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年級上冊《認識公頃》優(yōu)秀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上冊《認識公頃》優(yōu)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初步學習并認識公頃面積大小的表象。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認識公頃,建立1公頃面積實際大小的表象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回顧
1、 引導學生回顧已經(jīng)認識的面積單位。
2、 學生比劃1平方的大小,估計所在學校的面積有多大。
3、 學生說一說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積單位。(引出公頃)
二、探究新課。
1、 介紹公頃。
出示一些含有(公頃)的資料,讓學生了解,揭示出測量和計算出土地面積,通常用公頃單位。
2、 認識1公頃的大小。
。1) 揭示,邊長1公頃的大小。
。2) 啟發(fā)學生想一想100平方料有多長,走或跑100米大概多少秒。
。3) 出示學校的學生操場平面圖。介紹操場西北角沿圍墻朝正東走到100米,最后沿著操場正南方向走到哪里大概有100米,然后朝正西走100米,最后沿著樓朝北走100米到達出發(fā)點,這樣一圍出了一塊正方形的土地,
。4) 算一算這樣的1公頃土地有多少個1平方米,為什么(學生討論)
。5) 學生討論交流:用10000張1平方米的草皮鋪在剛才1公頃大的地方,可以怎么鋪,
。6) 學生計算感受,多少個教室面積是1公頃?
3、學生感受幾公頃的大小。
。1)學生估一估操場有幾公頃(學生估估的接近給予肯定)
。2)估一估,學校東邊一塊甜菜地有幾公頃(學生估的接近接近給予表揚)。
復習及鞏固練習。(略)
五年級上冊《認識公頃》優(yōu)秀教學設計 1
一、復習舊知、導入生疑。
1、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面積單位?讓學生比劃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2、測量橡皮一個面的大小,課桌面的大小,教室地面的大小分別用哪些面積單位比較合適?把這些單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
3、我們×州將建一座森林公園,面積約2000000平方米(讓學生讀一讀),感覺怎么樣?
導入:測量土地的面積時,需要更大的面積單位,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土地面積單位,它的名字叫“公頃”。
關于公頃,你有什么疑問?
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梳理:1公頃有多大?它跟平方米的進率是多少?生活中哪里能找到1公頃?
二、認識公頃,感受大小。
1、算一算“公頃”。
課件演示:出示: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算一算,它的面積就是多少平方米?(就是1公頃。)
2、找一找“公頃”。
到教室中找一找1公頃:我們教師的面積大約是50平方米,兩個教室的面積就是100平方米,要有200個這樣的教室,它的面積才是1公頃。能想像出嗎?
課前老師準備了一些資料,一起到生活中去找一找。課件配音介紹:體育場、休閑廣場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
在生活中,你還能在哪里找到1公頃?
3、用一用“公頃”。
嘗試練習:一塊平行四邊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這塊菜地有多少公頃?
三、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1、公頃“信息發(fā)布會”
素有“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總面積達3500000平方米,合( )公頃;敦煌莫高窟被譽為“藝術瑰寶”,石窟里的壁畫為世人所驚嘆,其總面積約5公頃,合約( )平方米。但都已遭受帝國主義的毀壞。
讀了這兩題,你有什么感想?
2、開發(fā)商的廣告
某市剛剛新建了一個小區(qū)。聰聰跟爸爸一起去看房子,走到小區(qū)門口看見一則廣告牌:
小區(qū)簡介
本小區(qū)環(huán)境優(yōu)雅、景色宜人,是×市綠化示范小區(qū)。占地面積12公頃,其中公館、兒童游樂場、老人健身房、網(wǎng)球場、道路等公共設施占地1.5公頃,綠化面積為達5公頃!
聰聰在小區(qū)里走了一圈,發(fā)現(xiàn)該小區(qū)共新建了住宅樓75幢。聰聰估計了一下每幢樓的約長80米,寬約10米。請你跟聰聰一起算一算,房屋開發(fā)商的廣告是否真實?
四、課后拓展,預習留疑。
江蘇省的面積約是10000000公頃,用公頃計量方便嗎?用什么單位計量好呢?這就是我們下節(jié)課所要討論的問題。
五年級上冊《認識公頃》優(yōu)秀教學設計 2
教學內(nèi)容:
認識公頃(課本81—82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恢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相互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學難點:
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回憶學過的面積單位.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那些面積單位?
生: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師:很好!那你們能不能說一說它們有多大嗎?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它們的面積。
2.請你看一看,想一想。填寫什么單位合適?
一塊橡皮它上面的面積大約是15( )。
一張課桌它上面的面積大約是24( )。
一塊黑板它前面的面積大約是4 ( )。
3.出示課件:例題1的四個畫面。
通過學生觀察,說說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究,認識公頃
1.認識1公頃的含義。
1) 學生先自學課本81頁內(nèi)容.
2) 小組交流自學內(nèi)容.
3) 抽生回答,你知道了什么?
2.師生一起歸納總結(jié).
3.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讓28個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大約是100平方米。(每邊7個學生大約10米長)
推想一下看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公頃。
10000÷100=100(個)
讓學生討論后,進行說明。
想象一下,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1公頃的面積有多大?
