也是編導)
、軐W生興趣很大,把本小組的表演改進,再演一演。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儆蒙挚ㄆx一讀,把字音讀正確
、诮榻B自己的識字方法(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
如:兔:別丟了一點。
您:上下寬窄大致相同,上“你”下“心”
完:元應占2/3
灰:灰與火有什么關系
餓:左窄右寬,注意“我”的占格
、劭偨Y識字方法:
按組成記憶(奇),按結構記憶(完)
與字形字義結合記憶(灰),與字形字音結合記憶(完)
與形近字結合記憶(餓、鵝),與詞結合記憶(奇怪)
、軐懽謴娬{把字寫規(guī)范、寫字姿式要正確
五、布置作業(yè)
1.把所編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和爸爸媽媽一起演一演
。ㄕn內延伸,課內外溝通)
語文教案 篇3
18. 廣玉蘭
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2、學習課文中的12個生字,其中4個只識不寫,理解“孕育”、“滲透”、“襯托”、“生生不息”等詞語的意思。
3、能找出表達課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從哪機方面贊美廣玉蘭的。
4、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作者為什么喜愛廣玉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激勵學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學重點:課文的第二段為教學的重點。
教學準備:
1、親自去觀察廣玉蘭。
2、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
3、文中的圖片和文字投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中的12個生字,其中4個只識不寫,理解“孕育”、“滲透”、“襯托”、“生生不息”等詞語的意思。
3、初讀課文,弄清課文的層次。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出示廣玉蘭的圖片,讓學生說說自己了解的廣玉蘭。
板書10 廣玉蘭說說作者會從哪幾方面來寫廣玉蘭。
二:自學課文。
1、讀準生字的字音,認清字形。
2、邊讀邊想,讀懂主要詞語,特別是描寫、贊美廣玉蘭的詞語。如幽香、潔凈、高雅、皎潔、清麗。
3、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長句或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4、交流自學情況。(1)生字詞。(2)讀書,糾錯。
5、默讀課文,質疑解疑。
6、瀏覽課文,給課文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抽讀第一段,說說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指導朗讀這一段。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觀察路邊的廣玉蘭。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達課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從哪機方面贊美廣玉蘭的。
3、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作者為什么喜愛廣玉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激勵學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學過程:
一:談話。
師有感情地描述第一小節(jié),自然過渡到重點段落。
二:學習第二段。
1、輕聲讀讀第二段,感受一下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寫廣玉蘭的,你最喜歡作者描寫廣玉蘭的哪一段?
。1)學習第二小節(jié)。
。2)默讀第二小節(jié),主要寫什么?
(3)從哪可看出,它的花兒潔凈、高雅。讀讀,劃劃。
(4)學生說說自己的體會,結合圖片或食物感受一下廣玉蘭花兒的潔凈、高雅。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讀讀第三小節(jié),說說這一小節(jié)說什么。
。1)默讀,劃一劃,廣玉蘭花開放時有哪幾種形態(tài)?
。2)你覺得哪種形態(tài)最可愛或你最喜歡哪種形態(tài)?
。3)生說,相機出示圖片。
。4)指導感情朗讀。
。5)再讀讀這一小節(jié),說說這一小節(jié)的結構。
過渡:廣玉蘭的花無論是含苞欲放還是全部綻開的都顯得那么高雅,同學們你們喜歡廣玉蘭的葉子嗎?
3、讀讀四、五自然段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廣玉蘭的葉子,可結合觀察實物。
4、指導感情朗讀。
過渡:無論是廣玉蘭的花還是它的葉,都給人們帶來勃勃生機,怎能不令作者大加贊美。
5、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
三:總結。
同學們,這篇課文學完了,其實廣玉蘭在我們南京也廣泛種植,你注意到了嗎,在許多公園里、馬路邊都有廣玉蘭的身影,你留意過它們嗎,今天學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話要說嗎?
