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斯旋律線編寫技巧
貝司的編曲一般來說都是以單音為主,而不像吉他手常常要同時處理2個以上的音,而貝司彈奏的一個一個的單音,就像是點一樣,許許多多的點連結起來就像是一條線,所以我們稱之為貝司旋律線,而當你聽音樂時,貝司旋律線就像是音樂的骨架般支撐起整個音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呢愃剐删編寫技巧,歡迎閱讀。
節(jié)奏(Rhythm)
節(jié)奏是音樂的三個基本要素之一(melody旋律,harmony和聲,rhythm節(jié)奏),節(jié)奏對於音樂的感覺往往是最直接明顯的,也許同樣的音樂,當它使用不同的節(jié)奏時,音樂的表情會有不一樣的結果。由此可知節(jié)奏的重要性。而關於節(jié)奏的部分,身為樂手的我們必須注意下列三點:
1.穩(wěn)定性:穩(wěn)定性包括了速度和力量,而兩者沒有進步的捷徑,為一的方式就是靠平時不間斷的練習,以下提供幾個練習的方式。 A.練習時要對click練習,速度由慢到快,而且必須確實。如此可加強你的速度和耐力,如果你有130的16分音符實力,那麼當你彈奏100的 16分音符會很輕松,而且穩(wěn)定。B.在click的設定上,可以由16分音符到8分音符,再到4分音符,2分音符甚至全音符,如果你的設定能夠越寬,那麼對於你的節(jié)奏感就更能夠達到完美穩(wěn)定的境界。
2.Groove:一個好的樂句,和groove有很深的關系,常?梢园l(fā)現(xiàn)有的人雖然把bassline編得很花俏,但是確沒有特別好聽,而有的人可以單單靠幾個簡單的音,甚至只使用root(根音),就很好聽,這個原因就是差在它的groove,而groove感的培養(yǎng),建立在基本的拍子練習及對於樂風的熟悉。建議大家可以買臺編曲機,通常編曲機都有很多鼓的sample,可以藉此培養(yǎng)groove感。
3. Style:尤於音樂的發(fā)展是非常悠久的而且世界性的,因此有著非常多元的種類,而為什麼要把樂風分成這麼多型式呢?一則方便在音樂制作上的溝通,二則藉由分類可以得知音樂在演進的歷程上的變化及分支。而對於樂風的熟悉則是靠多聽音樂,去感受揣摩,最好不要死背一些style的licks。
和聲(Harmony)
和聲的觀念對於音樂非常重要,以樂團來說,各個樂器的音色及其特性之不同,吉他偏中高頻的范圍,而貝司偏中低頻的范圍,若是能加以分配其彈奏的音韻,善加利用每個樂器的特色,則對於音樂的整體效果能更加突出,因此對於一個樂手來說,能夠深知自己樂器的特點而加以發(fā)揮,并且和其他樂器達成不錯的合聲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編曲的觀念上,不應該以自己為出發(fā)點,而應該從整體的音樂去考慮才是為佳。
而關於和聲的部分,建議大家應該從以下幾個方向去著手:
1.音程(Interval)的認知及其在指板上的相對位置:
音程(Interval)是任何二個音之間的scale steps,不同的音程其產(chǎn)生的相對感也不同,往往只差一個scale step,其感覺就差很多,因此大家對於音程最好能有一定的感覺,而其培養(yǎng)的方法,就是以一個root為基準,往上或往下去彈奏各個不同音程的音,并將其音程的感覺和指板的位置相呼應,如此一來,久而久之便能培養(yǎng)出一定的相對音感,而當你擁有相對音感時,便能夠?qū)⒛隳X海中的旋律快速的反應至琴格上。
2.和弦(Chords)的觀念:
和弦(Chords)的觀念對於樂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若是不能知道和弦的特性及色彩,則其在編曲上會遜色許多,基本上,和弦主要可分為二類,一為Major和弦,一為Minor和弦。其組成如下:
Major ( Root, Major 3rd, Perfect 5th ) ex:C ( C,E,G )
G ( G,B,D )
F ( F,A,C )
Minor ( Root, Minor 3rd, Perfect 5th ) ex:Am ( A,C,E )
Dm ( D,F(xiàn),A )
Em ( E,G,B )
若是在和弦與和弦間,能善加利用其和弦內(nèi)音來作串連,以整體的?#123;性作為編曲的主軸,則編曲上將更能展現(xiàn)Harmony的美妙。
3. 轉位:
轉位的使用在樂團中是相當重要的,由於樂團中低音的部分主要由貝司來負責,則在Harmony的效果上,可以讓音韻的表現(xiàn)有不同的感覺。何謂轉位呢? 轉位是將和弦的組成順序改變,以造成不一樣的感覺。
以C合弦為例:
C和弦為( C,E,G )
第一轉位( E,G,C )
