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學設(shè)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shè)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shè)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我們應(yīng)該怎么寫教學設(shè)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晏子使楚》教學設(shè)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晏子使楚》教學設(shè)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抓住晏子三斗楚王時據(jù)理力爭的言行,重點理解“侮辱”“尊重”的含義,體會人物的智慧和愛國氣節(jié)。
2、過程與方法目標: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理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學習簡單的推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晏子維護國家尊嚴的品質(zhì),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體會晏子的智慧以及維護國家尊嚴的品質(zhì)。
教學難點:
讀懂晏子反駁楚王的幾句話的含義,理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學習簡單的推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入,進入角色。
1.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當外交官?讓我們也學學晏子,學當小小外交官,跟隨大夫晏子出使楚國,去見識見識春秋末期那變幻莫測而又扣人心弦的外交風云,看看晏子是如何和楚王唇槍舌戰(zhàn),挫敗楚王的。
2.回憶《晏子使楚》故事的起因,最后的結(jié)果各是什么?
3.怎么會有這樣截然相反的結(jié)果呢?
二、走近晏子,研讀晏子。
1.快速讀課文,說一說楚王為什么從最初的想侮辱晏子到最后的不得不尊重晏子,這期間經(jīng)歷了什么?
2.指名讀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3.交流反饋,緊緊抓住晏子與楚王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品讀賞析。
三、表演課本劇,體會晏子。
面對楚王的三次侮辱,晏子針鋒相對,巧妙反駁,這樣的場面既緊張又精彩。各位隨晏子出使到楚國的小外交官們,你們愿不愿意用表演來再現(xiàn)當時晏子三次受辱與反駁的情景?要把你們當時觀察到的楚王與晏子等人的動作、神態(tài)、說話時的語氣通過表演表現(xiàn)出來。
四、贊美晏子,深化情感。
同學們既聆聽了晏子能言善辯的外交辭令,又目睹了同伴甚至自己的表演。那么,你佩服晏子嗎?那你想怎樣夸夸他?
五、學習晏子,嘗試反駁。
楚王本想侮辱晏子,以顯示楚國的威風,卻沒有想到被晏子反駁得啞口無言。他看斗不過晏子,卻又不甘心受辱。突然,他看見你們這班小外交官,便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向你們瞟了一眼,輕蔑地說:“哼!齊國是不是沒有人了,怎么來的盡是你們這些乳臭未干的娃娃外交官?”小外交官們,面對楚王對你們的侮辱,你們肯低頭認輸嗎?那你們將怎樣反駁?
六、交流作業(yè),理解尊嚴。
其實,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像晏子一樣的政治家、外交家在維護祖國尊嚴的關(guān)鍵時刻處變不驚,能言善辯,同時也表現(xiàn)出他們敢于斗爭和善于斗爭的優(yōu)秀品質(zhì)。像歷史上的諸葛亮,新的周總理、陳毅、喬冠華、錢琪琛……請同學們拿出查找的資料,互相交流。
七、全文,升華情感。
《晏子使楚》教學設(shè)計2
學生視角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故事,充滿了智趣與哲理。本課引人人勝,學生讀罷,不禁深究晏子為了維護自己的人格和國家的尊嚴,到底是怎樣反駁楚王的,
難點
晏子的機智過人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教師思考
本課是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qū)懙,條理非常清楚。教學時,在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理清課文的條理,并利用課文提供的引人人勝的故事、
雄辯生動的對話,采取多種教學方式,豐富學生的智慧,完善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心智的全面發(fā)展。
重點
1、了解楚王怎樣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如何對待的。
2、明確課文的寫作順序。
設(shè)計特色
讀中悟理,演中悟理。
信息資料
有關(guān)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故事;晏子的生平介紹等。
[教學要求]
1、了解楚王是用什么辦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用什么辦法反駁楚王,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2、理清課文的條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2、以“選擇讀段”法來匯報晏子進楚國時“楚王怎樣侮辱”、
“晏子怎樣反駁”以及“結(jié)果如何”的,同時板書。
啟發(fā)學生:用更簡潔的浯言來概括,分小組進行練習。如: “進楚國——進狗洞——進狗國——大開城門!
