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班教案模板集錦8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熟悉歌曲旋律。
2、引導幼兒理解歌曲中兩段歌詞所表達的不同意思。
3、教育幼兒從小愛學習。
活動準備:
1、小孔雀的卡片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習。
1、《拔根蘆柴花》。
2、《擠奶》;
3、《蘋果豐收》
4、《淘米洗菜》
二、通過看圖片、講述,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歌詞的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講述掛圖。
教師出示掛圖請幼兒觀察并提問: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看看他們是誰?
(2)教師提問:有幾只小孔雀啊!這些孔雀看起來怎么樣啊!你們在哪里看過小孔雀呢?
(3)你們知道小孔雀有個有趣的的本領,你們知道是什么本領嗎?
老師:孔雀的有趣的本領是會開屏,開起屏的時候可漂亮了。引出歌詞“小孔雀真有趣,抖開滿身花花衣。
(4)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歌曲,歌曲的內(nèi)容是關于小孔雀,歌曲的名字就叫“小孔雀,告訴你”
(5)老師把歌詞完整的念一遍。讓幼兒知道歌曲有兩段。
(6)提問:剛才歌詞里說了什么啊!誰來說一說。
(7)老師再把歌曲清唱一遍,讓幼兒進一步熟悉歌詞。
三、學唱部分
(1)你們想學唱這首歌曲嗎?那就請小朋友們豎起小耳朵,仔細的聽老師邊彈邊唱。
(2)你們是要像小孔雀一樣比穿花花衣服呢?還是要去比學習呀!
(3)對幼兒進行正確的行為,教育。教育幼兒要有志氣,要比學本領。
(4)幼兒再次聽老師邊彈邊唱,要去幼兒仔細的聽。
(5)引導幼兒一起來把歌詞念一念
(6)老師邊彈琴邊唱歌(會唱的小朋友可以小聲的和老師一起唱)
(7)請幼兒跟著鋼琴學唱歌曲,當幼兒有不會唱的時候,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學唱。
四、結束部分
(1)全班幼兒跟著鋼琴演唱歌曲。
(2)幼兒清唱歌曲。
(3)活動結束。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中國民間繪畫的特點和色彩美。
2、懂得學任何本領都應該踏踏實實。
活動準備
圖書每人一本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興趣
出示木工用的刨子、錘子、鋸子、刻刀,讓幼兒猜猜這些是什么?是誰使用的工具?向幼兒介紹書名《小木匠學手藝》,猜猜故事中可能會講什么呢?
二、師幼共同閱讀
與幼兒共同閱讀圖畫書,通過翻頁的節(jié)奏,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三、幼兒自主閱讀。
閱讀結束后請幼兒圍繞如下問題進行討論:
1、師:小木匠開始是怎么學藝的,后來為什么又學雕花了呢?2、老木匠送給小木匠會動的木驢經(jīng)過敲敲打打,怎么就動不起來了呢
3、小木匠最后怎么做了呢?
幼兒討論后,師小結:不管學什么本領,都應該踏踏實實、執(zhí)著持續(xù)地學下去,不能半途而廢。
四、欣賞圖畫
師:這本書中的圖畫好看嗎?為什么?有什么特點?
引導幼兒感受中國民間畫的特點和色彩美,享受傳統(tǒng)民間活潑且飽滿的用色,大膽而豐富的造型。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繩子的玩法。
2、引導幼兒利用廢舊材料制作繩子。
3、充分發(fā)揮農(nóng)村資源——制作繩子。
活動準備
1、繩子若干
2、廢舊布條
3、稻草、萬萬草、茅草等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了了解繩子的玩法
1、出示一條繩子
(1)師幼共同討論繩子的玩法
(2)討論繩子的用途
教師小結:繩子能玩很多游戲如:跳繩、拔河、舞蛇等,還能用它捆綁東西,繩子及好玩又有用。
(二)利用廢舊材料激發(fā)幼兒制作繩子的興趣
1、出示廢舊布條、報紙、各種草
師:孩子們,這兒有很多舊布條、報紙和草,咱們用它們做成繩子來玩好不好?
幼:好是好,這東西能做成繩子嗎?
師:能,肯定能,看看哪個小朋友愛動腦筋先制作出繩子來?
