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詩經(jīng)中的幾類女性形象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又稱“詩三百”。
《詩經(jīng)》中的幾類女性形象
少女形象
“國風(fēng)”中有不少戀歌,由于勞動人民的經(jīng)濟(jì)地位和勞動生活,決定了這些戀歌健康、樂觀的基調(diào)。這些愛情詩歌熱烈而浪漫、清新而純凈,是心與心的交流,是情與情的碰撞。透視《詩經(jīng)》中的少女形象,可以發(fā)現(xiàn)少女所處的時代正處在我國由奴隸社會逐漸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社會規(guī)范、等級關(guān)系、封建禮教正在形成并逐漸影響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男女授受不親”、“受制于父母,諸兄和人言”的社會道德規(guī)范正在形成。
<天真爛漫的少女形象>
《召南·摽有梅》中的大齡女子向意中人坦率地表示:“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此篇描寫的少女絲毫不掩飾求偶的急切心情,大膽地表示:“求我庶士,迨其謂之!”——你趕快抓緊時間吧,別錯過了良辰吉日。感情熱烈,充滿期盼,這是怎樣的女子啊!她渴望愛情,就坦率地表白,就主動、大膽地追求,而這種主動追求是出自于內(nèi)心愛的萌動,她們把自己比作熟透的梅子,呼喚小伙子們快來采擷。這種對愛情的順乎人性熱烈追求,自然地發(fā)展著,不受任何禮法的約束,無需遮遮掩掩。
《邶風(fēng)·靜女》:“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鄙屏肌⒚利惖撵o女,原本和情郎約好在僻靜的城隅相會,“俟我于城隅”,但調(diào)皮的她,一來到這兒,就藏了起來,“愛而不見”,使癡情的小伙子焦急萬分而“搔首踟躕”,不知如何是好?吹竭@情景,少女再也不忍心藏下去了,她突然出現(xiàn)在情郎面前,多情地送給他一個光閃閃的“彤管”,“靜女其孌,貽我彤管”。一個天真、活潑的'少女形象躍然紙上。
《鄭風(fēng)·褰裳》女孩向她的情人隔河喊出“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告誡她那自負(fù)的戀人:你如果多情地想念我,就該提起衣裳涉水過溱(洧)河。你如果不想念我,難道就沒有別人嗎?她的話語看上去像玩笑,但亦是真情的流露,讓戀人用“褰裳”涉水這一行動來證實愛情的真誠,坦率中帶著純真的野味兒,其實這種試探中也包含著對愛情主動、大膽的追求。這個姑娘說話不繞彎子,直來直去,把自己的一顆熾熱**的心和盤托出,看上去咄咄逼人,但卻辣而不憨,爽直中透著女子在戀愛中的敏感細(xì)膩心思。特別是最后一句:“狂童之狂也且!”——傻小子你真傻啊!更表現(xiàn)出姑娘的率真,對戀人的親昵。
這一形象群的少女,所作所為都是那樣的無拘無束,情不自禁,純真而充滿靈性,舉止或態(tài)度都很主動、大方,充滿著張揚的個性,洋溢著生命的活力。
<畏縮癡情的女性形象>
由于受到封建禮制的束縛和壓制的影響,《詩經(jīng)》中所描寫的另一些少女矜持畏縮,在愛情受到阻撓和破壞后,忍痛辭絕,欲愛不能。
《鄭風(fēng)·東門之墠》:“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yuǎn)。東門之栗,有踐家室。豈不爾思?子不我即!”。心愛著鄰家的小伙子,“其室則邇”,卻不敢主動接近他,“其人甚遠(yuǎn)”,只好在心中默默慨嘆:“豈不爾思?子不我即!”讓一顆灼熱的心在痛苦的相思中煎熬著。
又如《鄭·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dá)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鄙倥诔菢巧系群蛩膽偃,“青青子衿”,“青青子佩”,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見其相思縈懷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約,只好等戀人過來相會,可謂望穿秋水,不見影兒,濃濃的愛意不由轉(zhuǎn)化為惆悵與幽怨,盡管內(nèi)心的愛熾烈得“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但絕不肯親自去找他:“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縱我不往,子寧不來?”少女深沉的內(nèi)心世界與矜持的性格特點展示得一覽無余: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捎個音信?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主
【剖析詩經(jīng)中的幾類女性形象】相關(guān)文章:
詩經(jīng)中的名言06-28
GRE考試數(shù)學(xué)中的詞匯有哪幾類?01-27
詩經(jīng)中勵志的語句04-08
“詩經(jīng)”中遺落的秋葉06-17
論《詩經(jīng)》中的私人敘事06-27
詩經(jīng)中的愛情名句釋義06-23
詩經(jīng)中的愛情名句精選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