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七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教材簡析:
1.整體課文分析
《趕!肥翘K教版三年級的一篇課文,文章以倒敘的方式為我們回憶了“我”在童年時代跟舅舅趕海的“趣”事。
2.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具體語言,感受“我”童年趕海時的樂趣,激發(fā)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學重點及難點:借助具體的語句體會趕海的樂趣,積累運用語氣詞,動詞。
二、設計思路及理念:
《趕!芬晃碾m然文字輕松、語言活潑,但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如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融入到課文描繪的情境中去,就成了我們最值得研討的地方。因此,在執(zhí)教這篇課文時,我緊扣“趣”字,設計問題:這么多有趣的事,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件?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另外,通過欣賞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圖片展示形態(tài)各異、五彩繽紛的海星、海螺,拉近學生與大海的距離,讓學生很快的融入到課文中。整節(jié)課的實施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們去讀趣、找趣、品趣、說趣、演趣、寫趣,使課堂氣氛和諧,充滿了生命活力,教師鼓勵下的學生敢說、敢評、敢演、敢問,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課堂靈動。
三、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板書:追浪花)
1.課前播放<大海啊,故鄉(xiāng)>.閉眼邊欣賞邊想象畫面.
2.你腦海中浮現了什么樣的畫面?(學生發(fā)揮想象)
3.美妙的歌聲仿佛又把我們帶到蔚藍的海邊.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再次跟著小作者一起去趕海.(板書課題,齊讀)
[設計理念]情境導入。鼓勵孩子插上了翅膀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想象大海的畫面,喚起了學生對大海的向往,自然地引入課題“趕!保@樣做既豐富了學生思維,又為學習課文作了鋪墊,同時也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二、初讀課文——找“趣”
過渡:潮退了,告別了可愛的浪花,小作者又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1.打開課文,快速地讀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ǹ偨Y,相機板書:抓海星 捉螃蟹 捏大蝦)
2.默讀你最感興趣的事情,畫出讓你覺得有趣的字詞,句子甚至是標點符號!然后再大聲地讀一讀最喜歡的片段。
三、品讀課文,體驗“趣”
(一)、抓海星
1.引導學生讀好“摸呀摸呀”。
以讀代講:你為什么把“摸呀摸呀”讀那么慢啊?
這樣摸會把小海星嚇跑的.
2.想看看可愛的小海星嗎?(出示圖片)
3.指導感情讀出喜愛之情。
鼓勵性的評價: 你笑著讀這個”嘿”這句話,讀得真棒
4.讓我們學學他,邊笑著讀邊加上你的動作,一起來感受下摸海星的樂趣!齊讀
小結:這短短的一句話,我們從一個動作”摸呀摸呀”、一個語氣詞“嘿”、甚至一個不起眼的小感嘆號都感受到了一幅生動有趣的畫面。我們文中像這么有趣的畫面還有很多呢,你還覺得哪件事特別有趣呢?
(二)、捉螃蟹
1.指名讀覺得有趣的句子.
質疑:那個低著頭的小伙伴在尋找什么? ---捉螃蟹
2.同學們,螃蟹好捉嗎?
從文中哪兒看出來這家伙一點兒都不好對付? ---東逃西竄
3.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表演東逃西竄.
4.為什么要東逃西竄呢? ----不愿意乖乖地被人捉住。
順勢理解“不甘束手就擒”的意思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教學要求
1每人選送一件作品(美術、書法、手工等任選其一)。要是自己認為最好的,有創(chuàng)新的。
2介紹自己的作品,并能講述完成的過程。 3觀看展覽后,評出好作品,并說出理由。
二、教材說明
本次口語交際有一幅圖,圖上畫的是一個展覽室,墻壁上有同學們的書法、繪畫作品;桌上擺放著手工制品。一個同學一邊張貼自己送來的書法作品,一邊與身旁的女同學交談。另一個同學送來了自己制作的輪船模型。還有一個女生在認真地觀賞同學們的攝影、繪畫作品。
圖下有兩點要求:
一是每人選送一件自己認為最好的美術或書法、手工等作品參加展覽。先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作品,再說說你是怎么完成的。
二是評一評誰的作品好,好在哪里。 講述明白,大家參與評議,是本次口語交際的重點。
三、教學建議
。ㄒ唬┮龑W生看圖,讀題目,明確要求。 1?圖上都有什么? 2?同學們在干什么?
