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和鵝》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牛和鵝》教學設計(精選7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牛和鵝》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牛和鵝》教學設計 篇1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提問:對于牛和鵝,人們總有怎樣的看法呢?
2、學生速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
交流,媒體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課件紅色閃爍:牛是怕人的,鵝不怕人)
3、提問:從哪些內容可以看出牛是怕人的,鵝不怕人的?讀讀3-7自然段,找出相關內容。
4、交流匯報,教師相機重點指導。
、倮簩W生可能會找出“鵝聽見了,就豎起頭來……”“這時,帶頭的.那只老雄鵝……”“大概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這只老雄鵝……”等句,根據(jù)學生討論的情況,媒體相機出示有關句子。
②邊讀邊比劃動作,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鵝的厲害、被鵝欺負時“我”的害怕,并采用“自讀、指名讀、齊讀”等方式感情朗讀。
③引讀第7自然段:這種哭叫不但沒有使鵝嘴下留情,反而更——
④小結:作者用短短幾句話,就讓我們感受到這樣栩栩如生的形象
二、探究重點,體會變化
1、過渡:對于強壯的牛,作者一點也不害怕,可是對于小小的鵝,作者卻害怕極了。后來作者卻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請你們認真讀讀8-11自然段,在小組內說說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作者改變了看法呢?
2、學生默讀8-11,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內互說)
3、指導學生抓住“掙脫”“連飛帶跳”“落”等詞語感受鵝的害怕以及“飛快”“提”“握住”等詞語感受金奎叔對鵝的不害怕,并采用多形式的朗讀加深體會。
4.指導學生重點抓住金奎叔說的話,體會話中所蘊涵的道理。
三、深入研讀,明白道理。
1、過渡:作者也像你們一樣明白了嗎?學生自由朗讀最后兩節(jié)。
2、組織小組討論“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給予我們的啟發(fā)。
3、指名學生談理解:從鵝的角度看人,和從人的角度看鵝,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結果就不同。
<板書:角度不同>
4、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談談體會,深化認識。
5、齊聲再次朗讀體會。
四、讀寫結合,總結深化。
1、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感想,把它寫下來。
2、交流后總結全文: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處理問題的結果也就不同,同學們如果遇到一些復雜的問題,應該換一個角度去思考。
《牛和鵝》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牛和鵝》是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角度”單元的第一課,這篇文章故事性強,語言生動,童趣十足,是一篇看似隨意的家常談話中,又蘊涵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哲理的文章。這篇文章放在“角度”這一主題單元,從教材的編排意圖來看,強調讓學生懂得我們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這篇文章的編排價值,不光體現(xiàn)了它的人文性,知識性,更多的還是作為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載體。
這篇文章的語言很生動,很有特色,尤其是描述“我”被鵝追趕的一次經(jīng)歷中,作者將鵝的神氣十足、膽大妄為,以及“我”的狼狽不堪、慌忙逃竄,全都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的細致刻畫,以及對鵝的動作的傳神描寫,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在讀者面前。因此,本課的可讀性非常強,課上,應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感情朗讀,積累優(yōu)美、生動的語句,使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想象畫面、場景,在思中悟,感悟作者的表達、遣詞造句的準確生動,以及作者用生動的故事為依托,闡釋深刻的道理的.寫作方法。
學情分析;
1、進入五年級下學期,學生已具有了一定獨立閱讀能力,在閱讀實踐中能運用一些閱讀的技能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自讀,自悟、勾畫、批注、交流、評價的閱讀方法有一定的積淀,這節(jié)課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進行閱讀實踐的更好歷練機會。
2、針對這篇文章來說,雖然故事的確是淺現(xiàn)生動的,但文章并沒有具體闡釋出作者要表達的意圖,并沒有對故事進行太多的分析,也沒有直接揭示出道理,學生必須聯(lián)系上下文,找到重點關鍵的、含義深刻語言文字中作對比分析,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這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目的:
1、掌握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無緣無故、胳臂”等詞語。
2、通過感悟課文內容,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和“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
3、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動。
教學重、難點:
1、反復讀課文,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教育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出發(fā)看待事物,處理問題。
2、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方法:導入法探究法交流法
教具::有關牛、鵝追認的錄像短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提綱:
1、激趣導入,走進文本
2、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3、深入文本,研讀品悟
4、深化主旨,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走進文本
1、(課件出示圖片)同學們,讓我們來欣賞兩幅圖片,你看這是什么?(牛和鵝)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鵝有什么特點?
2、課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請你讀讀這句話,你相信這句話嗎?
3、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牛和鵝》,看看你會得到什么啟發(fā)。板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1、請你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適時教讀:
課件出示詞語: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無緣無故、胳臂、吁哩哩哩、吭吭、啪嗒啪嗒、啪啪啪、
、僦该_火車讀
、谀信愖x
3、小組讀課文。
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課文中除了牛和鵝外,還寫到了人物是誰?(我和金奎叔)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人對牛和鵝的??(態(tài)度)。
三、深入文本,研讀品悟
課文中我和金奎叔對鵝的態(tài)度有什么不同?鵝對金奎叔和我的態(tài)度又有什么不同呢?請同學們潛心默讀課文4-11自然段,找出相關的語句。在書旁寫上自己的感受。
(一)抓住“我”與“鵝”的不同態(tài)度
1、相信同學們在認真品讀課文后,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在那難忘的經(jīng)歷中,我對鵝抱有怎樣的態(tài)度呢?(怕鵝)你從哪里感受到的?
A.我怕鵝:
1、可是當我們看到鵝,那就完全兩樣了:總是遠遠地站到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鵝,就得繞個大圈子才敢走過去。
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了我害怕的心理?
