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思考作文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思考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思考作文 篇1
雖清猶濃,雖雜猶純,總是盡力想要與水面親吻的茶葉;總是默默沉淪在杯底的茶沫;總是苦甜交雜、晶瑩透亮的茶水,未集天地之精華,未融日月之唯美,卻總在人心中為靈魂指引正途,在寒冷清冽的冬日為人提供溫暖,也同樣為我的心中增添了一份熱意。
不知什么時候,在家人的熏陶下,我開始變得愛喝茶了。愛在看書時,手中捧著一盞香茗,翻開泛黃的書頁,靜靜的躺在古藤椅上,與書籍進行意境悠遠的約會;愛在凝望窗外時,聞著清香撲鼻的一杯濃茶,遙看著藍天白云,聆聽著蟲鳴鳥語,讓思緒與空氣一同翱翔于藍天之上,自由自在,無慮無憂。茶成了我與書,與大自然溝通的橋梁。
記得那個午后,媽媽正在網(wǎng)上找資料,手旁放著一杯清茶,我看見后很納悶:放杯茶在這里做什么?不拍手碰著杯子,杯子打了嗎?于是便好奇地向媽媽請教。媽媽聽后,笑了笑說:“因為靜呀!放杯茶在旁邊,看著它,便會有一種平靜的感覺!蔽翌D時對茶產生了興趣,快步來到廚房,拿了一個杯子,迫不及待地把一把茶葉撒了進去,只見杯中的茶如下雪般,紛紛揚揚的散入杯底,又忽的膨脹起來,原先的點點茶末瞬間變成了一根根細長的茶葉,尖尖的“頭”直沖水面,杯底頓時只剩下茶星,而水面則熱鬧起來,茶葉全爭著往上。我一時忘了喝茶,呆呆的看著此景,只覺“此景只應人間有,天上能得幾回觀”。⊥蝗晃业奈队X敏銳起來,嗯,什么味兒?我不禁拿起杯子,貪婪地聞了一下,一陣清香撲鼻而來,啊,原來這就是茶的味道!我再次拿起杯子,聞了聞手中的茶,這次的茶香味更濃了,更加沁人心脾,我抿了一口茶,只覺得身心放松,更有精神了。我與茶從此成了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它也陪我度過了無數(shù)時光。
其實問問自己到底是茶的什么吸引了我?微微頷首,大概是平凡與樸實吧!不是嗎?正是茶的平凡,才使我擁有與它傾訴的想法;正是它的樸實,才讓我覺得有它在身邊很踏實,茶的清香不僅能定神,還能清心。〔璧哪欠萜胀,那份沉穩(wěn),那份寬厚,不也正需要我學習嗎?
像茶一樣,給自己的心靈涂滿清澈的顏色;像茶一樣,做一個樸實無華,踏踏實實的人;像茶一樣,不強求自己得不到的東西;更要像茶一樣,普普通通卻能將溫暖帶給他人,平平凡凡卻能把淡雅展現(xiàn)給世界,踏踏實實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幾片茶葉,幾壺熱水,幾縷香氣,幾份芳香……讓我為您敬盞茶。
思考作文 篇2
【摘要】作文講評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效課堂的五大基本特征:(1)有效課堂教學應合理設計并充分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2)有效課堂教學應選擇適切的教學策略;(3)有效課堂教學應使學生處于最佳投入狀態(tài);(4)有效課堂教學具有暢通的師生溝通渠道;(5)有效課堂教學應當具備良好的課堂管理方式與技巧。構建有效的作文講評課有五個策略:批改多賞識、講評針對性、“下水文”引路、升格性重作、拓展性閱讀。
【關鍵詞】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
作文講評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上好作文講評課,對于提高學生作文的審題立意、謀篇布局、語言表達以及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很重要。作文講評課應該成為學生作文的一面“鏡子”,其優(yōu)劣得失都要以鏡子反映出來;作文講評課應該是一座“加油站”,讓學生從這一節(jié)課補充向前進發(fā)的能源;作文講評課也應該是學生作文水平逐步達到較為理想境地的“橋梁”,教師通過它引導學生不斷提高寫作能力,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本文試圖從構建有效課堂的角度思考作文講評課優(yōu)化的策略,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有效課堂的五大基本特征
