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多樣的動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并能用圖或文字表述,能嘗試對現(xiàn)象作合理的解釋,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探究過程和結果。
2.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尊重證據(jù),愿意合作與交流。
3.認識常見的動物類型——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歸納三類動物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觀察我們帶來的小動物,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征
1.出示小動物,激起學生的興趣。
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的教室里面有很多組小動物,你們每個小組原意研究哪一組呢?請你們小組商量后,小組長上臺來選取一組。
小組內商量后,組長上臺領取,教師不加干預。如果多個小組選擇了同一組小動物,而有的小動物沒有被選擇的話,應協(xié)調解決。
2.提出問題。
現(xiàn)在你們每個小組都有了自己的研究對象,那么,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對動物進行觀察?觀察時要注意什么?
小組內討論后,匯報交流
3.小組內合作探究。
同學們說的`都非常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去碰小動物。以免受傷害,F(xiàn)在請各個小組開始觀察,并做好記錄。結合你們的匯報,老師給你們設計了一張記錄表,僅供參考:
4.總結規(guī)律,找出特征。
剛才同學們觀察得非常認真、仔細,你能按照特征給這些動物分類嗎?
學生結合已有的經(jīng)驗及實際觀察結果進行討論,歸納這一類動物的特征。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進行表達交流,最終認識魚、兩棲類動物、爬行動物的共同特征。
魚類:身體表面有鱗片,用腮呼吸,用鰭運動、終生生活在水中、用卵繁殖后代。
爬行動物:身體表面有鱗片或甲,腹部貼地爬行、用卵繁殖后代。
兩棲類動物:身體表面裸露,小時候生活在水里,用腮呼吸、長大后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用卵繁殖后代。
5.聯(lián)系實際,觸類旁通。
在我們的周圍,你還見過哪些魚類?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
學生討論后,匯報交流,教師適當?shù)匮a充,可以是標本,也可以是圖片。讓學生對其他的動物也對號入座,有所了解。
二、拓展活動
同學們,大自然中的生物是多種多樣的,相信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的生物知識又增多了,課下,請大家繼續(xù)調查、研究,辦一期“動物知多少”的手抄報,你會有更多的收獲。
【科學《多樣的動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快樂的動物教學設計05-15
《動物兒歌》教學設計09-27
《動物游戲之謎》教學設計06-05
《游天然動物園》教學設計03-09
《我喜歡的一種動物》教學設計03-08
《小動物過冬》教學設計5篇02-15
大班教案:科學動物之最09-07
三年級科學教學設計09-09
小班科學活動動物的家教案04-01
小班科學教案動物過冬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