。ㄓ梦覀兊男@作具體的描述,讓學生切身體會公頃的大。
4.進行單位換算。
出示“試一試”中的題目: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這塊菜地有多 少平方米?合多少公傾?
完成后,要求學生把解答過程和單位換算的方法與同學進行交流。
簡要小結(jié):把以平方米作單位的數(shù)量改寫成以公頃作單位的數(shù)量時,可以用原來的數(shù)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來數(shù)的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四位。
5.鞏固練習
。1)課件出示練習題
抽生回答,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2)做第82頁“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討論這個足球場的面積是不是有1公頃。
。3)做“練一練”第2題。
教師對教室地面的長和寬進行步測后,師生共同計算出面積。再算一算多少個這樣的教室地面面積是1公頃。
三.課堂小結(jié):
談話: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五年級上冊《認識公頃》優(yōu)秀教學設計 3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復習常用面積單位,以及進率。
師:同學們,請回憶一下前面我們都學過哪些面積單位呢?你能從小到大說一說嗎?
。ò鍟浩椒嚼迕,平方分米,平方米。)
師: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呢?1平方米呢?(指甲蓋,粉筆盒,電視機屏幕)
師:我們在學習它們的時候都是借助什么圖形研究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是多大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1平方米?
(板書:邊長1厘米,邊長1分米)師: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的進率是多少?100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進率是多少?100
。ò鍟浩椒嚼迕灼椒椒置灼椒矫祝
2.課件出示面積單位的填空題,揭示課題。
師:好了,同學們,請看屏幕,我們一起來填一下這里的填空:(指名學生回答)
一張銀行卡的面積大約是40();
數(shù)學書的封面面積大約是2()。
我們所在教室的面積大約是50()。
我校田徑場的面積大約是1.5()。
師:你覺得我校田徑場的面積大約有1.5什么呢?這里能不能用“平方米”作單位?為什么?(不能。太小了。)
師:1平方米還沒有我們的教室大,這里用平方米顯然太小了,所以需要一個更大的面積單位。(明確告訴學生這里填公頃。)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內(nèi)容。(板書:認識公頃)
一起把題目讀一讀。
師:那關于公頃,你想了解什么?
。A設:生1:我想了解1公頃究竟有多大。生2:我想知道1公頃有多少平方米。生3:它跟平方米的進率是多少。生4:生活中哪里可以找到1公頃。)
師:帶著這些問題,下面就和老師一起走進公頃的世界吧。
二、合作探究,認識1公頃
師:老師這里準備了一些資料,一一看。
師:齊讀文字信息。
師:看完圖片你有什么感覺?這些地方的面積單位都是什么?(公頃)(板書:公頃)
說明“公頃”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廣泛應用的,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地方會用到“公頃”這個單位?(面積較大的,公園、森林等地方。)
師:在計量較大土地面積的時候,用平方米就不合適了,我們需要更大的面積單位。在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的時候通常用“公頃”作單位。
課件出示: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通常用公頃作單位。
師:公頃也可以用字母表示為hm2.
。ò鍟篽m2)
過渡語:看來公頃是一個很大的單位。究竟有多大呢?你們想不想知道?那我們今天也借助正方形來研究公頃。
師:這是我們學校的平面圖。(大屏幕出示)介紹校門位置
課件演示:從校門往西到西邊欄桿大約100米,接著向北走到一年級底樓辦公室后墻大約100米,繼續(xù)向東走到停車場西面大約100米,再向南到校門口,又是一個100米,現(xiàn)在同學們看到的是一個什么形狀,(正方形)邊長是多少?(100米)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就是1公頃,(課件插入:1公頃)
現(xiàn)在,你們知道1公頃有多大了吧,請同學們現(xiàn)在閉上眼睛,沿著剛才老師帶你們行走的路線在腦子里再走一遍,可以邊走邊說。
師:在數(shù)學上,我們規(guī)定邊長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板書:邊長100米)那1公頃應該等于多少平方米?你能算出1公頃有多大嗎?
師:誰來說一下,1公頃有多大?(1公頃為10000平方米。)
師:同意他們的說法嗎?(板書:1公頃=10000平方米)
師:說說你是怎么算的?(根據(jù)正方形的面積等于邊長乘邊長,100×100=10000平方米。)(課件出示:100×100=10000平方米)
師:1公頃為10000平方米,那么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頃。(課件顯示)
(一起來,把我們得出的結(jié)論讀一讀。)
追問:2公頃等于多少平方米?7公頃呢?反過來,10000平方米等于幾公頃?那30000平方米等于幾公頃?90000平方米呢?
師:反應真快!那你能從中得出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嗎?一起告訴我。
(板書:10000.)
1.練習十四第二題
師:下面請同學們集中精力,我們來進行小組比拼,看看哪一組反應最快。
6公頃=()平方米70000平方米=()公頃
0.8公頃=()平方米9000平方米=()公頃
每道題目請學生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在做公頃和平方米的`單位轉(zhuǎn)換時,你怎么想的?
