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作文合集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情。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風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風作文 篇1
中國乃禮儀大國,可以負責任的說,中國是一個完完全全由禮儀組成的國家。若無禮儀是根本不能在社會上立足的。禮儀,未必要轟轟烈烈,只需要一個細微的舉動。禮儀,就仿佛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于人們心底最深處,亦是最難到達的地方。
中國乃文字大國,文字就像一位魔術師,能變出歡笑,變出眼淚,變出感悟……中國的文字更可謂變化多端,博大精深。無論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都有自己的獨到,精辟之處。不過,在文言文和白話文中,都推崇著一大觀點:“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我的家訓家風即為珍惜時間和注重禮儀。
時間都去哪兒了?朱自清云:“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雨霧,被初陽蒸融了。”時間如流水,若想讓它停止,那么它反而流的更快。一分一秒,時間正與我們擦肩而過,隨之流逝的還有知識、成功、財富、成長……與其讓時間流過,不如我們自己爭當時間的主人。媽媽也為我制訂了一套方案,把時間有效的利用起來,盡量使浪費的時間減到最低,把時間的威力發(fā)揮的淋漓盡致。父母常告誡我,人生只有兩種情況,一為“先甜后苦”,二為“先苦后甜”。
我選擇了后者,我發(fā)現(xiàn)“苦”就是穿了工作服的“甜”,而前者的“甜”則是穿了工作服的“苦”。
父母常給我灌輸這樣的思想:“禮之用,和為貴”學好禮儀,是為了一個字——和,無論與誰相處,“和”字都是必不可少的!安恢Y,無以立”學好禮儀,亦是為了一個字——立,“立”的高度和禮儀是密不可分的,“和”與“立”,成功者也。于是,見面說“您好”,祝賀說“恭喜”,請求說“勞駕”,對我來說已成為家常便飯。禮儀二字,看似簡單,實則復雜,是一門學問,一個人若是精通了禮儀,在社會才得以立足,在別人面前也會受到尊敬……
中國乃家訓家風大國,若無家訓,若無家風,而放任自流的話,是不會成長的。嚴格的家訓家風是人才最基礎的部分,好家訓,好家風,乃塑造成功的刻刀。
家風作文 篇2
記得一個親戚在我小的時候給我講了一個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也不知道是哪個三姑六婆家的姐妹了,只知按輩分我應該叫她表姑,她小時候有抱過我,我還挺喜歡她的。
這個故事是表姑來我家做客時告訴我的,因為當時覺得特別有趣,就寫在日記本上了,至今還記憶猶新。表姑說,她有一次去城里,乘的公交車,因為正趕上國慶,車上人特別多,她上去時都快沒地兒站了,只好站在門邊上。幸好,售票員及時指揮了一下“秩序”,她才得以“擠”到中間去,站穩(wěn)了腳跟。那年國慶是個熱天,公交車上人又特別多,所以即使開了窗戶,也熱的受不了,再加上那是人堆里,周圍全是人,空氣渾濁得不得了,像是快要窒息了。
表姑說她心里想著:這么撐一撐也就過去了。卻沒想到上車的人越來越多,下車的卻還及不上上車的一半。眼看快超載的公交車,售票員只好請一部分人下車。許多人都開始罵罵咧咧,嘴里嚷嚷著“憑什么呀!”“我也是花了錢的”“售票員了不起呀!”,有人甚至吐出了臟話,整個車廂里頓時變得像菜市場一樣鬧哄哄的。估計售票員是個剛上崗的小伙子,沒經(jīng)歷過這種場面,不由得慌了,司機只好停下車子。這時,有一對爺孫倆上車了。
