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合集7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學習中掌握重點文言實詞的含義。
2.訓練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點:1、2
教學難點:3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趕驢人在驢子的脖子前掛一塊肉,驢子為了吃到那塊肉就不停往前跑,但是驢子始終也追不到那塊肥肉。
二.整體感知
1.范讀(關注字音、節(jié)奏)
2.自讀(注意讀準字音、節(jié)奏、圈畫疑難)
3.個別朗讀,同學互評
4.集體朗讀
三.合作探究
1.疑難字詞,小組交流,班級互助
2.根據(jù)幻燈解決重點詞句
3.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同時思考導致驢悲劇的原因有哪些。
預設:
(1)好事者(2)老虎
。3)驢本身(4)黔地
4.你認為哪個原因更重要(用自己的話概括)
預設:
(1)好事者帶來且無用;不帶,或帶而用,則不會出現(xiàn)此悲劇
。2)老虎要吃它,驢并未有侵犯虎之意,是虎主動入侵(直接原因)
。3)驢本身無能,僅一“鳴”、一“蹄”。(根本原因)
(4)黔地,沒有挖掘驢的價值
注:由預設2、3理清結構,解讀課文
、倩H的態(tài)度前后有何變化(看圖找出文中相對應的句子,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畫面深層挖掘虎的心理)
以為神——莫相知——以為且噬己——覺無異能——終不敢搏——技止此
畏---疑---恐---不奇---怕---喜(結合畫面,試背課文)
、诿鎸春返睦匣,驢有何反應
“鳴”“蹄”(成語:黔驢技窮黔驢之技)
③觀看flash影片《黔驢技窮》,概括虎、驢的形象
驢:軟弱無能狂妄自大遲鈍麻木愚蠢虛榮
貌似強大外強中干
虎:勇敢大膽謹慎小心觀察仔細狡猾敏捷
小結:好事者與老虎包括黔地,作為外因在這場悲劇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根本原因在驢自己.文章標題是《黔之驢》,但著力多的卻是虎,是否偏題,標題可否改為“黔之虎”(學生討論)
以虎襯驢
5.作者為何要塑造驢的形象,通過什么方法來塑造,目的又何在。(作者、背景、體裁)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常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zhì)。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文學家。和韓愈合稱為“韓柳”,被譽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作品多為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無能,殘暴兇殘,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
背景:《黔之驢》是柳宗元被貶官時所作的《三戒》中的一則!度洹肥亲髡咴⒀宰髌分械拇碜鳎杜R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作者認為這三則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為戒,故稱“三戒”。作品諷刺了那些徒有外表、實質(zhì)虛弱無能的人。
6.有人說,“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雖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作者除了諷刺那些徒有外表、實質(zhì)虛弱無能的人以外,還給我們怎樣的啟發(fā)?
。1)貌似強大的東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點能戰(zhàn)勝它。
。2)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
(3)知己知彼
。4)不虛榮買弄
(5)正確估計對手
。6)堅持,不放棄
四.拓展:
1.一場驢虎之爭以驢死虎口而宣告結束,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虎家族正在為它們的英雄召開慶功會,驢家族卻在沉痛哀悼他們的不幸同伴,請你代表虎家族寫一份賀詞,代表驢家族寫一份悼詞。
2.柳宗元在這則寓言中塑造了一個不光彩的“蠢驢”形象,其實驢也很無辜,請你改編《黔之驢》,為驢平反,重塑驢的形象。
3.通過本文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疑問、新的觀點?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病⒗斫庹n文內(nèi)容,體會“將心比心”這一成語的意思。
。、培養(yǎng)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與文本人物的對話交流,受到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熏陶。
。、體會作者如何進行人物語言描寫,而使表達產(chǎn)生感人的效果。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課文主要講了哪兩件事情?
