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微型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窮人微型課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窮人微型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著名的美國作家海明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貧窮的人往往富于仁慈。果真是這樣嗎?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一篇課文窮人,看看他們的精神世界也是否如他們的物質世界一樣窮。(板書:20窮人)
。ǘ┙榻B作者及時代背景
本文作者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我們在以前曾經(jīng)學過他寫的《跳水》一課。他是偉大的俄國作家,出身貴族,但同情被剝削被壓迫的農(nóng)奴。他的作品無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資本主義勢力的種種罪惡。這篇文章寫的是沙俄時期窮人的故事。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思考:本文寫了幾個窮人?寫了窮人的什么事?你感覺這些窮人怎樣?你還讀懂了什么?本文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
2.檢查自學情況
。1)學生用簡要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板書:桑娜漁夫
(2)學生談談對課文中窮人的印象。(很善良)板書:善良學生談談還讀懂了什么?(教師隨機板書)
。3)本文寫作順序?(板書: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
。ㄈ⿲W習第一段
1.自讀等待丈夫一部分內容。讀完這部分內容,你有什么感受?從哪些地方體會出來?(①感受到桑娜家境貧困、生活艱難。從補、破帆、勉強填飽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魚等看出桑娜家生活艱難。②感受到桑娜勤勞能干。引導學生說出溫暖與舒適指的是什么?溫暖指爐火未熄,與室外的寒風呼嘯相比而言:舒適指地面干凈、食具發(fā)亮,孩子們安靜地睡著,這是與丈夫在狂風大浪中打魚的處境相比而言。從這里可以看出桑娜勤勞能干。③體會到桑娜內心很善良,從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開開恩吧!等處可以看出。)
2.朗讀這部分內容,讀出感情,體會桑娜的家庭貧困、勤勞能干、心地善良。
窮人微型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課文中出現(xiàn)的新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根據(jù)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練習續(xù)寫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根據(jù)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練習續(xù)寫課文。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認識“恩、嘿、哦、喃”4個生字。
能正確理解下列詞語:自作自受、魁梧黧黑、喃喃、忐忑不安。
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生活的窮困和悲慘。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漁夫夫婦淳樸、善良的美好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交流收集的材料。
1、簡介本文作者以及其主要作品。
2、簡介時代背景。
二、自選方式,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學生讀書后,要求他們提出課文中易讀錯的字音,讀不通的句子以及不理解的詞語。
僅以易讀錯的字音為例,學生有可能提出以下幾個字:
自作自受魁梧黧黑仍舊模樣勉強傾聽
可采用教師帶讀、輪讀、個別讀等方式練習讀準字音。
三、檢查朗讀,從正確、流利兩個方面評價。
四、交流初讀收獲。
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了解本文的主要內容,文章的寫作特色,以及對漁夫夫婦的悲慘生活和優(yōu)秀品格的初步感受幾個方面談談初讀的收獲。
五、置疑,交流。
學生提出的問題先在小組內討論解決,然后再提出小組內決不了的問題,全班交流。學生可能主要提出以下問題:
1、為什么以“窮人”為題,而不以“桑娜和漁夫”為題?
2、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jīng)夠丈夫受的了,為什么還要把鄰居的孩子抱過來?
3、當桑娜拉開帳子,漁夫看到鄰居的兩個孩子以后會有什么表現(xiàn)?
4、文章中省略號處桑娜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
其中,第一個問題學生較易理解,因此當堂課就可以解決。而后三個問題比較有深度,初讀課文后便回答比較困難?纱揭院笊钊肜斫庹n文時再給予解決。
六、學寫生字。
要求學生自己提出難寫的字,并自己想辦法識記。
窮人微型課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在文本的整體聯(lián)系中學習小說中環(huán)境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特點和文本主旨起的作用:襯托與照應;
2、在文本整體聯(lián)系中學習人物心理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突出主體所起的作用。
3、深入體會漁夫夫婦雖窮卻能救人于危難的善良品質。
教學思路:
一、讀書,對課文主要內容進行概括。
針對學生概括中出現(xiàn)的“忽略文章環(huán)境背景特征”的問題,通過“概括后表達出來的內容是否讓聽者感動”的討論,感悟環(huán)境所寫的“窮”的特點對文本主旨表達所起的作用。
二、用刪改對比的方式,體會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1、體會第一二自然段的作用。
討論:刪掉第一二自然段,直接從“睡覺還早,桑娜……”切入寫這篇小說,是否可以。
學生認真閱讀刪掉的內容,認識這兩段話所寫出來的`“窮”的特點,結合課文整體,結合文章要表達的主旨,講“窮”與桑娜和漁夫善良品質表現(xiàn)所起的作用——突出了漁夫和桑娜的善良,使讀者在對比和聯(lián)系中能更加受到感動。
2、認識這是環(huán)境描寫。
作者寫出來的環(huán)境包括:
室外自然環(huán)境、家庭生活環(huán)境、室內環(huán)境、實踐環(huán)境
認識這些環(huán)境與窮的關系。
3、修改自然環(huán)境描寫、家庭環(huán)境描寫
(1)一個月明星稀的晚上,微風吹拂著窗戶紙,海上風平浪靜……
與原文環(huán)境對比討論:這樣修改行不行?