(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及合作學習的精神。)
3、引導學生在三次板書的基礎(chǔ)上概括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
。p緩學生概括全文的難度,激發(fā)他們的表達欲望。)
4、引導學生質(zhì)疑,并通過小組研究,解決問題。
如:生提問:晏子是如何令楚于感到理屈的?
。1)生讀書,研討問題。交流看法:
。2)匯報交流: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3)語言訓練:還有不同的說法嗎?如: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4)讀出這種感覺,;
5、師從不同角度提問:楚王為什么侮辱晏子?你認為楚王是千
什么樣的人:指導朗讀。
(教師意想不到的發(fā)問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他們思維發(fā)展的廣度與深度。)
概括楚王是什么人可集思廣益、從不同角度用恰當?shù)脑~語概括。
6、讀最后一句話,體會其中的含義,練習用多種方式表達,如:反問句等。
。ㄗプ∮柧汓c進行表達方式的培養(yǎng),既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又豐富了學生的語言。)
三、介紹晏子生平,完善學生對晏子整體人格的認識,并在此基礎(chǔ)上對晏子說一句敬佩的話。
(教師充分利用課本之外的相關(guān)課程資源引發(fā)學生對晏子的敬慕之情,表達的愿望也油然而生。)
四、課堂練習
1、說出描寫人物智慧的3個詞語,如有膽有識……
2、小練筆:回憶生活中的小事,練習用對話描寫的方式突出人物的機智。
五、實踐活動
1、排演課本劇,加深對本課人物的理解。
2、 開故事會,講一講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自己喜歡的故事。
板書
晏子使楚
楚王侮辱 晏子反駁 結(jié)果
進楚國 進狗洞 進狗國 大開城門
見楚王 下等人 下等國 賠著笑
酒席上 齊人是賊 國風不正 賠不是
《晏子使楚》教學設(shè)計3
教學目標:
1、會寫“侮、辱”等生字,會認“敝、柑”等生字,能正確讀寫“侮辱、安居樂業(y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3、學習第一回合,體會晏子能言善辯的才能和維護國家的精神。從人物對話中體會人物特點。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同學們,在今天上課之前,老師想先和大家來分享一個故事。
。ǔ鍪竟适拢
2、從這個故事里,你看懂了什么?
3、再來看一個,哎,你看這個人又是怎么反駁的?
二、揭題導入
1、看來,這語言可是一門大學問,要看你會不會說。其實這樣會說話的人啊不只這兩位,早在咱們古代的中國就有一位。他就是晏子(出示晏子二字)
2、關(guān)于晏子,你了解什么?
3、他明明叫晏嬰,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
4、(子是對古代男子的尊稱),像這樣的稱呼你還能找出幾個來嗎?
5、看來這晏子可是個不簡單的人,今天我們就要來看一看(讀課題:晏子使楚)
6、讀了這個課題,你知道了什么?
7、哎,你幫我們解釋了一個字的意思,使的意思是(出使)
8、那么,在晏子出使楚國時,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呢?打開書本。
三、初讀,交流課文主要內(nèi)容
1、現(xiàn)在老師請同學來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邊讀邊想一想課文主要內(nèi)容。
2、請生分段讀課文。隨時糾正字音(侮、乘機、規(guī)矩、枳、敝、大夫)
3、出示詞語:帶讀,齊讀
重點書寫:辱、侮
4、這是一篇寫事情的課文,我們在概括這種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時,要注意抓住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誰來試試。
5、預(yù)設(shè):這個經(jīng)過有點啰嗦,誰來簡潔一點。
說得很好,但是漏了……
四、研讀第一回合,感受晏子的機智
1、楚王和晏子一共進行了三個回合的交鋒,那具體戰(zhàn)況是怎么樣的呢?我們先來看第一回合。
2、自由讀課文1至3自然段,分別劃出描寫楚王和晏子的話,想一想,你從中讀明白了什么?