。ǘ┓纸M討論、交流。
。ㄈ┱故、介紹自己選送的作品,并說說是怎么完成的。先在小組展示介紹,再選優(yōu)秀者向全班介紹。
。ㄋ模┰u議:誰的作品好,好在哪里。
。ㄎ澹┬〗Y:鼓勵作品好、說得好和評得好的同學。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要求】
1、認識“蓮、哭”等13個生字。會寫“他、她”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夏夜的美。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夏夜的美。
【教學難點】
體會夏夜的美。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識字寫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
三、識記生字
四、書寫生字
五、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夏夜的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導語引入。
2、學生朗讀全文。
二、讀文感知
1、學習課文1~3自然段:
、 出示小螞蟻的圖片:
引導學生了解小螞蟻著急的心情。
⑵ 指導朗讀第3自然段。
2、學習課文4~7自然段:
、 出示插圖1:
引導學生發(fā)現誰幫助了小螞蟻。
、 自由讀4~7自然段:
引導學生感悟知道的內容。
、 指導朗讀。
、 分角色朗讀睡蓮與小螞蟻的對話。
三、合作感悟
小組合作學習8~12自然段:
1、出示合作學習提示。
2、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3、小組匯報:
教師適時引導,了解蜻蜓、螢火蟲是怎樣幫助小螞蟻的。
四、朗讀擴展
朗讀13~16自然段,擴展說話,朗讀感悟:
1、出示插圖2:
教師范讀,學生想象在回家的路上蜻蜓、螢火蟲、小螞蟻的談話。
2、自由表達。
3、學生創(chuàng)造性朗讀,教師相機指導。
4、擴展說話:
星星看到這一切,在說什么?
5、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
六、布置作業(yè)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通過自己查資料和上課聽講兩條渠道獲取知識,從而了解我們每個人長相的差別所在,讓學生學會如何去觀察一個人的長相,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良好習慣。
本節(jié)重點:重點是引導學生學習觀察人物五官的特點。
本節(jié)難點:難點是在課堂上的組織,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有條理地把學到的知識用于實際觀察。
二、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從圖書、畫冊以及通過上網查出一些五官比較有特色的人物的照片。上課前按照班里的七組把學生分成發(fā)型、臉型、眉、目、鼻、口、耳七組,分別查資料。每人帶一面小鏡子、圖畫紙、鉛筆、橡皮。
教師準備:教學、教材、教案。
教學器材準備:電腦、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講臺。
三、教學設計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guī)進行
二、引入新課:
每個人都十分在意自己的形象,特別是一些演藝界、政界的名人,不惜在自己的臉上花上大量的時間及金錢,這充分說明形象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為我們每一個平常的人雖然不是“靠臉吃飯”,但在我們生活中自己的形象也是十分重要的。
板書標題:“認識我們的臉”
我們每個人的臉都是我們形象的代表,我相信每個人都十分重視我們自己的這張臉,雖然每個人的長相都有所不同,但這都是我們個性的表達。我們都知道我們這個地球上有各種不同的人,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部短片,看看世界各地的人都長的什么樣?
看MV片斷。
每天我們都和許多人打交道,每個人都有一張個性鮮明的臉。那么是什么決定了我們每個人都長得各不相同呢?
學生回答:略
剛才同學們都說了,五官以及臉型發(fā)型是區(qū)分人與人差別的主要部分,那么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些關于“長相”的知識。(展示:發(fā)型、臉型、眉、目、鼻、口、耳)
三、由各組學生代表介紹各組查到的資料:
頭發(fā)是我們頭上的一片茂密的森林,它是頭上最醒目的一部分,下面我們就聽聽第一組同學是怎么介紹頭發(fā)特點的。(學生分析略)
教師總結:直發(fā)、卷發(fā)、長發(fā)、短發(fā)、傳統(tǒng)發(fā)型、新潮發(fā)型……等等
臉是我們頭上廣博的土地,它的形狀對一個人的長相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們就聽聽第二組同學向我們介紹一下臉型的知識。
。ń榻B完后教師總結漢字表示的臉型)“田國目用,甲申由風”
眉毛是我們臉上的一道防風林,每當下雨的時候,眉毛會擋住流向眼睛的雨水,那么眉毛又是有什么樣的特點呢?
教師總結:長眉、短眉、濃眉、淡眉、上挑眉、下垂眉……等等
眼睛像是什么呢?(問學生?)