2、讓幼兒自己探索制作繩子的步驟
3、教師示范用布條、草和報紙制作繩子的步驟
4、師幼共同操作——制作繩子
5、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評價
咱們班的小朋友及聰明又能干,能用這些本應該扔掉的廢舊材料制作出這麼有特色的繩子來,真是太棒了!等下次活動時咱們用自己制作的繩子玩游戲。
活動結束
1、讓幼兒互相評價自己制作的繩子。
2、討論:這些廢舊餐料還能做什么?
大班教案 篇4
教案目的:
1、運用已有經(jīng)驗感知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學習用不同方法進行7元人民幣的等價兌換。
教案準備:
1、活動課件《自動取款機》。
2、復印1元、2元、5元面值的紙幣若干。
3、記錄單,鉛筆若干。 教案流程:
一、認識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1、出示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這些都是我們中國的錢幣,我們叫它人民幣。
3、你們認識這些錢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4、錢有什么用?
5、你會用錢買東西嗎?
二、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探索取7元錢的不同策略。
1、出示活動課件《自動取款機》。這個取款機有許多的1元、2元、5元的錢。
2、出示鞭炮。這個鞭炮需要7元錢,如果你能在這個自動取款機中取7元錢,鞭炮就會響起來。
3、個別幼兒說,教師操作并做記錄。
4、幼兒操作、探索取7元錢的.不同策略,并把它記錄下來。
5、交流記錄結果,教師匯總。
三、買票到游樂場。
以上講述了《幼兒園中班優(yōu)質(zhì)課數(shù)學:自助銀行7元錢的兌換》的詳細內(nèi)容,主要描述幼兒園中班優(yōu)質(zhì)課數(shù)學,希望對大家有用,大家的工作經(jīng)驗可以在下面進行留言討論,還有相關的幾篇同樣優(yōu)秀的教案例文推薦給你,幼兒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教案及反思,幼兒園數(shù)學測量教案反思,更多的相關內(nèi)容可以參閱小班數(shù)學教案。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消防隊員是大班幼兒較為熟悉的社會角色。消防隊員的奔跑、攀爬、跳躍、救人、滅火等是幼兒喜歡模仿的身體運動。結合幼兒園安全教育,將消防隊員的這些身體動作編入幼兒園體育活動設計之中,即可以鍛煉幼兒的身心,又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求生避難生存技能。
活動目標:
1.掌握助跑跨跳的動作要領,增強下肢力量。
2.提高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培養(yǎng)運動中相互配合的能力。
3.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zhàn)與快樂。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5.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活動重點:
助跑跨跳過0.6~0.8米寬的地面障礙物。
活動準備:
課前多讓幼兒了解消防的知識,激發(fā)幼兒模仿消防隊員活動的興趣;幼兒每人一根短棍,紙盒子若干,音樂。
活動過程:
1.幼兒每人手持一短棍,兩兩一組,兩人一前一后站立,相互手握短棍扮作車廂,前面幼兒扮作司機,在教師的帶領下以開車步入場地內(nèi),聽信號進行走、跑交替熱身。
2.教師集中幼兒做棍棒準備活動操:上肢、轉體、腹背、踢腿、下蹲、四肢關節(jié)等部位的活動。
3.自由模仿消防隊員活動。
。1) 教師:你們知道消防隊員叔叔都有哪些本領?(引導幼兒說出消防員的本領)我們大家都來模仿一下,看誰模仿的消防隊員最像。
。2) 幼兒分散在場地中,分別模仿消防隊員不同的動作進行運動,教師巡回觀察和提示。
(3) 集中幼兒,請幾名幼兒進行消防本領展示,教師講解。
4.帶領幼兒學、練消防隊員的本領。