引導學生認識到:這樣修改不行,惡劣的環(huán)境下漁夫還出海打漁,能夠更加突出桑娜一家的窮困特點。從而體會到:環(huán)境描寫是與文本要表達的住址相聯(lián)系的,要能夠增進表達效果。
。2)修改家庭環(huán)境:
五個孩子在屋內睡著,其中,兩個孩子在不斷的咳嗽,大概患上了肺炎,但是家里沒錢醫(yī)治,不知道孩子是否能夠活下去。
討論:這樣修改行不行。
引導學生認識:這樣修改不行,聯(lián)系全文來看,如果桑娜家庭是這樣的,她首先應關注的是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其他人,如果這樣的環(huán)境,她還關注別人的孩子,收養(yǎng)別人的孩子,就不夠真實了。
體會:環(huán)境描寫,應該讀表現(xiàn)人物,尤其是真實的表現(xiàn)人物,起到作用,要合情合理才行。
4、在全文的聯(lián)系中體會“室內溫暖”描寫所起的作用。
。1)提出“室內溫暖”部分,讓學生讀書,體會:這段描寫,讓讀者體會到了什么。
桑拿勤勞、對生活熱愛,充滿希望。
。2)討論:作者寫桑娜勤勞,對于表現(xiàn)夫妻善良,有什么作用呢?不寫行不行?
引導學生找到文章后半部分漁夫的話“我們總能熬過去的”,讓學生體會“抱回兩個孩子后,他們會怎樣熬?”
講桑娜的勤勞與“熬”建立起聯(lián)系,體會到:桑娜和漁夫的勤勞,與將孩子抱回來是有關系的,是能夠抱回來并且能夠講他們撫養(yǎng)大的前提!笆覂葴嘏薄D惹趧,是前提,后面的“總能熬過去”是照應——他們需要進一步克服艱難,過更加艱辛的日子,付出更多勤勞來養(yǎng)活七個孩子。這就是窮人善良的品質所在。
5、引導學生總結環(huán)境描寫的所用:
三、體會心理描寫的作用。
提出課文中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描寫,體會在這篇文章中,心理描寫的作用。
1、讓學生自讀課文第9自然段,體會心理描寫內容。
體會具體心理過程與“忐忑不安”的關系,體會當時桑娜的復雜心理過程。
2、用刪改對比的方法,研讀心理描寫的作用
討論:如果刪掉著一個自然段,課文情節(jié)不受影響,可以不可以呢?
引導學生體會:不行。與前文家庭的窮相聯(lián)系,尤其是不了解丈夫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的情況下,這樣的心理描寫,使人物表現(xiàn)更加真實,前面寫了窮,這里的忐忑,就非常真實。如果不寫,后面就不會出現(xiàn)“不約而同”的驚喜,讀起來,也就沒什么味道了——由于寫了桑娜矛盾的心里,寫了對丈夫的擔憂,讀者也會跟他一起擔憂,結尾“不約而同”了,讀者讀到這里也會暢快的松一口氣。
四、體會結尾表達的感情。
閱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要求學生朗讀“他們在這里了”,體會文本結尾給人帶來的“松了一口氣”的感覺
比較強調“在”和強調“這里”的兩種不同讀法,體會:那種讀法更符合桑拿當時的態(tài)度變化。然后,聯(lián)系一起朗讀。
五、彈性作業(yè):
安排一個情節(jié),請學生為情節(jié)補寫一段環(huán)境描寫,聯(lián)系用環(huán)境描寫來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
【窮人微型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釣魚微型課教學設計02-10
《窮人》的教學設計03-16
《窮人》教學設計03-11
《窮人》教學設計06-16
窮人優(yōu)秀教學設計02-12
課文《窮人》第2課時教學設計范文11-23
窮人教學設計5教案03-16
《窮人》教學設計15篇03-11
《窮人》教學設計(15篇)08-21
課文《窮人》的教學設計范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