生:大單位轉(zhuǎn)換成小單位就*進率,小單位轉(zhuǎn)換成大單位就÷進率。
師:你們是不是這樣想的?掌聲送給他。
:把平方米數(shù)改寫成公頃數(shù),只要用平方米數(shù)除以10000就可以了,就是把這個數(shù)的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四位;把公頃數(shù)改寫成平方米數(shù),只要把公頃數(shù)乘10000就可以了,就是把這個數(shù)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四位。
三、聯(lián)系生活,體會1公頃大小
過渡語:通過剛才的計算,我們知道了1公頃=10000平方米。那么在我們實際生活中,1公頃到底有多大呢?下面讓我們到實際中去體驗一下吧。
1.算一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1)經(jīng)過科學分析發(fā)現(xiàn),我們雙臂伸直的距離和我們的身高基本相同,我們班大多數(shù)學生的身高都在1.4米左右。那么7個這樣的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長呢?(課件出示示意圖)(有9.8米。)
師:約等于多少呢?(約等于10米。)(課件出示約10米。)
師:(課件出示圖片)這個由28個同學圍成的正方形面積大約有多大呢?(100平方米。)
師:這樣的一個正方形是100平方米,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是1公頃呢?
(100個這樣的正方形是1公頃。)
師:跟大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1公頃=10000平方米,10000÷100=100(個))
師:說的真好,掌聲送給他。
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100個這樣的大正方形才是1公頃。1公頃大不大
。2)師:好,(出示圖片)介紹教室長約9米,寬約7米
快速口算一下我們教室的面積是多少?那么1公頃大約有幾個教室的面積呢?用計算器來算一下。(1公頃有159個教室面積大。)
師:1公頃有159個教室面積大。1公頃大不大?
。3)出示舞蹈房圖片。
學校舞蹈房的面積大約是平方米。大約多少間這樣的舞蹈房的面積是1公頃?
師:1公頃有50個教室的面積那么大。1公頃大不大?
(4)出示停車位圖片。
一個車位的標準面積是16平米,大約多少個這樣的停車位的面積是1公頃?
師:1公頃有625個停車位的面積那么大。1公頃大不大?
。5)出示學校食堂圖片。
學校食堂的面積為400平方米,大約多少個這樣的停車位的面積是1公頃?
師:1公頃有25個教室面積大。1公頃大不大?
四、鞏固練習,掌握單位換算
1.試一試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公頃是一個很大的面積單位,也知道了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關系。
我們在測量土地面積時,一般用米作單位長度來測量,算出面積是多少平方米以后,再換算成公頃。你能解決下面的問題嗎?
指明學生讀題:
一塊平行四邊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這塊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頃?
師:這一題,我請一個同學來把題目讀一讀。
題目要我們求什么?告訴我們的是什么?所以我們要先求?自己做。指名學生板演。
由學生板演列式計算。
250×160=40000平方米
40000平方米=4公頃
答:這個果園有4公頃。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求?
怎樣由平方米換算成公頃?你是怎樣把40000平方米換算成以公頃為單位呢?
說的真好,掌聲送給他。同學們都做對了嗎?做對的舉手。
會了嗎?填一填。
2.一個足球場,長110米,寬75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這個足球場的面積有一公頃嗎?
師:會列式的同學舉手?直接口答。
110×75=8250(平方米)
8250÷10000=0.825(公頃)
0.825<1
答:這個足球場的面積是8250平方米,不到1公頃。
3.(讓學生說說單位間換算的步驟。)大家都說的非常好,下面我就來考一考大家。
(1)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占地面積是40公頃,合()平方米。
。2)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占地面積是72公頃,合()平方米。
師:如果是你,你選什么單位表示這些建筑的占地面積,為什么?
練習后,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體會用公頃作單位計量較大的面積的好處。
4.在○里填上“>”、“<”或“=”
8公頃○7500平方米
50000平方米○5公頃
300平方米○0.3公頃
學生說說每題是怎么做的步驟。
5.一個占地1公頃的平行四邊形苗圃,底邊長80米,高是多少米?(用計算器計算)
師:全體學生把題目讀一讀。
題目告訴了我們哪些已知條件,要求什么?你會做嗎?
指名學生說說過程。
指名學生口答報解題過程,教師課件出示正確答案規(guī)范書寫。
6.改錯:
早上,小李離開了面積是90(平方分米)的家來到學校,上樓走進教室,坐到了桌面面積是24(平方厘米)的課桌旁,拿出了面積是(公頃)的課本開始早讀。下午4:40,伴著放學鈴聲,李揚邁著歡快的步子離開了占地面積約5.4(平方米)的學校向家走去。
五、
今天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1公頃的實際大小,進率)
(1)知道了:1公頃=10000平方米.
(2)學會了:公頃和平方米的互相改寫
六、板書
認識公頃
平方厘米100平方分米100平方米10000公頃
邊長1厘米邊長1分米邊長1米邊長100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五年級上冊《認識公頃》優(yōu)秀教學設計 4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16頁例8,練一練及練習三第1013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公頃的含義,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教學難點:
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和展臺
探究方案:
一、自主準備
1.想一想
。1)回憶: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分別有多大?