1.有效課堂教學應當合理設計并充分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否合理可從以下五點來考察:(1)課堂教學目標是否與學年、學期、單元計劃協(xié)調一致;(2)課堂教學目標是否適合教學內容和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3)課堂教學目標是否在教學中轉換成了學生的學習目標(包括課堂教學目標是否從學習者的需要出發(fā)進行設計,是否考慮了學生對學習目標的理解能力,目標是否落在了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4)課堂教學目標是否能根據(jù)課堂教學進展情況和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體現(xiàn)出一定的彈性(有學者認為這是課堂互動階段的制定教學計劃);(5)課堂教學目標是否體現(xiàn)了促進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尤其是終身學習的要求。有效課堂教學首先要考察課堂教學目標的合理有效性,然后再考察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程度,教師花費多長的教學時間達到這些目標,效率如何?傊芊裨O立合理的教學目標并充分地達成應當是衡量有效課堂教學的首要標準。
2.有效課堂教學應選擇適切的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策略是一堂課中所有教學方法的有機整合。課堂教學方法種類很多,每一種方法都具有其適用的有效范圍,它的選擇受制于教育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的具體特征以及教學環(huán)境等,對于同樣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但是一定不能違背適切性的原則。要保證教學策略的有效性,還要注意不同教學方法之間的取長補短,任何一種方法都有使用的局限性,需要其他方法加以補充,此外,一種方法的大量而長時間的使用,也會造成學生的乏味與疲勞。在一堂課中方法的選擇、搭配可能受多種教學模式的影響,那么,是否合理搭配了教學方法,使之成為巧妙的教學策略也是衡量有效教學的尺度之一。在達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之下,往往還要考察不同教學策略的時效性,即達到同樣的教學效果,何者花費的時間更省、重復率少,且能保證學生學習不疲勞,沒有吃力感。同時,教師合理地使用多媒體等技術手段也有助于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3.有效課堂教學應使學生處于最佳投入狀態(tài)
課堂中學生的投入狀態(tài)指學生自覺學習的程度,它主要包括學生學習的意向與實際參與學習的程度。學習的意向又包括開始學習的動機與繼續(xù)學習的愿望。一般說來,主動投入學習的效果優(yōu)于被動投入;實際參與學習的程度指學生參與學習的水平與實際掌握的程度;深層參與學習的效果優(yōu)于表層參與。要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師必須做到:(1)引發(fā)學習者情感體驗,激發(fā)合理適度的學習動機;(2)讓學習者明確學習的目標;(3)給予學生一定的決策權,包括目標的制定、學習方式的選擇、課堂管理的方式等;(4)提出富有挑戰(zhàn)的任務、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與積極行為;(5)給予學生適當?shù)墓膭睢S行У恼n堂教學應當激發(fā)并保護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課堂教學結束后又能保持學生繼續(xù)學習和探究的愿望。
4.有效課堂教學具有暢通的師生溝通渠道
課堂中師生溝通渠道的暢通,主要指為有效促進教學的進程,達成教學目的,師生借助口頭語言或其他傳遞方式進行教學信息傳遞的自由性與通暢性。有效的溝通是圍繞教學目的的、多向的、可接受的、建設性的和可持續(xù)的溝通。從人的因素看,教師與學生同為課堂溝通的主體,因此都應當具有溝通的主動意識,教師應當充滿教學熱情,富有表達技能與傾聽、反饋技巧,能進行有效的教學鋪墊、啟發(fā)、反饋、評價;學生應當具有思考的主動性、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敏銳力、對他人言語的批判力以及對自我學習效果的反省力,從而實現(xiàn)對教師教學的即時、明確、合理的回應。從物的因素上看,應當采用多種媒介,實施多種溝通方式,包括應用現(xiàn)代化的溝通設備以達到溝通的便捷、快速、靈活和個性化,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隨著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的逐步提高,技術將會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溝通。
5.有效課堂教學應當具備良好的課堂管理方式與技巧
