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數(shù)學周記范文合集9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周又過去了,相信大家在這一周里收獲不少吧,現(xiàn)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寫周記,就是在準備寫周記吧。我們該怎么寫周記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shù)學周記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shù)學周記 篇1
我有了新家,這個新家里有4種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地板磚,說起來你們不相信。下面就讓我一個個介紹給大家吧!
在客廳和兩個臥室是一種正方形的地板磚,而且是米黃色的。它的邊長為60厘米,面積是3600平方厘米。
浴室的地板磚是銀色的,我一看見銀色的地板磚,頭腦就想著金銀!這種地板磚也是正方形的。邊長是30厘米,面積為900平方厘米。看見我家的兩種地板磚,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廚房有兩種板磚,一種是在墻上,一種在地上。讓我先給大家說說在墻上的吧,墻上的地板磚是銀藍色,長方形的,長為31厘米,寬為19厘米,面積是589平方厘米。廚房地板上的地板磚是正方形的,淡紅色,邊長為31厘米,面積就是31×31=961平方厘米,
哈哈,相信我家有這么多地板磚了吧,如果不相信,還可以來我家看看,我非常歡迎。
數(shù)學周記 篇2
復習統(tǒng)計時,眾數(shù)是一組數(shù)據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能夠反映一組數(shù)據的集中情況。
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比單式的方便,而且清楚比較。打電話時有規(guī)律,第幾分鐘通知多少人,就用上一分鐘通知的人數(shù)×2。
數(shù)學廣角主要是找次品,規(guī)律有很多。如:2--3個用1次,4--9個用2次……,到哪個數(shù)截止,就用上一次的×3。
我讓你們看看用圖怎樣表示吧!
如果有12袋糖,一袋重,怎樣找到這袋糖?
把12袋糖平均分3份,每份4袋!炱絻蛇吀鞣4袋→平衡就把剩下的4袋分3份,為(1,1,2)→平衡,就把剩下的分成2份,每份1袋→重的那邊就是次品。
快到總復習了,加油沖到最后。
數(shù)學周記 篇3
星期天,我在姥姥家的時候,看見姥爺在本上認真的在寫著什么,我就跑去看,姥爺告訴我說:“這個本是姥爺家記水,電,天然氣的帳本,是兩個月一記的!
我翻著看姥爺?shù)膸け,翻到記天然氣的其中一頁看見幾個數(shù)字,8月,3623,3585,38立方和60。8元,問了姥爺我才知道:3623是8月天然氣表上的讀數(shù),3585是6月表上的讀數(shù),3623——3585=38立方,就算出了6月和7月所用的天然氣量,每立方氣是1。6元,38*1。6=60。8元,這樣就知道了6,7這2個月天然氣花了多少錢。
水和電姥爺也是這樣算的,姥爺?shù)挠涃~本中用到了數(shù)學中最基本的減法和乘法,在生活中數(shù)學處處可見。
數(shù)學周記 篇4
我的數(shù)學老師,長著一雙小小的眼睛,黑眼珠好似水靈靈的葡萄。當某個同學在下面開小差時,他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會與那位同學對視,持續(xù)十幾秒后,他又繼續(xù)授課。