抓住“遠遠的”、“繞個大圈子”體會我生怕碰到鵝。
2、我們馬上就不響了,貼著墻壁悄悄地走過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們看見了會追過來。
抓住“馬上就不響了”“貼著”“悄悄地”“很害怕”“怕”等詞語體會,我們怕被鵝發(fā)現(xiàn)的心理。
3、不知誰大喊了一聲,大家就急急逃跑。這使鵝追得更快了。我嚇得腿也軟了,更跑不快。
抓住“急急逃跑”“嚇得腿也軟了”等詞語體會我被鵝追趕時驚慌失措的樣子。
4、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A、抓住“掉”“脫”體會我的狼狽;B、通過我的想法和我的哭叫,尤其是兩個感嘆號來感受我被鵝拉住后那種極度恐懼的心理。
5、小結:在鵝前面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我?用一、兩個詞來形容我的丑態(tài)。(極度恐懼、膽小如鼠、狼狽不堪、驚慌失措??)
6、過渡:那么鵝到底對我們是一種什么樣的態(tài)度,令我害怕呢?
B.鵝不怕我
1.鵝聽見了,就豎起頭來,側著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搖一擺地、神氣地朝我們走過來;還伸長脖子,“吭吭”地叫著,撲打著大翅膀,好像眼里根本沒有我們似的。
此時,你眼前出現(xiàn)了一些怎樣的鵝?你還從哪里感受到的?
引導學生抓住表示鵝動作、神態(tài)、聲音的詞語,通過朗讀來體會“鵝”的神氣活現(xiàn),目中無人。
2.這時,帶頭的那只老雄鵝就“啪嗒啪嗒”地跑了過來,“吭,吭”地趕上了我,“吭,吭”地張開嘴,一口就咬住了我當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3.大概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這只老雄鵝,它用全身的力量來拖我,來啄我,并且扇動翅膀來撲打我,我?guī)缀醣凰系沽恕驗楫敃r我還很小,只不過和它一樣高呢!況且還有別的幾只鵝在后面“吭吭”大叫著助威。
引導學生繼續(xù)運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抓住“追、趕、張、咬、拉、拖、啄、撲打”等動詞及“吭吭、啪嗒啪嗒”兩個擬聲詞來體會鵝的囂張氣焰。
你看到了一只怎樣的鵝,用一兩個詞來形容它。(目中無人、傲慢、囂張)
C.一找原因
過渡:在我們看來,鵝并不大,但為什么膽子這么大,我們又這樣懼怕他呢?
1、師引:原來大家都說??媒體出示第1、2自然段:
大家都說: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
我們都很相信這句話。
2、從這兩段話中,你讀出了什么?能用一個成語來形容我們對這句話的確信嗎?(深信不疑??)
3、我為什么會“深信不疑”(因為大家都說,我們都很相信)
。ǘ┳プ 敖鹂濉迸c“鵝”的不同態(tài)度
過渡:但有一個人卻不相信大家說的話,他就是——金奎叔。讓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看,金奎叔是怎樣對待鵝的呢?面對金奎叔,鵝又是怎樣表現(xiàn)的呢?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
A.金奎叔不怕鵝
1、他飛快地走過來,一把握住了鵝的長脖子。
2、可是金奎叔的力氣是那么大,他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
引導學生抓住金奎叔的動作與前文我的害怕進行比較,來體會在金奎叔的眼里,鵝就是一種小動物,根本不需要害怕。
你能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金奎叔對待鵝的態(tài)度嗎?
.B.鵝怕金奎叔
過渡:面對金奎叔,鵝又是怎樣表現(xiàn)的呢?
媒體出示:
老雄鵝害怕了,好不容易掙脫束縛,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這一下,別的也怕了,紛紛張開翅膀,跳到池里,逃命了。這時,你看到一只怎樣的鵝?(落荒而逃??)
鵝在“我”和金奎叔前面完全不同的形象,是為什么?對鵝眼看人小,這種做法金奎叔是怎樣的看的?(引出金奎叔的話)
C、二找原因,進行對比:
過渡:為什么金奎叔不怕鵝呢?
1、媒體先出示:
金奎叔說:“讓它這樣看好了!可是,它要是憑這點來欺負人,那咱們可不答應,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記著,下次可別再怕它們了!
(1)讀這一句話,你讀出了金奎叔怎樣的態(tài)度?金奎叔為什么不在乎鵝怎么看人的?
再出示:大家都說: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
我們都很相信這句話。
2、認真讀讀這兩段話,想想金奎叔說的話和大家說的話有什么不同?從這不同話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預設1:我之所以怕鵝,是因為我很相信大家的話,沒有自己去思考
2、金奎叔不相信大家的話,是因為他有自己的想法。
3、小結:我們不用去在意別人的看法,我們要從事實出發(fā),正確地看待問題。
過渡:所以說,鵝有什么可怕的。ㄒx)“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
。ㄈ拔摇睉B(tài)度的轉變:
1、出示第12自然段
《牛和鵝》教學設計 篇3
一、文本分析
《牛和鵝》講述了這樣一個童趣十足的故事:“我”在放學回家途中,被鵝追趕、襲擊,嚇得驚慌失措,金奎叔幫“我”趕走了鵝,在他的幫助下,“我”改變了對牛和鵝的看法及態(tài)度。寫出了童年的這次經(jīng)歷對“我”產生的深遠影響。
本文篇幅較長,共十五個自然段,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可以分成三部分。
本文運用了對比手法,在對比中,將牛的憨厚老實、鵝的欺軟怕硬,“我”的膽小懦弱、金奎叔的仗義相助,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牛和鵝》是本單元第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形式與后兩篇課文不同。旁批呈現(xiàn)了學習小伙伴的5處批注,提示學生要一邊閱讀一邊批注,可以把批注寫在課文旁的空白處,可以從有疑問、寫得好、有體會、有啟發(fā)等角度批注等。本文側重于引導學生梳理給文章批注的角度,同時要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畫相關詞句,體會人物心情。
閱讀鏈接選自李漢榮的散文《牛的寫意》,兩個自然段分別寫了牛的眼睛和牛的蹄印,字里行間賦予了牛善良、仁慈、有靈氣的品性。閱讀鏈接為學生提供了用批注的方法閱讀的實踐材料,讓學生在閱讀實踐的同時感受不同作家筆下的牛有什么不同特點。
二、學情分析
通過以往的學習,學生對批注有一定的認識,而《牛和鵝》側重于引導學生梳理給文章批注的角度,同時要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畫相關詞句,體會人物心情。在整個單元的學習中,起著示范引領的作用,為后兩篇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謂、拳”等10個生字,會寫“摸、甚”等15個字,會寫“甚至、頑皮”等14個詞語。
2.知道可以從哪些角度給文章作批注。
3.能借助相關詞句,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
4.能說出“直到現(xiàn)在,我還記著金奎叔的話”的原因。
四、教學難點
1.知道可以從哪些角度給文章作批注。
2.能借助相關詞句,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
3.能說出“直到現(xiàn)在,我還記著金奎叔的話”的原因。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n時目標
1.認識“謂、拳”等10個生字,會寫“摸、甚”等7個生字,會寫“甚至、頑皮、故意、脖子”4個詞語。
2.結合文中批注,知道可以從哪些角度給文章作批注,嘗試用批注的方法閱讀1-4自然段,體會“我們”對牛和鵝的不同態(tài)度。
(二)教學過程
1.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
。1)提到“!焙汀谤Z”,你會想到什么呢?