邊長1( )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邊長1( )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邊長1( )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2)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二、自主探究
1.讀一讀
閱讀教材第16頁內(nèi)容,并完成填空
。1)公頃是用來計量( )的`單位。
(2)邊長( )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1公頃=( )平方米。
2.試一試
和同學一起,在空地上走出一個邊長大約100米的正方形,看看它大約有多大。
三、自主應用
完成練一練:一塊平行四邊形菜地,底250米,高160米。這塊菜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是多少公頃?
四、自主質(zhì)疑
想一想: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會什么?你有什么疑問?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提問:同學們,通過自主學習,你知道今天的學習內(nèi)容嗎?(揭示課題)你認為本節(jié)課應學會什么?
二、交流提升
。ㄒ唬┗仡櫿
1.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哪些常用的面積單位。
學生說一說。
2.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嗎?用什么面積單位比較合適?
3.出示例1
先請同學們欣賞下面的圖片,自己讀一讀圖片中的文字,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ǘ┱J識公頃的含義
1.談話:100米有多長?你能結(jié)合實際說一說嗎?想象一下,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
學生口答。
指出:邊長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2.1公頃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獨立算一算,再與同桌交流。得出:1公頃=10000平方米。
3.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提問:我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1公頃,下面我們實際感受一下。(來到操場)讓28個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要求估計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再要求推想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公頃。(來到籃球場)讓學生觀察并推算大約多少個籃球場的面積是1公頃。
4.單位換算。
交流練一練:這塊平行四邊形菜地的面積是多少公頃?
三、鞏固提升
1.完成練習三第10題。
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說這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提醒學生在進行單位換算的時候,要根據(jù)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2.練習三第11、12題。
學生獨立計算后交流結(jié)果和過程。
3.練習三第13題。
先讓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將已知道的面積1公頃和底80米寫在相應的字母下面,高用□表示,引導學生理解可以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除以底,求出高。提醒先要把1公頃換算成10000平方米。
四、總結(jié)延伸
談話: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惑?
五年級上冊《認識公頃》優(yōu)秀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1公頃的實際大小,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會應用面積公式和換算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3、體會數(shù)學和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建立1公頃的數(shù)感。
教、學具: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硬紙片若干。掛圖或投影。米尺一把。
課前體驗:
圍一圍100平方米,走一走1公頃。
教學過程:
一、舊知喚醒:
1、我們學過哪些面積單位?說一說它們具體的大小。
。ㄏ鹌1個面的面積、課桌面、教室地面面積)
2、貼圖:知道1平方厘米是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是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米是邊長1米的'正方形。
3、演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二、新課展開:
1、讀收集的信息:
籃球場的面積大約是400平方米。
岡東小學的面積約2公頃。
中華世紀壇的面積約4﹒5公頃。
常州天目湖占地約4000公頃。
讀了這組信息你有什么體會?
(面積大一點的可以用公頃作單位)
2、1公頃有多大?結(jié)合課前步測來體會描述。
板書: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
3、算一算1公頃有多少平方米?(學生算)
板書:100×100=10000平方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書上是怎么說1公頃的?(學生自學后交流)
4、想一想:
①用1平方米的紙去鋪1公頃要多少張?
你是怎么想的?
②課前我們圍的邊長10米的正方形有多大?頭腦里想出來了嗎?
把它2個、3個、4個……10個拼起來拼成多少,夠不夠1公頃?
5、找一找,議一議:
我們的教室里有沒有公頃?
1公頃大概相當于幾個教室的大。慷嗌賯籃球場大約是1公頃?
你覺得生活中還有什么面積可以用公頃作單位?
三、練習拓展:
1、82頁試一試、練一練。
2、用合適的單位填空(口述)
橡皮上面的面積約6()岡東小學的面積約20000()
黑板的面積約4()天安門廣場占地約4()
3、廣告真實嗎?
綠陽小區(qū)面積12公頃,公共設施1﹒5公頃、綠化5公頃,聰聰估房屋75幢,每幢長80米,寬10米。
四、總結(jié)作業(yè):
練習十四1、2、3、4題
五年級上冊《認識公頃》優(yōu)秀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與推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聯(lián)系,培養(yǎng)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學難點:
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教學準備:
媒體與資源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公頃
1、談話導入:同學們,知道今天我們要學習什么內(nèi)容嗎?(板書課題:認識公頃 ) 你知道公頃是什么單位嗎?對,公頃是個面積單位(板書:面積單位)
2、在這之前啊,我們已經(jīng)學習過了一些常用的面積單位,誰來告訴大家它們分別是什么?(字母板書: cm2 dm2 m2 )
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你能比劃一下嗎?(大約有小朋友的大拇指甲面的大。 1平方分米呢?(手掌面那么大)
誰來介紹1平方米?(我們教室地面一個格子的大小是一平方米)
3、(課件)想一想:填上合適的面積單位。
(1)一張銀行卡的面積大約是40( )
。2)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大約是2()
。3)我們教室的面積大約是50()
。4)我們納雍縣城有多大?
生猜測,師反問:這里還能用平方米作單位嗎?為什么?(納雍的面積很大。)
師:同意他的觀點嗎?
