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jié)作文400字錦集9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臘八節(jié)作文400字9篇,歡迎大家分享。
臘八節(jié)作文400字 篇1
在我們家鄉(xiāng)有句民謠:過了臘八便是年,小孩小孩你別饞。這句民謠說明在我們家鄉(xiāng)臘八節(jié)是我們的頭一個年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煮“臘八粥”,伴隨著這濃香的味道,年喜也便就走進了千家萬戶。
在記憶里,我們這里的臘八節(jié)是很喜慶熱鬧的,不管家里多么窮苦,在這一天家家都要準備一些雞肉、豬肉等,當然還有孩子們最盼最戀的臘八粥。臘八粥很好吃,做法也簡單,把各種雜糧、晾干后的瓜果、蔬菜等收集起來,再加一些鮮花,一起熬煮即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鄉(xiāng)臘八粥選擇的食材越來越好,足足有一二十種,大多是我們平日里很少能吃到的,比如干果類的,就有紅棗、杏干、沙面抽栗、香酥核桃仁、白糯蓮子,鮮果片兒有鴨梨、山楂、橘子瓣兒,雜糧類的更齊全,像江米、花生米、大麥仁、豌豆黃、紅薯干等等,當然臘八粥的做法也越來越講究,不但保留了北方本地的原汁原味,還加進了南方特產,吃起來更加美味。
還有在這一天你不僅要顧著自己和家人,還要記得那些不會說話的“啞巴生靈”,那這些啞巴生靈是什么呢?他們當然指的是那些雞、鴨、牛、羊、豬、狗等動物了,這一天他們也是要吃粥的。據說吃了臘八粥,來年他們會長的膘肥體壯。
如今,在很多的大都市臘八節(jié)的節(jié)日氛圍已隨著歲月變遷無奈的淡化,但它在我們的家鄉(xiāng)依舊是鮮活而深刻的,我也期望未來這些美好的傳統(tǒng)能夠被重拾,讓一代又一代的人能夠體會到我們民族節(jié)日的魅力。
臘八節(jié)作文400字 篇2
臘八節(jié)的由來有兩個傳說。一說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修行,十二月初八這天因饑餓勞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發(fā)現,用大米粥救活,使他大徹大悟,得道成佛。一說,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時給財主放牛,因牛腿摔斷被財主關在一間屋子里,3天沒給飯吃,他饑餓難忍,到處搜尋,終于發(fā)現了一個老鼠洞,從中挖掘出豆、谷等各種糧食,煮成粥食用,覺得非常香甜。
后來朱元璋做了皇帝,想起小時候吃那頓粥的味道,就命太監(jiān)用各種糧食煮了一鍋糖粥,歡宴群臣,后朝中文武百官爭相效仿并傳入民間,遂成了一種節(jié)日習俗。因朱元璋吃糖粥的日子是臘月初八,所以這粥也就叫“臘八粥”了。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jié)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后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fā)給窮人。
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jié)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干,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壽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臘八節(jié)作文400字 篇3
臘八粥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后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干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臘八節(jié)作文400字 篇4
臘七、臘八,凍死叫花。這句諺語我很小便會講了。是舅爺爺教我的。我五歲那年的臘八節(jié),便是天寒地凍,哈氣成冰。因為冷,我賴在被窩里不肯起來。而那天,舅爺爺卻起得格外早,吃過飯,他竟去了鎮(zhèn)上,說有很重要的事。鎮(zhèn)上離村子有七八里路。舅爺爺走了,天,不知何時,竟開始飄雪了。后來,雪下得愈大了。我忽然有些怕。我真不知今天是什么日子,舅爺爺非得要冒雪出去……
因為家生變故,我寄養(yǎng)在舅爺爺家,已經半年有余了。舅爺爺是個孤寡老人,六十多歲,看起來,像七十歲,或者還要老。但他卻很愛笑,笑起來,山羊胡子一動一動的,很好看。我不能讓妞兒跟著舅爺爺再受委屈!多好的孩子,如今卻,唉……”他常顫巍巍地說。我雖聽不太懂他的一些話,然而我卻知道,他是極疼我的,比起家里的人,親多了。自我來后,他用來換錢的雞蛋,便成了我的營養(yǎng)品。他的老白干,也喝得少了,說要攢下錢來,將來供我念書。
舅爺爺終于回來了。他渾身上下一片白,像個雪人?匆娢,他便開始笑,山羊胡子上的雪落到我臉上,涼涼的。他將手里拎著的一只大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憑直覺,我知道那里面應該是吃的。可他卻不肯先打開,而是先為我洗臉,梳辮子,末了,又拿出預備過年的新襖,讓我穿上。然后,才一點、一點地開那紙包,呀!里面的東西,竟是我沒見過的!
