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班主任日記3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jié)束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日記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班主任日記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班主任日記 篇1
好多人一直在談教育中的大智慧,但到底什么是教育的大智慧?智慧和技法到底差別在什么地方?這個問題需要弄清楚。在很多案例中,作者都是在說:這是教育智慧。似乎說智慧就比談技巧高出一等。但事實上,很多案例,包括本輯中選編的一些,我們很難辨別清楚這是技巧、那是智慧。也許,智慧與技巧的差別僅在毫厘之間。
但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差別雖小,卻是決定性的。以我個人的判別,智慧和技巧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出發(fā)點。技巧只關注技術層面,很少涉及對人心靈的影響,它以解決問題為最高目標,為達到目的可以采取任何手段,而我們把這些手段從人的成長的大背景中剝離出來,既不了解前因,也不考慮長遠的影響,只是將其總結(jié)為什么什么法,這種技法就是沒有價值的。因為說白了,聰明一點的人都會想到一些取巧走捷徑的方法,我經(jīng)常說魔術人人會變,各有其奧妙不同,如果把這些作為班主任追求的目標,當然就是劍走偏鋒,甚至南轅北轍了。
教育智慧產(chǎn)生的源頭是對學生的愛,有了愛,就會為教育對象的健康成長苦苦思索,自然會有智慧,做教育時產(chǎn)生的奇思妙想當然也會不絕如縷。小愛產(chǎn)生小智慧,大愛產(chǎn)生大智慧。大智慧不一定很巧,甚至看上去有些愚笨,但從長遠來看,對人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因為學生從教師那里不僅可以學到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受到教師人格的影響。是以,班主任做教育的境界決定了學生發(fā)展可能達到的高度。向往卓越的班主任應該把追求教育境界,以發(fā)展人為目標作為努力的方向。
班主任們只有擺脫了對技法的追求,才有可能向著更高的層次發(fā)展。每個人成長的速度是不一樣的,但一定都需要一些時間,時間和經(jīng)歷的`積累影響了思想的厚度,但更需要思考,反復在同一層次上操作根本不可能取得實質(zhì)性的突破。學無止境,追求無止境,當我們達到這種境界,很多教育的靈感和方法會不斷涌現(xiàn),對教育手段的運用也達到信手拈來的程度。對事情的處理看似無法,甚至和傳統(tǒng)的做法背道而馳,但細想來,那些超常規(guī)的做法卻恰好暗合了某些教育規(guī)律,他遵循的是人成長發(fā)展的大法。正是尊重了人的個性、注重了教育行為的實效性,才產(chǎn)生了教育的個性。
陶行知先生著名的四塊糖的故事是一個經(jīng)典的超常規(guī)教育案例,看過的人都佩服陶行知的教育智慧,但如果陶先生不是從真正關愛孩子的角度出發(fā),這樣的技法是怎么也不會想出來的。在現(xiàn)實中,我們也有班主任效仿陶行知四塊糖的做法,效果卻正好相反。失敗的原因何在?是因為孩子還不能感受到我們的愛和良苦用心,利用了我們的善良和寬容掩蓋了自己的錯誤,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
由此可見,更換了具體的情境,離開了對學生的愛,技巧不僅不能幫助我們教育學生,反而會讓我們的教育蒙上了功利主義的色彩。
教育需要運用一定的技巧,但技巧絕不是教育。
班主任日記 篇2
我進教室聽課或跟班的話,一直都是和xx坐的,我們班一共55個孩子,所以就多出來一個,據(jù)班主任老師講,xx是主動要求自己坐的。這是一個很有思想的男孩子,笑起來兩個眼睛彎彎的,每次我去他都會很主動地給收拾桌子。大多數(shù)時候,很想一個人,靜靜的,但是偶爾的時候,卻感覺自己與周遭格格不入,很孤獨,卻執(zhí)拗地想保持那種極致的平靜,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是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而xx比這要好很多,性格很好,但是我還是能夠感受到他偶爾流淌出來的孤獨。有時候懷念的并不是過去的一些人一些事,而是當年的自己。在班里的時候,會莫名的感到一種寧靜。