(1) 集中幼兒,將兩根相隔0.6米放置在地面上,教師進行助跑跨跳動作的示范講解。
(2) 請幾個幼兒進行助跑跨跳動作,模仿,教師進行動作難點。重點的講解、示范。
。3) 幼兒接班在場地上,根據(jù)教師的要求進行助跑跨跳練習,教師 進行個別指導。
。4) 將幼兒分成四組進行助跑跨跳過“壕溝”(多組相隔0.8米的棍)練習與鍛煉。
5.接到119火警電話后,教師扮消防隊長,幼兒扮消防隊員,緊急出動救火。
(1) 教師帶領幼兒開消防車奔赴火災現(xiàn)場(教師帶領幼兒在場地上成S形變速跑)。
(2) 幼兒成四路縱隊,一、三組做云梯狀,二、四組跨跳云梯,然后進行交換。
。3) 隊員原地進行360度自轉,拿水管滅火。
。4) 隊員用棍搭成擔架搶救財物(紙盒)
6.勝利完成救活任務后,隊員歡呼跳躍進行放松活動。
7.隊長帶領隊員一起模仿生活清潔動作(洗臉、洗頭、擦身、搓背、捶腿)進行放松。
8.教師對本次活動進行小結后,帶領幼兒退場。
活動反思:
孩子們玩得很開心,很喜歡消防員和他們一起活動,都能積極回答問題。講消防員的故事時,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加深了孩子們對消防員的認識。在游戲“我是小小消防員”中,孩子們玩得很投入,走火警逃生練習時,大部分孩子都能用正確的方法逃生。使孩子了解消防員的工作,提高防火意識,懂得火災時的逃生的方法。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穿大鞋游戲的快樂。
2、感受大鞋踏出的不同聲音。
3、創(chuàng)編出不同的節(jié)奏。
活動準備:
室外環(huán)境 報紙 硬紙板 長凳 塑料布 鐵筒
活動過程:
1、充分感受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穿上大鞋踏在不同物體上的會有不同的聲音,豐富幼兒的感受。教師:看看我們腳上穿了什么樣的鞋子?
幼兒:
1、我穿媽媽的高跟鞋。
2、我穿爸爸的大鞋。
3、我穿姐姐的運動鞋。
4、我穿奶奶的布鞋。
5、我穿媽媽的靴子。
教師:
我們穿上大鞋走走、會有什么感覺?
幼兒:
1、腳上感覺非常松。
2、踏起來聲音很響。
3、腳有些穿不穩(wěn)當。
4、人變高了。
5、我覺得有些站不穩(wěn)。
6、像走在小山坡一樣。
7、像踮著腳尖走路。
教師:
我們?nèi)ヌぬぶ車钠渌矬w,聽聽有什么不一樣的聲音?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
讓幼兒穿著大鞋自由活動,感受踏在周圍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體和教師提供的物品上時產(chǎn)生的聲音。
教師:剛才你們踏了許多東西,誰來講講有什么感受。
幼兒:
1、踏在鐵塊上,像鈴鐺的聲音。
2、踏在鐵塊上,像打雷的聲音。
3、踏在塑料袋上,像小雨的聲音。
4、踏在木凳上,像打鼓的聲音。
5、踏在大型玩具上,像地震的聲音。
6、踏在地┥希像÷砼懿降納音?br> 7、踏在鐵蓋上,像拍巴掌的聲音。
2、游戲引導
引導幼兒從聲音的感受中體會不同的節(jié)奏。教師出示一面小鼓和小朋友做游戲。老師敲擊出不同的節(jié)奏并說:"我的小鼓會唱歌"。然后小朋友說"我的大鞋會唱歌。"并跟著小鼓踏出相同的節(jié)奏。
3、自由創(chuàng)編
教師:你們的大鞋會唱歌,還能不能唱出更好聽的歌呢?讓幼兒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唱唱、聽聽會唱出什么不一樣的好聽的歌。
教師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不同的節(jié)奏型。
幼兒:
1、 ×× ×× |︴×× ×× |
2、 ×××× ×××× | ×× × |
3、 × × | × × | × × | × × |
[page_break]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7、 × × × × | ××× × |
8、 ××× × | ×××× × |
9、 × × ×××× | ×××× × |
10、 × ×× | × ×× |
11、 ×× ××× |×× ××× |
4、成果分享
引導幼兒分享自己和朋友創(chuàng)編的快樂。
教師:你們的大鞋都唱出了許多好聽的歌,我們來表演一下,讓朋友都聽聽、學學,誰來唱?
