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從教學設計開始論文
【摘 要】
一、教學設計要以有效為指導思想,善于捅破“窗戶紙”。
二、教學設計要以有效為行為準則,勇于挑戰(zhàn)趨時媚俗的行為。
三、教學設計要以有效為價值取向,善于借鑒傳統(tǒng)教學方式。
【關(guān)鍵詞】合作無度;問題無效;多媒體濫用;創(chuàng)新離譜
有效教學是從教者畢生不懈的追求,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更是一門藝術(shù)。有效性雖然是在課堂上體現(xiàn),從根本上說更是從課前的教學設計就開始了。課前教學設計的有效性程度,直接決定著課堂的有效性程度。
1.教學設計要以有效為指導思想,善于捅破“窗戶紙”
長期以來形成的固定模式與定勢思維,使語文教師不自覺地因循自已當學生時語文老師的講法:分段、中心思想、寫作特點。覺著天經(jīng)地義,踏踏實實。當然,學生學一篇文章這三方面是重點,必不可少,教師教一篇文章亦然,F(xiàn)實中卻有很多教師不知道為什么要教這些,學生更不知道。教師的設計有時直指目標,有時曲徑通幽,學生在這些個曲徑中被牽著鼻子繞來繞去,云里霧里,而教師陶醉在自己的“陰謀”里。學生學了這么多篇的分段、中心思想、藝術(shù)手法,給一篇新鮮文章,便苦于分段,苦于總結(jié)中心思想,更別說藝術(shù)手法的鑒賞了。這樣無效的結(jié)果是語文教學界的“詠(永)嘆調(diào)” 。
要改變這個現(xiàn)實,我們就要以“有效”為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實際上這里只有薄薄的一層窗戶紙。捅破便可!明確告訴學生分段是為了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中心思想是為了明確作者對生活的見解、看法、情趣等,這是我們學一篇文章在思想上的收獲;藝術(shù)手法是作者表達自己思想的美妙的、個性的方法,我們的目標是體會其美,學習應用以長已才。提高這三方面的能力便提高了閱讀理解鑒賞能力。把課堂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掛勾,與考試內(nèi)容掛勾,讓學生理解教師的設計、學得明明白白,學生也就不會有“語文課堂學的東西與考試無關(guān)” 的'話了。
在“曲徑通幽”的教學設計中,體現(xiàn)有效性的一環(huán)就在于最后捅破這張紙,告訴學生:曲徑上的環(huán)節(jié)恰是要得到答案的做題方法與思路。并明確總結(jié)出簡潔、操作性強的方法來,以指導學生的實踐。這樣,在有效教學思想指導下的教學設計,提高了學生分段、總結(jié)中心思想、鑒賞藝術(shù)手法的能力,我們的教學便有了明顯的效果,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高了,考試成績也提高了,也不小看語文課堂了,教與學的良性循環(huán)形成了,我們也不會再有無作為的悲嘆了。
2.教學設計要以有效為行為準則,勇于挑戰(zhàn)趨時媚俗的行為
新課程標準帶來了新理念,一時“合作學習”“問題教學”“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等等教學方式成了“新”的標志。不這樣或沒有這些環(huán)節(jié)就不新,就是老樣子,就跟不上時代發(fā)展了。當然學來精髓自然是好的,但實際上盲目學步的很多,很有一部分人只是搬來了樣子,這些方式和活動在課堂上低效甚至無效,而囿于新課程的“新”,沒有勇氣從時俗中走出來,又不潛心鉆研改造,形成了課堂上很多低效、無效的環(huán)節(jié)。具體表現(xiàn)如下:
2.1 合作無度。指導學生學習的有些思考題簡單,有些較有難度,有難度的思維訓練合作有價值,沒難度或沒有準備的合作討論沒有任何效果,浪費課堂時間,延宕課堂節(jié)奏,完全沒有必要,卻時時合作討論。這是合作無度的一個表現(xiàn)。合作無度的另一個表現(xiàn)便是有名無實。教師也深知課堂時間珍貴,不給合作討論以充足的時間,布置合作活動不到一分鐘,便收束活動,進行總結(jié)。由于時間的倉促,合作剛開了個頭便嘎然而止,合作探究只是做做樣子,而沒有得到于合作探究中訓練思維、提高表達能力的效果。由于無度,合作學習便沒有效果。