教師總結:眼鏡是心靈的窗子,人的豐富的感情世界都靠這扇窗子來展示。
鼻子又像什么呢?——“臉上挺拔的山峰”
教師總結:高鼻、窄鼻、肥鼻、瘦鼻、長鼻、短鼻……等等
下面我們來看看在臉上有著重要作用的嘴。
在總結完嘴的特點之外,向學生講:“微笑是最好的社交語言!”提倡以樂觀的微笑面對人生。
我們的頭上還有一對永遠也不能見面的“雙胞胎兄弟”——耳朵
看完了七個組的介紹,下面我們來看幾張照片:
展示:付彪、鞏漢林、葛優(yōu)等人的照片及漫畫像。和學生一起觀察人物的五官特點。
(每看一位名人都讓學生講出他的五官特征、臉型特征以及發(fā)型特征,講完后再讓學生看明星的漫畫像,通過漫畫象證實學生學生分析的正確與否。)
請一位學生上講臺,由班里的同學觀察他的五官特點。
布置作業(yè):
利用自己帶的小鏡子觀察自己的五官特點,并試著畫一張自己的漫畫像。此時教師在教室巡視,幫助一些學生分析他們的特點并進行造型的輔導。
最后,教師總結。
四、教學點評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設計,我覺得學生的積極性一旦被調動起來,能量是巨大的,他們會去主動地到生活中去尋找許多相關的話題,從而又帶動了更多的學生,而且學生的語言又是他們最好接受的,學習效果十分明顯,學生能夠產生出極大的學習興趣。教與學真的是需要花一番工夫去研究的,不能把全部的知識都通過教師交給學生,要善于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去尋找他們想要的東西。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要求:
1、鞏固7個生字,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并猜出謎底。
3、會正確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具:
山水畫一幅,小鳥。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以前我們學過謎語嗎?背背看,對,背的是謎面,那謎底是什么?
2、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謎語詩,詩的名字叫“畫”(板書)。
3、出示畫。
二、導入新課。
1、師:老師這兒也有一張畫,是一張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山水畫。
2、指導觀察畫、理解詩的前兩句。
(1)山是什么顏色?(先請前排一位學生說,再請后排一位學生說。)遠看也看得清楚,我們戶外活動時,很遠的大山的顏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為什么這兒山的顏色站得很遠都看得清呢?(因為這是“畫”)
(3)聽山上流水的聲音,仔細聽。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聲音聽得到嗎?水聲音是怎么樣的,學學看。
(5)看,這兒的水從那么高的山上流下來,聲音是很大的,可我們都聽不見,為什么呢?(因為那是畫!)
三、朗讀指導。
1、這兩句詩里,有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請每一個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筆把它們圈出來,指名回答。
2、看,聽,都是可以做出動作來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詩人很講究用詞的,看上下句,有一對反義詞,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多整齊。
4、看手勢,朗讀。
(手勢打高,語調升高,手勢打低,語調放輕,把詩的美念出來。)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四、指導觀察、理解詩后兩句。
1、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天開什么花?
2、春天來了,桃花還開嗎?秋天,桃花、迎春花還在不在?
冬天呢?
3、那為什么這兒春天過去了,桃花還是開著呢?(是畫!)
4、出示小鳥。
(1)這里有只小鳥,你用手扇扇它,小鳥怎么啦?
(2)害怕了,你用一個字來說是什么?
(3)“驚”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豎心旁,左邊一個北京的“京”,左義右聲,這樣的字,被稱為什么字?(形聲字)。
(4)請一位學生走至畫前)請你用手扇扇,小鳥驚嗎?為什么不驚?
