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教學設計方案3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聰”。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聯系歌曲,導入課文
1、提要求:邊聽邊想一想歌曲里講了什么?
2、播放錄音《好媽媽》,說說聽了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結: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愛自己的父母啊!你們喜歡嗎?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三位小朋友,他們又是怎樣做的?你們喜歡他們嗎?
4、揭題:三個兒子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生提學習要求:讀課文時該注意什么?
2、師小結:五不(并強調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3、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4、解決學生讀書過程中出現的字音難點,并說說“蕩”的字形。(沉甸甸胳膊晃蕩)
5、簡要說說:在三個**的眼中,他們的兒子分別是怎樣的?
6、根據學生的回答,簡要板書。(注:板書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回答來確定。)
7、在板書的過程中,寫字指導“聰”
、、提醒老師注意在田字袼中寫字該注意什么?
②、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子。
③、師生同寫,看誰寫的字既快又好。
、堋⒃u價。
三.學習課文2、3、6自然段
1、動手劃出三位媽媽說的話,劃好后好好讀一讀。
2、示三句話的小黑板,選一句自己最喜歡的媽媽說的話,想想該怎樣讀?(練習讀)
3、朗讀指導
、佟⒊槿x,讀后評議。(你認為誰讀的好,為什么?)
、凇熒献鞣纸巧x。
四.學習第八自然段
1、自由讀,說說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一桶水很重?
2、用朗讀表現出水很重。
3、如果你看見這樣的情景,你會怎么做?
4、質疑:三位**的三個孩子是怎樣做的呢?我們可以去讀一讀課文的(由學生得出9、10、11自然段)
五.學習第9、10、11自然段
1、生自由讀,讀完后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出示
一個孩子。一個孩子。另一個孩子。
(老師覺得你用自己的話說一個孩子的表現,你已經很不錯了,如果能說三個,那就太了不起了。
。ㄔO計的目的: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2、質疑:小朋友,你們看到了幾個孩子?可老爺爺為什么說他只看見了一個兒子,那你認為他看見的應該是哪個兒子呢?為什么?
3、小組討論,匯報交流。
。ㄈ巳硕颊J為應該是第三個兒子,因為他孝敬父母?梢粋孩子卻發(fā)表了他不一樣的觀點:一桶水連媽媽都提的腰酸悲痛,兒子怎么能提得動呢?我覺得另外兩個孩子也表現很好,他們想通過自己精彩的表演,讓媽媽忘記疲勞。)
(孩子真的很能干,我備課的`時候雖也想到,可沒想到二年級的孩子也能往這方面去想。)
六.總結課文,情感升華
1.此時此刻,如果你是這位媽媽,在談論孩子時,你會怎么說?(讓生回過頭來看媽媽眼中的孩子,感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孝敬父母當然也是。)
2.根據學生的回答,把板書第三個孩子下的“沒什么特別”改成“孝敬父母”,并畫一顆紅紅的愛心。
3.學到這兒,吳老師突然想起《三字經》里的一句話,送給大家,出示:
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zhí)
七.拓展內容,課外延伸
1.讀課外故事《烏鴉愛媽媽》,談談感受。(由于時間不允許,未交流)
2.總結:課外也可以收集一些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細細閱讀,相信能給你們很多的啟發(fā)。老師希望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
(此時,鈴聲響了。)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這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讀報常識和讀報方法。希望養(yǎng)成讀報的好習慣。這篇文章很有實用性,從讀報的好處和讀報的方法兩方面進行了敘述。在教學時不僅要讓他們了解讀書的必要性,還讓學生結合讀書小組,制定讀書計劃,進行讀書競賽,寫好讀書心得,切實落實讀書活動。還要求學生養(yǎng)成讀報的習慣。這篇課文,主要是指點讀書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的課文無須老師講解,只要略加指點,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就可以了。
我的教學設計是這樣的:自學課文――整體感知――小組交流――指導解惑。下面展示的是這篇課文的教學簡單過程。
一、自學課文。
。、通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二、整體感知
。、了解結構。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讀報的好處。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樣讀報〉
第三段(6——7自然段):讀報的收益。
。、理解重點句子:
1)原來讀報讀得著迷了,把鍋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雞鴨魚肉變成了一堆黑炭。
寫出了讀報入迷的程度,也說明報紙作為人的一種精神需求,有時會超出人對物質的需求。
2)這樣,報紙就天天有新內容,每天都會給你新的感受,新的啟示。
這里連用了三個“新”字,第一個“新”表示報紙的時效快,緊跟時代和社會,后兩個“新”說明人們不斷地通過報紙了解社會,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
三、小組交流
。、大家交流讀報的好處以及收益。
。、了解課文的寫作特色
。保、全文用了不少問句,比如:“報紙竟有這么大的魔力嗎?”“報紙上有什么東西這樣令人著迷?”等,這些放在自然段的開頭的問句,揭示了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也提醒了讀者對這一問題的注意。
。玻⑵c題。
。场⒆詈笠粋自然段總結全文,發(fā)出號召,點明寫作本文的用意。
四、指導解惑。
教學過后,我感覺到,像這樣的閱讀教材,傳統(tǒng)的教學,是學生被動、單一、接受的學習過程,是教師向學生灌輸和填充的教學過程,把學生當做一個個可以裝許多知識的瓶子,通過反復操練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視和抹煞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無法形成健康的個性,更不要說形成末來社會所必需的各種能力。而現代閱讀教學應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組織、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采用的就是這樣一種合作探究的方式,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附:閱讀材料
一、報題閱讀法
報紙的文章標題,等于報紙的眼睛。閱讀報紙的題目,往往能較快地了解作者、編輯的意圖,明確文章要表達的內容。瀏覽標題后,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有選擇地讀一部分。讀報先讀題,是一種節(jié)省時間的方法,值得提倡。
二、粗讀、細讀結合法
粗讀,即瀏覽,主要是擴大知識面,捕捉需要精讀的文章。細讀,就是精讀,對一些重要的閱讀材料,應該逐字逐句琢磨,逐段逐節(jié)咀嚼,仔細地了解它的內容、思路等。這樣點面結合,即省時且效果好。
三、剪貼法
剪報的范圍可根據自己學習、生活的需要和個人興趣而定。剪下后,要注明報紙的名稱和日期。貼報有幾種方式。如剪后放在紙盒內。到一定階段,再分門別類地貼在舊練習本或舊雜志上。也可邊剪邊貼,手邊準備一些十六開的白紙,剪下就貼在紙上,每張紙貼一篇,日后分門別類裝訂,另編目錄。報紙剪貼后,要常常翻閱整理。
四、資料摘錄法
有些文章的片斷、精彩語句、出色的標題,一些有用的事實、數據等,因其比較短小,不一定剪下,可抄在筆記本或卡片上。摘錄時要注明出處,以便日后查對。
五、讀寫結合法
讀報后,寫些讀后感,對報紙寫點書面意見,模仿報上的文章練習寫作,給報社投稿,都是讀報寫作相結合的有效形式。讀報時,注意積累詞匯,學習寫作,研究他人文章思路,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這也是讀寫結合的有效途徑。
六、小組讀報法
可以找三五個志同道合的同學,組成讀報小組;顒有问接袔追N:(1)定期交流心理,討論報上提出的問題。各抒己見,集思廣益,以討論促讀報;(2)開展讀報知識小測驗。輪流出題,大家回答,在回答中促進讀報;(3)交流剪報或摘報資料,互通有無,相互補充;開展評報活動,討論哪些文章好,哪些不好,哪些版面編得活潑,哪些地方有差錯,還可以寫成意見稿,寄給報社。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自己家鄉(xiāng)的地理位置,知道家鄉(xiāng)所屬的行政區(qū)。
2.在地圖上查找本地(社區(qū)、縣、市)、本省的位置。知道家鄉(xiāng)是祖國的一部分。
教學重點
認識自己的家鄉(xiāng),并能夠正確向他人介紹家鄉(xiāng)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學難點
知道家鄉(xiāng)是祖國的一部分,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準備
1.制作課堂小調查表格;
2.給每位同學打印一張中國政區(qū)地圖。
3.給每位同學準備一張16白紙。
4.學生準備彩色筆。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能跟大家一起度過這快樂的40分鐘,真是一種緣分呀!為了和大家交個朋友,老師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肖,大家可以叫我肖老師。(板書:肖)我的家鄉(xiāng)在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福全鎮(zhèn)。(板書: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福全鎮(zhèn))同學們,下面輪到你們介紹自己啦!你們叫什么名字,家鄉(xiāng)在哪里呀?(生答)(板書學生回答的地址)
2.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來學習《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這一課,大家把書本翻到第27頁。(板書課題: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
二、看地圖找家鄉(xiāng)
1.下面老師給大家看一張地圖,大家猜猜地圖上畫的是哪個地方?(PPT出示楊汛橋地圖)
2.楊汛橋是一個小鎮(zhèn),那么比小鎮(zhèn)再大一點兒的行政區(qū)叫什么呢?