表姑說,在這途中有個坐著的人因受不了下車了,而站著的人只顧著罵了,沒人注意到,她便借著人瘦坐到座位上去了。她全程坐著觀看這一幕,沒有參與。由于坐置的緣故,她清楚地看到售票員臉上的表情,是一種倉皇無措,甚至是尷尬的表情,臉紅的像要滴出血一樣。好在,有個好心人看不下去了,幫了售票員一把,這下倒是有大部分人下車了,但口上還是罵個不停。她注意到最后一個正準備離開的爺孫倆,兩人衣服上已有許多補丁,看的出來家境并不好。孫女自一上車便好奇的打量著四周,靈動的雙眸因爺爺?shù)南萝嚺e動而泛起淚花,卻倔強地不哭出來,應該是第一次乘公交車吧。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不禁紛紛遠離了他們,好似躲瘟疫一樣。表姑久久地看著這爺孫倆,出聲叫住了他們,對他們說:“大爺,坐到這兒來吧,不用下車了!彼腥硕俭@異地看著她。
后來,我有問表姑:為什么所有人都躲著爺孫倆,你卻讓座位給他們呢?表姑只笑不語,反問我:如果是你,你會讓座嗎?我想了一會兒,搖了搖頭:那樣會顯得很傻。
長大一點之后,我才知道,原來我才是最傻的一個。那個大爺在表姑賭氣離家出走時曾給過她一碗面吃,并勸說她回家,所謂“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或許就是這樣吧,雖然那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回報。況且,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呀!家風真的能穿越時空。
家風作文 篇3
暑假我去外婆家小住,外婆家在農(nóng)村。家門前有大棚草莓,絲瓜,南瓜等。
每年春天,外婆都會在家門前搭一個高高的瓜架。在下面種上絲瓜、黃瓜、南瓜……到了夏天,它們都爬上的瓜架。碧綠的葉子,像手掌一樣層層疊疊,構成了一道別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的一對石獅子或豎著的大旗桿,可愛多了。閑暇時間,家人都喜歡在瓜棚下侃大山。
外婆家的后門有一個小院,里面種了許多花草,芍藥,鳳仙,大麗菊,還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花,都按照時令,次第開放,好一派獨特的農(nóng)家風光。
房屋的附近,有幾棵參天大樹,茂密的枝葉,投下一片濃蔭。一陣風吹來,樹葉沙沙作響,伴隨著淡淡的.花香,讓人神清氣爽。
外婆家不遠處有一條小溪,站在門口就能看到,那溪邊長長的垂柳下有母雞帶著一群小雞在那里覓食。溪上有一座窄窄的木橋,站在上面環(huán)視,溪水清澈見底,幾只鴨子把頭探入水中捉小蝦小魚,還有人在溪邊洗衣服。這些鴨一點也不怕人,歡快的游著。
夜晚月明人靜,累了一天的人們,很快進入甜蜜的夢鄉(xiāng)。青蛙和不知名的小蟲上演著交響曲,這天籟之音賽過催眠曲。
外婆的家鄉(xiāng),不論什么時候,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家風作文 篇4
以前我不知道家風是什么,直到我長大了,見識廣了,才明白家風是每一個家庭的名片。每一個家庭的家風各不相同——有惜時之風,友善之風,勤奮之風……而我十分幸運的處在和諧家風之中。
在我所處的這個四口之家中,雖然沒有十分富足的物質(zhì)生活,但每當我見到自已的同學或陌生人的家庭發(fā)生種種矛盾,我都對他們的遭遇感到無比的同情,就算他們錦衣玉食,我也并不羨慕他們,因為一個空有財富而沒有情感的家庭是可悲的,是不完美的。相比之下,我感到很滿足,幸福,家中總是充滿著快樂的味道。爸爸媽媽合睦相處,哥哥待我非常友好,雖然我們兩兄妹偶爾也會有點小矛盾,但都能和平解決,生活在這樣處處充滿幸福、和諧的家庭中我深感快樂,幸福!