(2)或許你腦海中會浮現(xiàn)老牛敦厚勤勞的形象,也能自然地吟誦起“曲項向天歌”的詩句,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和牛鵝有關的文章《牛和鵝》。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勾連已知,了解批注
。1)快速瀏覽課文,你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的形式,和我們以往學的課文形式一樣嗎?
①出示《蝙蝠和雷達》《呼風喚雨的世紀》的課文圖,引導學生交流。
、谛〗Y:《牛和鵝》和《蝙蝠和雷達》《呼風喚雨的世紀》類似。學習小伙伴把讀文時的思考記錄在課文旁,這種一邊閱讀一邊作批注的讀書方法,就是本單元要學習的“用批注的方法閱讀”。(板書:用批注的方法閱讀)
。2)借助學生筆記,喚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的經(jīng)歷。
過渡語:這樣的讀書方法,你們并不陌生,
①出示學生平時在語文書上勾畫生字詞、標自然段序號、寫詞語解釋、寫段意、勾畫中心句等圖片。
、谛〗Y:其實,同學們以前讀課文作過批注,看——我們讀文章時,標出自然段、標畫生字詞、寫詞語解釋、勾畫中心句、寫段意,這些都是在運用批注的方法閱讀。
3.初讀課文,把握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詞語。
、俪鍪颈菊n含有生字的詞句。
無所謂拳頭捶背胳膊衣襟酒瓶恐怖
可是,它要是憑這點來欺負人,那咱們可不答應,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
、谥该x,引導學生評價是否讀正確。教師可相機指導“胳膊”的“膊”單獨念第二聲,在“胳膊”一詞里念作輕聲,讀得又輕又短。“襟”是前鼻韻,可借助熟字“禁”指導讀正確。“瓶”與“憑”是同音字,后鼻韻,可結合語境區(qū)分字形,理解字義!捌俊,“瓦”字旁,指口小腹大的器皿,多為瓷或玻璃的;“憑”,“幾”字旁,文中有依靠、仗恃的意思。
、坶_火車讀,齊讀。
3.默讀課文及批注,想想課文圍繞“牛和鵝”寫了些什么,完成表格。
4.學生匯報交流后,引導學生借助表格,把內容連起來說說。
4.聚焦批注,梳理角度
。1)閱讀批注,梳理批注角度
①學習小伙伴閱讀本文時,一共作了5處批注。默讀這些批注,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趯W生自讀、思考作答。
。2)小組內交流、梳理批注角度并分類。
。3)小組匯報;教師相機點撥。
交流預設如下:
、儆幸蓡枺喝绲1處批注“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學生匯報:我發(fā)現(xiàn)第一處批注是問句,是學習小伙伴針對課文內容提出的疑問。
小結:我們閱讀文章時,遇到有疑問的地方(板書:有疑問),可以像學習小伙伴一樣把自己的疑問批注在旁邊。
、趯懙煤茫喝绲2處批注“逃跑—被鵝咬住—呼救,那種驚慌失措寫得很真實”。
學生匯報:第二處批注學習小伙伴說寫得很真實,這是從文章寫得怎么樣的角度來批注的。
小結:原來批注可以關注文章寫法,在寫得好的地方做批注。(板書:寫得好)
③有體會:如第3處批注“鵝之前多神氣,現(xiàn)在多狼狽啊!”(板書:有體會)
學生匯報:第3處批注,學習小伙伴針對鵝前后的變化談了自己的體會。
引導思考:像這樣對文中內容有體會的批注還有哪些?
指名回答:第4處批注。
小結:我們閱讀文章時,可以在對課文內容體會比較深的地方做批注。
④有啟發(fā):文中第5處批注“看來鵝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鵝就不敢欺負人了”。(板書:有啟發(fā))
引導思考:學習小伙伴是從哪里得到啟發(fā)的?
指名回答:是從文中第十三自然段得到啟發(fā)的。
齊讀第十三自然段。
追問:由此可以看出,我們閱讀文章時,還可以從什么角度作批注呢?
指名回答:我們閱讀文章時,可以把受到的啟發(fā)批注在旁邊。
。4)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學習小伙伴閱讀本文時從“有疑問、寫得好、有體會、有啟發(fā)”的角度進行批注。
5.嘗試批注,體會態(tài)度
。1)學生默讀課文1-4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練習。
出示閱讀提示:
A.想想“我們”對牛和鵝分別是什么態(tài)度,你從哪些地方發(fā)現(xiàn)的?在相應的地方做批注。
B.批注后,想想你是從哪些角度作批注的。再讀讀文章和批注,你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學生試著從不同角度給文章作批注。教師巡視指導。
。2)引導學生按批注的角度分類匯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交流預設如下:
。1)從“寫得好”的角度批注。
學生匯報:老師,我?guī)е鴨栴}邊讀邊思考,標畫了這些句子。(出示: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樹枝去觸它的屁股呢!有的孩子還敢扳牛角,叫它跪下來,然后騎到牛背上去了。可是用拳頭捶捶它的背還是敢的。)通過這些動作,寫出了“我們”不怕牛,而對待鵝“我們”卻“站得遠遠地、不小心碰到還得繞個圈”這兩個詞寫出了“我們”對鵝的懼怕。
追問:你是從哪個角度作的批注呢?