幼兒站在長凳上踏自己創(chuàng)編的節(jié)奏,其它幼兒在下面模仿。
5、興趣延續(xù)
延續(xù)幼兒的興趣與好奇,充分感受穿大鞋的樂趣。
教師:每個小朋友的大鞋都會唱歌,我們合在一起來唱一唱。讓我們更快樂。
引導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自己踏大鞋合著音樂,用自己喜歡的節(jié)奏來表現(xiàn)。
活動結束:小朋友一起聽音樂。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聽各種動物的叫聲并模仿。
2、通過印手印的活動鍛煉孩子們手部的肌肉。
3、通過表達各種事物培養(yǎng)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4、通過各種劃割的活動提高孩子們的握力以及力量的調(diào)節(jié)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動物叫聲的錄音,圖章,簽字筆或彩色鉛筆,濕巾
活動過程
[導入]
1、 聽各種動物的叫聲并模仿。
① 聽各種動物的叫聲并說說這是什么動物的叫聲。
-這個叫聲是什么動物的聲音呢?
-這個是可怕的獅子的聲音。
-我們來模仿一下這些聲音怎么樣?
-獅子是怎樣叫的呢? 獅子是“奧~~”這樣叫的,獅子的聲音很嚇人。
-我們再來聽一遍獅子的叫聲怎么樣?
-我們把剛才模仿的動物用印手印的方式印在圖畫上怎么樣?
[展開]
1、一邊看活動紙一邊討論。
① 說說動物園的樣子以及你的經(jīng)歷。
-這是哪兒呢?
-這是動物園,你去過動物園嗎?
-但是這個動物園里沒有什么動物,動物都去哪兒了呢?
-我們用手給動物園印出一些動物來怎么樣?
2、在活動紙上印出動物的樣子。
① 回憶一下動物園里的風景,想象一下動物園里的動物并表現(xiàn)出來。
-動物園里有各種各樣的動物。想一想都有哪些動物。
-把想到的動物印在之上。
② 想想有哪些印手印的方法,自由發(fā)揮,表現(xiàn)出動物園里的樣子。
-老師告訴孩子們印手印的方法。(做示范) 老師給孤單的猴子印出朋友來。
-大家想印出哪些動物呢?
-如果有想到的動物就按照腳印印出正確的動物來。
③ 用簽字筆和彩色鉛筆補充完整。
-在印完的動物身上用簽字筆或彩色鉛筆畫出尾巴或臉。
-老師先畫。(做示范) 老師給猴子畫出長長的尾巴。
-大家也用簽字筆和彩色鉛筆畫出動物的尾巴怎么樣?
[結尾]
1、印完手印后用濕巾把手擦干凈。
2、讓孩子們介紹一下自己印的動物。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背景】
《住在鳥窩里的小魚》是20xx年江蘇省早期教育雜志上的一個故事,講述的內(nèi)容是:小魚莫卡原來有一個幸福的家,一天它的媽媽和兄弟姐妹們都被魚網(wǎng)捉走了,莫卡很傷心,不吃不喝,一只小鳥發(fā)現(xiàn)了它,為了使它快樂起來,給它唱歌,做窩,冬天來到了,雖然小鳥去南方過冬了,但莫卡住在溫暖的鳥窩里感到非常的幸福。
整個故事充滿了溫馨的情感色彩,情節(jié)脈落清晰明朗,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孩子在動物認知方面的一些前期經(jīng)驗,并且在理解故事的過程中,使幼兒感受到動物與動物之間,動物與人之間和諧的關系,積累更多關于動物的信息,因此可以嘗試著把這個教學活動安排在大班上學動物王國的主題中來開展。
設計本次活動時我也嘗試改變了以往故事教學中教師講,幼兒聽的傳統(tǒng)模式,從頭至尾教師都沒有講述故事,而是借助音樂引發(fā)幼兒猜想、提供圖片幫助幼兒架構故事框架,表達自己的感受,最終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會故事中的濃厚情意,凸顯語言活動中對幼兒語言表達的要求,也展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活動目標】
1、借助音樂了解故事中緊張、悲傷、快樂、溫馨的情節(jié)脈落,并能觀察畫面大膽表達自己的猜想。
2、初步了解文學作品的內(nèi)涵,萌發(fā)幼兒關愛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多媒體;操作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關鍵性提問:今天我們這里來了一個小客人,(多媒體畫面出示動態(tài)的小魚),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莫卡,你們猜猜莫卡可能會住在哪呢?