3、隨機交流
有一回,齊王派大夫晏子去訪問楚國……顯顯楚國的威風。
1)、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仗著”、“國勢強盛”
“顯顯”、“威風”------楚王早做好了準備
“乘機”、“侮辱”
2)、在我們的故事里,這里的楚王可是剛上場,怎么樣?留給你什么印象?
3)、現(xiàn)在你就是楚王,誰來傲慢地讀一讀。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讓晏子從這個洞進去。
1)、哎,你又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知道”、“從這個洞進去”------楚王做好了侮辱晏子的準備,晏子剛到楚王,下馬威
2)、現(xiàn)在晏子面臨一個選擇,要么鉆,要么不鉆。如果鉆進行會怎么樣?不鉆進去呢?
3)、搞得不好就會讓楚王抓住把柄了,那可就不好了。那么晏子是怎么處理的?
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
1)、你從他的這個回答里聽出了什么?
“是狗洞,不是城門”------楚國是狗國
“訪狗國”、“鉆狗洞”那么楚王就是?
2)、其實晏子的意思很明白,如果我今天從這個洞里進去,那么你們楚國就是?你楚王就是?
3)、你要是楚王,你還敢不敢讓他鉆?
4)、再讀讀晏子的這番話,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怎樣的國家?”------他為什么這樣問?
為什么不直接說?
“看了看”-------為什么不是想了想,而是看了看?反映敏捷、聰明、將計就計
5)、假如你現(xiàn)在的身份就是齊國的使臣晏子,你覺得你在說這番話的時候應(yīng)該用怎樣的語氣說?自己先試試。
6)、朗讀
7)、面對晏子的這個問題,楚王的反映如何?
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1)、你從這里又讀明白了什么?
“只好”“大開”------楚王的無奈
2)、你覺得在這第一回合里楚王怎么樣?
3)、前面我們看到的楚王是怎么樣的?現(xiàn)在呢?
4、小結(jié):同學們,在這第一回合里,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晏子?
可是啊,楚王的刁難并沒有結(jié)束,那么下兩個回合又是怎么樣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來學習。
五、布置作業(yè)
1、課堂作業(yè)本1、4、5.
《晏子使楚》教學設(shè)計4
教學目標
1、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晏子使楚》這個故事內(nèi)容。理解晏子出使楚國時表現(xiàn)出的聰明才智,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凜然氣節(jié)。
2、 抓住晏子三次反擊楚王的侮辱時據(jù)理力爭的言行,體會“侮辱”和“尊重”兩個詞的含義。
預(yù)習提示
1、 讀通課文,畫出生字、新詞,借助工具書理解。
2、 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 試回答課后問題。
4、 搜集晏子相關(guān)的信息。
5、 在預(yù)習本上記下預(yù)習困惑。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個文明古國,擁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這些故事耐人尋味,給人啟迪,今天我們再來學習春秋末期的晏子使楚這個故事,看它給我們留下哪些思考。出示課題:《晏子使楚》, 齊讀課題。
設(shè)計意圖簡明的語言定位了閱讀的角度,有效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閱讀主動性。
二、匯報預(yù)習收獲
1、昨晚要求大家根據(jù)預(yù)習提示預(yù)習課文,誰來告訴大家:你在預(yù)習中弄明白了哪些問題?
2、你搜集到了哪些有關(guān)晏子的信息?