學生回答:我從寫得好的角度作批注。
。2)從“有體會”的角度批注。
提問:針對這部分內容,其他同學有不一樣的體會嗎?
預設1:我的體會是牛很寬容、大氣。
預設2:我的體會是我們對待牛和鵝的.態(tài)度真鮮明!
追問:你為什么有這樣的體會呢?
小結:針對同樣的內容,不同的人讀,就有不同的思考角度,也會讀出不同的體會。
6.總結全文,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交流本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
預設1:我學會了本課的生字詞,還弄明白了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預設2:我知道了可以在文章中寫得好的地方、遇到疑問的地方、有體會的地方、有啟發(fā)的地方做批注。
小結:是啊,我們閱讀文章時,遇到有疑問的地方可以作批注,在對文章內容有體會、有啟發(fā)的地方也可以作批注,還可以針對文章的寫法,在自已認為寫得好的地方做批注,當然,批注的角度可能還不止這些,不管你們喜歡選擇從什么角度作批注,都希望你們養(yǎng)成一邊閱讀一邊作批注的習慣。
。2)練習書寫
①出示:“摸、甚、跪、捶、繞、頑、脖”7個生字,引導學生讀后觀察:你認為這些生字中哪個字最難寫?
指名回答。教師相機引導:“甚”字最后一筆“”起筆稍靠左,“豎”稍短“折”略長,“”要穩(wěn)托住“其”;“繞的右上部分不要寫成“戈”。
、诔鍪荆骸吧踔痢㈩B皮、故意、脖子”4個詞語。
提示:單字寫在方格中,不頂格不踩線。組成詞語的兩個字要高矮一致、大小均勻。
、劢涣髟u議。
7.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詞。
。2)讀讀課文及批注。
第二課時
。ㄒ唬┱n時目標
1.會寫“脫、概”等8個生字,會寫“撲打、忙亂”等10個詞語。
2.用批注的方法閱讀5-15自然段,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
3.能說出“直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金奎叔的話”的原因。
(二)教學過程
1.復習舊知,明確任務
。1)出示生字詞“無所謂、拳頭、捶背、胳膊、酒瓶子、恐怖、欺負、掐住、憑”,學生開火車讀,齊讀。
。2)談話導入: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用批注的方法閱讀,知道了“我”對牛和鵝的不同態(tài)度,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牛和鵝》。
2.批注實踐,體會心情。
。1)學生默讀第五至七自然段,畫出相關語句,作批注,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
。2)全班圍繞“我”見到鵝時的相關語句展開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預設:
學生匯報:我標畫了這兩個句子(①馬上都不說話了、貼著墻壁、悄悄地走過去②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們看見了會追過來。)通過“我們”的動作寫出了“我們”見到鵝時恐懼的心情。
①引導思考:你是從什么角度作批注的?(寫得好)你認為好在哪里?
、诮柚砀,引導學生交流批注。
。3)全班圍繞被鵝襲擊的部分展開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僖龑Ы涣鳎罕基Z襲擊時的“我”又怎樣呢?
、诮柚砀瘢龑W生交流批注。
預設1:我從“寫得好”的角度作的批注。我認為“逃跑、掉、弄脫、又哭又叫、哭叫”等詞語寫得好,形象地描繪了“我”極其害怕鵝的樣子。
預設2:我也從“寫得好”的角度作的批注。我覺得文章把“我”語言寫得很真實。比如“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鵝怎么能吃人呢?通過語言,我就知道主人公嚇壞了。
小結:看來呀,同樣的角度,不同的人關注的內容也不一樣。
A.點撥:第1位同學從“寫得好”的角度作批注,認為詞語寫得好,能體會到“我”極其害怕鵝,這些詞語都是描寫人物的哪一方面?
指名回答。(板書:動作)
B.點撥:第2位同學也認為被鵝襲擊的過程寫得好,他抓的是什么呢?
指名回答。(板書:語言)
C.引導:是的,我們可以通過人物的動、語言來體會人物的心情。你還能從人物描寫的哪些方面體會“我”被鵝襲擊時怎樣的心情?
預設3:我從人物的神態(tài)“急急”“嚇得腳也軟了”等體會到“我”很害怕。
D.點撥:他是從“有體會”的角度作批注,他是抓住了人物描寫的哪一方面來體會的?
指名回答。(板書:神態(tài))
(4)引導思考: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發(fā)現(xiàn)可以通過哪些方面體會人物的心情?
指名回答。(語言、動作、神態(tài))
。5)提示:在剛才交流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哪些批注角度或體會是自己沒有考慮到的?可以把你贊同的補充到自己的批注里。
(6)學生整理自己的批注。
。7)小結:我們從“有體會”寫得好”等批注角度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批注,主要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描寫體會到“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極其害怕的心情。
3.回歸整體,領悟主旨
。1)過渡:同學們,被鵝襲擊時的我是那么的害怕,那么無助,但是后來,我對牛和鵝的態(tài)度改變了,這是為什么呢?
。2)默讀課文8-15自然段,邊讀邊批注,想一想:為什么“我”改變了對牛和鵝的看法?說說為什么直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金奎叔的話?
。3)學生獨立思考,寫批注,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賳栴}一:“我”為什么改變對牛和鵝的看法和態(tài)度?學生回答。
預設1:我在第八自然段作了批注,從“他一把握住了鵝的長脖子”“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像摔一個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這只老公鵝摔到了半空中”“其余三只鵝也怕了”這些詞句里感受到鴉在金奎叔面前并不是那么兇猛可怕的。
小結:是啊,鵝在金奎叔面前真是狼狽極了。你談了自己的體會!
