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吹奏嗩吶的指法知識
吹奏嗩吶并不是一件易事,指法尤為重要,歡迎閱讀參考下面的文章,一起來了解和學習關于嗩吶的指法知識吧。
嗩吶指法對旋律的連貫流暢、樂曲情感的表達都有著直接的關系。手指運用得當,舌、指容易配合協(xié)調(diào),反之,則必然會影響到要求的速度,演奏的效果,以及技巧的充分發(fā)揮。因此,指法在瑣吶演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可忽視之。
目前對嗩吶指法的理解還不太一致,我認為,指法除了指以幾孔作叫“do”(或筒音作什么音)——以確定樂曲的調(diào)子以外,遠包含著指法的變化運用之內(nèi)容。
在定指法和定調(diào)問題上,各地之間也不大一樣(以下都以第三孔作“do”,筒音作“sao”的D調(diào)嗩吶為例) 。有習慣用D調(diào)筒音作 sao的指法,有習慣用C調(diào)筒音作re的指法,還有習慣用C調(diào)筒音作 la和A調(diào)筒音作do的指法等。實踐上,民間樂曲,由於受地方風格的影響和要求,先采用適合自己的指法後定調(diào)這也是正常的,這些樂曲往往是把指法放在重要的位置,調(diào)子從屬。但在合奏、伴奏中那就不同了(一般是根據(jù)調(diào)子確定指法,也可以為了指法的方便,換用嗩吶 ) ,所以,并非是所有樂曲一樣對待,根據(jù)具體情況,可換嗩吶不換指法,或是變指法不換嗩吶。手指按孔的最基本方法,從音階自低至高的順次來看,當然開始先用sao的指法為好,如果用re的指法,音階中的第一個音do,就必然會出現(xiàn)翻高的吹法, (本來的l 2 3卻變成i 2 3)這樣一來,顯然增加了控制音準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應先用sao的指法,這種指法既符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又對音準掌握帶來方便,更體現(xiàn)了發(fā)音由低至高先易后難的教學要求。另外,有些人把第三孔作do的D調(diào)嗩吶說成是G調(diào),把E調(diào)說成是
A調(diào)(也就是把第三孔的do視作sao) ,這是一種把正調(diào)當成了反調(diào)的說法。我認為,以第三孔作do來確定調(diào)子較為合適,目前笛子也鄉(xiāng)采用這種指法定調(diào)。
嗩吶的指法和定調(diào),通常是以全按(即筒音)作什么音的指法來稱呼。如全按作sao和全按作re,就稱為sao和re的指法。全按作什么 音和第三孔作什音是一回事,只是說法不同。如全按作suo就等於第三孔作do。不管用什么指法,高八度和低八度的指法相同,筒音和第一孔音的中音,一般多用上把位(第七、八音孔) ,但有時由於樂曲的要求和指法的方便,也可用下把位(筒音和第一音孔)。下把位在 音準控制上稱有難度,所以,初學者一般先用上把位。手指在運用中,不管發(fā)哪一個音,一般至少有三個以上的手指(分配在左右手上下 把位)附著於桿壁,使嗩吶保持一定的平衡穩(wěn)定狀態(tài),以利於手指的靈活運用。實際這就是保留指的運用(叉口指法運用) 。
保留指的運用,從下把位開始,一般多是打開第一、二、三、四音孔時,第一音孔手指為保留指,如果再打開第五、六、七、八音孔時,第五音孔又成了保留指。當按下第八音孔時,—第五音孔手指又要打開。按下第四音孔時,第一音孔手指也要打開。當?shù)谒囊艨卓焖俅蛑富〞r,第一音孔手指也可抬起,如果需要第四音孔手指在本音孔上 (不脫離桿壁)上下滑動產(chǎn)生特殊的指花技巧時,不但第一孔手指要打開,連同右手拇指也要暫時離開桿壁。但第八音孔手指打指花時,第五音孔手指仍然可以保留不動。一般打開第六音孔時,第五音孔為保留指。若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不用保留指可以控制音準,當然也可以隨同打開,這樣可以使手指的活動更靈便,然而奏五聲音階的快速旋律時,為了運指的方便,又可以保留第五孔手指。如第八音孔手指同第四音孔手指一樣,要產(chǎn)生特殊的指花技巧時,那第五音孔手指也同樣必須打開。另外,筒音指法,也是一種典型的保留指運用方法。以上是按sao的指法講保留指,如換了指法;由於音階音程發(fā)生了變化,所以保留指也隨之發(fā)生變化。如sao的指法,奏fa時,第五音孔為保留指;la指法奏fa時,第四音孔變成了保留指等。
僅通過以上敘述足可以看出,正確地運用保留指,確實有助於手指的靈活運用,技巧的充分發(fā)揮,音高的準確控制和樂曲的情感表現(xiàn)。為使大家了解嗩吶指法及其運用,指法的確定和選擇,一般是根據(jù)樂曲的音域和風格要求,通常是以樂曲的最低音來確定指法,特殊情況亦可采用低於最低音的音或符合地方風格的要求來確定使用的指法。如《戰(zhàn)斗進行曲》,其音域為從小字一組的a到小字二組的b,據(jù)其調(diào)式調(diào)性,確定為sao的指法;河北民歌“茉莉花”,最低音是do,本應采用do的指法,為了適應地方風格的要求,可采用sao的指法,當然也要考慮到它的音域。指法的運用與控制半音音準的關系是很密切的,半開半按的指法 (實際占開少按多)控制半音,往往多用在稍快和快速的樂曲中;而用唇、氣配合控制的半音,往往多在稍慢和慢速樂曲中。以上講的多是變化半音的控制方法,自然半音,一般多用唇、氣配合控制(包括低控制和高控制〕,也有通過保留指解決的,也有通過半保留指解決的,如sao的指法奏fa時,mi音孔為保留指,奏si時,也可半開do音孔 (半保留指) 。在升半音(高控制)時,還可采用以唇為主氣為輔的控制方法;降半音(低控制)時,又可采用以氣為主唇為輔的控制方法。當然,這種控制方法并非一概而論,在伴奏和合奏中,一般指控 (半開半按,全開全按)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