3、老師也搜集到有關(guān)晏子的一些信息,我們來看看:(出示課件1)
晏子 名嬰,字仲平,山東高密人,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能言善辯,很有才干,齊威王派他出訪楚國。
4、你在預(yù)習中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設(shè)計意圖匯報預(yù)習收獲強化了預(yù)習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質(zhì)疑能力。
三、確定學習任務(wù)
通過預(yù)習同學們獲取了這么多信息,大家個個都是會自主學習的孩子。從剛才大家的匯報和提問中老師篩選出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作為我們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wù)。(出示課件2)
1、楚王幾次侮辱晏子?
2、每次他都是怎樣侮辱的?晏子又是怎樣反擊的? 結(jié)果怎樣?
一生讀“學習任務(wù)”,使全體同學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wù)。
設(shè)計意圖以學定教,確定了學習任務(wù),教學活動有了目標,課堂才能省時高效。
四、小組合作學習
1、圍繞這些任務(wù),自己默讀全文,思考三分鐘。
2、小組圍繞“任務(wù)”展開合作學習。出示合作學習要求:(出示課件3)
合作學習要求:
1、小組交流的聲音不要太大,組內(nèi)成員聽見即可。交流時間為5分鐘。
2、組長安排組員有序發(fā)言,一人匯報,其他同學專心傾聽,之后做好評價和補充。
3、各組推選一名匯報員,匯總大家的意見,代表小組交流展示合作學習結(jié)果。
一生讀“合作學習要求”,各小組按要求合作學習。
設(shè)計意圖構(gòu)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具體的操作流程,對合作學習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給予指導,增強了合作學習效果。
五、展示學習收獲
各組推薦的代表請起立,匯報小組學習收獲:
第一組匯報:楚王幾次侮辱晏子?(教師板書:楚王 侮辱 晏子 三次 )
接著匯報:晏子和楚王第一次較量情景:
第一次楚王是怎么侮辱燕子的?(各代表不用舉手,用“我來說”、“我補充”、“我認為”的形式自由說)
師:我們把晏子所受的非禮用三個字概括為:“鉆狗洞”。(板書:鉆狗洞)
面對這樣的歧視和侮辱,晏子是怎樣反擊的?找出課文中的句子(出示課件4)
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 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
齊讀,談?wù)勛约旱睦斫狻?/p>
師:是呀,只有訪問“狗國”, 才從狗洞進去,楚王還敢讓晏子這樣做嗎?結(jié)果呢?(板書:是狗國 只好吩咐打開城門迎接晏子)
師總結(jié):宴子用自己的智慧為他個人和國家贏得了尊嚴,很體面地從正門進入了楚國,第一次的較量以楚王的失敗宣告結(jié)束。
交流第二次較量的情景:
楚王第二次是怎樣侮辱宴子的?
晏子是怎樣描述齊國人多的?找出課文中的句子。(出示課件5)
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人們都把袖子舉起來,就能連成一片云;人們都甩一把汗,就能夠下一場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尖。
女生讀這句。
1、這句晏子用什么手法形容齊國的人多?
師:晏子用夸張的手法形容齊國的人多:揮袖成云,揮汗如雨,大街上摩肩接踵。既然齊國這么多人,齊威王卻派身材矮小,其貌不揚的晏子來,楚王是在嘲笑齊國沒人才。(板書:沒人才)
2、面對楚王的嘲笑晏子又是怎樣反擊的?找出晏子所說的話。(出示課件6)
晏子說:“敝國有個規(guī)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的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這兒來了!
這句的意思是:我是最下等人,被派來訪問楚國,因為楚國是( )。
男生讀這句話。讓學生談?wù)勛约簩@句話的理解。(板書:下等國)
3、第二番較量的結(jié)果怎樣?(板書:只好陪著笑)
師總結(jié):這一次精彩的較量是我們課文第幾自然段?請你畫出描寫神情的詞,我們師生分角色來讀,注意帶上感情,神情和動作。
匯報第三次較量情景:
1、觀察老師的板書,各小組代表以板書的形式匯報合作學習收獲。
2、各小組代表講解自己的板書。
3、評價小組代表的板書(從字的規(guī)范程度,板書的概括程度和美觀程度)。最佳板書為:沒出息 強盜國 只好賠不是
4、晏子三次有力的反擊,最后的結(jié)果怎樣?(板書: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了)
教師總結(jié):楚王本想侮辱晏子,結(jié)果被晏子三次反擊,敗在晏子的手下,不得不尊重這位相貌不揚的大夫了。從這三次精彩的雄辯,這個故事中的兩位主人公的形象在我們面前鮮明起來了。大家來評價評價這兩位人物。(出示課件7)
你喜歡這個故事中哪個人物,為什么?