預設2:我在第八自然段作了批注,我覺得“他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然后就像摔一個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這只老公鵝摔到了半空中”這句話寫得很好。把鵝比作酒瓶子,寫出了鵝的不堪一擊。
引導:作批注時,同樣的內容,不同的人讀,會讀出不同的理解,所以批注的角度也不同。
文中除了通過金奎叔的行為讓我們感受到鵝很怕他外,還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
預設3:從第十自然段金奎叔的語言“鵝有什么可怕的”,感受到鵝沒有什么可怕!
預設4:從第十二自然段金奎叔語言里也可以感受到。
引導:你從第十二自然段金奎叔的話里明白了什么?
預設5:我明白了盡管鵝把人看得小,但是不能讓它憑這點來欺負人。
預設6:我從“掐,掉”這兩個動作明白了金奎叔教“我”對付鵝的辦法。
小結:“我”目睹了金奎叔趕走鵝的情形,讓我開始覺得鵝并不是那么可怕;然后金奎叔告訴我“鵝有什么可怕的”,讓我明白鵝并不可怕;當“我”說“因為鵝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哇”,金奎叔的一席話,鼓勵“我”不再怕鵝,還教給“我”對付鵝的辦法,更堅定了“我”不再怕鵝的想法。金奎叔的行為與語言,逐步消除了“我”怕鵝的障礙,所以,“我”從此不再怕鵝。
引導:那為什么“我”又改變了對牛的看法和態(tài)度呢?
預設7:金奎叔的言行改變了“我”對鵝的看法,而后“我”想到了不應該平白無故地欺負把人看得大的牛,所以對牛的看法和態(tài)度也改變了。
預設8:可能是金奎叔改變了“我”對鵝的看法后,也引起了“我”的反思,覺得鵝仗勢欺人不對,我們也不能仗勢欺牛啊!
、趩栴}二:為什么“直到現(xiàn)在,我還記著金奎叔的話”?
過渡:為什么“直到現(xiàn)在,我還記著金奎叔的話”?你可以從這些地方思考——出示學習提示:
A.金奎叔的話是什么?
B.聯(lián)系課文,想想金奎叔的話是什么意思?
C.聯(lián)系生活,說說金奎叔的話給你什么啟示?
你標畫出金奎叔的話了嗎?從他的話里,你讀懂了什么呢?
預設1:聯(lián)系上下文,我發(fā)現(xiàn)金奎叔想告訴我們,不管鵝怎樣看我們,只要我們以實際來看它就行了。
引導:換個角度看問題,結局也許就不一樣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被事物的外表欺騙,要看到事物的本質。還有我們不能欺“!迸隆谤Z”。
預設2:金奎叔的話給我的啟示是:不能像鵝那樣仗勢欺人,欺負弱小。我們做人也應該如此。
引導:這是從收獲的道理、獲得的人生啟示的方面來談的,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4.總結收獲,遷移運用
。1)引導學生根據(jù)板書總結:我們用一邊讀一邊用批注的方法學習了《牛和鵝這篇課文,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體會了“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也從中明白了一些道理。
。2)學生自主學習閱讀鏈接《牛的寫意》。
、賴L試用批注的方法閱讀短文,注意從多角度給短文作批注。
、诤屯瑢W交流所作的批注,并修訂、補充自己的批注。
③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預設1:我是從“寫得好”的角度來批注的,我畫了第一自然段,這個自然段用了幾個排比句,寫出牛眼睛的特點。
預設2:我是從“有體會”的角度來批注的,我從“它不在意自己身后留下了什么”“每一步都是實實在在走過去的”等語句,體會到牛勤懇踏實、樂于奉獻的美好品質。
引導:在你身邊是否有這種品質的人。
預設3:有。比如我們班的勞動委員,她每天檢查衛(wèi)生非常認真,發(fā)現(xiàn)做得不徹底的,就會和大家一起打掃,總是最后一個回家。
引導:是啊,像這樣具有勤懇踏實、樂于奉獻的人還有很多,這樣的人也常常被人們稱為“老黃!。還有從其他不同角度批注的嗎?
預設4:我從“有疑問”的角度作批注的。我針對第一句話提出的問題是:牛為什么終生都在流淚呢?
引導:我也有這樣的疑問。目前,我們還解答不了,對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同學,下課后可以查閱相關資料,研究一下,明天我們一起交流。
4.引導:聽了大家的交流,誰來說說自己的收獲?
預設1:我聽了大家的交流,發(fā)現(xiàn)自己主要是從有體會的角度進行批注的,感覺自己批注的角度沒有其他同學豐富
預設2:我邊閱讀邊作批注時,只關注到了牛本身,沒有從牛聯(lián)想到具有牛的品質的人通過交流,加深了我對短文的理解。
......
小結:大家能從有疑問、寫得好、有啟發(fā)等角度給短文作批注,有的在相應內容旁寫批語,有的標畫了詞句。課后,大家可以再讀讀短文及自己的批注,相信會有新的收獲
5.練習書寫。
。1)出示“脫、概、惹、昏、握、摔、憑、掐”8個字,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你認為比較難寫的字有哪些?
。2)重點指導書寫“惹、摔、掐”,交流書寫要點“惹”:上下結構,上下部分都要寫得略扁,心字底要穩(wěn)穩(wěn)托住“若”!八ぁ保鹤笥医Y構,“率”上半部分的筆畫多,要向中心聚攏,寫得緊湊,“十”要寫得舒展!捌弊笥医Y構,右下“臼”不是“白”,注意筆順先左后右再封口。
。3)學生練寫。展評,再練寫。
(4)其他生字學生自主交流書寫要點,練寫。
6.布置作業(yè)
抄寫本課生字詞。
《牛和鵝》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根據(jù)思維導圖梳理課文內容。
從文中示范性批注中知道文章可以從哪些角度寫批注。
能借助關鍵詞句,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齊讀課題
出示牛和鵝的圖片,引出課題,齊讀課題。
說說你對他們的認識。
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出示本課詞語。明晰字音。
吁哩哩哩 啪嗒啪嗒 吭吭(象聲詞)
扳牛角 捶牛背 掐脖子 摔出去(表動作)
霖哥兒 金奎叔(人物名)
默讀課文,課文圍繞牛和鵝寫了什么?