眼睛下面,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鼻子,正好與臉形相匹配。
鼻子的下面,是一個能說會道的嘴巴,別看嘴唇薄,但說起話來威力很大,從那里,能說出許多令你“捧腹大笑”的話。
頭的兩側是耳朵,那像數(shù)字“3”一樣的耳朵與鼻梁共同架起一副眼鏡,鏡片上總是閃著智慧的光芒。
他的頭發(fā)烏黑烏黑的,一根根直豎著,像刺猬身上的刺一樣。
他面部的膚色淡黃,顯示出很疲倦的樣子,大概是熬夜工作的結果吧!每當他說話的時候,臉上的肌肉便有節(jié)奏地跳起舞來。
初次見到這位老師,我認為他一定很嚴肅,時間長了,便覺得他特別和藹,不像有的老師那樣火山爆發(fā),有這樣一位老師,我覺得十分慶幸。
數(shù)學周記 篇5
“靜靜的深夜群星在閃耀,老師您的窗前徹夜明亮,每當我輕輕的走過您的窗前,明亮的燈光照耀我心田……”
每當我唱起這首歌時,我都會想起我們的數(shù)學老師——顧老師。三年級開學的第一天,一進教室,我看到一位女老師站在教室里,當?shù)弥褪俏覀兊男掳嘀魅螘r,同學們都有些不太高興?珊髞,同學們慢慢喜歡上顧老師了。因為他上課語言很幽默,而且有時還帶我們做游戲。
有一次,數(shù)學課上的內容都做完了,可是還沒有下課,老師為了獎勵我們,便帶我們玩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明七暗七。老師開始講游戲規(guī)則了:“明七就是帶有七這個數(shù)字的數(shù)列,如七、十七等等,暗七就是七的倍數(shù),列如十四、二十一等,全班一個一個的報數(shù),如果你報的數(shù)正好是明七或暗七,那你就不報數(shù),只拍手!庇螒蜷_始了,從七組第一位同學開始報!耙弧⒍、三、四、五、六、啪……”大家都很緊張,誰都怕報錯了,當然,我也不例外。很快,已經到我們組的第一個了,我是第三個!叭、三十二、三十三,”終于到我了,我當時腦子里一片空白,只知道我要報三十三,我不知怎么回事,我讀之前和讀的時候,根本沒想它是不是明七暗七!叭弊x完后我才清醒……“啊”,我終于松了口氣,它既不是明七,也不是暗七……
我們喜歡這樣的數(shù)學老師,他能帶我們在快樂中學習。
數(shù)學周記 篇6
生活中的數(shù)學無處不在,再從火車站到西郊賓館的路上,金山對出租車里的計程器顯示的數(shù)字很感興趣 ,靈機一動,就跟他玩起了數(shù)學游戲:
媽媽:金山,出租車三公里內不論路程是11元錢,以后每增加一公里增加2元錢,你給媽媽算算5公里要多少錢。
金山開始思考:5公里先減去3公里剩下2公里,2公里4塊錢,11加4等于15,媽媽,應該是15塊錢。
非常棒的開始,我表揚了他,再增加了難度。“如果是10公里呢?”
10公里先減去3公里,還剩7公里,1公里2元錢,媽媽,要用到乘法了,二七十四,14+11應該是25塊錢,對不對。媽媽。
非常棒,金山,我們的乘法用的非常好,媽媽再給你出一個好不好。這次稍微難了一點
我們從火車站到西郊賓館一共是20公里,需要花多少錢?
金山算了一會,時間比較久,有六七分鐘。然后說出了答案45元錢。
我夸張的叫起來:“兒子,你太了不起了,這么難你竟然算出來了,太棒了。”
金山一聽我的夸獎,很是興奮,說媽媽,你知道我是怎么算出來的嗎?我教教你,這個題比較難,我想了個方法才算出來的。
我立即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就聽金山說:媽媽,要先把前面的三公里減去,因為前面三公里是11塊錢,不在1公里2塊錢里面。(我點頭)這樣還剩下十七公里,要用乘法,我把17分成兩個數(shù),先算10公里,需要20塊錢,還剩下7公里比較好算,2乘以7等于14塊錢,這樣就是20+14再加上前面3公里的11塊錢,就是45塊錢了。你覺得我的方法怎么樣?