3.比柯橋區(qū)再大一點兒呢?比紹興市再大一點兒呢?比浙江省再大一點兒是什么呢?(PPT依次出示柯橋區(qū)、紹興市、浙江省、中國政區(qū)圖)
4.請大家拿出手中的中國地圖,拿出彩色筆,給家鄉(xiāng)所在的省份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5.大家看手中的中國地圖,說一說家鄉(xiāng)的名稱是什么?家鄉(xiāng)的位置在祖國的哪個位置呢?(提醒學生在中國地圖上標注:東南西北)家鄉(xiāng)周圍有哪些鄰居?
6.小游戲:請一個學生上臺指出大屏幕上中國地圖里家鄉(xiāng)的位置。在尋找家鄉(xiāng)的過程中,全班同學先喊:一二三四五六七,你的家鄉(xiāng)在哪里?上臺的同學喊:在這里,在這里,我的家鄉(xiāng)在(浙江)。
三、愛我家鄉(xiāng)
1.現在老師要做一個小調查,老師特別想知道,同學們的家鄉(xiāng)都有哪些特產呀?名勝古跡呀?名人呀?
2.學生拿出《課堂小調查》表格填寫。
《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課堂小調查
姓名: 班級:
我的家鄉(xiāng)在( )省(市、自治區(qū))。
家鄉(xiāng)所在的城市名字 。
家鄉(xiāng)相鄰的。ㄊ、自治區(qū))有 。
家鄉(xiāng)的特產有 : 。
家鄉(xiāng)的名勝有: 。
家鄉(xiāng)的名人有: 。
3.填寫好后,學生朗讀展示。老師給予肯定和贊美。
四、畫家鄉(xiāng)
1.家鄉(xiāng)真美呀!我們來畫畫家鄉(xiāng)吧!把家鄉(xiāng)涂上你喜歡的顏色,想像一下它像什么?
2.教師展示別的同學畫的圖片,并問同學們畫得好不好。
。A設:如果學生回答說好,那么老師就說,你們有信心超過這位同學嗎?如果學生回答說不好,那么老師就說,同學們畫得一定比這位同學美多了,老師特別想看看。)
3.學生一邊看中國地圖,一邊在白紙上作畫。
4.畫好之后,學生上臺展示美麗的家鄉(xiāng)。
例:我畫的是( ),它像( )。
我畫的是( ),那里有( )。
五、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自己家鄉(xiāng)所在的位置,體會到了家鄉(xiāng)是祖國的一部分。家鄉(xiāng)十分美麗,有特產、名勝、名人,是我們成長的搖籃。無論走到哪兒,我們都不會忘記自己的家鄉(xiāng)。下節(jié)課,老師將帶大家了解書信的一些基本常識。這節(jié)課就到這兒,下課!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3篇】相關文章: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通用19篇)01-12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8篇06-21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7篇06-19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9篇06-15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匯編5篇06-11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7篇03-03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8篇02-28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9篇02-12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6篇02-01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5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