國外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兩盆尚未綻放的花當成兩個不同家庭的孩子,對其中一盆各種辱罵,嘲諷,最終這朵花枯萎了,這象征著那些家風不好的家庭;而對另外一盆花各種夸獎,鼓勵,最終這盆花綻放了自己的美麗。這個實驗瞬間引起了世界各個家庭的注意,父母、長輩開始注意自已的言行舉止,慢慢的嘗試改變,不再對自已的孩子打、罵、羞辱或是諷刺,雖然有時候教育方式還是會觸及孩子的自尊心,但是他們會反思自己的行為,進而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漸漸家風正了,親子關系得到緩解,家人相處也變得友善。當我看到這個實驗的時候,不禁對這個實驗者無比的敬佩,是他讓那些生活在“苦!敝械暮⒆拥靡浴爸匾姽饷鳌,重獲家庭的溫暖。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就身在這“朱”中被“染”成了“紅色”,成為一名活潑開朗,助人為樂的好孩子,雖然成績偶而不理想,但我從未氣餒,因為每一次的失敗對我來說都是新的動力與挑戰(zhàn)。同時,我牢記外公對我說的話:“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沒有攻不破的難題,只有不愿意去嘗試的人。”
我家的家風——和諧之風,愿它常駐我家,愿這和諧之風,飄在中華大地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
家風作文 篇5
我的家來自河南省安陽市湯陽縣,那是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的縣城,在我們那里,當然也少不了的一些優(yōu)良的家風習俗,特別是孝親敬老,誠實守信。
特別是過年,一個很重要的日子,我們一家人便忙活起來了,除夕下午,奶奶與媽媽包餃子。除夕晚上,在家里燒完香之后,爸爸開車去各個廟上帶著我們?nèi)。年夜飯總是把好吃的留給奶奶,然后,哥哥與爸爸在悠閑地看著春晚喝著小酒,一家人其樂融融很團圓。大年初一終于盼來了。早上六點起來之后,上供燒香,弄完這一系列,和爸爸,哥哥去上墳,到家之后,吃餃子仍然是獻給奶奶盛一碗,換新衣,出去拜年,一年也就三四家,沒有多的了。下午,跟小朋友們?nèi)ス鋸R會,這才叫一個好玩,一玩一下午,也不感到累。
大年初二,串門去七大姑八大姨家,在姥姥那兒拿壓歲錢后。再跑到奶奶那里要。這一天是最有“價值”的一天,也是大家最破費的一天。這過年樂趣也就這一點,沒有別的了,感覺母慈子孝。
家風也許受家鄉(xiāng)的文化熏陶,岳飛廟,羑里城都是值得大家所去的地方,岳飛大家都很熟悉,羑里城都應該覺得陌生,他就是中國古代第一所監(jiān)獄,拘禁著周易,連續(xù)了七年,周易在此演義了封象,不得不說,古代人智慧絕頂!如果大家有機會,一點要來看一下!
現(xiàn)在,家鄉(xiāng)變化太多了,之前都是土路,現(xiàn)在都是水泥路了。家家戶戶都過上了小康生活,這將近一年沒有在家鄉(xiāng)待得長時間了。有了許多變化,感覺剛結婚的表哥,現(xiàn)在都有了孩子啦。我的成績也是突飛猛進,在家鄉(xiāng),教育程度當然也不同,這的老師更負責,更會講課,科技發(fā)展也進步多了,還記得奶奶給我講,那時候,爺爺買了一臺電視,全村的人都來看了,一直圍到后墻院。其實,那電視機當時和現(xiàn)在兩部手機屏幕大,圍著那么多的人,他們也就是湊個熱鬧而已。
但是,不變的是優(yōu)良的家風,令人如沐春風。
家風作文 篇6
家是溫馨的港灣,她承載著心靈的歸宿、家是社會的載體,她延續(xù)著文明的傳遞、家是生命的燈塔,她指引前行的方向、家是拼搏的依存,她給予澎湃的動力!談及家庭,每個人都會有說不完的感想、道不盡的感慨……。復雜情感的交織,是家庭與時代和社會的縮影,是家風與情感和文明的延伸。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勤儉持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同時也是我們家庭生活的真實寫照。我出生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當時我國還處于計劃經(jīng)濟時期,在那個物質(zhì)相對匱乏的年代,布票、糧票等憑票供應仍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幼時的我便常有奶奶照看。奶奶歷經(jīng)生活的坎坷,早已養(yǎng)成了勤儉持家的良習。常聽奶奶講,困難時期全憑爺爺一人每月七十多元的工資供養(yǎng)全家七口人的生活,除此之外,還要定期給村里的公公婆婆捎去生活費用,五個孩子的衣服、鞋子都由自己親自手縫制,常常是老大穿過的衣服老二接著穿。所以,當時就流傳著“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說法。從我懂事時起,就記得奶奶起早貪黑的忙、勤儉節(jié)約的過,從未見過倒掉吃剩的飯菜,孩子們的碗底也不允許留下一粒米。長大后,還常常聽叔叔講起過年時聽著街上的鞭炮聲而催促奶奶快些縫制未完工的棉褲等著下地的情景,