良好的課堂管理指教師能緊湊而富有節(jié)奏的安排學生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參與課堂,同時采取有效措施排除不必要的課堂干擾,維持課堂秩序,保證課堂進程的時效性。良好的課堂管理是課堂教學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輔助,實施課堂管理的時間要簡短而有效,盡可能做到無聲管理,不干擾教學進程,而且對教師的經(jīng)驗及技巧要求較高。
二構建有效的作文講評課的幾個策略
1.賞識性批改
此策略應貫穿于批改學生作文的過程中。在作文教學中,鼓勵和欣賞是激發(fā)學生寫作積極性的有效方法,作文批改的過程中,與其過多的指責學生作文的缺點,求全責備,還不如多欣賞學生作文的“亮點”。落實以上策略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寬打分數(shù)。
學生非常看重老師給的分數(shù),教師可通過這一方法來呈現(xiàn)學生的感受,讓學生體驗成功,從而調動學生寫作熱情,激發(fā)寫作興趣。學生只要在語言、構思、選材等方面有一些“亮點”即可給高分,不必要求學生作文多方面優(yōu)秀才給高分,批改作文不應吝嗇分數(shù),哪怕有一個好段落、一個好句子,甚至一個精致的詞語,也要在分數(shù)上給予體現(xiàn)。長期如此,學生就能從分數(shù)上看到作文進步的方向,教師不知不覺中,給了學生一架“梯子”,讓他自己愉悅地向上攀登。二是寫好評語。作文評語,用語應以褒揚為主,肯定他們在遣詞造句、立意構思上的優(yōu)點,即使對待較差的作文,也應堅持以欣賞的眼光來尋找一個“亮點”,整篇不行,就欣賞段落,段落不行,就欣賞一個句子。批語中切忌出現(xiàn)“刺眼”的語言,如果指出缺點,語言應盡可能的溫和,少否定,多從正面提建議,多指努力的方向,比如“多讀報,素材就更豐實了”、“增加一點描寫,人物形象就更豐滿了”、“議論寫幾個分論點,你下次作文一定能辦到”,學生得到了老師的好評,內心就會感動,教師讓學生揣一個“火熱的心”進課堂,加之有了努力的方向,這樣就能增強作文講評課的有效性,為高效課堂奠定心理基礎。
2.針對性講評
這一策略應貫穿作文訓練的全過程。學生寫作水平參差不齊,每次作文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如果一次作文講評既要涉及審題立意、布局謀篇,又要涉及遣詞造句、語法修辭,那么勢必會造成面面俱到而收效甚微。為提高實效,作文講評時要體現(xiàn)針對性的原則。應根據(jù)學生寫作實際確立講評目的,并選取重點問題,做到一次講評主要解決某一方面的問題。作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過程,一個學生、一個學期甚至一次作文都應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訓練。作文講評課要在整個作文教學計劃的指導下,有明確的目的要求,避免隨意性。講評的目的包含以下兩方面:一是一學年或一學期要達到的目的;二是具體到每次作文要達到的目的.。目的明確,講評才能有針對性。比如,本學期作文教學以議論文寫作為訓練重點,那么作文講評課應從這一重點出發(fā),把整個議論文寫作分解成幾個訓練點,逐一突破,最終達到使學生掌握議論文寫作的一般規(guī)律及提高議論文寫作能力這一目的。而對他們的每次作文講評,以解決突出的普遍問題為中心,如審題立意、結構布局、材料選擇、論證方法、語言運用等,每個問題都可以成為一次講評的重點,逐一解決了這些問題,也就達到了講評目的,體現(xiàn)了作文講評的針對性。
教師心中要有一本學生作文的“賬”,要想讓學生把作文的巨額“債務”一次性還清,學生看到這“債務”后,就會感動暗無天日,索性當“老賴”了。因此,有效的作文講評課應該是一節(jié)課突破一個“點”的課,只有這樣學生作文信心才能慢慢增強,學生的作文能力才能“螺旋式”上升。
3.“下水文”引路
下水文是教師用于指導學生寫作而作的范文。教師通過“下水文”,訓練了自己的寫作能力,也了解了這篇作文的重點、難點,能在講評時設身處地讓學生基本明確寫作的結構和思路,在腦海中形成文章的大致框架,可消除學生寫作的畏懼心理。學生在閱讀評價教師的“下水文”時自覺地提高了自己的寫作能力。
教師的下水文作為范文要讀給學生聽,發(fā)給學生看,學生完全會有自己的觀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教師最好的范文也難免會被所教的學生挑出毛病來,既然能找出毛病,必然會尋找治病的良方,在無數(shù)次的看病與治療的過程中,學生也就掌握了一些“醫(yī)術”,能覺察到自己原本的一些毛病,并且會嘗試著去糾正它。這樣的過程,也就是學生寫作能力逐步提高的過程。
同時,通過寫下水文,教師也可了解學生的寫作狀態(tài),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嘗到了作文的甘苦,在講評時就會多一份寬容,少一份挑剔,將自己寫作時的一些思考,在講評時展示給學生,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也增加了教師講評課的“向心力”。