“我”對牛和鵝前后的態(tài)度是什么?(欺牛怕鵝)——(改變態(tài)度)
為什么“我”對牛和鵝的態(tài)度有這樣的.變化呢?
。ㄆ叟E蛮Z)—(被鵝追趕)—(改變態(tài)度)
三、認識批注,合作探究角度
1.出示課文,對比認識“批注”。
2.了解什么是批注,批注的意義。
3.出示篇章頁,明確學習方法。
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批注,了解遇到問題可以做批注。
默讀課文和批注,同桌合作完成學習單。《牛和鵝》還從哪些角度來批注的。
段落 批注內容 什么角度
1 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 提出疑問
6 逃跑—被鵝咬住—呼救,那種驚慌失措寫得很真實。
8 鵝之前多神氣,現(xiàn)在多狼狽啊。
9 “掛著淚笑”,事情的變化對“我”來說太突然了。
13 看來鵝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鵝就不敢欺負人。
四、聚焦批注,體會心情
1.你覺得課文中哪部分寫得最精彩?(被鵝追趕)
2.出示批注二,請生讀。請生默讀第6自然段,用橫線畫出“逃跑”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被鵝咬住的句子,用雙橫線畫出呼救的句子。
3.交流句子,指導朗讀,體會心情。
。1)逃跑的句子。
孩子們驚呼起來,急急逃跑,鵝追得更快了。
我嚇得腳也軟了,更跑不快了。
、俾(lián)系生活說一說,你有過急急逃跑的時候嗎?心情如何?
、谡埳首x,你能讀出這種心情嗎?生朗讀。
被鵝咬住的句子
這時,帶頭的那只老雄鵝……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
、倌阌X得這是一只怎樣的老公鵝?
、诶瞎Z是怎么跑的?怎么叫的?誰來試試。出示擬聲詞,指導朗讀,師范讀。
③師生合作讀。
齊讀第6自然段,感受真實的畫面。
小結做批注的方法,可以畫出重要的詞句,再寫下批注。
五、遷移運用,嘗試批注
1.在5-7自然段中,還有很多精彩的地方,請你們默讀5-7自然段,運用圈畫詞句的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批注,寫到文章空白處。
2.請生分享句子和自己的批注。師生共同評價。
3.小組之間相互交流,看看對方是從什么角度進行批注的。
4.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板書: 18.牛和鵝
欺牛怕鵝——被鵝追趕——改變態(tài)度
資源文件列表:
《牛和鵝》教學設計 篇5
教材簡析
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童年生活”,《牛和鵝》記敘作者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從此再也不怕鵝的故事。本單元是第二單元閱讀策略的延伸和實際運用,是“學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杜:往Z》五個批注,從三個角度寫,一是對課文內容的疑問,二是對課文內容的體會,三是對課文寫法的體會。課文旁邊的空白處有編者示范的批語,其中第二個批注是重點,要求學生看到批語,能結合課文,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體會作者的傳神描寫。
設計意圖
批注與本冊第二單元的“提出問題”,與三年級的“預測”都有聯(lián)系,批注可以預測,可以提問。本課批注聚焦何處?緊扣單元重點“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體會人物的心情”帶著學生學習如何批注。通過播放微課,用生動有趣的直觀方式跟著小伙伴學習批注的方法和角度,對批注有深入的了解,明白語文書上的五處批注是從不同角度進行的。再利用課文改編的差異性資源,激發(fā)學生批注的興趣,由扶到放從而掌握批注的方法。
《牛和鵝》(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識記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了解批注,學習課文的批注示范,掌握批注的基本方法,重點學習1-4段。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的批注示范,嘗試多角度進行批注。
[課程資源]
微課“如何做批注”、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人生有一個特別美好的階段,那就是童年。童年啊,就像冰心奶奶說的那樣。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出示PPT)看一看第六單元,我們又要學習什么新本領呢?指名讀。
2、讓我們走進18課的學習,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課題:18、牛和鵝,看到課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你知道老師為什么把“!睂懙帽取谤Z”小嗎?讓我們走進課文,去驗證自己的想法吧。
二、檢查詞語
1、第一組:霖哥兒 金奎叔 任大霖
(1)指導讀好兒化音,“哥兒”是對男孩子的稱呼,誰來喊一喊,注意兒化音,本文中的“霖哥兒”指的是誰?出示:任大霖,“任”在做姓的時候讀第二聲,誰來讀。
。2)我們在讀到一篇文章的時候,了解作者對課文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幫助,誰來讀一讀,作者的介紹。這篇文章就是任大霖寫他童年時期發(fā)生的一件事。
2、第二組:嘎嘎 吁哩哩哩 啪嗒啪嗒
。1)第一個詞是鵝的叫聲,誰來讀一讀,鵝如果高興的時候,它一定這樣叫——;如果鵝生氣的時候,它一定這樣叫——。
。2)第二個詞是喚鵝的聲音,假如那里有一群鵝,你會這樣喚他們——,鵝到了這邊,你會這樣喚他們——
。3)讀一讀課文中的句子:這時,有一個頑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們來,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聲。
。4)聽了你們的喊聲,鵝跑過來,發(fā)出——,聽一只鵝跑過來了,讀——,聽一群鵝跑過來了,讀——
3、第三組:扳牛角 捶牛背 握脖子 摔酒瓶
注意讀好動詞,讀出節(jié)奏感。這四個詞語,前兩個是我們對待牛的動作,后兩個是金奎叔對鵝的動作。
三、整體感知
課文圍繞著主要人物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小結:我欺負牛怕鵝,金奎叔幫著我趕走鵝,我改變對牛和鵝的態(tài)度。
四、學習批注
。ㄒ唬┝私庹n文批注
1、快速看看課文:這篇課文的形式與平時的課文一樣嗎?課文邊有一些小字,這篇文章是任大霖寫的,那這些小字又是誰寫的呢?