二、新授
。薄鍟n題。
。、問:兩件事情中哪件是作者耳聞的?哪件事情是作者目睹的?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场⑦@兩件事情給作者一個共同的感受,是什么?用一個詞概括。(溫暖)
三、為什么會讓人感到溫暖呢?通過“讀、悟、議、再讀”,重點體會人物的感情
文章最為感人的是兩處人物的語言描寫。學習時,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讀,體會,并發(fā)動學生相互評議、補充,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設計如下環(huán)節(jié):
。、讀:
學生自由讀兩個小故事,找出自己最受感動的語句,反復讀,體會阿姨和母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钡拿赖隆T陂喿x教學中以讀為本,把時間和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
2、悟:
讀中感悟,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在讀書時聯(lián)系已有生活經(jīng)歷,體會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
。、議:
即教師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充分發(fā)展自己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并鼓勵創(chuàng)新,圍繞“為什么不抱怨護士?”展開,讓學生各抒己見,明確了母親把護士看成女兒,寬容護士的舉動!白h”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老師搭設的學習舞臺上發(fā)揮、表演。
。、再讀:
在學生深入體會感受后,把自己體會到的朗讀出來。使學生在讀中欣賞品味,既激發(fā)了學生讀書的欲望,提高品味詞句的能力,又再一次為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質(zhì)所折服。
。、想:
如果你就是文中的人物,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會說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學生在頭腦中再現(xiàn)課文內(nèi)容,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四、作業(yè)設計
提供兩個情景讓學生進行寫話練習并交流。
【板書設計】
阿姨為奶奶推門──聽說 溫暖
母親原諒護士──親歷 溫暖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記敘的要素,品味語言,感悟文章意蘊。
3、激發(fā)學生愛的情感,培養(yǎng)理解和想像能力。
【教學重點】
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蠟燭的特殊意義。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查閱資料,了解二戰(zhàn)中蘇聯(lián)紅軍解放南斯拉夫的情況。
2、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內(nèi)容】
這是一篇戰(zhàn)地通訊,寫的是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婦人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喜燭,點在了一位蘇聯(lián)紅軍戰(zhàn)士的墳頭。文章贊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zhàn)斗的友誼,歌頌了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lián)紅軍的深厚感情。學習這篇文章,要用心感受老婦人對蘇聯(lián)戰(zhàn)士情同母子的'深情。
【教學設計】
一、導入
有這樣一個故事,夫妻二人都是工人,他們有一個兒子上初中三年級。家里只有一間房子,約十五六平方米,擺一張雙人床,一張單人床,一張學生桌,家里就塞滿了。爸爸身體不好,經(jīng)常咳嗽,一咳嗽小屋就跟著震動,兒子寫作業(yè)思路就會被打亂,為了兒子的學習,爸爸嗓子一癢就趕緊躲出去,每天晚飯后兒子要寫作業(yè)了,爸爸就躲出去,這幾乎成了一種規(guī)律、一種習慣。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紛紛揚揚下起鵝毛大雪。有一天,兒子臨近期末考試,在溫暖寧靜的小屋里不知不覺學習到夜深。作業(yè)剛做完,忽然隱約聽到窗外的咳嗽聲,他從窗戶往外望去,大雪中一個穿著棉大衣戴著口罩的人,周身潔白,成了個雪人,兒子像一下子被電擊著了,淚流滿面的跑出去……無聲的雪花蓋住了這對擁抱的父子。這是一個普通的親情故事,但令我們感動。還有一種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給我們震撼。今天我們學習的《蠟燭》一課,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二、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并出示學習目標。
2、教師檢查預習(學生交流、鞏固)。
3、教師(或?qū)W生)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
4、投影思考題:
1、復述課文情節(jié),說說課文表現(xiàn)了什么主題。
2、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老婦人是怎樣的一個人。
5、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
預期達到:
、 跨越國界,情同母子,戰(zhàn)斗的友誼。
、 老婦人渴望解放、和平,對蘇聯(lián)紅軍烈士滿懷敬意,奉獻愛意。表現(xiàn)出深沉、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三、研讀賞析
教師導學:這篇文章非常感人,給我們留下難忘的印象。那么,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研讀課文,思考問題。
投影思考題:
1、找出令你感動的情節(jié)、段落或句子,分析使你感動的原因。
2、試分析蠟燭有什么特殊意義。
學生默讀,自由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預期達到:
1、題材感人,重點描寫老婦人掩埋蘇聯(lián)烈士的過程,突出蠟燭、燭光。
感人的原因:環(huán)境危險,炮火連天;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婦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士;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的意義。
2、蠟燭的珍貴意義:
老婦人珍藏了45年的結婚的喜燭一直舍不得用,現(xiàn)在,把它們拿出來點在烈士的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特殊的環(huán)境里,燭光顯出了特殊的意義。
四、拓展延伸
教師導學:文章中的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她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是通過動作來表現(xiàn)的,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精讀文章倒數(shù)第四、五兩段,展開想像,揣摩一下老婦人有哪些心理,回答問題。
投影思考題:
1、老婦人為什么不說話,她心里是怎樣想的?