早讀完第一節(jié)是語文課,王老師是一位很有主見的老師,兒子今年念初三,據(jù)說還不會騎自行車,因為幼兒園、小學、初中都是在自家小區(qū)里上的。和她相處的這些天,我越發(fā)喜歡她了。歲月會毀滅絕世的容顏,卻也會沉淀下廣博的睿智,她對語文這門學科的.理解是很深刻的,其教學的思想性、邏輯性、人文性,讓我發(fā)現(xiàn),于高二的學生而言,語文也可以是一位裙裾飄搖的妙齡少女,在峭壁巉巖間款步行走。每周的語文常規(guī)作業(yè)是練字、寫隨筆、摘抄,基本沒有其他作業(yè)。但是,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有很高的
班主任日記 篇3
“愛”與“恨”
“班主任是一個表演者,你要讓學生對你既愛又恨……”
在水果湖二中做了一個月的班主任實習工作,初做班主任我的很忐忑,相對于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對我而言顯得有些陌生,主要自己本身性格的原因。我也問過父親,父親也是一名教師,有做過班主任的經(jīng)驗。父親的話讓我有了大體的套路,可在做了一天的工作后,仍感覺力不從心。我想,這需要我在以后的實踐中自己摸索。
后來,當我漸漸熟悉了班主任工作,漸漸與學生熟識了以后,便覺得班主任工作是多么的重要,甚至不僅作為班主任,作為一名教師更是肩負著責任。每說一句話都要斟酌,怎樣說才是最好。你的命令學生會認真執(zhí)行,你的表揚會讓學生備感興奮,你的鼓勵會讓學生積極性高漲,……,老師的話語關系著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和未來。而我也學習了余老師的表揚的方法,每天早晨對早讀表現(xiàn)好的學生提出表揚,這樣學生的一天的學習都會充滿精神。對范錯誤的學生不當眾批評,對遲到的同學要問清楚原因。每天批改唯一的班主任、家長、學生聯(lián)系本《反思與總結(jié)》,讓我了解了一些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狀況,這個渠道可以獲取班級工作的信息。每天的與學生相處,孩子的純真可以感染你的靈魂,讓你喜歡這份工作。
從第一天到班的忐忑到最后一天的不舍,孩子們的純真無邪讓有種一直想跟他們在一起的想法。當劉行韜做操的時候把外套脫下來,笑著說:王老師幫我拿一下;當張小心地說老師給你看一樣秘密的東西而把自己獲的cctv英語大賽的獎杯和證書拿給我看時;當我午休進教室,他們微笑著大聲地喊著王老師好時……我真的感受到了做一名老師的喜悅和感動。我是幸運的,當我開始班主任實習的時候有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余老師指導我,毫不吝嗇地告訴我他十幾年的工作經(jīng)驗,同時我也萬分珍惜這個機會,在我的實習期間,認真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真誠、負責任地對待那些純真的`如同一張白紙的孩子。
余老師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作為班主任,要讓學生對你既愛又恨,始終與學生處于一種若即若離的狀態(tài)。
在我看來,這一句話道出了班主任工作的實質(zhì)。
這種“愛”來源于首先作為一名老師是否能給學生知識和智慧的啟迪,一位文化底蘊豐厚的老師是無條件受學生尊敬的,也是作為老師的一個基本素質(zhì)。其次來源于班主任老師是否有機智的幽默,能夠風趣巧妙地將自己的滿腹書華傳授給學生。第三來源于你是否平易近人,給學生一種自然而容易親近的愛,學生信任你,愿意與你溝通。
“恨”其實并非真的恨,而是一種管理的嚴格。在實習的日子中我也觀察到,有的班級好一些,有的班級差一些。造成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并非只有學生的學習成績,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班主任是否認真負責地管理這個班級。一個優(yōu)秀的班級需要良好的班風,而班風的好壞依賴于嚴格而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所有的規(guī)定都必須是扎扎實實落實到底,也就是要鐵面無私。這一點我從余老師那里得到了言傳身教般的指導,同時在我自己的工作中也體會到了這一點。一個班級的管理不僅要落實到每一個細微之處,更要無一例外,一視同仁。令學生對班主任從內(nèi)心深處有一種敬畏之心。
【班主任日記】相關文章:
班主任軍訓日記02-15
班主任日記六篇03-24
精選班主任日記4篇03-27
【精選】班主任日記四篇02-23
精選班主任日記四篇03-07
【精選】班主任日記三篇03-07
班主任日記五篇03-05
精選班主任日記30篇03-12
班主任日記三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