4、小結(jié)過渡:
師:看來同學們都認為公頃是一個很大的面積單位,是不是這樣呢?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組圖片。
二、自主探究,認識公頃。
1、欣賞圖片,初步感知公頃。
(課件逐一出示以下幾個景點的照片。請一位同學來當小導游,給大家介紹一下。初步感知公頃。)。
。1)世界文化遺產(chǎn)——————南京明孝陵占地面積大約是170公頃。
。2)北京中華世紀壇占地面積大約是4.5公頃。
。3)美麗的臺灣日月潭面積大約是827公頃。
(4)2004年,我國森林面積達到1.75億公頃。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在計量這些較大土地面積時,都用到了什么面積單位?
。ㄕn件: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時,通常用公頃作單位)
齊讀一遍。
2、認識1公頃的含義。
。1)師:那1公頃到底有多大呢?課前老師讓大家對我們今天學習的這個新的
面積單位“公頃”進行了預習,通過預習,你了解了哪些有關公頃的知識?學生匯報交流。
師板書: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用字母表示:hm21公頃=10000平方米
師:同學們,你知道10000是怎么來的嗎?(100×100)
由此可見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
。2)過渡小結(jié):同學們通過預習已經(jīng)知道了1公頃=10000平方米,那10000平方米實際有多大呢?你能想象得出來嗎?
師:太大了想不出來了吧。那我們先來想象100平方米有多大吧。
3、參與感知1公頃的實際大小。
感知一
師:由于我們上課的地點在三樓,下去活動不方便,所以上課前十分鐘,商老師帶大家到操場,讓28個同學,一邊7個,圍成一個邊長約是10米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100平方米),F(xiàn)在請每位同學靜靜的回憶一下剛剛圍成的那個100平方米的正方形的大小。
師:1公頃就有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呢?(100個。)
師:100個這樣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就是1公頃了,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1公頃的面積有多大?
師:現(xiàn)在能想象得到了嗎?(找學生說)
師:你們都能在心中感受到嗎?
感知二:
師:有些同學不作聲,感受不到不要緊,現(xiàn)在我們將思緒拉到我們的操場,操場是我們每天活動玩耍的地方,同學們一定知道它有多大。
師:我們學校的操場大約長? 米,寬 ? 米,操場的面積有1公頃嗎?(?平方米)那,1公頃有幾個操場的面積?(大約?個)
師:現(xiàn)在你能感受到1公頃有多大了嗎?
學生閉上眼睛,教師介紹,想象大約?個操場的面積就是1公頃。
4、估一估
那你來估計一下,我們整個校園的面積大約有幾公頃?
三、教師小結(jié):剛剛我們一起認識了公頃這個新的、很大的面積單位,知道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解決一些跟公頃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
四、應用公頃的知識解決問題。
1、教學“試一試”
。1)課件出示題目,指名讀。
(2)學生計算。
。3)匯報。追問:合多少公頃,你是怎么想的?
2、教學“練一練
師:請同學們來估計一下這個足球場的面積有沒有1公頃?說說它大概是多少公頃呢? 學生交流
教師:你們能進行這樣的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換算嗎?
老師還為同學們準備了這樣幾道題目,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3、練習十四1
教師請學生讀題,然后說出結(jié)果并說明是怎樣換算的。
。1)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占地面積大約是400000平方米,合( )公頃。
。2)北京的故宮是世界上最大宮殿,占地面積約72公頃,合()平方米。
(3)幾公頃呢?有我們幾個學校這么大?
(4)師:這是什么地方,這是被譽為江南第一廟跡的季子廟,它始建于公元323年,占地面積是15公頃,合多少平方米呢?
4、師:看來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了換算的方法,現(xiàn)在我們來組搶答題,看看哪位同學換算的又對又快。
練習十四2
5、你知道嗎?
1、我們貴州的面積大約是4280( )
2、我們納雍的面積大約是1047( )。
用什么單位計量好呢?用公頃計量對嗎?看來,我們還需要更大的面積單位,還有沒有更大的面積單位,關于平方千米的知識那將是我們后續(xù)探索的話題了,感興趣的同學當然也可以向?qū)W習公頃的知識一樣回去好好的進行一番預習,相信在后續(xù)的課堂中你也會有象今天一般精彩的表現(xiàn)!
