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浮力》教學設計范文
一、實驗探究——浮力
1、調查:洗澡時進入浴盆,感覺自己身體變輕的同學舉手示意一下;(學生參與)絕大多數(shù)同學參與并認同有這樣的感覺;
古希臘的阿基米德在很久以前跟你們有同樣的感受;
2、將一個小木塊放進水里,它會漂起來:
引導得出浮力概念:這種能讓物體浮起來的力叫做浮力;
根據(jù)這些事實,我們認識到漂浮在液體上的物體受到浮力的作用;
3、如果我們游泳時,將自己的身體完全浸沒水中,我們還受到浮力的作用嗎?
進行實驗:"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嗎?"(演示實驗,如圖10—2—2)
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嗎?(以下是一種引導方案供參考)
一步一步引導得出結論;
受不受到浮力,我們直接從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的變化就能知道;
如果在空氣中測量的數(shù)值等于浸沒在水中的數(shù)值,那么就沒有浮力;
如果在空氣中測量的數(shù)值大于浸沒在水中的數(shù)值,那么就存在浮力;
4、引導學生陳述自己對這個實驗得出的結論;
5、進一步討論這個實驗:
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與F1和F2有什么關系?浮力的方向是什么?[來源:學+科+網(wǎng)Z+X+X+K]
我們分析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從分析力的示意圖開始;
對第一個圖進行受力分析時,注意它受到一個拉力F1和重力的作用;
對第二個圖中進行受力分析時,注意它受到一個拉力F2、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兩個圖中,石塊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
靜止狀態(tài)意味著平衡,平衡意味著相等關系,列出關系式,最后的結果是用F1和F2來表示F;
平衡導致了浮力必須和重力在一條直線上;
浮力向上且與重力在一條直線上,那說明浮力的方向是與重力恰好相反,那么浮力的方向是什么?
6、引導:同學們想一想,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得到了哪幾條有用的結論,并歸納出來。
二、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
1、復習:上一節(jié)我們學習了升力,作用在鳥身上的升力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
升力是由于鳥翼上方和下方的壓強差產(chǎn)生的。
浮力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
浮力與升力有共同的特征"能使物體上升。
升力是由壓強差產(chǎn)生的,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和升力類似,通過類比,我們可以得出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
2、讓學生自己根據(jù)理解,在卡片或筆記本上寫出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
3、通過實驗觀察上下表面的壓強差。
演示實驗:
將兩頭帶橡皮膜的直桶玻璃管豎直伸入水中,讓同學們觀察現(xiàn)象;
觀察到玻璃管下面橡皮膜比上面的凹陷得厲害;
根據(jù)你的理解,寫一寫你從這個實驗中得到了什么有用的結論。
4、思考:沉沒在海底的泰坦尼克號受到浮力了嗎?(根據(jù)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判斷一下)
得出結論:像沉船那樣與水底緊密結合的物體不受到浮力的作用,因為它的下表面沒有受到水的壓強。
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到,必須要上下表面的壓強同時具備的時候才能產(chǎn)生浮力?
【《認識浮力》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04-18
《認識分數(shù)》教學設計03-31
《認識乘法》教學設計03-13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10-15
倒數(shù)的認識教學設計04-11
《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03-02
《分數(shù)的再認識》教學設計02-28
分數(shù)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5篇12-01
6和7的認識教學設計11-20
小學數(shù)學《圓的認識》教學設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