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大氣層教學設計
導語:我們很多的時候都會寫地球的大氣層教學設計,但地球的大氣層教學設計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 教學目標 】
1、 了解大氣層的重要性。
2、 了解大氣溫度的垂直分布特點。
3、 掌握大氣的垂直分布規(guī)律。
4 、 理解對流層的特點,探究對流的形成。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大氣的垂直分層規(guī)律
難點:對流層的特點;探究對流的形成
【教學方式及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新課 導入 地球周圍被一層很厚的空氣包圍著,它一直延伸到 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包圍地球的空氣層叫大氣層,空氣也叫大氣。
一、 大氣的重要性
[討論] 你能感受到大氣的存在嗎?——呼吸,風、雨等天氣現(xiàn)象。
[補充] 大氣的成分 [板書]
大氣組成成分: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臭氧、水蒸氣以及懸浮在其中的固體雜質(zhì)等。
[討論] 讀圖2-1并思考如果沒有大氣,地球會變得怎樣?
提示:地球將變得和月亮表面一樣,沒有天氣變化,沒有聲音,易受隕石的侵襲,溫度較差增大等(結合課件)。
大氣的作用(重要性) [板書] :
。 1)保護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襲擊。
。 2)大氣中的各種氣體,都是人類不可缺少的資源(舉例:氧氣進行生命活動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 3)臭氧層能保護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陽紫外線的傷害。
( 4)水蒸氣能成云致雨。
二、 大氣的溫度
[讀圖] 大氣溫度的垂直分布圖,并概括大氣溫度的垂直變化規(guī)律。
規(guī)律(特點):
☆( 1)大氣溫度的變化范圍約在-84℃--2500℃之間。
☆(2)在85千米以上,大氣的溫度呈逐漸上升趨勢 (想一想為什么?太陽輻射強)。
。3)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間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 4)在12-55千米之間,氣溫隨著高度的增加溫度升高。
[思考] 哈勃望遠鏡的外面為什么要穿一件銀白色的“外衣”?
——高層大氣溫度高、太陽輻射強,銀白色的金屬外殼可以反射熱的輻射,避免高溫下外殼熔化。
三、 大氣的分層
1、大
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是我們對大氣進行分層的主要依據(jù)。
[分組討論] 根據(jù)大氣溫度垂直分布的特點,你說可以把大氣分成幾層?
小組討論, 4人一組,每組1個代表發(fā)言。
2、教師小結:根據(jù)大氣的溫度、密度和物質(zhì)組成等特點,可以把地球大氣層分為五層,即: 對流層( 0-17千米)
平流層( 17-50千米)
中間層( 50-80千米)
暖層( 80-500千米)
外層( 500千米以上)
1000千米以上,大氣變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5000千米以外,大氣已接近真空,外層就是地球大氣與宇宙間的過渡層。
。ńY合課件具體分析)
四、 對流層
1、概念:對流層是大氣的底層。
2、特點 [板書]
。 1)在兩極和赤道地區(qū)的厚度不同:兩極厚度約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赤道緯度為0°,兩極的緯度為90°)。
( 2) 對流層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氣質(zhì)量和幾乎全部的水汽、固體雜質(zhì)。 ( 3)對流層最顯著的特點有強烈的對流運動(空氣的垂直運動)。
[探究實驗] 對流是怎樣形成的實驗(在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的情況下采用 Flash動畫加以演示)
。 1) 燒杯中加高錳酸鉀或直接用對流實驗裝置。
。 2) 燃香的實驗用實驗室的現(xiàn)成器材,現(xiàn)象非常明顯。
結論:受熱處液體或空氣上升,兩側溫度低的地方液體或空氣下沉。
[思考] 冷空調(diào)應該怎樣裝 ?冷藏室的冷凝管為什么要安裝在室的上部?――形成對流,達到制冷效果。
3、對流層與人類的關系
[思考] 想一想對流層的溫度特點,對形成對流有利嗎?――它的溫度特點是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對流的形成。
顯著的對流運動和充足的水汽,使對流層的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 云、雨、雪、和雷電等主要的天氣現(xiàn)象都發(fā)生在這一層 。對流層的各種天氣變化影響著生物的生存和行為, 對流層是大氣層中與人們生活和生產(chǎn)關系最密切的一層。
[補充] 平流層:
1、臭氧集中在這一層中
2、隨著高度的上升氣溫升高
3、空氣的運動主要是平流(水平)運動,利于飛機飛行。
〖本課小結 本課主要學習了大氣層對地球和人類的重要性和大氣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大氣的垂直分布規(guī)律及大氣分層中對流層的特點。
〖教學評價
課堂評價:《輔教導學》
課后作業(yè):作業(yè)本和同步練習上的練習題目
【教學反思】
略
【地球的大氣層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地球爺爺?shù)氖纸虒W設計02-17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15篇03-07
《春》的教學設計12-28
《母雞》的教學設計05-27
《橋》的教學設計04-10
速度的教學設計03-15
林海的教學設計03-06
《鯨》的教學設計03-02
《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02-20
月亮的心愿教學設計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