你不喜歡哪個人物,為什么?
師總結(jié):尊嚴使人不再丑陋,尊嚴讓美麗成為了永恒。晏子這一事跡永遠在史冊里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設(shè)計意圖搭建交流、展示的平臺,滿足學生個性化表達的需要,促進生生互動,使他們在傾聽、對話中不斷發(fā)現(xiàn),自主構(gòu)建,經(jīng)歷情感的體驗和生命的成長。
六、課外拓展延伸
在歷史中,在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像晏子一樣有智慧,有口才的人,你知道哪些?(出示課件8)
你還知道哪些人有智慧,有口才?
老師這里也搜集到了一些這方面的信息,大家請看:(出示課件9)
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 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并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一位學生讀給大家聽。
。ǔ鍪菊n件10)
一位美國記者在采訪周總理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chǎn)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么還要用我們美國產(chǎn)的鋼筆呢?”周總理聽后,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zhàn)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不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泵绹浾咭宦牐D時啞口無言。
一位學生讀給大家聽。
七、課堂達標檢測
學習任務(wù)當堂完成,課下才輕松愉快。這節(jié)課大家學的主動、投入,下面檢測一下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wù)完成的怎么樣。(出示課件11)
1、《晏子使楚》這課主要寫了我國( )末期齊國大夫( )出使( )的事。楚王( )次侮辱晏子,卻被晏子反擊,贏得了( ),表現(xiàn)了晏子( )。
2、請你從“侮辱”、“尊重”任選一詞說一句話。
1、小組討論2分鐘。
2、各組代表匯報。
師總結(jié):不侮辱別人是一種教養(yǎng),尊重每一個人是一種美德。這節(jié)課老師看到了大家的成長,我很欣慰,你快樂嗎?學習是快樂的,成長是快樂的。
設(shè)計意圖當堂練習,及時反饋補救,提高了教學效率,減輕了課余負擔,以達到“惜時增效,輕負高效”的課堂。
《晏子使楚》教學設(shè)計5
教材簡析:
《晏子使楚》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顯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贊揚了晏子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凜然正氣、愛國情懷和他高超的語言藝術(shù)。
本文寫作突出特點是以人物對話來塑造形象。文章按事情發(fā)展順序來寫,開頭寫楚王想侮辱晏子;接著寫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機智對答;最后寫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文章首尾照應(yīng),思路清晰,行文緊湊,結(jié)構(gòu)嚴謹。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對歷史中人物的認識并不陌生。教師只要循循善誘,加以引導,學生對課文的的學習和理解并達到預(yù)期的目標是完全可以的。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字,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弄明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是如何用巧妙的語言進行反擊的。
3、體會晏子的語言特點,學習勇于維護自己的尊嚴,維護祖國尊嚴的精神。
重點、難點:
三次反擊楚王的語句的理解,體會晏子的智慧、語言的藝術(shù)性,敢于維護自己的尊嚴、祖國尊嚴的精神。
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討論、講解相結(jié)合。
教學準備:
課件搜集有關(guān)晏子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兩千多年前,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各國紛爭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齊國和楚國都是大國,說到齊國就想起一個人,這個人身材矮小,但是他口才極好,他出使別的國家避免了許多的紛爭,他就是——晏子,晏子名嬰,因為他很有學問,又是男的,大家尊稱他為晏子。今天我們就學習有關(guān)他的一篇文章,晏子使楚。(板書課題)使:出使。楚:楚國。題目的意思是——晏子出使楚國,也就是晏子去楚國訪問。
師過渡:上節(jié)課我們預(yù)習了課文,下面老師考考大家。
(設(shè)計意圖:通過談話互動,學生能盡快進入本課學習話題,增添學習興趣。)
二、檢查預(yù)習情況
1、出示詞語自由讀,指名讀,齊讀。注意“大夫”的讀音,現(xiàn)在讀“dài fu”,是“醫(yī)生”的意思,過去讀“dà f”是官職的稱呼。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用人物加事情的方法概括就可以。(表揚同學們)
2、課文中有一句話直接說出了這次晏子出使楚國的結(jié)果,是那一句?(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什么意思?(必須尊重,不得不尊重)
(同學們真聰明,找得真準確。板書結(jié)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3、師過渡:一句話只要仔細讀,你會得到很多信息,你從剛才的那句話中讀出了什么?我們可以濃縮成一個詞:之前——侮辱(板書),我們就從“侮辱”這個詞出發(fā),細細品味文章的內(nèi)涵。
。ㄔO(shè)計意圖:提前強調(diào)通假字的讀法,為讀課文掃清障礙)
三、細讀研討,體會晏子的智慧、語言的藝術(shù)性
1、楚王要為什么侮辱晏子?自由讀一二自然段找答案,交流,師板書——原因:顯威風
2、文章中楚王幾次侮辱晏子?從哪些句子中看出楚王侮辱晏子,速讀課文3、4、3、自然段用“——”畫出來,并說說自己的理解。(1)學生速讀,畫句子,思考(2)交流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
師:這話太長了,可以怎么用自己的話說?(鉆狗洞——板書)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
師:從“瞅、冷笑”中,你知道了楚王對晏子什么態(tài)度?(輕視,根本看不起),這話什么意思?(沒人才——板書)
齊國人怎么這樣沒出息,干這種事?
師:楚王想說什么?(沒出息——板書)楚王的侮辱逐步升級,由晏子的長相到能力,最后升級到了整個國家。這些話使你知道了楚王是什么人?(特別霸道)面對這些晏子如何反擊的呢?咱們先來學習第三自然段第一次反擊。
4、出示要求:默讀第三自然段,畫出晏子反擊楚王的話,說說自己的理解。
(1)學生按要求學習
。2)交流
學生讀句子。
教師評價:找是找到了,但是讀的太平淡了,晏子看到眼前的洞他什么心情?請你加個修飾詞,讀——還可能是什么心情(怒氣沖沖心平氣和),再讀——
5、說說你的理解,教師相機課件展示推理過程。
教師總結(jié):晏子的語言巧妙在哪里呢?順水推舟(將計就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把開的洞定格為狗洞,不卑不亢把侮辱還給了楚王,楚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如若再不開城門自己的國家就是狗國,自己就是狗王了。結(jié)果楚王——板書(大開城門),開的是無可奈何,從哪個詞語中看出來的?(只好——板書)
總結(jié)學習方法剛才我們是用讀——畫反擊的語句——說自己的理解的方法學習的第一次反擊。好戲還在后面呢,請同學們用剛才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二次、第三次反擊。
6、學生自學第二次、第三次反擊
7、交流
。ㄔO(shè)計意圖: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墩Z文課程標準》也一再強調(diào),“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加深體驗與領(lǐng)悟”。而誦讀是語感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聯(lián)系課程標準闡述設(shè)計意圖)
第二次反擊
(1)順學而導,課件出示:這是什么話——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呢?
。2)師:晏子很會用修辭手法,這是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夸張)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用三個成語來概括一下句子的意思。(舉袖為云,揮汗如雨,摩肩接踵),我們把成語送進去再讀一下,其實我們也很有語言才能!