2、讀文時把思考記錄在課文旁,這種一邊閱讀一邊作批注的讀書方法,就是“用批注的方法閱讀”。
3、我們先來看第一處,誰來讀?這一處是寫在第一段的,讀了第一段讀者這樣寫道——
課文一共有幾處這樣的批注,一共五處批注。
4、老師的批注找不到合適的位置了,快來幫幫老師,讓批注回到他們合適的位置。第二次批注誰來讀,他應該在什么位置,為什么?
5、我們幫著批注找到了合適的位置,在找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批注的什么特點。
6、跟著小伙伴學習批注,播放微課,F(xiàn)在你對批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7、我們語文書上的這五處批注其實分別從不同角度進行的,你能說一說嗎?
8、板書:疑問 寫法 體會 啟發(fā)
。ǘ﹪L試批注
1、 引領批注
。1)老師讀了課文前兩段,覺得很有意思,有話想說,也進行了批注。讀讀1、2段,你有什么話想說,寫在相應的位置。
。2)出示老師的批注:單獨成段強調了大家的觀點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
2、練習批注
。1)《牛和鵝》今年選入我們的課本有一點改動,你看這是去年的課文,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一樣了嗎?在原來的課文中,三四段的位置上原來也有一處批注,那讀者究竟是從什么角度進行的批注,又批注了什么呢?
。2)你試著從你感興趣的角度來對3、4段進行批注。
如果從寫法的角度批注,你一定會這樣寫——
如果從有體會的角度批注,你一定會這樣寫——
牛和鵝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人們對他們的態(tài)度是什么樣的?
五、學習生字
1、認識生字。(出示生字)鵝這么目中無人,老師可看不下去了,我們來進行抓鵝識字游戲,老師來指,你們讀,我們一起把鵝抓起來。
2、本課當中有很多帶有提手旁的字,一起來看一看。出示:摸、捶、握、摔、掐,誰來記一記這些字的字形。
3、出示田字格,誰來說一說,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在你的練字書上每個字練習兩遍,指導書寫“捶、摔”。
六、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用批注的方法進行閱讀,有一個批注之法送給大家,希望大家以后讀書的過程中能夠邊讀邊思,出示:靜心凝神,細讀課文;勾畫圈點,讀過留痕;所思所感,隨手記錄。三言兩語,理解更深。
七、作業(yè)
1、在練字手冊上練寫本課六個生字;
2、用學過的方法批注閱讀P78閱讀鏈接。
《牛和鵝》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課文,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教育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
2、學生學會分層次理解課文內容,并學會慎重地對待疑問。
3、指導學生分析理解課文時,要抓住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示單元主題,導入課文。
師:同學們,我們來想像一下:有一棵很高大的樹。有兩個人,一個人站在樹底下仰望它,另一個人在山頂上俯視它,他們看到的情形會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同一棵樹看上去會這么不同呢?因為兩個人看樹的角度不同。我再來問大家一個問題:天氣炎熱好不好?說不好的同學說得有道理,天氣熱,我們會覺得難受,當然不好?捎腥藭f好。誰?賣冷飲的人。因為天氣熱,他們的生意就好啊。同學們平時有沒有注意到看事物的角度的問題呢?從剛才的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同樣的事情,從不同的角度看,得出的結論就不一樣了。遇到事情能不能從正確的角度去看,很重要。不信我們來看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題目就叫《牛和鵝》。
二、檢查預習。
。薄鍟n題,牛字和鵝字有意識地寫得一小一大,問:同學們猜猜老師為什么這樣寫?
。病⒅该,并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研讀第5-7自然段。
1、師: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龐大的牛把自己看得比人小,小小的鵝卻把人看得比人大。那么當人遇到這兩種動物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呢?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
2、提出閱讀要求:朗讀全文后,劃出自己覺得最有趣的段落再多讀幾遍。
3、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點。
。▽W生感興趣的內容可能是課文的3、5、6、8等自然段)
。础⒏鶕(jù)巡視過程中了解到的情況,引導學生讀好5-7自然段。
。ㄏ葘W生自由讀這一部分,邊讀邊模擬“鵝”和“我”的神態(tài)、動作,體會“鵝”的神氣十足和“我”的害怕狼狽,再讓學生分組合作閱讀,擅長讀的同學讀課文,擅長表演的同學邊聽邊表演。教師巡視學生朗讀的情況后,挑選合作得較好的小組用朗讀和表演競賽的方法給全班同學示范朗讀。)
。、體會這一段小故事中蘊含的道理:小小的鵝把一個小孩嚇成這個樣子,僅僅是因為這個孩子還很小嗎?
(回到課文開頭,讓學生明白,這是因為我相信了大家的觀點,也就是看問題的角度造成的,這個角度去看待牛和鵝顯然是不對的。)
四、研讀課文8-13自然段。
。睅熜〗Y上文過渡:因為鵝看人比它小,所以它不怕人,而我反過來很怕它。后來我終于知道該如何看待鵝了,是什么原因使不再怕鵝了呢?
2、指名回答。(金奎叔的話給了我啟發(fā)。)
3、劃出課文中金奎叔對待鵝的情景描寫,用邊讀邊模擬動作神態(tài)的方法朗讀這一部分,體會金奎叔對待鵝的態(tài)度,以及鵝此時的狼狽。
4、把金奎叔看鵝和我看鵝的態(tài)度比較一下,體會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帶來的不同的結果。
5、課文中哪些句子很耐人尋味,你從中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fā)?