教師寫“下水文”可采用以下幾種形式:一是“矯正式下水文”。在批改學生作文的過程中,教師一定會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的共性問題,可針對這些問題寫“矯正式下水文”,讓學生體悟,讓學生模仿,既發(fā)現(xiàn)自己作文的問題,又找到矯正的思路和方法。二是“片斷式下水”,可根據(jù)學生作文最需要突破的點,寫幾個片斷給學生示范,以解決學生作文的局部問題。三是“提綱式下水”,顧名思義,此法就是教師列幾個作文的提綱給學生,使學生打開思路,有所啟發(fā)。
4.升格性重作
所謂升格性重作,也就是在老師講評完成后,學生對自己作文的整體情況了如指掌,特別是對自己的缺點更是刻骨銘心,學生在體味教師所給范文的基礎上,針對自己作文的缺點,重寫作文,力求在原作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避免前一次作文出現(xiàn)的誤區(qū)和“雷區(qū)”,使重作后的作文能“脫胎換骨”。當然,升格作文也不是要求學生進行面面俱到的升格,只要扣住評講要點,有所進步即可。
升格性重作,可采取如下幾種形式:一是一篇作文的多次升格重作,一次突破一個點,最終力求完美,筆者曾讓全班學生同題升格重作了四次,效果頗佳。二是片斷性升格重作。此法主要是針對寫得不夠理想的片斷重作一個段落的方法,應不厭其煩地貫穿于作文的始終。三是升華式重作。一些作文基本功較好的同學,在講評后,可指導他們在較為成功的原作的基礎上,追求更高一個層次,以達到發(fā)表的要求。
5.拓展性閱讀
此策略應在使用作文講評后。在作文講評后,老師可印發(fā)自己的下水文、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與之類似的時文美文等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在閱讀中再一次提高自己。
當然,教無定法,作文講評課更應體現(xiàn)出教學的復雜性和靈活性,其策略也應該因“人”、因“文”、因“課”而異。但只要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以提高學生作文積極性為核心,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學生就會感到作文絕非“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是“條條大道通羅馬”。
思考作文 篇3
記得小時候,每個暑假我都住在鄉(xiāng)下的外婆家,古色古香的木頭房子,漂浮的云朵和高高的藍天,特別是當推開粗笨的木門,伴隨著”吱吱呀呀“的聲音,就可以看見不遠處有條小溪緩緩地從山上流下。
一次在家,突然聽到小伙伴們很興奮地喊著我的名字。我急忙跑出去,看到他們手里拿著一個透明杯,里面是一條魚,說是在山里抓的,送給我。回屋后,我仔細地觀察起魚來。那魚有金色的鱗片,背上有黑色的花紋,美麗極了。我把臉湊近對著它,它瞪著大眼睛,似乎在和我對視。過了一會兒,它慢慢吐出一個泡,轉身游走了。
外婆看到了這條魚,笑著說:”野魚養(yǎng)不住,放了吧!蔽也豢。它看上去那么漂亮,那么可愛,又那么安靜。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這條魚總喜歡呆在水底,沒有眼瞼的眼睛睜著,呆呆的卻又不像在思考。它在想什么?它的家?生命?未來?......突然覺得自己很可笑,人家說魚不是只有七秒的記憶嗎?七秒過后一切都是新的,它需要思考嗎?不知什么時候外婆已經(jīng)走到了我的旁邊,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淡淡地笑著說:“有時候動物比人聰明!睘榱朔奖憬o魚兒換水,我把透明杯放置在鄰近小溪的大石頭上,從家中也可以望到它。第二天,一個小伙伴說,昨天的魚突然跳出來,幸虧他看見了,又放回了杯里,不然就有可能跳到小溪里去了。我急忙跑去看它,它依然靜靜地呆在杯底,看不出有什么異樣。無意間看到它的眼睛,似乎看見了很多東西,但又說不出來,只覺得它那雙眼睛似乎有了別樣的神色。
那天晚上下起了大雨,突然想起那條魚,沖出家門,看到的只是空空的杯子和旁邊那些洶涌的小河。它最終還是走了,我捧著杯子,有些失神。外婆打著傘來找我。在路上,我問外婆:“魚是自己想要走的嗎?”外婆意味深長地說:“也許吧,你看它多聰明,不聲不響,也不反抗,獨個兒安靜地想,最后逃走。不像人,不肯安安靜靜地思考,天天張著嘴,夸夸其談,最后呢,一事無成!蹦且豢蹋彝蝗幻靼琢,心里不由得敬佩外婆,還有無比智慧的大自然。暑假結束了,我又回到了城市,帶著那個杯子。我把它放在書架的最上層,抬頭就可以看到的地方,時刻提醒自己——像魚一樣思考,像魚那樣的冷靜。我相信,我一定會一步一步穩(wěn)穩(wěn)地向夢想邁進,直到成功!