(3)師:關(guān)于第二次侮辱,晏子還說了什么?相機出示:晏子拱了拱手,說:“敝國有個規(guī)矩——所以派到這里來了!蹦阍趺蠢斫獾模空f說聽。
。4)師課件展示推理過程,總結(jié):拱了拱手,有禮貌。敝國對自己的謙虛的稱法,然后說了假規(guī)矩,推出楚國是下等國(下等國——板書)。結(jié)果?(陪著笑——板書)
。5)晏子語言妙在哪里?(先用夸張,再欲擒故縱——置之死地而后生)。
。ㄔO(shè)計意圖:課標指出,文言文學習,學生要能基本理解課文,復(fù)述故事就是檢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第三次反擊
。1)出示:哪知晏子面不改色——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2)師:你明白了什么?
。3)師:晏子拿柑橘說事,這是打比方,是環(huán)境使得齊國人成了盜賊的,言外之意,楚國是個——(盜賊國——板書)社會風氣不好。借力發(fā)力
。4)師總結(jié):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結(jié)果楚王?(賠不是)
。5)再讀故事的結(jié)果句子:師引導,三次侮辱,楚王都沒得逞,因此最終——齊讀——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四、人物評價拓展延伸
1、假如晏子回國后,齊王為晏子開了個慶功會,你也參加了,你來評價一下晏子是個什么人吧?
2、師評價總結(jié):好一個出色的外交家,一個不卑不亢的愛國人士,用自己的巧妙的語言維護了自己的尊嚴,維護了祖國的尊嚴,真厲害!怪不得人家叫他——齊讀(晏子)呢!
3、拓展:補充吉鴻昌事跡
有一次,愛國將領(lǐng)吉鴻昌在街上走,一個美國人走過來傲慢地說:“我去過一個島,島上就缺中國人和豬這兩樣東西。吉鴻昌聽了,不緊不慢地說:“我和你去了那島上就什么也不缺了!”(先叫學生回答吉鴻昌能怎么回答這個美國人的話,然后出答案。
4、想和他們一樣嗎?那得好好讀書認真學習。當然也得學習作者的表達,這篇文章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qū),把重點部分寫具體了。
。ㄔO(shè)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yīng)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積極主動的思考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本環(huán)節(jié)的精彩對話閱讀,抓住課文的核心:晏子的辯論技巧來賞析,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深層理解與體驗,并培養(yǎng)了發(fā)散思維能力,提高了賞析能力)
五、作業(yè):
排練課本劇。
六、板書設(shè)計:
晏子使楚
原因:顯威風
楚王(侮辱) 晏子(反擊)
鉆墻洞 訪狗國 只好開城門經(jīng)過 不中用 下等人──下等國 只好陪著笑
沒出息 (水土不同)社會風氣不好 只好賠不是結(jié)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七、教學反思:
一、找準切入點,導課自然
課的開始我就直奔主題:晏子使楚的結(jié)果是什么?學生立刻找到答案: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我抓住課文結(jié)尾的一句話:“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進行提問: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什么意思?我又巧妙引導:之前楚王侮辱晏子,為什么侮辱晏子呢?引導學生學習第一二自然段找出故事的原因。
二、教會學習方法,為學生搭橋引線
楚王又是怎么侮辱晏子的呢?晏子怎么反擊的?在教學晏子三次反擊侮辱的過程中不平均使用力量,讓學生在學會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的方法后,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主、合作、討論的學習空間。找出第二次第三次反駁的話后,通過第二次有側(cè)重地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第三次抓住對典故“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櫛”的理解來深入感悟人物的智慧。到這里,孩子們似乎都懂了“尊重”的內(nèi)涵,領(lǐng)悟了晏子的智慧。
三、以讀代講,體會感悟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世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理解進行朗讀。對人物的對話,要讓學生反復(fù)地朗讀,在朗讀中有所感悟和表現(xiàn)。為了讓學生能很好地體會到楚王的蠻橫霸道、盛氣凌人,體會晏子的沉著睿智,又針鋒相對不受侮辱的人物特點,教師認真地引導學生細讀人物的語言及前面的提示語,很好地感悟到人物內(nèi)心精神脈動,將句子的含義挖深挖透,理解文中話中有話,讀出文字背后的東西。
四、巧妙設(shè)疑,引導學習表達