所以也不難理解當時有著“雞蛋碰糕”的現(xiàn)實。在身教、言教的雙重引導下,我也漸漸養(yǎng)成了踏實樸素、勤儉持家的良習。至今,沒有在外用餐的習慣、不吃零食、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除特殊情況外從不打的。這種習慣也常常潛移默化到我的工作中,常從節(jié)支降耗的角度考慮問題。習慣坐班車送報表,雙面使用復印紙、通過自學自己動手處理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等辦公設備出現(xiàn)的問題。
謙和誠信是長輩們對我從小的教導,也是我們?nèi)掖私游、工作生活的起碼標準,更是我們中華民族高尚人格魅力的具體展現(xiàn)。謙既謙虛謹慎、和既和睦相處、誠信既一諾千金。無論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我從不忘記長輩們從小對我的教導:“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話雖樸實,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所以,工作以來無論在什么單位,無論在什么崗位,我都竭盡全力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友善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在待人接物中我學會了寬容、奉獻、擔當、感恩、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懂得了虛心接受來自家庭、社會、師長、同事、領導們“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循循善誘的教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我常以“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膽B(tài)度,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因為我深知在知識不斷更新、信息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只有勇于開拓、敢于創(chuàng)新的人,才能勇立潮頭、出類拔萃。我把《論語》中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
信乎?傳不習乎?”作為座右銘,學習用國學經(jīng)典對照和激勵自我、教育孩子,懂得謙和誠信與生命等同的價值。
自強樂觀,是我從長輩們?nèi)粘I钪邪l(fā)現(xiàn)的又一優(yōu)點,雖他們從未以言語的方式告誡,但我還是能夠耳聞目染。多年前,爺爺生病住院,不經(jīng)意間我撫摸到爺爺?shù)南ドw下方異常粗大,我只知道爺爺有腿疼的毛病,可從找到過問題的癥結。那天我恍然大悟,曾聽爺爺說過,他老人家退休前一直在運銷站工作。五十年代時運銷站裝火車全部是人力裝卸,每人肩頭扛著一筐一筐的煤在斜搭在車皮與地面的木板上上下穿梭直至裝滿車皮,不管刮風下雨、天寒地凍從不間斷,爺爺?shù)膬蓚肩膀上有著與常人不同的兩個高高的肉墊,是由于長期受力所至,可我卻從未想過由于膝蓋關節(jié)長期吃力,所導致的關節(jié)嚴重變形。爺爺總在晚輩們的噓寒問暖時輕描淡寫的說腿有點疼,平日樂觀豁達的他卻從未說起他所經(jīng)歷的艱難,這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第一代同煤人開荒拓土,戰(zhàn)天斗地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奉獻”同煤精神;讓我明白了生活不會一帆風順,要學會在逆境中成長,吃苦耐勞,樂觀對待生活,有自強不息、勇于擔當、勇于探索、孜孜不倦的精神,對待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有條件要做,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做,要有高爾基筆下海燕搏擊風浪的斗士精神。
家風作文 篇7
家風是什么呢?在我們家風是守信用。那守信又是什么呢?守信就是說出去的話,沒有收回來的道理。這就是守信的原本的意思。
有一天,我和外婆去買菜。外婆一進去想起昨天忘記給賣魚的老板付錢了,就連忙走過去。我說:“外婆,你不是要買辣椒嗎?外婆說:“我突然想起昨天我忘記給賣魚的老板付錢了。”
我說:“你忘記了,他肯定也忘記了吧,所以你現(xiàn)在不用去了,”外婆說:“你這樣是不道德的,萬一你下次還想買去那里買魚,怎么辦?這樣以后沒有一個人會賣給你菜的!蔽艺f:“好吧,”
我有一個好朋友,她邀請我去給她過生日,結果,在當天媽媽跟我說:“讓我跟她一起去玩,我忘記告訴了媽媽。我跟媽媽說:“媽媽,我答應了一個好朋友給她過生日的,”媽媽說:“你怎么沒跟我說,不行,不能去!