思考作文 篇4
越長大,好奇心也隨著成長被磨得所剩無幾了。還記得孩提時代的無數(shù)個為什么,以及那稀奇古怪的“自我實驗”,慢慢地,到現(xiàn)在,不知不覺對一切的思考都淡了,近日來,不知怎么,又找回那曾經(jīng)的感覺。
還記得那次在院后的大青石板上一坐就是一天的“思考者”。那是一個有些驕燥的夏日,涼蔭里的大青石板卻是冰涼冰涼的。我一屁股坐上去,卻被那有趣的小東西吸引住了。黑黑的一小點兒,像是一個小逗號,那就是螞蟻。它們像軍隊那般有秩序,一個接一個,整齊劃一地走直線。就那樣靜靜地坐,看看螞蟻一只只從我眼前溜過。我騰地有了一個突發(fā)奇想,腳邊正好有一個小土堆,輕輕一踢,十幾只螞蟻就這樣脫離了隊伍,翻倒在一旁的草堆中?珊竺娴奈浵亝s一點兒都不受影響,仍走著那樣筆直的路線,迅速跟上了大部隊。那些摔倒了的螞蟻在草叢中掙扎了幾次,爬了出來,又迷迷糊糊地轉了幾圈,爾后,很快,他們就又跟上了前方的大部隊。因為好玩,有幾頭螞蟻被我單獨扣留了下來。
大部隊已經(jīng)進洞了,我這才放了他們,年幼的我想試一試這幾只螞蟻能否找到家,結果,螞蟻的行為震驚了我,似有人領路一般,被釋放后的螞蟻走著剛才大部隊的路線,分毫不差地回家了。這一項巨大的發(fā)現(xiàn)對于當時的我來說就像是發(fā)現(xiàn)了世界的秘密那般令我興奮。我不禁猜想著:難道螞蟻有老馬識途的功能?我的心里癢癢的,卻又甜甜的。那一天,我坐在大青石板上,靜待螞蟻出洞。一次次地做著那令我興奮的實驗。當然,螞蟻一次次地找到了歸途。做了幾次,太陽下山了,螞蟻們也結束了一天的勞作,不再出來。我興奮的跑回家,向媽媽訴說這一驚人的發(fā)現(xiàn)。媽媽拿出百科全書,向我解釋著,破了我那藏在心中的疑惑。至今想來,嘴角不覺地輕揚起來。
那年坐在大青石板上的思考,對著螞蟻的實驗,長大后,再沒有這般認真的思考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知道了許多世界的秘密,就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看破了萬物,漸漸地失去了對自然對生活對世界的好奇心,失去了探索失去了思考也失去了童年的許多樂趣。
靜下心來想一想,一只小小的螞蟻身上尚有許多我們未發(fā)現(xiàn)的小秘密,更何況是其他呢,世間萬物,還藏匿著許多等待我們去思考,去解惑的秘密,思考一切探尋秘密的過程一定也是一段充滿快樂的旅程,思考一切,永不止步。
【有關思考作文四篇】相關文章:
有關思考作文五篇06-03
有關思考作文三篇03-14
有關思考作文8篇03-12
有關思考作文9篇03-09
有關思考作文6篇03-09
有關思考作文5篇03-08
有關思考作文10篇03-04
有關思考作文4篇03-03
有關思考作文3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