在學生評價晏子憑借智慧和實力贏得尊嚴之后,我又拋出了一個問題:想和他們一樣嗎?那得好好讀書認真學習。當然也得學習作者的表達,作者是怎么描述這件事情的呢?智慧的光芒在課堂上熠熠閃爍。學生回顧整篇文章,結(jié)合板書總結(jié)學習表達方法。知道這篇文章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qū),把重點部分寫具體了,課文的開頭和結(jié)尾首尾呼應(yīng)。
五、板書設(shè)計別具匠心
板書設(shè)計,我動了一番腦筋,有助于學生比較全面、準確地概括課文的整體內(nèi)容,也含蓄地點出了中心——晏子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國家爭得榮譽,維護了國家的尊嚴。這就更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深層理解了。
課后讓學生編排課本劇并表演,學生饒有興趣,且對課文加深了理解。
反思這節(jié)課,自己也有一些遺憾:
感情朗讀不到位,對晏子的語言巧妙印象不深。曾有人說:“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反復(fù)朗讀,能加深印象,形成語感,這樣學生有了積累,才能更好地運用。然而,我卻匆匆而過,錯過了讓學生記憶這種智慧語言的最好時機?峙逻@節(jié)課學生學過課文后,只知道晏子的語言巧妙,而記不清晏子究竟說了什么了。
《晏子使楚》教學設(shè)計6
學習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晏子說的話,體會晏子的語言中所蘊含的智慧。
2.了解宴子出使楚國國,有力的反擊楚王的三次侮辱,維護了齊國的尊嚴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
3.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字,認識“侮辱、規(guī)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詞語。
教學重點
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樣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樣反駁的,理解句子中含著的意思,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zhì)。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釋課題,導入課文
1.出示課題“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介紹宴子。說明“子”是古代對對有學問有貢獻的男性的尊稱。說說,你知道中國古代還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說說課題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教師提出初讀要求:
(1)根據(jù)拼音,讀準生字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2)想想課文講了哪幾件事。
2.課堂交流
(1)課文講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駁了楚王,維護了齊國的尊嚴。(學生交流,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2)讀一讀難讀的句子。
3.嘗試給課文分段
(1)那些段落是寫三件事的?
(2)分段
三、再讀課文,走近宴子
1.大聲朗讀課文,想想課文讓你感到最氣憤的是什么?讓你感到最高興的又是什么?
2.課堂交流,并朗讀相應(yīng)的課文。
(1)最氣憤的是楚王“想乘機侮辱宴子,顯顯楚國的威風!
(2)最高興的是“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3.從楚王的變化中,你能說說宴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四、深入閱讀,體會智慧
1.研讀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一回合較量
(1)找出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駁的句子。
(2)自由朗讀這句話,你認為晏子反駁的話中哪一句最厲害。(讓學生自由說理)
轉(zhuǎn)折點:由狗洞推想到狗國,向楚王質(zhì)問:楚國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
(3)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他又會怎樣對接待的人說這番話呢?請選擇合適的提示語,然后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這樣選擇?
(怒發(fā)沖沖地心平氣和地冷靜地)。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晏子使楚教學設(shè)計02-23
《晏子使楚》教學設(shè)計13篇05-11
晏子使楚教學設(shè)計15篇03-13
《晏子使楚》教學設(shè)計9篇01-21
晏子使楚的成語故事09-19
(人教版)五年級課文晏子使楚教案精選03-06
2016小學五年級下冊《晏子使楚》教案04-02
2016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晏子使楚》教案04-02
楚茨詩經(jīng)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