五年級上冊《認識公頃》優(yōu)秀教學設計 7
一、說教材
《公頃的認識》是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九冊第八單元的內(nèi)容,本節(jié)課是學生已經(jīng)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常見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這部分內(nèi)容的編排意圖是:讓學生知道公頃是較大的土地面積單位,并初步建立1公頃的空間觀念,聯(lián)系實際感知1公頃的實際大小,并能進行平方米與公頃之間的單位換算,應用面積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合理的使用面積單位。在教學中滲透“數(shù)學模型”的思想。
根據(jù)以上分析以及課標要求,我擬訂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使學生經(jīng)歷自主探究的過程,體驗1公頃的大小,建立1公頃的表象。
2..掌握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簡單換算。
3..在計算、游戲等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想象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1公頃的大小;掌握公頃與平方米之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難點:建立1公頃的表象。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計算器、練習紙
2、學生課前沿100米跑道走一走,體會100米的實際長度。
3、目測教室、校園、籃球場的長和寬。
二、說教法學法
1、探究體驗教學法。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于“公頃”計量單位概念的形成,應以學生的實踐經(jīng)驗為基礎。教學中,使學生經(jīng)歷觀察、想像、發(fā)現(xiàn)、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進一步加深對公頃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2、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
華羅庚曾經(jīng)說過,對數(shù)學產(chǎn)生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脫離實際。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觸過“公頃”,但對于“公頃”的概念仍然比較陌生。因此如何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幫助學生認知1公頃的大小就顯得特別重要。因此,我聯(lián)系學生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精選了許多現(xiàn)實素材,通過這些現(xiàn)實的生活材料,調(diào)動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再借助課件呈現(xiàn)的直觀景象,通過觀察、想像、發(fā)現(xiàn)、交流等活動,從而建立1公頃的表象,發(fā)展空間觀念。
三、說教學程序
新課程教學老師教學設計應主動走向?qū)W生,向?qū)W生靠近。下面淺談本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痹诮虒W活動中,我努力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重要的參與者與合作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秉著這樣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流程設計上力求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將教學思路擬訂為:情境導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應用、拓展留疑五個環(huán)節(jié),努力構(gòu)建探究性的教學模式。
一、在有吸引力的情境中首次呈現(xiàn)公頃。
例1以四張照片為背景,分別呈現(xiàn)明孝陵、中華世紀壇的占地面積、日月潭的面積和20xx年我國森林的面積,這些面積都是以公頃為單位的。這樣安排的意圖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引起學習心向、營造學習氛圍。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想到一些問題,什么是1公頃?1公頃有有多大?什么時候用公頃作單位,學生就產(chǎn)生了解決這些疑問的迫切愿望。
二、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感受1公頃。
1公頃有多大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安排初步感知、交流驗證,歸納概括三個層次進行:
1、告訴學生1公頃有多大。
在學生知道公頃這個面積單位后,例1就直接揭示,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學生對100米的長度是比較熟悉的,知道他們是多長,因而會進一步想像出邊長100的'正方形,這是學生對1公頃的第一感知,因此教學時,不僅要告訴學生什么是1公頃,還要讓他們想一想相應的正方形,獲得對1公頃的初步體會。
2、算一算1公頃是多少平方米。
根據(jù)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引導學生算出邊長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0000平方米,這是公頃與平方米的進,安排學生自己計算的目的是:第一、算式100×100是根據(jù)1公頃的概念列的,通過計算進能鞏固概念;第二、體會1公頃確實是比較大的面積單位,用他們計算大面積的土地比平方米簡便;第三、教給學生記憶進的方法,一旦遺忘,可以根據(jù)概念列式算得。
3、在游戲中體會1公頃。
28個小朋友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這是一個簡單的游戲,也是學生愿意做的游戲。在做游戲時告訴學生圍成的這個正方形面積是100平方米,在讓學生想像100個這樣的正方形有多大,讓學生又一次體會了1公頃。
4、聯(lián)系熟悉的場地體會1公頃。
足球場是學生熟悉的,通過學生計算一個足球場的面積,知道它比1公頃小一些。教室是學生熟悉,教室的面積一般是50平方米,大約有200口教室的地面才有1公頃。從熟悉的場地推想1公頃,能加深對1公頃的印象。
三、嘗試練習,鞏固深化。
夸美紐斯說:“不鞏固的教學就像把水潑到一個篩子里一樣!本毩暿菍W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體驗成功的喜悅,我安排兩個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是本節(jié)課教學中的第一次反饋。82頁試一試做這題的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計算大的土地面積用平方米比較麻煩,并體會4公頃有多大。
。、綜合練習 主要防止思維定勢與惰性思維。完成練習十四4題,在學生算出苗圃的高以后,想一想底250米、高160米的平行四邊形,又經(jīng)歷了一次對1公頃的感受。
四、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
為更好地體現(xiàn)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最終還得回歸到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教學學理念,讓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數(shù)學的能力,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安排了一個生活題。
開發(fā)商廣告
師:近年來我們家鄉(xiāng)的建設腳步飛快,住宅小區(qū)也是一批又一批。(出示一小區(qū)場景)小明一家也想再買套房子,改善一下居住環(huán)境。有一天他們?nèi)乙黄鹑タ捶孔樱哌M一個小區(qū)門口看到了這樣一則廣告:
小區(qū)簡介
本小區(qū)環(huán)境優(yōu)雅、景色宜人,是綠色花園示范小區(qū)。占地面積12公頃,其中兒童游樂場、老人健身房、網(wǎng)球場、道路等公共設施占地2.4公頃,綠化面積達5公頃!
小明他們在小區(qū)里走了一圈,發(fā)現(xiàn)該小區(qū)共新建了住宅樓75幢。小明估計了一下每幢樓長約80米,寬約10米。請你利用計算器來幫小明一起算一算,房屋開發(fā)商的廣告是否真實?
并結(jié)合評議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五、前后呼應,拓展留疑
1、總結(jié):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公頃這個面積單位,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2、那有誰知道我們祖國的領土面積約是多少嗎?(板書:960000000公頃)
你覺得我們祖國的領土面積用公頃作單位合適嗎?