第二轉位( G,C,E )
若現(xiàn)有如下的和弦進行
| Cmaj7 | Cmaj7 | Fmaj7 | Fmaj7 |
以轉位來分析共有下列幾種變化
Cmaj7 Fmaj7 不轉位 第一轉位 第二轉位
不轉位 C F C A C C
第一轉位 E F E A E C
PS:前表Cmaj7時的bass音,後表Fmaj7時的bass音
每種轉位的組合都有不同的味道,建議大家可以多嘗試,并掌握各種不同轉位的感覺。
編曲:
至於Bassline的編曲,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很頭痛,我建議不妨放寬心胸的先從完全彈根音(Root)開始,Root是絕對能夠讓你的音樂聽起來飽滿有力的剛開始時,先抓好鼓手的節(jié)奏,在你的腦海里建構出一段groove,然後就依照你的groove,及和弦的進行,去彈奏Root,基本上,這樣的貝司旋律線就已經(jīng)很好聽了,然後再依照你的感覺,去判斷是否要加入Root以外的音,要處理Root以外的音時,5th 和 8th 的使用可以列為優(yōu)先考慮的對象,因為他們絕對會和諧而不會產(chǎn)生不悅耳的感覺,其次可以考慮3rd , 7th ,他們則比起5th 和 8th 的處理要稍加用心,但因為還是在和弦內(nèi)音之內(nèi),所以除了和諧之外,更多了不同的色彩。
除此之外,在 2nd , 4th , 6th 的使用則以輔助和弦內(nèi)音為主,因為若是完全使用和弦內(nèi)音,則bassline進行起來會一直有跳躍的感覺,因為音與音之間的距離較遠,若使用2nd , 4th , 6th 來串連,例如: 2nd + 3rd, 4th + 5th ,6th + 5th … 等,則能使bassline有較連貫的感覺,而在延伸和弦的部分,如: 9th , 11th , 13th ,大家也都可以試著使用看看,能夠讓你的音域有更大的變化和色彩。
把位:
除了音符的處理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必須要加以考慮的,那就是把位,在前12格里,相同頻率的音幾乎都各有二個,不同把位的音,雖然具有同樣的音高,但卻具有不同的音色,例如:同樣的C在第3弦第3格,和第4弦第8格,第3弦的C中音較強,而第4弦的低音較強,又例如:第4弦第5格是A,和第3弦空弦A,不只音色上的不同之外,他們的sustain也不相同,第3弦的空弦A sustain會比較久,所以在我們編貝司旋律線這些問題都要考慮進去,而把位的選擇和bassline彈奏時的指法也有關系,因為在演奏上,若是較刁難的指法,則容易產(chǎn)生失誤的情況。
表情:
當我們考慮上述把位及音符的選擇同時,也要考慮到彈奏的表情。這首曲子適合要什麼樣的彈奏方式?是Fingering,Picking或是 Slaping & Popping?彈奏時要Soft還是Hard?在音符之間我是否要加入捶音,勾音,滑音或是悶音…等等?曲子進行過程是否要有音量或音色的變化?是否需要使用效果器的特殊音色?這些問題讓你能更深入的去注意音樂細部的情緒。
過門:
基本上,過門是一個串連的動作。有人常會為了它傷透腦筋,那是因為他想著要彈出什麼,但是事實上,我們應該要想著,不要去彈出什麼。過門不一定要很花俏,適當?shù)倪^門才是應該要考量的重點,往往只要與前一段貝司旋律線有稍不一樣的感覺,就可以營造出過門的感覺,而過門長度,從四拍,三拍,二拍,一拍…等皆可,甚至連不用過門都可以,完全依曲子進行的感覺為主,當然,在我們編過門時,要注意鼓手的打點,但是完全對照也不一定會好聽,你可以在這些打點中,適當?shù)目粘鰩讉點,或是在鼓手打點的空隙中加入,往往會有不錯的效果。而一般來說,過門音的使用常見的以五聲音階或?#123;?#123;音階為主,那是因為他們比起自然音階少了 4度和7度半音的關系,在音樂上比較好處理,但也并非一定要使用到這些音階。
觀念及態(tài)度:
注意你的句子和別人相配時是否會嫌太羅嗦。留白及休止符的藝術。不要排斥只彈Root,也不要排斥Solo。
樂團里貝司手負有讓節(jié)奏和旋律平衡的重責,不要認為Bass手好像都是站在陰暗的角落。
多看別人表演,觀摩別人的演出及想法,并走出自己的style。
良好的溝通是樂團成功的開始。
多練習寫譜,將自己的貝司旋律線記下來。
不要排斥任何樂風。
音樂是你一輩子的老師,隨時去吸收音樂的資訊。
隨時激勵自己進步,并保持謙虛。
【貝斯旋律線編寫技巧】相關文章:
海爾柯貝斯格林童話04-20
貝葉斯數(shù)學家名人故事04-09
春天的旋律05-10
童年的旋律03-03
旋律的樂理知識01-28
關于旋律的知識11-18
旋律是什么呢10-17
旋律美化的常用方法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