2、老婦人為什么對他們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學生齊讀或分讀,自由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意蘊,啟發(fā)學生就文句提出一個個問題推想。只要學生的思路打開了,理解就深刻了。
五、教師小結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婦人不顧生死,不顧年老體衰,滿懷愛意地埋葬蘇聯(lián)紅軍烈士的遺體,這種感情,達到了跨越國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都得到升華。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體會這種美好的感情。
六、布置作業(yè)
把你設想的老婦人的心理寫下來,整理到練習本上,并且用上研讀與練習中的字詞,300字左右即可。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觀察圖畫,初步感知漢字的形體美,產(chǎn)生對祖國文字的喜愛之情。
2、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圖文對照,感知字形,了解字義,體會象形字的特點。
3、認識20個生字,能正確書寫中10個生字。掌握L(豎折)、。M折鉤)、J(豎鉤)、>(橫撇)、(豎折折鉤)5種基本筆畫。
4、學習正確朗讀短文,在朗讀中體會也的用法。
教學準備:
教師:1、準備本課的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有條件的準備與文中自然景象相關的音樂片斷、錄像帶。2、準備田字格黑板。
學生:觀察日、月、山、水、炎、樹木、莊稼、畫畫馬、牛、羊,了解有關的知識。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步驟:
一、處用音樂、錄像或圖片創(chuàng)造美的環(huán)境,感受自然景物的美
開課時,教師通過放錄像或配樂看圖片,讓學生看圓圓的太陽光芒四射;彎彎的月亮如一只金色的小船,飄飄蕩蕩;小溪水嘩嘩地響著,時進還躍出一條條活蹦亂跳的小魚。此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這些概念更具體、形象、生動,加強了學生對日、月、山、水、火等事物的感性認識,充分感受其美的形象。如果沒有條件,可采取讓學生畫一畫見過的日、月、山、水、火的情景,并把圖上的內(nèi)容講給大家聽的形式。
二、掌握字形,理清字理,感悟漢字的形體美
教師可以有重點地指導學生觀察一兩個字,通過對比觀察,找出每幅圖上的具體事物與象形字的相似之處,引導學生借助象形字記憶生字字形,體會漢字的形體美。
如:教學山時,引導學生從圖到字觀察,山字是三座高峰并峙的角形。象形的山字三個角變成了三條豎線,中間一條最長,兩邊的兩條稍短,雖然山字的象形性大為減弱,但仍保存了角形字所概括的、山高高聳立的美。通過山與山的比較,體會到如讓三條豎線一樣長,那山的高聳的氣勢就不能表現(xiàn)出來。
三、利用規(guī)律,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美
1、學生自己觀察其余字的變化,體會字形與字義。
2、小組交流學習,記憶生字的字形,欣賞漢字的美。
四、大膽想象,表現(xiàn)美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讀句子。熟讀課文,了解句子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如水火不相讓的讓是什么意思,師生共同討論。
2、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朗讀,在讀中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對日、月、山、水、火進行生動形象的理解。
五、自主識字與寫字
1、用競賽或游戲的方法,激勵學生自主識字。
2、認識4種新的基本筆畫。
3、教師范寫日、水兩個字,讓學生知道怎樣利用田字格寫字,并體會幾種基本筆畫的運筆方法。
4、學生寫字,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學生的執(zhí)筆、寫字姿勢。寫字要在課內(nèi)給足時間,不求數(shù)量過多,但求質(zhì)量高。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七年級數(shù)學是初中數(shù)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學期的教學,要使學生學會適應日常生活,參加生產(chǎn)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須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yǎng)運算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創(chuàng)新意識、良好個性品質(zhì)及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二、學生基本情況:
根據(jù)分班考試的情況來分析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并不理想,總體的水平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學生較多。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厭學情況嚴重,紀律渙散,意志力薄弱,學習欠缺勤奮,學習的自覺性不高。
根據(jù)上述情況本期的工作重點將扭轉(zhuǎn)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抓優(yōu)扶差,同時強調(diào)對數(shù)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反對死記硬背,以推動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不斷加強學生的邏輯推理、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以便提升學生的整體成績,應在合適的時候補充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本學期中我要抽出一定的時間給孩子們講講有關新概念幾何,提升學生素質(zhì);在學習態(tài)度上,部分學生上課能全神貫注,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部分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上的困難,使他們對數(shù)學處于一種放棄的心態(tài),課堂作業(yè),大部分學生能認真完成,少數(shù)學生需要教師督促,這一少數(shù)學生也成為老師的重點牽掛對象,課堂家庭作業(yè),學生完成的質(zhì)量要打折扣,學生的自覺性降低了,學習的風氣有所淡化,是本學期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學生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還不理想,預習的習慣,進行總結的習慣,自習課專心致志學習的習慣,主動糾正(考試、作業(yè)后)錯誤的習慣,還需要加強,需要教師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這是本期教學中重點予以關注的。