說明:計算和測量土地的面積,其實還有更大的單位,這就是我們下節(jié)課所要研究的問題。
總之,本課設計力求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通過情境導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應用四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和諧、民主、寬松的氛圍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在知識能力、心理品質(zhì)等方面都能得到和諧的發(fā)展。
五年級上冊《認識公頃》優(yōu)秀教學設計 8
課題教學
內(nèi)容教材第77~78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相互合作的能力。
重點難點認識公頃的含義,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教與學流程設計
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設計理念達成目標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公頃
二、認識公頃
三課堂小結(jié)
四、解決問題
1、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一些常用的面積單位。
學生回憶說一說。
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嗎?用什么面積單位比較合適?學校的占地面積有多大?用什么面積單位比較合適?
2、出示例1圖片
先請同學們欣賞下面的圖片,自己讀一讀圖片中的文字,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公頃”這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
1、認識公頃的含義
談話:100米有多長?你能結(jié)合實際說一說嗎?想象一下,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指出:這樣大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
2、1公頃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獨立算一算,再與同桌交流。
得出:1公頃=10000平方米。
3、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提問:我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1公頃,下面我們實際感受一下。
。▉淼讲賵觯┳28個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要求估計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再要求推想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公頃。
。▉淼交@球場)讓學生觀察并推算大約多少個籃球場的面積是1公頃。
4、單位換算
出示試一試,提問:你能計算這塊平行四邊形菜地的面積嗎?請同學們自己用計算器算一算,完成后,要求學生把解答過程和單位換算的方法與同學進行交流。
小結(jié):把以平方米作單位的數(shù)量改寫成以公頃作單位的數(shù)量時,可以用原來的數(shù)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來的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四位。
5、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討論這個足球場的面積是不是1公頃。
。2)完成第2題
先讓學生分組測量教室的長和寬并計算出面積,統(tǒng)一數(shù)據(jù)后再用計算器算一算多少個這樣的教室地面的面積是1公頃。
談話: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1、練習十三第1、2題
。1)第1題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說這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提醒學生在進行單位換算的時候,要根據(jù)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2)第2題,學生完成后交流。
小結(jié):進行單位換算時,要先想清楚這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如果把高級單位改寫成低級單位要乘進率,把低級單位改寫成高級單位要除以進率。
2、練習十三第3、4題
。1)第3題學生獨立計算后交流結(jié)果和過程。
。2)第4題先讓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將已知道的`面積1公頃和底80米寫在相應的字母下面,高用“□”
表示,引導學生理解可以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除以底,求出高。提醒先要把1公頃換算成10000平方米。
教后反思
課題認識平方千米
教學
內(nèi)容教材第78~79頁例2
教學目標5、幫助學生認識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能進行單位換算。
6、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主動探索的習慣。
教與學流程設計
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設計理念達成目標
一、導入
二、認識平方千米
三、練習鞏固
1、談話: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公頃有了哪些認識?
(讓學生簡單說一說)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來學習另外一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
3、學生看圖,并讀一讀其中的數(shù)據(jù)和文字。
同學們,圖中計量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面積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積單位?
(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平方千米。
3、認識平方千米的含義
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積都非常大(可稍微介紹一下)
我們在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時,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板書:平方千米可以用符號“km2”表示。
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領土面積有多大嗎?
介紹:大約是960萬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的公頃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
那請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
揭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長?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
1平方千米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頃呢?
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嗎?(學生計算)
4、交流反饋。
指名說一說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頃,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頃。
5、試一試
學生理解題意。這個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別是多少?
五年級上冊《認識公頃》優(yōu)秀教學設計 9
【教材簡析】
《認識公頃》是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九冊第八單元的內(nèi)容,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和常見的幾種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這部分內(nèi)容的主旨是:讓學生知道公頃是較大的土地面積單位,并初步建立1公頃的空間觀念,聯(lián)系實際感知1公頃的實際大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公頃的含義,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
難點: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下面結(jié)合我的課題: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有效性研究,談談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復習以前學過的面積單位,以及進率,估計物體表面大小,揭示課題。為下面介紹公頃這個面積單位作鋪墊。這個部分應該熟練些給學生快速復習舊知,重在引導學生產(chǎn)生對學習新的面積單位需要。
二、合作探究,認識1公頃
