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不過詩經
很多人接觸《詩經》是從《關雎》開始的,并對那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深深迷戀。我第一次接觸“詩”時并沒有立刻喜歡上它,卻把它詩里的回環(huán)復沓當成啰里啰嗦,隨著后來的了解慢慢就被它感動了,后來因為喜歡詩詞又經朋友的推薦便有了想讀的沖動,因此這次選讀作品時我毫不猶豫地選著了《詩經》。
《詩經》開篇《關雎》再熟悉不過了,想跳過去,但為了多識一些繁體字還是一字一句讀了下來,當然不經意間就看了注解——歌頌后妃之德。雖然很不贊同,但看得多了就順眼了一點,不管里面的君子、淑女是否指的是文王、大姒都已不再重要,幾千年前的事情誰也不能準確得知,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只能憑自己的理解去感悟詩經里的喜怒哀樂了。于是我還是把它解為一個普通男子追求一個普通女子最后求而得之共結連理的詩。
此后繼續(xù)讀了大概一個多月,發(fā)現十五國風大多寫男女愛情詩,如今感受用一個字形容就是“真”。詩經里面流淌的是古人的真性情,流露著自然的美,一首詩就是一個故事,一首詩就是一段情感,是未被道德束縛的人的本性。詩經中的人情感是真切的,敢愛敢恨,他們過著一種簡單又純粹的生活,有著一顆純粹的心,對他們而言,一草一木,一花一葉,甚至鳥獸蟲魚都可作為情感發(fā)起的引子,他們的悲喜都可以唱出來,三千年前他們是為自己而悲喜,三千年后卻打動了千萬人心。
太喜歡“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句,僅僅八個字卻將女子的美寫到了極致,“灼灼”二字看似簡單卻難以用其他的字代替,也許古人的創(chuàng)作就是這樣,不需要咬文嚼字,看到什么就很自然的寫出來,一切都是自然的,出自本心的,毫不雕琢的,而到了今天卻讓人贊不絕口,曾有人把這二字看作是是思考千年也難得一字的佳句。提起“桃花”二字不禁讓人浮想聯翩,這艷的到底是花如人面的`桃花還是面如桃花的女子?崔護的一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流傳千古,是因為人面桃花;“桃花夫人”息媯,一言未發(fā),卻令三個國君為之混戰(zhàn),只因她的絕世姿容——面如桃花;林黛玉的《桃花行》“簾內桃花簾外人,人與桃花隔不遠”,縱然是憔悴的桃花,仍然遮掩不住它的美,只因人面桃花。
看到《出其東門》時是很感動的,詩中的男子對愛情是很專一的,縱然那女子沒有艷如桃花的臉,卻讓他情有獨鐘!俺銎鋿|門,有女如云,雖則如云,匪我思存?c衣綦巾,聊樂我員。男子看到美女如云卻仍能保持清醒,正所謂“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想古今男子若都如此,也就太平了?吹健稘h廣》時,為男子的癡情所動容,明知“不可求思”卻依然一往情深,開始幻想:有朝“游女”來嫁我,先把馬兒喂喂飽;“游女”有朝來嫁我,喂飽駒兒把車拉。但幻境畢竟是幻境,一旦睜開現實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滅的深淵。他依然癡情而執(zhí)著,反復吟詠。他的情感不需掩飾,他不屑那種“守著愛怕人笑還怕人看清”的百般掩飾,即使可能會被人嘲笑,這種對愛情本真的追求是詩經中最美的一抹色彩。
在圖書館看過《摽有梅》差點笑出聲來,那時的女子真是夠情急大膽的,她可以毫不隱晦地唱出自己的心聲,自己獨守深閨,看到梅落便有種婚嫁無期的傷感,于是便開了古代女子征婚的先河,縱然當時社會男女不受封建禮教壓制束縛,但一個女子敢如此坦露自己的心事,還是需要一定勇氣的。情感是人類最自然的天性,在這首詩中無疑把生命的本真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不禁又讓人想到《牡丹亭》中的杜麗娘,她面對大好春光發(fā)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的感嘆,在當時社會不能不說這是一種大膽的呼喊。從古至今,我們能看到有多少女性主動大膽地追求所愛的故事,她們做得最多的只能是在等待,還是等待……在各種顧慮中活生生地將自己真實的情感壓抑,甚至扼殺。
看到《褰裳》時我是又驚又喜又嘆,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裢褚睬。(你要是愛我思念我,就提起衣裳趟過溱河。你要是不思念我,難道就沒有人喜歡我?輕狂的小子呀,狂妄又笨拙。┤绱随倚εR毫無忌諱說出自己心聲,恐怕也只有詩經中的女子才能做到,并且將粗俗的言語表達得如此幽默風趣,不會讓人感到俗不可耐,反而有一種熱烈奔放,健康活潑明朗之感,僅僅二十多字便將女子的嬌癡憨態(tài)呈現我們眼前。當然這離不開一個真字,情真、意真、心也真。
讀到《靜女》時也本想跳過的,畢竟中學已經非常熟悉,大家一致認可,這是一首純潔的男女幽會詩,可當我多看一眼時不禁汗顏:這是一首淫奔期會的詩或是諷刺衛(wèi)宣公好色,偷娶子婦的詩;剡^神來確認一下沒有看錯,真真令人無語,如此美妙的約會詩非得為它扣上一個“淫穢”的帽子。自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女相慕天經地義,從生命本真出發(fā)來理解再也正常不過,不知怎么一和社會背景扯上就變得那么不可理喻。后來,我索性拋開解析,完全憑借自己的理解去感受詩經的真善美,倒覺得既美又輕松,用一種單純的想法來理解詩中單純的故事及單純的情感找到一種和宋詞一樣的感受:讀不懂時是一種朦朧美,似懂非懂時是一種唯美,讀懂時是一種凄美和絕美。
閱讀《詩經》看到的盡是真、善、美,盡管還有很多不和諧的詩,卻怎么也掩蓋不了它的光輝。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字“真”,有了真性情,蟲魚鳥獸都是值得稱頌的,花草樹木都是情深誼長的,因此一切都是可以歌唱的,每一首詩都是一首動聽的歌,每一首歌都是一個動人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獨特的靈魂。
幾千年前的幾句不經意的話匯成了幾首平淡的詩,訴說著一段平淡的情,幾千年后,就是那么幾首平淡的詩卻讓千萬人反復吟詠,當我們淺吟低唱的同時也不免發(fā)出感嘆:最真不過詩經!
【最真不過詩經】相關文章:
最美不過詩經的初三作文04-16
不過問歌詞11-27
感恩,永不過時作文02-11
公劉詩經03-25
詩經《出車》03-25
大東詩經03-25
詩經《云漢》03-16
詩經誦讀03-16
詩經《綠衣》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