四:作業(yè)。
1、在課文里找出三組意思相近的詞語。
凋謝(凋落)純潔(潔凈)潔白(純潔)
2、摘抄你喜歡的詞語。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朗讀背誦課文。
2、觀察一種植物,仿照課文第三段,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一堂課,我們學習了第10課,感受了廣玉蘭那純潔、高雅的花兒,那散發(fā)著勃勃生機的綠葉,這堂課我們就再來,讀一讀背一背。
二:朗讀背誦。
讀一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說說為什么喜歡。
相機指導背誦。
三:仿寫。
讀第三自然段,說說主要寫了什么?
從哪幾方面來寫花兒的形態(tài)的?
說說這一段的結構。
觀察一種花,說說準備從哪幾方面來寫。
學生練習寫。
交流。
四:作業(yè)。
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并寫一篇觀察日記。
19. 夾竹桃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讀自悟中,感受夾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長“韌性可貴”的特點,品味課文的語言。
2、借助畫面,感受意境,指導誦讀。
教學過程:
一、出示畫面,引導觀察:
1、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林老師給大家?guī)砹藘膳杳利惖幕,請看大屏幕,知道它的名字嗎?(板書:夾(iā)竹桃)
沒錯,這美麗的花有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叫“夾竹桃”。請注意這里的“夾”讀第一聲,讓我們齊讀。
2、夾竹桃多么富有詩意的名字,有沒有同學對這個名字感興趣?請大家結合圖來研究研究,說說你的想法。(夾竹桃因為葉片像竹,花朵如桃,因此人們給她取了這樣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
3、讓我們再來仔細觀察觀察她,看看她是什么樣兒的,你覺得她怎樣?(根、干、枝、葉、花)。
4、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語言學家季羨林先生對夾竹桃情有獨鐘,他曾為夾竹桃專門寫下了一篇優(yōu)美的,這就是我們今天共同學習的第17課。
二、瀏覽課文,初知大意:
1、過渡:那么,季先生筆下的夾竹桃是什么樣兒的呢?讓我們打開書好好讀讀課文。昨天,袁老師已經和大家初讀了這篇,現(xiàn)在請同學們?yōu)g覽一遍課文,回憶課文的大意。
2、學生交流大意。
3、在季先生筆下,濃墨重彩的展示的是夾竹桃的“花”。(板書:花)(“花”這個字是課文中出現(xiàn)頻率最多的一個字。)
4、請同學們再認真默讀一遍課文,找出文中直接寫夾竹桃“花”的自然段,在開頭畫上三角符號。然后讀讀這些自然段,看看夾竹桃的花有什么特點。
5、學生討論:第2、4、5自然段。(花的特點暫不討論。)
6、過渡:咱們六(1)班的同學真不簡單!書讀兩遍,大意自現(xiàn)。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夾竹桃花的世界,去欣賞她、品味她……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誰愿意帶我們到季先生家的大門內,看看那兩盆夾竹桃呢?指名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
2、你看到了那兩盆夾竹桃了嗎,她是什么樣兒的呢?用“——”畫出直接描寫花的語句,自讀自悟,夾竹桃的花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學生交流討論:(聯(lián)系畫面)紅色——火;白色——雪;不相容——融洽。(俗話說“水火不相容”。)
4、看到這樣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書:奇妙有趣)
5、你是否真的覺得這景象奇妙而有趣?請你試著讀出這景象的奇妙有趣。
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邀請幾位“諸葛亮”出主意)。
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這么美的文字,值得我們來誦讀記憶,看畫面試背。
四、學習第3、4自然段:
1、過渡:第2自然段對夾竹桃的花已經作了細致的描寫,為什么接下來在第4自然段中還要寫夾竹桃的花呢?這其中必有緣由,讓我們來共同讀讀第4自然段。
2、自讀自悟,這段寫了什么。夾竹桃花期很長。(用最簡練的文字來概括)
3、用“~~”畫出描寫夾竹桃花期很長的詞句,自讀自悟:說說你從這些詞句中是怎樣讀出花期很長的。
4、四人小組進行交流。
5、討論:(1)、又開出、又長出(注意這句話中句號若是改成省略號就更準確地說明夾竹桃的花期之長。);
(2)、看不出、也看不出、無日不迎風吐艷;
。3)、無不奉陪。(出示文字。)
6、有沒有同學在讀“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這句話時,想到了課文第3自然段?說說你的想法。
我們先請位同學讀讀第3自然段,看看這一自然段有什么特別之處?
