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大理白族古老的刺繡工藝
白族刺繡技藝(大理市),中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傳統(tǒng)美術(shù),云南省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理白族古老的刺繡工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理白族古老的刺繡工藝 篇1
簡介
大理白族的刺繡工藝源遠(yuǎn)流長。白族先民在與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憑借世代傳承的刺繡工藝基礎(chǔ),融匯其他各個民族的刺繡工藝,運用自己獨特的文化審美和理解,創(chuàng)造了獨樹一幟的刺繡藝術(shù),并用它來裝飾自己的服飾及生活。在大理白族村寨,刺繡水平如何是衡量一位少女才智聰穎與否的重要標(biāo)志,所以白族少女自幼學(xué)習(xí)挑花刺繡,工藝精湛。
歷史淵源
早在唐宋時期,大批漢族由中原地區(qū)遷入云南,與當(dāng)?shù)厣贁?shù)民族雜居,在與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挖色的白族先民憑借自己世代傳承的刺繡工藝基礎(chǔ),融匯了其他各個民族的刺繡工藝,充分運用大理白族的獨特文化審美和理解,創(chuàng)造了自己獨樹一幟的刺繡藝術(shù),并用它來裝飾自己的服飾及生活。刺繡工藝在民間代代相傳,歷經(jīng)元、明、清等朝代,直至當(dāng)今仍興盛不衰。許多白族人家也靠刺繡工藝維持生活。
基本內(nèi)容
針法運用獨到,常見的刺繡針法包括平繡、鎖繡、打花、挑花、盤繡等,根據(jù)針法的不同,繡制的位置也有所區(qū)別,其中平繡主要用于繡制面積比較小的東西,如鞋面之類;而鎖繡則比較適合于繡制物象的輪廓;打花多用于表現(xiàn)動物的眼睛和各種花朵的'花蕊,效果活靈活現(xiàn),生動逼真;挑花多用于繡衣角和背面之處;盤繡則因針腳分明暗兩部分,繡出的紋飾輪廓突出、立體感較強(qiáng),紋樣具有浮雕效果,廣受人們喜愛。在大理,各類色彩鮮艷、紋理分明的精美刺繡被廣泛運用于服飾、頭飾、鞋帽、裹背、針線包、枕套、帳簾等日常生活用品,它們上面的挑花刺繡栩栩如生,無不表現(xiàn)了白族婦女的精湛技藝。
基本特征
白族刺繡內(nèi)容多取材自然,內(nèi)涵主要包括生殖崇拜、吉祥納福、避邪禳災(zāi)和宗教信仰四個方面,因而神奇美麗的自然萬物、瑰麗多彩的民俗風(fēng)情都被囊括在白族女子巧手所制的刺繡中。在白族刺繡的圖案中,運用最多、最為普及和常見的是各種花形紋飾。白族是一個非常愛美的民族,自古以來大理就以善于種植花卉而聞名,白族人民對花有著特殊的感情,以致“愛花成癖養(yǎng)花成風(fēng)”。因此白族人民不論男女都喜歡用花形紋飾來裝飾自己的衣物,這樣的一種喜好上至達(dá)官貴人,下至庶民百姓都盡情揮灑沒絲毫差異,他們借物抒情,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宋代大理國統(tǒng)治者就對茶花情有獨鐘,現(xiàn)今的部分白族村落一直都有“家家融繡戶戶挑花”的傳統(tǒng)。
材料
棉布
花樣或圖案
牡丹、佛手、石榴、菊、桃、梅、竹等花果及獅、虎、龍、鳳、金魚、公雞、松鼠、蝴蝶等動物和幾何圖形。
工具
針,彩線,剪紙等。
【大理白族古老的刺繡工藝】相關(guān)文章:
最古老的刺繡藝術(shù)03-06
淺談最古老的藝術(shù)刺繡03-09
彝族刺繡的方法——彝族的刺繡工藝手法12-18
壯族刺繡工藝介紹09-15
民間傳統(tǒng)刺繡工藝03-08
刺繡工藝品圖片欣賞01-20
經(jīng)典的中國刺繡工藝品圖片01-10
布依族的蠟染和刺繡工藝03-07
獨特的清中期刺繡門神民族工藝知識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