1.公頃有多大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通過初步感知、交流驗證,歸納概括等體會1公頃。同時使學生在課前帶領學生在校園里實地體驗1公頃的大小。這堂課,要讓學生動起來,首先教師得動起來;要讓學生動得有針對性,參與得有時效性,教師就應該動得有針對性和時效性,就應該提前做好既充分又扎實的課前準備。認真鉆研教材體系,積極挖掘教學內(nèi)涵,努力把握教學重難點,精心選擇教學方法,恰當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既引人入勝又恰如其分的教學情境,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主動參加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來。因為興趣是小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他們進行學習活動的內(nèi)在動力。只要抓住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點”,就等于為師生的有效互動注入了必須的動力。
欣賞圖片引起人注目,在這樣的情境中,有利于學生借助對這些風景區(qū)的直觀印象初步體會公頃是一個較大的面積單位,從而引起進一步研究公頃的興趣。應該使學生深刻體會1公頃的大小。
三、聯(lián)系生活,體會1公頃大小
1公頃有多大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使學生初步感知、交流驗證,歸納概括。同時使學生在課前帶領學生在校園里實地體驗1公頃的大小。
引導學生通過估算、想象、交流等活動,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既有利于學生建立1公頃的正確表象,發(fā)展空間觀念,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提高學習活動的效率。再以學生熟悉的操場、教室的面積推算1公頃的大小,加深了學生對1公頃的認識。應該舉生活中大量的實例讓學生感受1公頃的大小。
四、鞏固練習,掌握單位換算
這節(jié)課,我設計了有層次的練習,加強學生對公頃和平方米間的進率的掌握。一是基本練習,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第一次反饋。82頁試一試,做這題的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計算大的土地面積用平方米比較麻煩,并體會4公頃有多大。另外是綜合練習,主要讓學生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練習設計的'層次清楚,形式活潑,使學生經(jīng)歷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既加深了對1公頃的認識,又積累了豐富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提高了數(shù)學思考的能力。
通過鞏固練習,是學生熟練單位換算的基本步驟,和規(guī)范學生語言表達。廣大農(nóng)村小學的數(shù)學學科中,許多學生對新教材很不適應,兩級分化嚴重,個體差異大。作為農(nóng)村小學的數(shù)學教師務必要認真分析學情,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設計數(shù)學問題時要層次分明,既能讓中低層次的學生參與,又能讓中高層次的學生參與。在課堂互動時,要積極發(fā)現(xiàn)學生的微小進步,千方百計給所有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時時處處都有機會參與,也都敢于參與到互動中來,從而使得整個課堂中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在絕大多數(shù)的時間里都在動,而不是少數(shù)的幾個優(yōu)生在動。
五、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
為更好地體現(xiàn)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教學理念,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出示實際問題讓學生解決,最后讓學生改錯。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學以致用,用新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應該想辦法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六、全課總結(jié)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說一說本課主要學習了什么,說一說自己的體會,加深學生對本課新知的理解。加深學生對本課的理解。這個部分多讓幾個學生總結(jié)。
五年級上冊《認識公頃》優(yōu)秀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與推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聯(lián)系,培養(yǎng)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學難點:
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哪些面積單位?在我們周圍哪些物體的面,它的面積可以用平方厘米作單位?哪些物體的面,可以用平方分米作單位?哪些物體的面可以用平方米作單位?
哪你們能給這幾個物體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嗎?
一張郵票的面積大約8( );
課桌面的面積約是24( );
樓前花圃的面積約是72( )。
再出示:宜興市森林公園的面積為550( )
這里能用平方米作單位嗎?為什么?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公頃。(板書課題)
。ㄔO計意圖:通過復習舊知導入,并讓學生能結(jié)合生活中的實際選擇合適的單位,進一步深化對舊的面積單位的認識,再出示森林公園的面積,使學生產(chǎn)生認知沖突,再引入公頃這一新概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新知
1、了解公頃概念
老師先請同學們一起來看幾幅我們祖國美麗的風光圖。
這里都用了同一個面積單位,是什么?(公頃)我們在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時,通常用公頃作單位,公頃還可以用符號ha表示。
請你們猜測一下,1公頃大概有多大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看來猜測的1公頃的大小都不同,哪你們想不想知道1公頃究竟有多大呢?
(課件出示)象這樣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就是1公頃。
那你知道1公頃=( )平方米呢?(板書)
怎么得出來的?
。ㄔO計意圖:這些景區(qū)圖片都是學生熟悉且為之向往的。出示這些圖片不僅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讓學生充分感受這些景點面積非常大。于是學生便迫切產(chǎn)生認識新土地面積單位的需要,此時引入新課學生自然會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新知中。
2、結(jié)合生活實際認識1公頃的大小。
(出示手拉手圖片)同學們還記得我們手拉手圍成的正方形嗎?它的邊長是多少米?(10米)面積呢?(100平方米)
5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10個呢?
接下來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一下:
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如果象上面一樣手拉手圍成一個面積為1公頃的正方形,大約需要幾個小朋友(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條邊?四條邊共需多少個同學?
如果按每班35人計算的話,幾個班的學生能圍成這樣的一個正方形?
3、深化對公頃的認識
下面,老師要和大家來做個“比眼力”的游戲,比一比誰的眼力最準!先請同學們目測一下,我們所在的這個多媒體教室長幾米?寬幾米?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學生目測后交流。
強調(diào):目測的就講是大約幾米。
那多少個這樣的多媒體教室面積約1公頃呢?(用計算器計算)(并板書:( )個多媒體教室面積約是1公頃)
學生交流方法。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77個多媒體教室大概有多大?
那再請同學們在我們學校找一找,有沒有哪塊地的面積約為1公頃?
學生交流,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求出各塊地的面積,請學生自己進行判斷。
【五年級上冊《認識公頃》優(yōu)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乘法的初步認識優(yōu)秀教學設計(精選21篇)10-21
《圓認識》教學設計03-06
《倒數(shù)的認識》教學設計02-17
認識負數(shù)教學設計03-15
《 分數(shù)的認識》教學設計03-23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4-14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4-24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5-11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