非常棒,兒子,媽媽是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可以這樣分的,太棒了,兒子。
開出租車的司機也大大的把他夸獎了一番,金山就更加得意了。
數(shù)學周記 篇7
存錢罐已經沉甸甸的了。到底有多少錢呢?我與媽媽把存錢罐里的硬幣嘩嘩啦啦地倒了出來。在桌子上堆得像小山一樣。
我們先把它們分成三類:1元的堆一堆,5角的與1角的又分別堆一堆。然后媽媽數(shù)1元的,我數(shù)5角的,1角的由我們倆共同來數(shù)。不一會兒,就數(shù)好了。原來1元的'有65枚,5角的有46枚,1角的有50枚。
到底多少錢呢?我開始計算了。65個1元就是65元,46個5角就是23元,50個1角就是5元。列式是:65+23+5。我想:可以先將65與5相加,等于70,再加上23,一共是93元。
不起眼的零錢,儲存起來竟然有93元!這下,我就可以買到向往已久的《數(shù)學智斗記》了。節(jié)約用錢真好!
數(shù)學周記 篇8
以前上課時,我經常只顧自己的想法,覺得講的題目越多越好,很少顧及學生的思維與感受。慢慢地,發(fā)現(xiàn)學生上課聽得懂,自己做卻不會,可怕的是,到后來連學數(shù)學的信心也沒有了。我一直很困惑……
自從20xx年后,有個學習理論強烈震撼了我,那就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獲得的,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后來意識到,我們現(xiàn)正在倡導的許多新課程理念就是來之于這個理論背景,也使我的困惑茅塞頓開。。所以,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出發(fā)點,走出一條優(yōu)質高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新路。
基于對以上問題的分析和認識,經過實踐,我得到以下幾點教學感悟:
1關注學生的“預習”,淡化課堂筆記。
對于有些淺顯易懂的課應該讓學生提前預習,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對于有些概念性強、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的課則不要求學生進行預習。為什么呢?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他們的預習就是把課本看一遍,他們似乎掌握了這節(jié)課的知識。但是,他們失去了課堂上鉆研問題的熱情;他們失去了思考問題時所用到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更為可惜的是,由于他們沒有充分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失去了直面困難、迎難而上的磨練!
至于淡化課堂筆記,是源于一種現(xiàn)象——我發(fā)現(xiàn)筆記記得好的學生,他們的成績不一定好。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因為只知道記筆記的學生,當老師讓他們思考下一道題的時候,他們往往還在做前面一道題的記錄!@樣的學習,怎能談得上思維的發(fā)展呢?
2新理念下的教學應該怎樣?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高中數(shù)學課程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學習數(shù)學的方式,同時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放下權威,變以前的“教師中心”為“學生中心”,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教學目標的設置也改變一貫的用詞:“使學生……”,體現(xiàn)三級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師的心中應時時、處處裝著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問題,選擇例題,成為學生的合作者、促進者、指導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和人文精神,培育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的情感與態(tài)度,形成正確、健康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堅持這樣一種做法:上課時老師盡量少講,主要是給學生騰出大量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更主動、更積極、更親歷其境地去學。正是由于有了學生的深層次的參與,才能取得過去我們以老師的教為主所不可能達到的高效。為什么?這還可以從教學的本質是什么談起。
教學的本質是什么?教學過程中師生的角色如何?我們的老師現(xiàn)在都會這樣說: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認知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等等。但問題是我們的教師是否真的讀懂了這個“導”字?我們的學生是否真的成為了學習的主體?
3反思教學勢在必行
教學中能否取得以上滿意的效果,關鍵在于教師觀念、教學方式的改變。從我的親身感受來說,這是一個相當痛苦,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本人有極大的責任心、耐心與勇氣,跟自己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挑戰(zhàn),不斷加強理論學習與培訓,更重要的是加強反思性教學,即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它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教學經驗理論化的過程;促進教學觀念(特別是自身存在的內隱理論)改變的強有力的途徑。
4學生也要反思
如果說老師去反思是為了更好的教,那么學生去反思是為了更好的學,并且還是我們整個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那么,高中學生到底怎樣進行反思?教學中我始終帶著這個問題,思索自己的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學生的學習方法、習慣如何養(yǎng)成?怎樣進行反思?才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從前人、專家哪里吸取精華,特別是有關教學反思與教師反思給了我許多零星的想法,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實驗,不斷的否定與修改,逐步形成了高中生如何進行反思的一套做法。
4。1反思什么?