三、教學目標要求
期中授完第九章,期末授完下冊全冊。
四、提高學科教育質(zhì)量的主要措施:
1、認真做好教學六認真工作。把教學六認真作為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鉆研新教材,根據(jù)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nèi)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yè),認真輔導,認真制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說。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shù)學家,數(shù)學史,介紹相應的數(shù)學趣題,給出數(shù)學課外思考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guī)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yǎng)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是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根本途徑之一,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讓學生處于一種思如泉涌的狀態(tài)。
4、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有助于學生穩(wěn)步提高學習成績,發(fā)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6、開展分層教學,布置作業(yè)設置A、B、C三類分層布置分別適合于差、中、好三類學生,課堂上的提問照顧好好、中、差三類學生,使他們都等到發(fā)展。
7、進行個別輔導,優(yōu)生提升能力,扎實打牢基礎知識,對差生,一些關鍵知識,輔導差生過關,為差生以后的發(fā)展鋪平道路。
8、站在系統(tǒng)的高度,使知識構筑在一個系統(tǒng),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八方聯(lián)系,渾然一體,使學生學得輕松,記得牢固。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數(shù) 教學起止時間 章節(jié)
1~8周 20xx.3.114.24 第一章1.1第三章3.6
9周 4.255.1 期中考試
10~17周 5.26.26 第十章10.1第十二章12.3
18~19周 6.277.10 期末復習考試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揣摩含義豐富的語句。
2、過程與方法
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品味揣摩含義豐富的語句。
2、培養(yǎng)學生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感悟親情美。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1、引入:
有一種水,能讓人喝醉,這種水叫做母愛,因為母愛如水;有一座山,能讓你堅韌,這座山叫做父愛,因為父愛如山。我們的父母整天辛辛苦苦的工作,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他們年紀大了,孱弱的雙肩已經(jīng)不堪重負。今天,就讓我們攙扶著他們走進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
2、聽文入境
問:從文中的字里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生:……
師小結:大家的的用詞非常豐富,團結友愛、幸福美滿、互敬互愛,最后我們都可以把它歸結為一個詞“和諧”。(下面就讓我們把自己也融入到這樣一個和諧的家庭,跟著舒緩地音樂讀起來,開始!)
3、讀文生情
作者在文中寫了何事?何人?何景?讓一個平凡的家庭盡顯和諧。
。犞蠹覄偛磐度氲睦首x,我也仿佛沉醉在親情的世界里,我想通過剛才的朗讀,一定讀出了很多)請大家回答問題。
A:歸納文章寫了什么事情?
B:散步過程中出現(xiàn)了哪些人?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第一段……,除了這一句,還有哪些句子也能現(xiàn)人物之間的這種關系?
。◣屠蠋熃鉀Q疑問:莫懷戚的《散步》語言非常精煉,但文章第一句寫到……,我覺得很啰嗦,直接寫“我們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庇泻尾缓媚?我弄不明白,誰幫幫我。)
C:寫了何景呢?(第四自然段)
※ 生讀
※ 生評析(情感角度、重音、節(jié)奏)
※ 寫了初春的哪些景物呢
※ 生回答并進一步談感受
D:景物描寫在全文中到底起到怎樣的一個作用呢?
——情節(jié)安排上、結構上、鋪設一種和諧的氛圍,為后文描寫做好鋪墊……
E:文中有很多句子很美,比如,……我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
“我的母親老了,他早已習慣聽從他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使文句有音韻感,文句對稱,形成一種和諧的句式,使文章增添亮點。
還有嗎?找找看。
※ 找讀
※ 一起朗讀這些句子,一人與大家對讀
4、這一家人在散步過程中哪些細節(jié)打動了你?
A: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為母親的身體著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里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
B: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愿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很是尊重老人家的意見,知道母親伴同我的日子不會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C:母親本不愿意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xiàn)在很聽我的話,就象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母親很害怕自己給兒子孫子媳婦造成麻煩,怕成為他們的拖累,所以寧愿一個人在家.
D: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母親很為小輩著想,不愿意為難自己的兒子,更不愿意為了自己攪了一家人的興致.
