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譜知識整理
大家了解簡譜知識嗎?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簡譜知識,希望能幫到大家!
簡譜
簡譜是指一種簡易的記譜法。有字母簡譜和數(shù)字簡譜兩種。一般所稱的科譜,系指數(shù)字簡譜。數(shù)字簡譜以可動唱名法為基礎(chǔ),用1、2、3、4、5、6、7代表音階中的7個基本音級,讀音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shè)表示。每一個數(shù)字的時值名相當于五線譜的4分音符。
簡介
數(shù)字簡譜的雛形初見于16世紀的歐洲,那時有一個天主教的修道士名為蘇埃蒂;他用1 2 3 4 5 6 7來代表七個音來寫譜教歌,爾后寫了一本小冊子名為《學(xué)習(xí)素歌和音樂的新方法》,那時西方人極注重發(fā)明創(chuàng)造和版權(quán)等個人成績,才被即載入史冊。18世紀時瑞士人,名盧梭;1742年在法國巴黎向科學(xué)院宣讀了一篇論文《音樂新符號建議書》再提這“數(shù)字簡譜”,因當時他寫《懺悔錄》一書,反而名聲大增。人一出名,書也出名,《音樂新符號建議書》也被人重視了。18世紀中葉此后,又有一批法國的音樂家、醫(yī)生、數(shù)學(xué)家等把“數(shù)字簡譜”加以整理,完善。19世紀,經(jīng)過P?加蘭、A?帕里斯和E?J?M?謝韋3人的繼續(xù)改進和推廣,才在群眾中得到廣泛使用。因此這種簡譜在西方被稱為“加—帕—謝氏記譜法”。
在1882年這種記譜法傳入日本,1904年再由沈心工等傳入中國。1904年沈心工編著出版的《學(xué)校唱歌集》是中國最早自編的一本簡譜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學(xué)校,30年代隨著救亡歌詠運動的開展,簡譜得以在群眾中廣泛流傳。
關(guān)于字母簡譜,主要為美英等國所通用。其中如H.C.格洛弗首創(chuàng),J.柯溫完成的可動唱名法。它以d、r、m、f、s、l、t,7個字母作為基本音符,其中除第7音讀作ti外,其余各音與數(shù)字簡譜的讀音一樣。有關(guān)半音的記法:遇升高時一律加e,降低時一律加a,高八度在右上角標1,低八度在右下角標1。其時值及節(jié)拍則以縱線表示強拍,雙點表示弱拍;橫線表示延長,單點表示數(shù)音連結(jié)成一拍。
由于簡譜的記法與中國的工尺譜(流行在中國民間的一種文字譜)相當接近,在中國簡譜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就世界范圍而言,中國是把簡譜吸收的最好、最發(fā)揚光大的國家。而五線譜,通過教育體制,以西方為中心的音樂教育,已基本流行于各個國家,在院校里也是必修項目之一,它為世界音樂統(tǒng)一于一譜提供了基礎(chǔ)。
在中國簡譜的發(fā)明者李叔同。
簡譜
簡譜基礎(chǔ)知識:
一般來說,所有音樂的構(gòu)成有四個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長短”:
1 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間的音組成的,從鋼琴上直觀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鍵盤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鍵盤音越高。
2 音的長短:除了音的高低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長短。音的高低和長短的標住決定了該首曲子有別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為構(gòu)成音樂的最重要的基礎(chǔ)元素。
3 音的力度:音樂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強度。一首音樂作品總會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教強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變化是音樂作品中表達情感的因素之一。
4 音質(zhì):也可以稱音色。也就是發(fā)出音樂的樂器或人聲。同樣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聲唱就不一樣的音色;小提琴和鋼琴的音色就不一樣。
上述四項構(gòu)成了任一首樂曲的基礎(chǔ)元素。應(yīng)該說簡譜基本可以將這些基礎(chǔ)性元素正確標住。
音符:
在簡譜中,記錄音的高低和長短的符號,叫做音符。而用來表示這些音的高低的符號,是用七個阿拉伯數(shù)字作為標記,它們的寫法是:1 2 3 4 5 6 7 讀法為:do re mi fa so la si(多 來 米 發(fā) 梭 拉 西)。
音符是和音高緊密相連的,沒有一個不帶音高的音符。
音高:
音符的數(shù)字符號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鋼琴鍵盤上可以很直觀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廣義上說音樂里總共就有7個音符。
音符的長短:
音樂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當然還要表示長短之分。這里引用一個基礎(chǔ)的音樂術(shù)語----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長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樂的長短需要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概念。簡譜里將音符分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在這幾個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個基本參照度量長度,即四分音符為一拍。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個相對時間度量單位。一拍的長度沒有限制,可以是1秒 也可以是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長度,那么二拍就是兩秒;一拍定為半秒的話,兩拍就是一秒的長度。一旦這個基礎(chǔ)的一拍定下來,那么比一拍長或短的符號就相對容易了。
用一條橫線“—”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來標注,以此來定義該音符的長短。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們的長度標記:
音符名稱 寫 法 時 值
————————————————————————
全音符 5 — — — 四拍
———————————————————————
二分音符 5 — 二拍
————————————————————————
四分音符 5 一拍
————————————————————————
八分音符 5
﹣ 半拍
————————————————————————
十六分音符 5
= 四分之一拍
————————————————————————
三十二分音符 5
≡ 八分之一拍
————————————————————————
上例可以看出:橫線有標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記在音符下面的,橫線標記的位置不同,被標記的音符的時值也不同。從表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就是:要使音符時值延長,在四分音符右邊加橫線“—”,這時的橫線叫延時線、延時線越多,音持續(xù)的時間(時值)越長。相反,音符下面的橫線越多,則該音符時間越短。
休止符:
音樂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長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表示聲音休止的符號叫休止符,用“0”標記。通俗點說就是沒有聲音,不出聲的符號。
休止符與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種。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橫線,每增加一個0,就增加一個四分休止符時的時值。
半音與全音:
音符與音符之間是有“距離”的,這個距離是一個相對可計算的數(shù)值。在音樂中,相鄰的兩個音之間最小的距離叫半音,兩個半音距離構(gòu)成一個全音。表現(xiàn)在鋼琴上就是鋼琴鍵盤上緊密相連的兩個鍵盤就構(gòu)成半音,而隔一個鍵盤的兩個鍵盤就是全音。
變化音:
將標準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來的音,就是變化音。 將音符升高半音,叫升音。用“#”(升號)表示,一般寫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下所示:
標準的音降低半音,用“ b "(降號)表示,同樣寫在音符的左上部分。
基本音升高一個全音叫重升音,用“x"(重升)表示,這和調(diào)式有關(guān)。
基本音降低全音叫重降音。用“ bb”(重降)表示。
將已經(jīng)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變成原始的音,則用還原記號“ヰ”表示。
附點音符:
附點就是記在音符右邊的小圓點,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時值的一半, 帶附點的音符叫附點音符。
節(jié)奏:
掌握讀譜,首先要掌握節(jié)奏,練習(xí)掌握節(jié)奏要能準確的擊拍。擊拍的方法是: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上一下是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