一百多字,十四種花,沒有一個字寫夾竹桃的。那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段“離題”的內容呢?(展示十四種花,對比襯托夾竹桃的花期之長。)
7、了解到夾竹桃花期很長這一特點后,你對它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了呢?(花期之長,韌性可貴。┠阏娴挠X得它韌性可貴嗎?請你讀讀這個反問句:這一點韌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來,不是顯得非常可貴嗎?
8、自由練讀,揣摩如何讀好這段話。全班交流。指名朗讀,讀后評議。請四位學生分句讀,閉眼想象夾竹桃一年三季,花開不落的可貴韌性。試背。
五、設置懸念:
夾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之長韌性可貴,讀到這你們是不是也喜歡上了這夾竹桃?告訴大家,夾竹桃的妙處還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夾竹桃別有一番情趣,讓我們下節(jié)課再接著去領略她月下的撲朔迷離的風姿吧!
板書設計:
17、夾竹桃
花色——奇妙有趣
花期——韌性可貴
花影——?
20. 古詩兩首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生字詞。
3、能解釋詩句中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4、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難點:
1、能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習慣養(yǎng)成: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培養(yǎng)自學古詩、背誦古詩文的的習慣。
課前準備:多媒體學生了解作者,自學古詩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解釋詩句中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難點:
正確感知詩的大意。
教學過程:
一、回憶引入
1、同學們回憶一下,以前學過哪些古詩?(讓學生能有感情地背誦)你們是怎樣學習古詩的?今天我們學習兩首古詩。
2、簡介作者。
于謙(1398-1457),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號節(jié)庵。明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與抗清英雄張蒼水、抗金英雄岳飛并稱西湖三杰。明成祖永樂進士,官至兵部尚書。
王冕(1287--1359),字元章,一字元肅,元代詩人、畫家。王冕經常以梅花自比,早年曾經借梅花自喻不接受官職,晚年還以梅花顯示自己的清白本色,說:“野梅開花尚古色。”(《歸來》)他的別號很多,有煮石山農、會稽山農、梅花屋主、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陰野人、竹冠草人、梅叟、梅翁等。又因他的書齋叫“竹齋”,時人又稱他為王竹齋或竹齋先生。他既是詩壇名家,又是丹青高手。他所畫的《墨梅圖》,神韻秀逸,令后人嘆賞不已。
二、初讀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2.借助拼音,學生自讀課文。
3.檢查
、僦该x,指導節(jié)奏。
石灰吟 墨梅
于謙 王冕
千錘/萬擊//出深山, 吾家/洗硯//池頭樹,
烈火/焚燒//若等閑。 朵朵/花開//淡墨痕。
粉骨/碎身//全不怕, 不要/人夸//顏色好,
要留/清白//在人間。 只要/清氣//滿乾坤。
、谡簦悍,墨,乾。
三、精讀感知《石灰吟》
1、指導學生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逐字逐句理解?陕(lián)系上下文理解。
、僖鳎汗诺湓姼璧囊环N名稱。吟誦。
、阱N:敲打。擊:撞擊。
、廴簦汉孟。等閑:平常事。
3、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石頭是經過多次的敲打撞擊,才從大山上采下來。烈火焚燒自己,卻也只把它當作平常事。即使身體粉碎變成了石灰,也不畏懼,還是要把潔白干凈的石灰留在人世間。
4、看圖想像意境,體會感情。
這里詩人以石灰自喻,表示寧為玉碎,不斷瓦全的志氣。
5、指導朗讀。
詩人借石頭表明自己堅貞、高潔的志向,應用贊美、高亢的語調朗讀。
四、總結學法,自學《墨梅》
1、總結《石灰吟》的學習方法。
①理解字詞。②說說詩意。③看圖想像。④朗讀體會。
2、學生四人為一個小組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注意先讓學生獨立學習,然后遇到不懂的再互相幫助,老師可以以合作比較好的一組為模范,滲透性地進行全班指導。
3、師生討論。
①理解字詞:
吾:我。洗硯池:書畫家洗毛筆硯臺的水池。
池頭:池邊。樹:這里指梅樹。
夸:夸贊。清氣:清香之氣。乾坤:天地。
、谥该f說詩意。
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顯現(xiàn)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讓人來夸贊梅花的顏色好看,只要讓梅花的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③看圖想像:作者畫的梅花有什么特點?他在梅花身上寄寓了怎樣的情操?
