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音樂找小貓教案反思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音樂找小貓教案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音樂找小貓教案反思1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自由地創(chuàng)編動作,并且能夠邊聽音樂邊做游戲。
2、培養(yǎng)幼兒喜歡參加音樂游戲的興趣。
3、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xiàn)自己。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貓媽媽頭飾1個、小貓頭飾29個、磁帶、三用機;
活動前幼兒已學會演唱歌曲《找小貓》。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小貓小貓》進場。
師:今天天氣真好,貓媽媽要帶貓寶寶們?nèi)デ镉,我們出發(fā)吧!
二、復習歌曲《找小貓》,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
1、播放歌曲第一段,請幼兒邊唱邊自由地創(chuàng)編動作。
2、師總結幼兒創(chuàng)編的動作,并請幼兒能跟隨音樂表演。
三、音樂游戲《找小貓》。
1、第一段音樂響起時,請幼兒根據(jù)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自由地表演。當唱到“找個地方躲躲好,媽媽快來找”時,請幼兒找個地方躲起來。
2、第二段音樂,貓媽媽邊表演邊找小貓,被找到的小貓請到一邊休息,不能參加游戲了。
3、第二段音樂結束后,貓媽媽問“沒找到的小貓在哪里”時,小貓一邊喵嗚喵嗚地叫,一邊爬到貓媽媽身邊。
四、待幼兒對游戲規(guī)則有所了解后,可進行多次游戲,以提高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五、活動結束。
師:天黑了,小貓要回家了。
律動出場。
活動反思:
游戲中我通過創(chuàng)設簡單的情景,以貓媽媽的身份與幼兒一起游戲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激發(fā)了幼兒游戲的興趣。在游戲的過程中能用多中形式讓幼兒反復游戲,保持游戲的興致和積極性。
小班音樂找小貓教案反思2
活動目標:
1、能夠認真傾聽音樂,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做相應動作,感受音樂游戲的快樂。
2、愿意和老師一起按照音樂的內(nèi)容做游戲。
3、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傾聽能力和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貓媽媽頭飾、捉迷藏游戲的環(huán)境布置、歌曲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進教室《走路》:引導幼兒認真傾聽,伴隨音樂模仿小動物進教室,鼓勵幼兒自信大膽,情緒愉快的表演。
2、發(fā)聲練習:《我愛我的小動物》
指導:指導幼兒愉快的和教師一起用好聽的聲音演唱,不喊唱。
二、進行部分:
1、復習歌曲《找小貓》
教師提問:
(1)剛才歌里唱的是誰?它們在做什么?
。2)小貓和媽媽玩捉迷藏,心里怎樣?(高興)
2、玩游戲《找小貓》。
。1)小朋友們玩過捉迷藏的游戲嗎?誰知道是怎么玩的?
。2)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捉迷藏的.玩法。
教師:“今天貓媽媽要和貓寶寶一起來玩捉迷藏的游戲,那誰來藏呢?誰來找?”
教師:“那貓寶寶什么時候可以藏起來呢?貓媽媽又是什么時候找的呢?”教師引導幼兒傾聽歌曲。(第一遍游戲)
。4)了解音樂游戲的玩法,教師認真觀察幼兒游戲情況。教師與幼兒游戲。
。1)指導幼兒隨音樂大膽的用簡單動作表現(xiàn)小花貓愉快游戲的情景。
(2)指導幼兒認真傾聽歌詞內(nèi)容知道唱完第一段后再開始藏。(第二遍游戲)
。5)引導幼兒觀察創(chuàng)設的情景:樹林的游戲情景,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提問:我們來到了樹林里,你們看看地上都有些什么啊?引導幼兒觀察場地上有什么。
(6)和老師一起隨著音樂做游戲。
---引導幼兒躲藏好后不要發(fā)出聲音,學會控制自己。
---鼓勵幼兒藏在不同的位置。(第三遍游戲)
。7)引導幼兒傾聽音樂做游戲,并能說出藏的地方。
三、結束部分:
1、聽音樂出教室《走路》
教師指導:隨音樂節(jié)奏做開火車的動作。
【小班音樂找小貓教案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找小貓教案02-26
小班音樂找小貓教案12篇03-21
小班音樂找小貓教案14篇02-26
幼兒園小班《找小貓》音樂教案02-28
小班音樂找小貓教案(通用11篇)10-28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找小貓》(通用13篇)03-01
小班語言《找小貓》教案03-30
小班音樂大貓小貓教案07-19
小班音樂大貓小貓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