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送玩具回家教案
導(dǎo)語:教師在寫教案時,一定從實際出發(fā),要充分考慮從實際需要出發(fā),要考慮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該簡就簡,該繁就繁,要簡繁得當。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小班送玩具回家教案,歡迎大家參考。
小班送玩具回家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學(xué)會按相同標記把玩具送回家。
2、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已初步學(xué)過“上、下、里”等方位詞。
2、物質(zhì)準備:布置一家小熊的家,家中玩具、蔬菜擺放零亂,小熊一只。
【活動過程】
1、以幫助小熊引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老師調(diào)動了幼兒參與的興趣。)
2、引導(dǎo)幼兒觀察玩具掉在哪里,啟發(fā)幼兒使用“玩具掉在XX上面(下面、里面)”的語句。
(1)在老師的引導(dǎo)下,幼兒能說出方位詞,并使用完整句。
(2)鏡頭的攝入有所偏差,誰在說話時,鏡頭要跟緊誰。
(3)教師在提問幼兒的時候,沒有必要把小熊一直抱在手上,可以先放在旁邊。
3、引導(dǎo)幼兒討論,尋找: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這些家上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幼兒能積極地尋找玩具。
(2)在視頻中,老師可以看到在上課時所沒有關(guān)注到的其他幼兒,發(fā)現(xiàn)有個別幼兒趴在地上,有的幼兒很認真的尋找玩具的家。
(3)拍攝幼兒尋找的鏡頭都是全景,可以拍攝個別幼兒尋找的情況。
4、引導(dǎo)幼兒把尋找到的玩具送回家。(個別、全體)
(1)鏡頭拍攝幼兒如何放玩具的情況較少。
(2)幼兒都是從柵欄跨過去放玩具,教師可以把右邊柵欄收起來,以防幼兒摔倒。
(3)教師的感嘆詞較多。
5、請個別幼兒收拾餐具。
(在觀看視頻時,沒有拍攝到幼兒如何把餐具收拾進盒子。鏡頭可以著重拍攝幼兒如何收拾。這樣不但有利于老師觀看,也可把個別幼兒收拾的情景播放給幼兒觀看,加深幼兒如何收拾玩具的印象。)
6、老師以小熊的身份謝謝幼兒,并告訴幼兒:每一樣玩具都有自己的家,我們玩過玩具要把它送回家。
【活動反思】
本人能以幫助小熊的形式貫穿整個過程,幼兒興趣濃厚,參與的積極性高。在活動中,能引導(dǎo)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討論收拾玩具的次序,并引導(dǎo)幼兒有次序地進行收拾。在收拾菜市場的菜時,能結(jié)合復(fù)習方位詞與講完整句。大部分幼兒能根據(jù)玩具的標記找到各自的家,但還有小部分幼兒放錯家。本人沒有及時檢驗幼兒收拾玩具放回家的情況,進一步讓幼兒清楚玩具不能隨意放置,應(yīng)根據(jù)各自的標記進行收拾。在收拾餐具時,本人有意讓幼兒清楚不是很多人才能把玩具收拾好,玩具少只要少人就能收拾。但只是單純由老師講,幼兒不能理解。如果可以借助其他方法,讓幼兒親自體驗,這樣幼兒才能清楚地了解不是人多就是好辦事。
【小班送玩具回家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送大烏龜回家》小班教案12-11
小班體育教案《送小動物回家》09-23
《玩具不能塞耳朵》小班教案12-20
小班語言教案《買玩具》10-01
《小鳥回家》小班美術(shù)活動教案12-12
小兔送蘑菇小班教案11-27
《小兔的玩具店》小班教案12-12
小班音樂教案:玩具進行曲09-22
小班科學(xué)玩具真好玩教案07-06
幼兒園小班《送南瓜》教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