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理解“西辭”“煙花三月”“盡”“唯”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養(yǎng)成審美情趣,提高鑒賞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難點】學生養(yǎng)成審美情趣,提高鑒賞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代的交通和通訊都非常的不方便,離別容易,相見難,所以送行就成了人們表達深情厚誼的一種方式,也成了詩人們爭先歌詠的題材,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就是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送別詩。(板書標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二)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屏幕出示生字詞,學生朗讀)
2.師生互動,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詩人李白和寫作背景。
3.回顧以前學詩的方法。(如查字典、看注釋、看插圖、讀資料等)
4.引導學生自主選用以上方法同桌之間互相說說詩的大意,全班交流詩的大意。
(作者在黃鶴樓送他的朋友孟浩然去廣陵的情景。)
(三)深入研讀
1.學生思考詩中第一句中的“故人”是指誰?
2.請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師生互動,明確位置。
(教師板畫幫助理解)
3.圖文對照,理解“西辭”是什么意思?
(武漢在揚州的西邊,所以,西辭是西邊辭行的意思,就是離開西邊,順江東下到揚州。)
4.抓住“煙花三月”,展開想象。
(拓展學生思維,體會“盛世、盛景融名人”的.華美畫面。)
5.重點體會“遠影、盡、流”等詞語的豐富內涵。
(引領體會目送時間之長,情誼之深。)
(四)鞏固提高
滾滾東去的僅僅是一江春水嗎?小組內交流,結合實際生活,談談你的理解。
(引導體會雖然“多情自古傷別離”,但“人雖分,心相隨,情永在”的豐富內涵。)
(五)小結作業(yè)
小結:圍繞“朋友間的真摯情誼”做總結。
作業(yè):談話激發(fā)學下一首詩和繼續(xù)搜集這一類詩的興趣。布置預習作業(yè)。
四、教學反思
首先,小學段的詩詞的教學尤其要注重朗讀,需要老師采用多種朗讀手段,引導學生以讀促悟。其次小學課堂應是非;顫,充滿活力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之中,注重情景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寓教于樂,從而樂學、好學。此外,古詩詞約義豐,教學時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改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10-20
改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文02-14
改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文06-17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古詩鑒賞07-28
擴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文12-02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擴寫作文06-23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寫作文10-19
改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文15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