臘八節(jié)作文400字 篇5
農歷臘月(十二月)初八,是民間的“臘八節(jié)”。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有吃“臘 八粥”的習俗。
漢朝時,每年農歷十二月必定要舉行年終臘祭,因此農歷的十二月又叫“臘月”或者“蠟月”。在臘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臘八粥”。
對于“臘八粥”的來歷和傳說很多,各地說法不一。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有關紀念釋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傳說釋迦牟尼逃出王宮到迦嘟山當了和尚以后,學習經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6年。他學經完畢的時候,正是臘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所說的“釋迦牟尼得道日”。又根據《因果經》記載,釋迦牟尼因6年苦行,無暇顧及個人衣食,每天只吃一些麻麥,常年不得溫飽。在他學習期滿時,已是衣杉襤履,瘦骨嶙峋,容貌好似枯木一般。他疲憊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河畔,向村人乞討。村中一牧牛女子,用缽盂煮牛奶給釋迦牟尼吃,使釋迦牟尼很快恢復健康。佛教興盛以后,為了紀念這件事,就規(guī)定這個日子為古印度人民“齋僧”和救濟窮人而施舍飲食的日子。
臘八節(jié)作文400字 篇6
臘八豆腐:“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jié)前夕的'臘八,即農歷十二月初八前后,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翡翠碧玉臘八蒜: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qū)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后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煮“五豆”: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據說,臘八人們吃了“雀兒頭”,麻雀頭痛,來年不危害莊稼。煮的這種“五豆”,除了自食,也贈親鄰。每天吃飯時弄熱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征連年有余。
臘八面:我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條搟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臘八節(jié)作文400字 篇7
臘八節(jié)到了,又可以喝到香甜美味的臘八粥了。 我跟奶奶說明天由我來掌勺,我從網上查到,正宗的“八寶”是指豇豆、紅小豆、薏米、蓮子、栗子、花生、紅棗和葡萄干。接下來就去購買材料,我和奶奶去了超市,經驗不……
臘八節(jié)到了,又可以喝到香甜美味的臘八粥了。
我跟奶奶說明天由我來掌勺,我從網上查到,正宗的“八寶”是指豇豆、紅小豆、薏米、蓮子、栗子、花生、紅棗和葡萄干。接下來就去購買材料,我和奶奶去了超市,經驗不足的我把“八寶”各抓了一把放進袋子,奶奶趕緊阻止了我的行為,并對我說:“豆子要挑沒有蟲眼的,米要顆粒飽滿的!蔽矣职涯切┒棺臃诸惙呕厝ィ缓笥忠涣R涣0匆缶奶暨x;氐郊液,我把“八寶”洗得干干凈凈,還把黃米、江米泡到水里。
第二天,我早早起來準備做臘八粥。我把那些泡了一晚的豆子放入鍋里,半個小時過去了,豆子也軟了,我又把江米、薏米、黃米放進鍋里,20分鐘后,香噴噴的臘八粥出鍋了。我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美滋滋的。
臘八節(jié)作文400字 篇8
媽媽經常說我是屬貓的,小饞貓的“貓”。只要是和吃有關的節(jié)日,我總會記得很牢。比如很多小朋友不太熟悉的臘八節(jié),我就記得很清,因為我特別喜歡那香香甜甜的八寶粥。
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吃臘八粥,是在一年級。臘月初七晚上,媽媽帶我去鄉(xiāng)下奶奶家。到家時,奶奶正準備熬粥。她把糯米、綠豆、紅豆、花生、蓮子、大棗和核桃仁一一擺出來。我跟在后面數,數了幾遍,只有七樣。有了,我的書包里還有放學時買的炒板栗,正好剝幾顆板栗仁放進去,湊成八樣。
開始熬粥了。奶奶把所有食材清洗干凈以后,放到鍋里,然后往土灶里添加木柴。我著急地問,什么時候才能吃?奶奶笑瞇瞇地對我說:“莫急,這臘八粥要慢慢熬才好吃,等臘八早上起來就能吃了!
臘月初八的早上,我是被一陣撲鼻的香味熏醒的。怎么形容哪種香呢?它不像普通的白米粥,只有米香。它的香味是一種混合的香味,糯米的香,花生的香,大棗的香,各種香味纏繞在一起,霸道地往我鼻子里鉆。那香味,饞得我口水直流。我開始狼吞虎咽,一口氣吃了兩大碗。
今年臘八節(jié)又快來臨,到時,我還要纏著媽媽帶我去奶奶家。奶奶家的土灶,能熬出最好吃的臘八粥。
臘八節(jié)作文400字 篇9
今天是農歷十二月初八,也就是俗稱的“臘八節(jié)”。我問我姥姥什么是臘八節(jié),我姥姥也不太清楚,看來我只有自己找答案了。
原來臘八節(jié)是來自于印度,農歷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紀念日,俗稱“臘八節(jié)”,在佛教稱為“法寶節(jié)”。后來吃臘八粥成為一種民間習俗,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到現在,臘八粥又叫“七寶五味粥”,要用許多種材料制成,而且在臘八節(jié)這一天做出來的才最好吃。
今天我姥姥也給我做了臘八粥,我姥姥的臘八粥是用江米、花生、核桃仁、葡萄干、空心棗、干梅果、紅豆、紅果、青果條、紅棗、小紅豆精制而成的,我給它起名為“愛心臘八粥”。為什么要叫這個名字呢?因為我姥姥早上六點鐘就開始做了,等我睜開眼睛,就聞到一股香噴噴的味道。我趕緊洗漱完畢,盛了一碗臘八粥,唔……好香!甜中帶酸、回味無窮。我又盛了一大勺送到我姥姥的嘴邊,說:“我姥姥,嘗嘗自己的勞動成果吧!蔽依牙堰叧赃吙湮沂莻懂事的好孩子。
其實我應該感謝我姥姥,如果沒有我姥姥的辛勤付出,我也吃不到這么香甜的臘八粥。在假期我一定要學會做一道菜,讓我姥姥也嘗嘗我的手藝。
【臘八節(jié)作文400字錦集9篇】相關文章:
臘八節(jié)作文300字錦集6篇02-09
臘八節(jié)作文300字錦集五篇02-07
臘八節(jié)作文300字錦集八篇01-09
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錦集五篇01-07
臘八節(jié)作文400字錦集6篇12-26
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錦集8篇12-12
臘八節(jié)作文300字錦集九篇11-24
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錦集5篇11-12
臘八節(jié)作文400字錦集六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