、芾首x體會。
用自豪、高亢的語調反映出詩人的堅貞、純潔。
教師范讀,自由練讀,集體朗讀。
五、作業(yè)超市:
1.指導學生寫字
錘焚這兩個字要結合偏傍進行指導。
乾坤這兩個字較為難寫,注意左右的配合。
2.試著選一首詩有感情地背給同桌聽。
3.完成字詞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詞。
3、總結課文,了解寫法。
教學重點:能較好的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回憶式引入
1.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了兩首詩,你們有什么收獲嗎?
。ㄗ寣W生談點滴收獲即可。)
2.由上引入感知詩的意境。
二、深化感知、品味詩境
1.同學們在我們的腦中有沒有具有像石灰品質的這樣人呢?
讓學生充分談出,以此引導學生認識這樣的人是:
堅強不屈潔身自好……
2.讓學生在有感情的讀中再次感知石灰的這種高貴品質。
3.那么你們感覺王冕手中的梅花又有什么好的品質呢?
學生說優(yōu)美純潔也行,說美麗貞潔也可以。
三、指導背誦課文
1.看圖朗讀,體會詩歌意境。
2.自由練讀,練背誦。
四、總結課文
1.這兩首詩分別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A:抒發(fā)了詩人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B:寄寓了作者鄙視流俗、貞潔自守的高尚情操。
2.這兩首詩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呢?
。ǘ际窃佄镌姡形锩髦,借物為喻,寄托作者高潔、堅貞的情懷)
五、作業(yè)指導:
指導完成練習冊有關題目。
學習《石灰吟》。
1、檢查預習效果及自學能力。
(1)指名讀。(讀后評讀)
(2)填空練習。
《石灰吟》這首詩是(明代)詩人(于謙)所做。
2、教師點撥。
。1)知詩人,解詩題。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詩人于謙。于謙(1398—1457)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傳說這是于謙12歲時的作品。
。2)抓字眼,明詩意。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千錘萬鑿:形容開采石灰非常艱難。錘,錘打。鑿,開鑿。
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經受千錘萬鑿才出深山,烈火燒煉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寫開采石灰?guī)r的艱難困苦,表明石灰從出世時就經受考驗。第二句寫了石灰在燒制過程中要經過烈火的煅燒。面對嚴峻的考驗,卻能夠從容自若,處之泰然!傲一鸱贌迸c“若等閑”,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襯托出石灰的頑強。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jié)操。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縱然粉身碎骨全不懼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間。這兩句借石灰之口,一語雙關。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間的追求。
。3)想意境,悟詩情。
A.詩人寫的是石灰,石灰有什么特點呢?(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里開采出來的石頭,對烈火的焚燒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詩表現(xiàn)了詩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B.這首詩借石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全詩表現(xiàn)了詩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C.詩人用什么方法寫出這種深情厚誼呢?(詩中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方法,形象生動,語言也鏗鏘有力。)
D.朗讀全詩。
四、總結復習。
1.分組朗讀三首古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1)用什么樣的感情讀?(語調停頓、語速都應該以據(jù)詩人所表達的情感而定。)
(2)練習朗讀。(自由讀、指名讀、配樂讀、評讀。)
2.結合本課的學習,談談這兩首古詩的寫作特色。(這兩首詩的特點是語言質樸,明白如話,沒有華麗的詞藻和雕琢的痕跡,但表現(xiàn)力極強,表達了詩人發(fā)自肺腑的思想感情,詩意極濃。這樣的詩是達到了很高境界的詩。)
五、作業(yè)。
1.朗讀背誦古詩。
2.運用歸納的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選擇一首古詩,試著自學
板書設計:
教后反思:
石灰所走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由“千錘萬擊”出深山,經歷了“烈火焚燒”,已至“粉骨碎身”出毫無怨言,也無悲觀之態(tài),歷經千般苦、萬般難,終得“正果”——留下潔白干凈的石灰。作者筆下的“石灰”有著不怕苦、不怕犧牲、樂于奉獻的精神。此時詩中已不單單是石灰的形象寫照,更是作者的人生追求——不畏權勢,不同流合污,讓其高潔的情操永留世間。
“墨梅須具梅花骨,人與梅花一樣清!爆F(xiàn)實中的王冕與其筆下梅花一樣,傲立于嚴寒。作者借墨梅來表達自己淡泊名利,貞潔自守的高尚情操。
狀物而言情,托物而言志。作者們正是借石灰、墨梅寄托高潔、堅貞的情操。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學習寫游記要體現(xiàn)景物的地點特點和時令特點
二、文章語句簡練的特色。
教學重點及難點
一、學習寫游記要體現(xiàn)景物的地點特點和時令特點
二、以自讀為主,因為文章語言淺顯。
教學時數(shù)
三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內容步驟
一、作者簡介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住室名惜抱軒,也稱惜抱先生,清代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安徽桐城縣人,又是桐城人劉大槐的學生,是清代著名文派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記名御史、四庫全書館纂修竺職。辭官后,先后在江寧、揚州等書院講學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九經說》等書。他編選的《古文辭類纂》,從歷代作品中精選各類文體的名作,作為學習古文的范本,流傳很廣。他的文筆雅潔、嚴謹,自成一格。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創(chuàng)始人是康熙時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義法,主張以清真雅正之文,載孔、孟、程、朱之道,劉大魁師事方苞,并發(fā)展了他的理論,強調義理、書卷、經濟,要求品闡發(fā)程、朱、理學,同時又主張在藝術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氣音節(jié)字句。姚鼐是劉大木魁的弟子,他的口號是:義理、考據(jù)、辭章,三者不可偏廢。實際上是以考據(jù)辭章為手段來闡發(fā)儒家的義理。因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們稱他們?yōu)橥┏桥?但后來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桐城人)。
本文是姚鼐在1774年冬游泰山后所寫的游記。文章緊扣深冬時令和泰山的特點,形象地描繪出崢嶸蒼勁的泰山。體現(xiàn)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文章的順序是:總寫泰山的位置,記述登山的過程,山頂看日出,返回記建筑和觀石刻,補記自然景觀,循序漸進,有如一線貫穿,引人入勝。文章寫景用筆不多,但能傳出景物之神。側面烘托為本文的主要寫法。
二、全篇理路解說
泰山山脈綿亙于山東省中部,從東平湖東岸向東北延伸至淄博市南,長約200公里;俗謂登泰山,指的是攀登它的主峰玉皇頂。玉皇頂則位于泰安市城北,古稱東岳;亦稱岱山、岱宗,主要景點有南天門、仙人橋、日觀峰、舍身崖等,著名建筑有岱祠、碧韋元君祠等。這些都跟文章理路有關,所以先做交代。
一般人游泰山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在日觀峰看日出,因此,本文先以汶水和濟水為參照物,指出泰山山脈的地理位置,再以古長城(齊長城)為參照物指出日觀峰的位置,這就預示了作者將有登山之舉。以下是文章的主體部分:
按游蹤寫,分兩大層:前一層記登山及觀日出;后一層記泰山古建筑、石刻、地質狀況及動桿物等,皆游中所見。在記游蹤時也標明了時間,如登山是12月丁未日(28日),望晚到達山頂;觀日出是戊申日(29日)五鼓,日出后再參觀古建筑及石刻等。文章脈絡十分清晰。
《登泰山記》記述了作者同友人登泰山的兩天游程,再現(xiàn)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麗景色,是山水游記中一篇膾炙人口的杰作。
全文共五段,以登山為線索,記敘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時間、路程,有重點地描寫了沿途所見的景物。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觀峰的地理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線再到點的寫作手法:先寫汶水和濟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兩水的分界線古長城,是線:然后以古長城為參照物,點明泰山的最高峰日觀峰的位置,是點。這個點,為下文敘述登山路線和觀日出作好了鋪墊。
第二段:記述登山經過,著力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頂后所見的景象,這是本文敘寫的重點之一。先寫由京師到泰安,點明游覽的時間和節(jié)令;再寫由山麓到山頂,詳細地記述路程的遠近、山路的石級、經由的路線,古人登山的情況以及相關的一些地理知識:最后寫到山頂后所見的景象,由遠及近,由上而下地寫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渾的壯闊。