如: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說明了,同一事物,看它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或結果就會有很大的差異。
6、拓展思維:我們知道的故事中,有沒有像這樣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導致處理問題的結果不同的例子?如,《小馬過河》這個故事中對河水深淺這個問題的看法。
7、聯(lián)系實際,學習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觀察角度。
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呢?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8、小結:通過學習閱讀故事,我們第一次注意到了看待事物會有不同的角度,而且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處理問題的結果也會產生很大的不同,希望同學們今后遇到一些復雜的問題的時候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想一想,然后找到一個最正確的角度去觀察事物,處理問題,千萬不要片面地看問題,下結論。
9、作業(yè):積累本課優(yōu)美的詞句。抄寫本課生字。
《牛和鵝》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動。
2、體會作者從各個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從而在寫作上受到啟發(fā)。
3、反復朗讀課文,通過感悟課文內容,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重難點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
教學準備學生充分預習課文,多媒體課件
一、復習導入,回顧全篇。
師: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了文章的脈絡。誰能說一說: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指名回答
課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
師:是呀,課文開始就告訴大家,“我們”深信這句話。所以我們對牛和鵝的態(tài)度就不截然不同,請你讀讀3、4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態(tài)度的句子,多讀幾遍。(用喜歡的符號勾畫,朗讀)
二、細讀探究,引導感悟。
1、“我們”是怎樣對待牛和鵝的?
為什么會這樣?(指名匯報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因為“我們”用了牛和鵝看人的角度,所以人輕視牛,而害怕鵝。
2、后來作者對牛和鵝的態(tài)度有什么變化?(指名匯報讀第12自然段)
過渡:作者終于明白了應該用怎樣的態(tài)度對待牛和鵝,(修改板書:牛 鵝)應該平等地對待它們,不能無緣無故欺負牛,也沒有必要害怕鵝。
3、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使作者對待牛和鵝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這樣大的轉變?課文的哪部分描寫了這件事?(指名匯報:課文的第5-11自然段)
三、品讀感悟,釋放主題。
1、快速瀏覽5-11自然段,找出在這件事中有幾位主角?(指名生說:鵝、“我”和金奎叔)板書:金奎叔 “我”
2、誰能用一句話告訴我們,圍繞這三位主角發(fā)生了什么故事?(指名概括:“我”被鵝追趕,嚇得狼狽不堪,金奎叔幫“我”趕走了鵝,并教育我不要怕鵝。)
3、自由讀5-11自然段,把你覺得最有趣的句子或段落找出來,多讀幾遍,把你的感受作好批注。
4、交流匯報,教師相機重點指導:(朗讀 寫作 中心)
。ǎ保┲笇W生讀出鵝欺負“我”時的神氣,讀出被鵝欺負時“我”的狼狽不堪。
、僦笇ёx第5段:
找出文中描寫鵝欺負“我”的句子,讀一讀,這鵝真是——(太囂張、太飛揚跋扈、太不可一世、太傲慢、太自以為是......)這時候鵝心里會是怎么想呢?(指名說)
從哪些詞語能看出鵝的神氣?找出重點詞,邊讀邊比劃動作,體會鵝的神氣和囂張。(生勾畫,自讀——指名讀——齊讀)
、谥笇ёx第6、7段,讀出被鵝欺負時“我”的狼狽
師:哪些詞語最能表現(xiàn)“我”當時的狼狽不堪?(指名說)你來讀出這種狼狽。
。ㄖ该x——齊讀)
師:我當時真是__(狼狽不堪 抱頭鼠竄 軟弱可欺 任人宰割......)
師:這種哭叫不但沒有使鵝嘴下留情,反而更——(引讀第7自然段)
小結:作者用短短幾句話,就讓我們感受到這樣栩栩如生的形象,他是從哪些方面來刻畫“我”的形象的?(指名說:動作、神態(tài)、語言)以后我們在作文中也可以用這些方法,讓我們的文章更生動。
、坌⌒〉涅Z把一個小孩嚇成這個樣子,孩子為什么這么怕鵝?( 指名匯報讀第1自然段)
。ɑ氐秸n文開頭,師:因為“我”相信了這種觀點,也從這個角度去看待牛和鵝,而這顯然是不對的。)
過渡:正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救星到了!
。ǎ玻┙鹂迨窃鯓訉ΥZ的?剛才還神氣活現(xiàn)的鵝現(xiàn)在怎樣了?(指名說)用一個詞形容這時的鵝(指名說:落荒而逃、狼狽……)
。ǎ常⿴煟呵闆r發(fā)生了大逆轉,剛才是“我”狼狽不堪,現(xiàn)在輪到鵝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該用什么態(tài)度來對待鵝了。(板書:不再怕)是什么讓“我”明白的呢? (指名說:金奎叔說的`話。)
(4)找出文中金奎叔說的話,(畫出來,自己讀一讀。)師生合作讀,說說對你有什么啟發(fā)。(生自由發(fā)言)
。ǎ担┳髡咭蚕衲銈円粯用靼琢耍簩Z而言“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生談理解:從鵝的角度看人,和從人的角度看鵝,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結果就不同。師板書:角度不同 結果不同)同樣的道理,對牛而言,課件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的比它大,可是我們實在比不上它呀!
小結: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指名生說)
過渡: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處理問題的結果也就不同。有些時候換個角度,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樂觀。
師:在我們身邊有沒有遇到過這樣需要換個角度去思考的事?你是怎么看待的?結合生活實際說說,然后寫下來。(生匯報)
四、總結凝練 ,升華主題。
師:說的多好呀,災難無情,人間有愛。汶川地震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災難帶給我們痛苦和不幸,但換個角度講,災難不正是激發(fā)了全國同胞眾志成城、攜手并肩、戰(zhàn)勝困難、重建和諧生活、重建美好家園的決心和信心嗎? 愿我們都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給生活更準確的答案!
板書設計
牛 和 鵝
“ 我” 不怕 怕
不再怕 角度不同
結果不同
金奎叔
【《牛和鵝》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牛和鵝》教學設計06-24
《庖丁解!方虒W設計09-12
騎鵝旅行記教學設計04-26
《騎鵝旅行記》教學設計09-03
牛和鵝讀后感02-04
火雞先生和鵝太太03-26
鐵罐和陶罐的教學設計04-14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04-19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