(5)請在這兩句詩里圈出反義詞。指名回答。
5、朗讀指導。
(1)古代的詩很講究用詞,這后兩句詩也不例外,名詞對名詞,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2)看手勢朗讀后兩句。
(手勢移動長,語調加長,手勢起伏加大,語調快。)
(3)朗讀全文。
(4)背誦全文。
五、小結。
這首詩的謎底是什么呢?(畫)詩抓住了畫上山水花鳥的特點,寫得很美,也寫得很整齊。
六、寫字指導、講評。
重點:色、聲、無、驚。
以上就是小學一年級語文《畫》教學案例全文,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珍珠鳥的樣子和特點,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與珍珠鳥之間親近、溫馨的情感,領悟人和動物是完全能和諧相處的。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認識珍珠鳥在“我”的照料與呵護下發(fā)生變化的過程,難點是理解“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教具準備:
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 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激趣導入:欣賞《我的野生動物朋友》的幾幅精彩的圖畫,學生暢談感想。
2、 探求新知:切入課文。
3、 明確文題。介紹作者。介紹珍珠鳥。
4、 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然后分小組討論課文要點。
說說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珍珠鳥長什么樣兒?珍珠鳥的習性。)
二、 自解課文,探究學習。
1、 小組討論。
請你探究:
、 找出文中寫珍珠鳥的活動變化的句子,畫上橫線,讀一讀,說說為什么珍珠鳥的活動會有這些變化?
、 文中有許多吸引人的描寫,請你找出你覺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再有感情的朗讀一下。
③ 談談你對“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边@句話的理解。
2、 全班交流。
學習活動:請你交流自己對上述問題的學習體會,你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方面來作交流。
3、查缺補疑。
文章中,還有不能理解的語句嗎?
三、自賞課文,歸納積累。
通過學習課文,現在你了解了什么?
四、從讀學寫,自練運用。
結合所學的知識,談談你看了這幅圖片后的感想。并把它整理在自己的隨筆本上。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讀懂課文,弄清最后的輝煌指的是什么。
2.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描寫諾貝爾的兩件事之間的聯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l.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諾貝爾對科學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教育學生學習諾貝爾的愛國情感以及對全世界、全人類的無私的愛和奉獻精神,激發(fā)學生對科學、對和平的熱愛。
(四)美育滲透點
諾貝爾將自己的巨大財富貢獻給全人類,引導學生體會其心靈之美。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課外,鼓勵學生搜集資料閱讀以了解諾貝爾本人;課外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并通過感情朗讀以完成本課的教學。
(二)學生學法
自學、自悟、討論、交流。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理解最后的輝煌的意思,體會諾貝爾對祖國、對世界、對全人類的無私的愛和奉獻精神。
(二)難點
了解描寫諾貝爾的兩件事及其兩件事之間的聯系。
(三)解決辦法
通過自學、感悟、討論、交流,教師點撥及感情朗讀突破重、難點。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自學、自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五、教學步驟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同學們,課前老師讓你們搜集有關諾貝爾的故事和圖片,都有誰帶來了?
。ń處煿膭钏鸭Y料的同學,請他們介紹自已搜集到的資料,也可通過實物投影將搜集到的資料展示給大家看。)
教師總結并導入:那么諾貝爾在他臨終之際又為人類做出了什么貢獻?(揭示課題并板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讀準字音,結合上下文或理解生詞。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1)拿不準的字音和生詞提出來請其他組同學幫助或教師指導。
。2)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可先請一個小組匯報,其他小組補充。
(三)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
。1)最后的輝煌指的是什么?
。2)課文是通過哪兩件事來描寫諾貝爾的?這兩件事有什么聯系?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議答。
。╨)最后的輝煌指的是諾貝爾在他臨終之際將他的巨額財產捐助給祖國及全人類,對人類科學與文明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2)課文寫了諾貝爾兩件事。一是寫諾貝爾是偉大的發(fā)明家和舉世聞名的企業(yè)家,擁有巨額的財產;二是寫諾貝爾臨終之際將所有財產捐助給祖國及全人類,做為醫(yī)學教育事業(yè)及獎勵基金。
這兩件事之間是因果關系。正因為諾貝爾創(chuàng)造了將近二百萬英磅的財產,才為晚年的捐助創(chuàng)造了條件。
。▽W生匯報時,教師隨機點撥,引導其他小組補充。)
4.你覺得諾貝爾是一個怎樣的人?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
。╨)學生默讀勾畫理解。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W生采用讀句子、抓詞語、談理解的方法匯報交流,彼此相互補充,教師適時點撥。)
。4)指導朗讀。朗讀時重點指導學生抓句子,以體會諾貝爾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以及對祖國、對全人類的無私的愛。
(四)學生質疑,談感受
學了課文,你有什么啟發(fā)?
。▽W生談感受后,教師總結。)
附: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七篇】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七篇01-09
教學設計方案合集七篇05-28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7篇10-04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七篇01-11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10篇03-12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8篇02-07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6篇01-08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六篇08-13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六篇08-10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5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