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到底要反思什么?我認為大體上可分為:首先應該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其中包括得失與效率;其次要求學生對活動所涉及的知識及形成過程進行反思,對所涉及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進行反思;再次要求學生對活動中有聯(lián)系的問題、題意的理解過程、解題思路、推理運算過程以及語言的表述進行反思;最后還要求學生對數(shù)學活動的結果進行反思。特別做完題后要及時反思,即把自己的解題過程作為自己研究思考的對象,并從中得出某個結論。
4。2怎樣反思?
有些學生,一上完課,就忙于做數(shù)學作業(yè),對于上課內容沒有整體把握或沒真正理解透,做起題來只會模仿,照搬照抄,不是漏洞百出,就是解題思路受阻,方法欠優(yōu)等。極易挫傷學生的解題信心及學習效率。因而,學生應作解題前的反思。還可對學習態(tài)度、情緒、意志的反思,如自己的身體、精神狀態(tài)怎樣?失敗了能堅持嗎?碰到難、繁題能靜下心嗎?自己有能力、信心解決它嗎?以前見過它嗎?或者是否有類似問題?哪些知識、技能還需回顧、請教等;其次要不斷地自我監(jiān)控。最重要的是解題后的反思。主要包括檢驗解題結果,回顧解題過程、解題思路、解題方法,還需對涉及的思想方法、有聯(lián)系的問題進行反思等。
4。3反思習慣的養(yǎng)成
要提高學生的反思效果,除了以上這些,還必須講究科學的方式,提高反思能力。要求學生寫反思性日記就是一種不錯的形式:
首先,每節(jié)課后要求學生寫反思性學習日記,使學生超越認知層面,對本節(jié)數(shù)學知識的再認知,促使學生形成反思習慣,檢查自我認知結構,補救薄弱環(huán)節(jié)。由于時間問題,不可能把上課的精華全都及時記下或理解,通過筆記可以彌補,做好善后工作。做好錯題分析、訂正工作,完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反思能力。
其次,寫反思日記是一回事,怎樣達到更好的效果又是一回事。老師當初應該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認識到寫反思日記的重要性,注重隨時翻閱,最好每天抽5—10分鐘瀏覽一下。一個階段后,老師應做好督查工作,當作一份作業(yè),了解學生存在的學習情況,進行個別指導,同時對學生的反思工作起到監(jiān)督的作用,直到養(yǎng)成自覺的習慣。
總之,作為一線教師只有積極投入新課程的改革,不斷探索、嘗試新理念的內涵,才能更好的挑戰(zhàn)的新教材的實施。
數(shù)學周記 篇9
今天,媽媽考了我一道題:56個荔枝與48個杏子重量相等,每個杏子比荔枝重5克,問每個杏子重()?每個荔枝重()?我想了想對媽媽說:這道題沒別的數(shù)字了嗎?
媽媽說:沒有.我想了半天也無從下手,沒辦法媽媽只好教我簡單化。媽媽說:店內有10個杏子與5個梨重量相等,每個梨子比杏子重點6克,問每個杏子幾克?每個梨幾克?
我說:這還不簡單5*6=3030/5=62*6=12這時媽媽說:你再做做剛剛那道題,噢!我明白了于是我做了起來:48*5=240240/8=3030+5=35媽媽對我說:以后你在碰到今天類似的情況,你就想一想簡單化:把大數(shù)化小,把不熟悉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熟悉的東西,就比較容易了。
【【精品】數(shù)學周記范文合集9篇】相關文章:
【精品】數(shù)學周記合集7篇07-19
有關數(shù)學周記范文九篇05-01
【精品】學生周記合集5篇01-26
【精品】開學周記合集六篇12-06
【精品】暑假周記范文九篇05-20
【精選】數(shù)學周記四篇06-05
數(shù)學的周記100字06-03
反思周記范文合集6篇07-17
【精品】小學周記4篇10-30
【精品】反思周記三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