2.2 問題無效。問題教學法往往把教材設計成多個方面、多外層次的問題,依托問題的研討與解決去解讀教材。這種教學方式本來是一個運籌于帷幄,決勝于過程的智慧做法。但目下,這種方式的教學中也存在很多無效的設計:一是事無俱細,問題多,淹沒主干。學生囚于問題的海洋里,只考慮解決一個一個的問題,而不知教材的主枝,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回答這個問題,這與學習本篇文章又有什么關(guān)系。這么多的問題肢解了教材,教材便變得支離破碎。這種問題滿天飛的設計讓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很難有切實的學習效果。二是在課堂上,師生被問題牽著鼻子走。學生變成被動的嘍羅,教師不重視學生的學情,不相機取舍問題,不關(guān)注課堂生成性問題,大大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空間,也嚴重捆搏了老師的手腳。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沒有發(fā)揮出來,或者說沒有飽滿地發(fā)揮出來。
2.3 多媒體濫用。多媒體對語文教學的便利我就不說了,這里只說在多媒體課件設計方面出現(xiàn)的無效行為。一是一堂課用量太多。有些教師一節(jié)課所設計幻燈片達三十多張,平均1分鐘多就變換一次,課堂里沒充足時間朗讀、思考、表達。眾多的幻燈片霸占了課堂。二是幻燈片方式太雜。眾多的幻燈片一張一個背景,顏色、圖形五彩繽紛,每換一張,都給學生帶來色彩各異的視覺沖擊,嚴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教學效率。三是急于呈顯答案。學生對一個問題的思考還不成熟,甚至還未入局,幻燈片上精確、規(guī)范的答案便出來了;脽羝瑖乐負屨剂藢W生的思考與作答空間,剝奪了思維的有效訓練。四是以圖片、影像取代語言。語文學習重點是語言思維,而幻燈片上美妙的圖片,形象生動的影像吞沒了學生由語言產(chǎn)生想象的過程,也以一種圖、影、象的形式大限制了想象的豐富性與精彩紛呈的個性。取消了鍛煉學生想象能力的環(huán)節(jié),以視覺感受取代思維訓練與語言訓練,這是濫用多媒體給語文教學帶來的最大傷害。
2.4 創(chuàng)新離譜。發(fā)散性思維是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的思維基礎。在新課程多元化的倡導下,課堂上出現(xiàn)了很多令人驚異、令人感嘆的創(chuàng)新。隨著對“冰雪融化了,……”一句補寫只認可“變成了水”而否定“春天來了”的批判,一時間發(fā)散思維,多元答案被空前看好,這本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事情發(fā)展過了頭,則令人啼笑皆非。一堂縣級觀摩課上,執(zhí)教老師訓練學生,為“說普通話”作公益廣告。有學生試探地說:“說了普通話,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保ㄌ子盟幤窂V告語)老師沒有做出任何評價,便叫下一個,下一個學生便洋洋得意地說:“說了普通話,牙好,哎,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同學哄然而笑,老師說這個同學說得好。面對這個發(fā)散思維與多元化的答案。老師在課堂上價值判斷缺位或判斷錯誤,會嚴重誤導學生。多元與發(fā)散并不是不讓我們否定,凡是不符合客觀規(guī)律和事物發(fā)展的要斷然否定,這樣才能堵信住錯誤路口,上面老師沒有對第1個學生做出否定,致使學生價值判斷錯誤,竟理直氣壯地說出一個更離譜的,在“多元”理念下,老師不敢否定,反而夸獎,這會導致更多的錯誤。創(chuàng)新也是要符合規(guī)律與道理的,“創(chuàng)新活動”設計,一定要突出價值判斷,不允許價值判斷缺位,更不允許價值判斷錯誤。只有保證了這個,創(chuàng)新活動的有效性才會收到較大的成果。
【有效教學從教學設計開始論文】相關(guān)文章:
《從現(xiàn)在開始》教學設計02-19
改變從自己開始作文04-05
初中生議論文作文:做人,從失敗開始10-29
兒童畫有效教學三步曲論文12-08
從最低處開始哲理故事08-22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11-23
高中議論文作文教學設計11-23
從領口開始的棒針編織方法04-22
讓我們從細節(jié)開始吧作文12-14
減災從社區(qū)開始作文200字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