我問:“為什么?答應別人的事情是不能反悔的,做人要講守信,”媽媽聽了我的話,感動了同意我去了。
家風作文 篇8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我們家里也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不管大事還是小事,也不管有償還是無償,只要能幫上一星半點兒的忙,就多多少少幫上一點,要助人為樂。媽媽時常把一副嘴角咧到耳根子的笑容掛在嘴邊,也時常以身作則的教育我們助人為樂。
助人為樂這個詞我們并不陌生,但是想真正做到這一點,卻實在是有點難,有些時候,要是只是為了幫助人而耽誤了時間的話,那人們恐怕就算是扶老人下個車都懶得去做,但是我的媽媽卻不會這樣。
一個星期六,媽媽陪著我去上小提琴課。正走在一個略微有些陡的上坡路上。忽然,一個略微有些奇怪的人影映入眼簾。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坐著一把輪椅的老爺爺。他的頭發(fā)花白,瘦骨嶙峋的身子努力的往前探去,他的手緊緊抓著兩個大輪子上的把手,用力地向前轉(zhuǎn)去。輪椅剛爬上去了點兒,又停住不動了,就這樣持續(xù)了幾分鐘,可也沒能上去多少米,倒是人已經(jīng)氣喘吁吁了。媽媽見了此狀,急忙上前跑去!皨寢,還有五六分鐘就遲到哩呀”我一把拉住媽媽的手,輕聲說道!安恍校銢]看見他上去得多費勁呀,像遇到這種事,就別管時間了,馬上去幫忙,知道嗎?”,媽媽一說完,就向前跑了過去。我就站在這里,看著媽媽推著他往前走……真是的,都遲到哩呀,媽媽怎么還沒回來呀。我不禁在心里抱怨道。又過了三四分鐘,媽媽終于小跑著回來,媽媽并沒有露出疲累的表情,反而露出了她那“專屬”微笑。望著那個微笑,我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種莫名的感覺。
還有一次,媽媽來參加班級新教室的大掃除工作,老師讓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哪個老師叫她幫忙她就幫忙,還不抱怨一句,要不是她那天身體不太好,她肯定還要干好多活呢!
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惫媸沁@樣,從小到大,整天看著媽媽在身邊幫助別人,慢慢的,不用媽媽說要樂于助人,我也時不時會幫助別人。雖說沒有媽媽那樣十分喜歡幫助別人,但終究有一天會和媽媽一樣樂于助人。并且,我堅信:這種樂于助人的優(yōu)良家風,定當會永遠傳承下去!
【家風作文合集八篇】相關文章:
精選家風作文合集五篇02-14
【精選】家風作文合集8篇02-11
【精華】家風作文合集八篇02-08
曬家風作文合集7篇01-27
家風作文合集十篇01-23
好家風作文合集15篇01-14
好家風作文(合集15篇)12-26
家風優(yōu)秀作文(合集15篇)11-11
關于家風作文(合集15篇)10-07
家風家規(guī)作文合集15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