幼:莫卡可能會住在水里/莫卡可能會住在大海里/莫卡可能會住在魚缸里
。ǚ治觯簭挠變旱幕卮鹬形覀兛梢圆蹲降接變簩τ谒鷦游锏慕(jīng)驗,在這里教師主要是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不要做過多的評價。)
小結:剛才小朋友說莫卡可能會住在水里,可能會住在大海里,也可能會住在魚缸里,可是莫卡是住在鳥窩里的,為什么會住在鳥窩里呢?
二、幼兒借助音樂猜想故事情節(jié)。
關鍵性提問:
1、(播放黑色畫面及第一段音樂)幼兒猜想故事第一段。
師:“你們覺得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幼:莫卡被水草纏住出不來了/莫卡被大魚吃掉了/莫卡被人釣走了/有人在河里放了污水,莫卡透不過氣來
2、(播放灰色畫面及第二段音樂)幼兒猜想故事第二段。
師:“這時候,你們覺得怎么了?”
幼:莫卡死了/莫卡的媽媽不見了/莫卡不開心了/莫卡走丟了
3、(播放紅色畫面及第三段音樂)幼兒猜想故事第三段。
師:“接下來又怎么樣了?”
幼:莫卡找到媽媽了/莫卡沒有死,逃出來了/莫卡沒有危險了,高興地唱歌呢
4、(播放粉色畫面及第四段音樂)幼兒猜想故事第四段。
師:“現(xiàn)在小莫卡會感覺怎么樣呢?
幼:莫卡感到很幸福/莫卡感到很開心/莫卡很舒服/莫卡覺得很溫暖
(分析:在分析這個故事的時候,覺得這個故事情節(jié)非常鮮明,完全可以借助音樂來引發(fā)幼兒猜想,并且這個猜想與故事情節(jié)即吻合又不約束幼兒思維,還能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很好的表達。這里的提問都沒有固定的答案,教師要把握的關鍵是讓孩子在音樂的引導下發(fā)揮想象,去表達自己仿佛看到的故事情節(jié),同時也可以借助自己情緒和體態(tài)語幫助幼兒捕捉線索更好地進行表達。)
三、欣賞多媒體,理解故事內(nèi)容。
關鍵性提問: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是不是和小朋友猜的一樣。
(分析:在這里播放的是故事的動畫,配上前部分欣賞的四段音樂,沒有出示故事錄音,目的是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使幼兒的思維圍繞一定的情節(jié)來開展,當幼兒欣賞完動畫片后,畫面定格在四幅關鍵性圖片上,教師通過以下的提問幫助幼兒梳理觀察到的線索進行表達,逐步建構故事輪廓。)
“小魚莫卡原來有一個幸福的家,怎么會變成孤孤單單的一個?”
幼:莫卡的家人被抓走了/莫卡失去了媽媽和姐姐妹妹/莫卡沒有親人了只有一個人孤孤單單的
“小莫卡真?zhèn),誰發(fā)現(xiàn)了它?小鳥對莫卡說了什么?小鳥覺得莫卡怎么樣?它為莫卡做了什么?”
幼:小鳥發(fā)現(xiàn)了莫卡/小鳥給莫卡唱歌,做窩/莫卡和小鳥成了好朋友
“鳥窩建在哪里,水里有鳥窩嗎?為什么說小魚住在鳥窩里呢?”
幼:水里沒有鳥窩/是倒影
小結:河水一漾一漾的,鳥窩也一蕩一蕩的,莫卡游到影子里,就好象睡在鳥窩里,感覺很溫馨,很幸福。
分析:在這部分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避免枯燥的一對一的提問,而是要根據(jù)孩子的具體情況采用表演、對話等多種形式,使活動變得生動。對于水里鳥窩的理解可以引發(fā)孩子進行適當?shù)挠懻摗?/p>
四、完整欣賞故事,感知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點。
幼兒完整欣賞動畫片后教師提問:
1、“聽了這個故事,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幼:我最喜歡小鳥,小鳥幫助別人的/我最喜歡小鳥,它唱歌給小魚聽/我最喜歡小鳥,小鳥很能干
2、“小鳥真不錯,它懂得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如果是你碰到了傷心的莫卡,你會怎么做?”