第三段,主要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是文章描寫的一個重點。作者是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了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給讀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畫面。
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先以日觀峰為參照物寫其周圍的高山建筑群,再寫返回途中所見的道中石刻,表現(xiàn)了泰山的古老風貌。
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這是作者游山之后對泰山的總體印象。以雪與人膝齊結束。
三、講授文章第一自然段。
1、字詞:
古今異義:陽陽谷皆入汶(陽,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稱陽,現(xiàn)無此意,今一般用于陽光,表面等。句意: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
虛詞:
當:當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詞。)
詞語活用:西、東向西,向東,方位名詞作狀語。)
句式: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者也。判斷句。)
文段翻譯:
泰山的南面,汶(WEI)水向西流;山的北面,濟水向東流。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泰山北面的水都流入濟水,在南北面山谷的分界處,是古長城。最高處是日觀峰,在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作業(yè)設計: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登泰山記姚鼐
講授文章第一自然段。
字詞:
古今異義:陽陽谷皆入汶(陽,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稱陽,現(xiàn)無此意,今一般用于陽光,表面等。句意: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
虛詞:
當:當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詞。)
詞語活用:西、東向西,向東,方位名詞作狀語。)
句式: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者也。判斷句。)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認識“嘰、喳”等8個生字。會寫“羽、領”等8個字。
。病⒄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有愛鳥護鳥的意識,感受到做一個“愛鳥護鳥小衛(wèi)士”的快樂與自豪。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生情
播放課件:音樂伴著鳥鳴,教師朗誦,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
二、朗讀感悟,初識生字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 自讀課文,側重讀準字音。
、 同桌互讀互查。
。、賽讀課文,流利通順。注意“蓬、棱、嶄、喳”。
。、品讀課文,體驗情感:
、 爭當“最活潑的小鳥”。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
⑵ 爭當可愛的“紅領巾”。先明確文中的“紅領巾”是指誰,再引導用堅定的語氣讀“請愛護小鳥”一句。
⑶ 爭當“善于贊美的小鳥”。練習用贊美的語氣讀最后一句。
4、多讀,找規(guī)律,引導背誦。
、 引導發(fā)現(xiàn):將三小節(jié)做一比較,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⑵ 與同桌以問答的形式讀書。
、 與好朋友以問答的形式試背。
三、開展游戲,鞏固識字
1、“分分撿撿”,找出自己已經學會的字,告訴大家你在哪見過。
。、“聽聽找找”。
。、“小猴子學樣”,師出字,生做動物。
。、“猜猜看”:讓生根據(jù)生字的局部猜字。
四、引導創(chuàng)新和實踐
課下仔細觀察本課生字,試著編字迷或畫迷。
【【必備】語文教案范文5篇】相關文章:
【必備】語文教案范文6篇04-05
【必備】語文教案范文九篇03-17
【必備】小學語文教案范文9篇08-13
【必備】語文教案范文錦集6篇03-05
【必備】語文教案范文匯總6篇02-10
【必備】語文教案五篇05-29
【必備】語文教案三篇04-09
【必備】語文教案四篇04-01
【必備】語文教案10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