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游戲》數學教案設計及教學反思
游戲目標:
1、能按物體的大小、多少、粗細等進行排序和分類,能進行10元以內人民幣的換算。
2、增強對數學游戲的興趣,對金錢的社會作用有初步的了解。
游戲準備:
1、不同大小、多少、粗細、長短的農作物若干。
2、每人一套數字卡片作為代用人民幣。
3、把桌子按超市柜臺的大致結構擺放。
游戲過程:
1、討論: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有哪些農作物?
2、教師提議辦超市,讓幼兒按糧食、水果、干果講行分類擺放。
3、帶領幼兒檢查分類是否正確。
4、讓幼兒選擇一種農作物,按它們的大小或多少或粗細依次擺放,布置柜臺。
5、請幼兒合理標價。
6、請配班老師扮顧客買東西,學習10元以內人民幣的換算..
7、把幼兒分成兩組輪流進行游戲或者請聽課的老師扮客人買東西。
8、教師以經理身份結束“一天的工作”,問幼兒掙了多少錢,并組織幼兒討論用這些錢做什么。
游戲分析:
為了讓孩子們熟悉錢的換算和運用,復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我組織安排了這次游戲,并在設定角色游戲時,以適當的角色進入他們的活動,讓幼兒來購買物品,清點客人的人數,或分配禮物,把10以內數的學習,貫穿在游戲當中,逐步滲透,個別引導.既讓幼兒感知到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又復習分類、排序、合理標價,加減運算,熟悉了人民幣的兌換和運用。
下面是游戲活動中教師和幼兒的.一段對話:
顧客(聽課老師):我想要標價l元的茄子1個、標價5元的茄子1個。
售貨員(幼兒):一共需要6元錢。
顧客:給你10元錢,你該找我?guī)自X呀?
售貨員:應該找您4元錢,這個柿子很甜的,你想要點兒嗎?
顧客:那你再給我稱5元錢的柿子吧。
售貨員:那你還得給我錢。
顧客:我給你10元錢了,還要給你錢?(顧客拿了6元錢的茄子和5元錢的柿子就要走)
售貨員:(一把奪過茄子和柿子)不夠啦,你不能拿走!
顧客:我給你那么多錢了,為什么不能拿走?
售貨員:不對,反正不對,不能拿走!
顧客:你看這兩根茄子一共6元,對嗎?
售貨員:對。
顧客:我給你10元,你該找我多少?
售貨員:4元。
顧客:我沒用你找錢,再買5元的柿子。
售貨員:你應該買這個4元的柿子。
顧客:我就不喜歡這個4元錢的柿子,我想買這個5元錢的柿子。
售貨員:5元比4元多l(xiāng)元。
顧客:那你找l元錢給我不就行了?
售貨員:不對,我欠你4元,你欠我5元,你欠的比我的多。
顧客:多多少呀?
售貨員:多l(xiāng)元,是你應該給我1元。
【《超市游戲》數學教案設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04-08
大學數學教學反思論文03-26
關于大學數學教學的反思03-05
中班英語游戲《Princess, sheriff》教案設計04-08
小學英語《What are you doing》的教案設計及課后反思04-06
中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認識橢圓形》及教學反思09-23
小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03-31
《比的化簡》教學設計及反思02-14
語文《伊索寓言》教學實錄及反思03-14
《伊索寓言》的教學實錄及反思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