幼:我會給它講故事/我會給它唱歌/我會永遠陪著它,讓它開心快樂
3、“小魚得到了小鳥和小朋友的幫助后,心里感覺怎么樣呢?它又會想些什么呢?”
幼:它們會永遠做朋友/小魚也會去幫助別人/小魚會很快樂,還會說謝謝
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其實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都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分析:在這里給孩子們欣賞的故事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畫面,有背景音樂,有故事配音朗誦,整個活動到這里才揭開真正的迷底,讓幼兒在驗證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故事的內(nèi)涵。教師不僅要引導幼兒關注小魚的情感變化,還要引導幼兒感受小鳥對小魚的關愛,以及小魚得到關愛后的內(nèi)心想法,并且結合實際生活,拓展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
五、小組講述。
教師和幼兒一起講故事。
分析:這里可以是小組合作講述,也可以是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講述,看幼兒的具體情況而定。
附故事:《住在鳥窩里的小魚》
清亮的小河是小魚莫卡的家,每天莫卡都要在媽媽的帶領下和哥哥姐姐一塊兒玩耍。有時媽媽會教莫卡做操,有時還會給莫卡講有趣的故事。莫卡感到好幸福!他想:“如果能永遠待在媽媽身邊那該有多好。
一天,小魚兒們正在跟媽媽學習跳躍。沒注意一張大網(wǎng)撒了下來。媽媽和小魚兒統(tǒng)統(tǒng)給網(wǎng)住了,只有莫卡身子小,從網(wǎng)里逃了出來。莫卡得救了,卻永遠失去了親人。
莫卡很悲傷,他不吃不喝,讓自己漂浮在水面上。一只小鳥到河邊喝水,發(fā)現(xiàn)了莫卡,他關心地問:“小魚兒,你怎么了?你不舒服嗎?”莫卡不想回答,還是一動也不動的。小鳥很焦急:“難道小魚兒……”小鳥飛了過去,用尖尖的嘴啄了一下,莫卡痛得叫了起來:“你也想欺負我嗎?”小鳥笑了:“小魚兒朋友,你沒事就好,我是擔心你呢!”莫卡把自己的遭遇告訴了小鳥,小鳥覺得小魚很悲傷,決定留下來陪它。小鳥想:“我要讓小魚快樂起來,做一條快快樂樂的小魚兒。”小鳥把小河邊的一棵樹當作舞臺,每天唱歌給小魚兒莫卡聽,莫卡漸漸地快樂了起來。它們也成了一對好朋友。一天,小鳥對莫卡說:“小魚兒,我要建一座新房子,讓你住進溫暖的鳥窩里!蹦ㄐα耍骸拔易≡谒铮B窩建在樹上,怎么住呢?”小鳥笑了笑,不回答,只是每天忙碌著。沒過多久,一只精巧的鳥窩掛在了樹上。
風輕輕地吹,太陽暖暖地照。小鳥問:“莫卡,你看到水里的鳥窩了嗎?”
嗬!亮晶晶的河面真的有一只精巧的“鳥窩”,和樹上的鳥窩一模一樣。風輕輕地吹,太陽暖暖地照。小魚兒莫卡住進了“鳥窩”里,河水一漾一漾的,“鳥窩”也一蕩一蕩的,小魚兒莫卡好象睡在搖籃里,好舒服哦!
秋風起了,小鳥只得離開小魚兒莫卡到南方過冬去了。
整個冬天,天氣越來越冷,可小魚兒莫卡卻覺得暖洋洋的,因為在他的身邊總有一只“鳥窩”溫暖著他。
【有關大班教案模板集錦8篇】相關文章:
有關大班教案模板集錦7篇02-08
有關大班教案模板集錦10篇01-25
有關大班教案模板8篇05-14
大班教案模板集錦5篇06-01
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五篇06-01
大班教案模板集錦7篇05-10
有關大班教案模板匯總4篇03-07
有關大班教案模板匯總7篇02-24
有關大班教案模板集合6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