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紅巖有感 推薦度:
- 讀童年有感 推薦度:
- 讀《廉政鏡鑒》有感 推薦度:
- 讀《簡愛》有感 推薦度:
- 讀《正面管教》有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活著有感1500字
讀《活著》有感1500字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余華
壹
第一次接觸《活著》并不是通過看余華的小說,而是看電視劇《福貴》。這部電視劇通過改編余華的小說《活著》而拍攝的,那時候奶奶很喜歡看這個電視劇。也許是同樣經(jīng)過那樣的年代吧!
真正讀到余華的小說,是同學送給我的禮物,那是的我并不知道余華,也不知道他的小說,但因為同學的禮物,我很樂意的收下,并仔細的閱讀了這本小說。起初,我并不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并不大懂,只是深深沉沉的知道這是一個老人在回憶,回憶以前的日子,以前的痛楚,零零碎碎的片段,讀得我懵懵懂懂。與此同時,也引起了我很大的興趣,我嘗試過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認識主人公福貴,去走進他的悲慘世界,但我依舊還是在門外徘徊,著更激發(fā)了我對他的好奇心。于是,我決定上網(wǎng)查查這本書,搜出來的詞條十分多,也看見了他的評價更是好多好多,人們不吝惜贊美之詞。同時,我也了解到《福貴》是由這部小說改編,但畢竟是改遍,與小說原文內(nèi)容還是有很些偏頗的地方。
貳
故事的背景發(fā)生在民國時期。福貴家里本是劉村的大戶人家,但福貴生性是一副紈绔子弟的作派。他有著劉村人所不能及的生活,享受著他人所不能享的尊榮,可能是因為是家中的獨子,母親的寵溺,也可能是父親的遺傳,所以每當福貴做了錯事以后總能換來母親的維護,父親責罵是,總是會會將錯遷移到他父親身上,有一種兒子必定是要像老子的意味。福貴從來不畏懼家人會知道自己在外面的紙醉金迷的生活,甚至不畏懼米行的老丈人,他會讓青樓女子背著自己在老丈人面前耀武揚威,這也驗證了在安逸中墮落,福貴一發(fā)不可收拾的,他的父親被他氣死,妻子家珍被老丈人帶走,鑼鼓聲張的接走的還有福貴那個未出生的孩兒。
此時的福貴啞然了,()從一個生來便在金字塔頂端的人來說,如今的窮困潦倒,內(nèi)心的落差,此時的他應該是有說不盡的悔恨。男人一旦放錯就難以讓人原諒,男人一旦傾家蕩產(chǎn)就少了擁有時的霸氣,福貴只能看見妻子被帶走,默默地耕種著租來的五畝田地,是的,他要養(yǎng)活一家人,他要竭盡全力地活著。福貴學會了耕地,學會了照顧年邁的母親。好在,家珍還愿意回來。帶著他們的兒子有慶,愿意回來踐行他們夫妻之間的諾言。
但人生總是悲喜交加的雜劇,沒有純粹的喜,也沒有純粹的悲。
福貴為了給過度勞累導致臥病在床的老母親請醫(yī)生,在去城里的路上被拉去當壯丁,福貴欲逃不能,心中只有牽掛,此時的福貴只愿活著,在戰(zhàn)火紛飛的時候,福貴更想活了,活著的渴望在他的心里被放的越來越大了,之后遇到解放,他幸免回家,看見家中依舊,(本文來自于范-文-先-生-網(wǎng))福貴落淚了,他在死亡中的掙扎是有意義的,是對生的期盼,是超越了孤獨和痛苦的勇敢。
但是命運無情喜歡捉弄人,無情的奪走了有慶年輕的生命。福貴備受打擊,心中的希望之火招受了沉重的打擊。但他不能倒,他還有妻子,女兒鳳霞,女婿二喜,那是他最珍貴的了,可天意弄人,他們相繼離世,鳳霞因生下小外孫苦根時難產(chǎn)而死,家珍也撒手人寰,二喜也在一次事故中慘死?喔惨驗橐蓝チ擞仔〉纳。親人一個個相繼離世,只有活著的人才是最痛苦的,他要承擔歲月的洗禮,記憶的.苦痛纏繞,盡管經(jīng)過這些難以承受的苦痛,他依舊選擇活下來,最后,他買了一頭要被宰殺的老水牛,取名叫"福貴",就這樣安靜的活下去。他說:"我是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很踏實,家里的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親手埋的,到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擔心誰了。我想通了,輪到我自己死時,安安心心死就是了,不用盼著收尸的人,村里肯定會有人來埋我的······"
叁
從這字里行間,我能感受到一個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在晚年時對人生的那種態(tài)度,平靜、灑脫、自然······
闔上書本,依稀能看見一位老人牽著一頭老黃牛在樹下經(jīng)過的場景,背影堅定而落寞。
我暗嘆余華的寫作才華,他就像一個外科醫(yī)生,慢條斯理地將生活的殘酷本質(zhì)從虛假仁道中剝離出來,甚至以很緩慢地方式,將人們在閱讀中可能存在的一個一個又一個像好的方向發(fā)展的幻想逐個打碎。
我想,余華寫這篇小說,并不是像讓我們因此而悲傷,而是如小說名一樣"活著".生命中其實沒有幸運和不幸運,生命只是活著,靜靜的活著。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活著就是去忍受,忍受那些悲喜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一切,然后堅強的活下來。
活著就有希望!
【讀活著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活著》有感作文1200字02-22
讀余華活著有感范文2000字08-09
讀《簡愛》有感01-22
讀《論語》有感01-19
讀《匆匆》有感02-21
讀國學經(jīng)典有感02-20
讀《養(yǎng)花》有感09-14
讀《童年》有感05-14
讀《目送》有感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