E:“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穩(wěn)穩(wěn)的,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明確:“世界“這是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拔摇北衬赣H,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
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xù)。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
可見,本文寫了一件“散步”的小事,卻表現(xiàn)了“尊老愛幼”的大主題,這就是“以小見大”的寫法
小結:親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搖籃.一個和諧與溫馨的家庭,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共同用愛心來營造,當彼此的利益和愿望發(fā)生沖突時,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和體諒,學會忍讓和寬容,要有一種保護幼小,善待老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是這篇文章所告訴我們的。
對于這種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文章只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但卻表現(xiàn)了一個重大的主題(小事情表現(xiàn)大主題),所以同學對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細觀察,用心感受,才能寫出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5、品文入理(一個和諧的家庭,需要我們用心去經(jīng)營,下面我們分小組討論兩個問題)
※ 在整個散步過程中,你認為誰做的最好?
※ 在這個家庭中,誰的權利最大?
——一家人每個人都做得好,權利一樣的大。問題的提出是在進一步引導我們不斷地品析人物形象,而不在于非得每個人的觀點一樣。
A:討論,師巡視
B:交流
C:小結(這種互相聽從,構成了一條親情鏈,始終鏈在了一起,確實一個家庭不存在著權力的大小,他們互相尊重、互相關愛,于是就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家庭,其實孝順父母古來有之,我們的孟子曾經(jīng)說過:“老吾老……”,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yǎng)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shù)中國人做得最好!痹竿瑢W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tǒng)美德代代相傳,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
課堂總結:
其實,生活中親情無處不在,生活的細枝末節(jié)無不體現(xiàn)出父母對我們的關愛,讓我們用心觀察生活,用心靈感受親情、珍愛親情。讓我們一起用愛擔起家庭的責任,用情擔起社會的責任,為美好的明天唱出最動聽、最優(yōu)美的旋律吧。最后老師把這一首《讓愛住我家》送給大家。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珍惜得來不易的團圓。
學習了本文,你一定有萬千感慨吧,請掬捧起你腦海那思維的浪花,拿起你手中的筆,以“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為題,寫下你現(xiàn)在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預習提示
認讀生字,會寫生字。
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目標
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進一步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書掌握識字的方法。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風箏代表著“我們”理想。
有感情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風箏代表的含義。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同學們,春天人們最喜歡做的戶外活動是什么?你都見過什么樣式的風箏?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看老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這篇課文里也介紹了很多風箏,想知道它們是什么樣式的風箏嗎?趕快打開書,看書中是怎么寫的。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標自然段的序號,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
生字都認識了?我們一起來認一認。(出示課件)指名讀、開火車讀。
強調(diào):翅膀翩舞勺的讀音及字形。
這些生字都回到課文里了,你們還認識嗎?讓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4、先用手勢告訴老師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我們來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們的生字讀音讀準了嗎?
請同學們評價一下,你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什么?
精讀課文、體會感悟
同學們說的不錯,下面請你們默讀課文,畫出“我”和小伙伴都放飛了什么樣的風箏?
誰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師隨機板書。
小伙伴們扎出這么多的風箏,咦?為什么他們扎出的風箏不一樣呢?你能從書中找出答案嗎?課件出示:“每個人的理想不一樣,扎出來的風箏也不一樣!
那么你們知道這四位小朋友的理想是什么嗎?快速略讀課文,找出答案。
讀中感悟
老師知道咱班肯定有小朋友和這些小朋友的理想一樣,那么挑選你喜歡的段落,自己練習朗讀。指名讀。
老師想知道“翩翩起舞”是什么意思?誰能給大家表演一下?教師評價:你表演的真像。
我們班王雨薇和“薇薇”的薇一樣。過渡:芳芳沒有想好,于是就照自己的樣子做了個風箏,老師想知道你們的理想是什么?誰來說?
如果讓你們來放風箏,你想放什么樣的風箏?過渡:下面就請你們閉上眼睛,想像一下,天空中飛著的都是象征著你們理想的風箏,你此時的心情怎樣?就請你帶著這種心情,朗讀下面的一段話。(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朗讀出現(xiàn)問題時,可以進行示范,進一步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也可以師生共同合作朗讀。
是啊,理想的翅膀就是這些在天空中飛著的——風箏(教師板書)。小結:同學們,這些風箏就代表我們的理想,它寄托著我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下面就讓我們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一起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課外延伸
同學們,要想讓象征自己理想的風箏越飛越高,現(xiàn)在應該怎樣做呢?
【教學設計方案合集7篇】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合集10篇06-13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合集九篇03-13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合集6篇03-04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合集6篇01-06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合集8篇12-09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合集10篇11-24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7篇10-04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合集10篇06-15
教學設計方案合集七篇05-28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10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