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合唱訓練的方法
小學生嗓音稚嫩,所以在合唱中必須強調科學的發(fā)聲訓練。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生合唱訓練的方法,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嚴格挑選隊員
一支好的合唱隊伍在前期要做好隊員的選拔工作,挑選好的合唱隊員,有利于提高合唱隊的排練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還有利于合唱隊的穩(wěn)定性。要注意挑選音準好、音色較美的學生,合唱團成員的可塑性是決定合唱質量的關鍵。因此,我在日常教學中會悉心留意學生們的聲音,對于聲音資質佳的學生進行有目標性的引導,盡量選取音準好、音色美的學生進入到合唱隊伍中。我選拔合唱隊員時,一般通過讓學生演唱一首歌的方法來考查音色,從中來發(fā)現(xiàn)他的音質,以及是否具有比較自然、舒展的歌唱狀態(tài)。而且,主要挑選那些聲音具有共性、融合度好的學生。
二、精心選擇演唱曲目
1.要適合學生年齡特點——低年級學生的合唱作品挑選音域不寬的曲目,一般以學生的自然音域為限,曲調較平穩(wěn),并且要具有低年級兒童的特點;而中高年級合唱作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一些風格各異、藝術水準較高的曲目,這樣既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又能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音樂表現(xiàn)力和藝術修養(yǎng)。
2.要聯(lián)系當前的形勢——挑選歌唱祖國、歌唱童年生活,具有一定技巧性、思想性、教育意義的合唱歌曲。
3.符合主題思想——決定選擇什么內容的合唱曲目以前,一定要明確合唱團所要參加的是什么規(guī)模、以什么為主題思想的合唱活動。
三、教會專業(yè)的合唱技巧
1.氣息訓練。氣息是歌唱的動力,我采取了以下幾點來訓練學生的氣息:
(1)學生感受。感受老師的氣息又通過兩種不同狀態(tài)時的體驗:一種是老師靜止時的氣息狀態(tài);一種是歌唱時氣息的狀態(tài)。其效果和目的是讓學生更加明白平時氣息的鍛煉和歌唱時氣息的運用。
。2)通過感受后請學生自己鍛煉氣息,同樣是一個個的監(jiān)督輔導。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3)加強氣息的鍛煉:用花式吸氣;五秒鐘保持氣息和五秒鐘吐氣,一點一點加長時間;手叉腰,嘴巴加喊數(shù)字一、二、一、二,感受腰上振動的幅度;拿出一張紙,老師一邊撕的同時要求學生一邊慢慢地把氣息向外“撕”出來,速度和節(jié)奏由老師控制,學生對于這個方法比較感興趣,能很好地配合鍛煉。實踐證明,只要堅持訓練,他們的氣息會進步飛快。
2.發(fā)聲練習訓練。發(fā)聲練習是童聲合唱訓練的重要因素,每次合唱訓練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發(fā)聲練習。我所堅持的合唱理念是以“和”為主,發(fā)聲練習時不要求唱得多響,只是讓學生輕輕地唱,去找共鳴、找和諧的感覺。
3.和聲訓練。在唱歌曲時,除了氣息訓練、發(fā)聲練習,我還會對學生進行簡單的和聲訓練。第一種方式是找出歌曲中聲部較長時間對峙的兩個音,由易到難地進行和聲訓練。第二種方式就是用最簡單的“do—mi—sol—do”四個音進行兩聲部的接唱,要求各聲部在唱下一個音之前,始終保持著前一個音。這種簡單的和聲訓練的目的在于找音準、和聲與共鳴的感覺,力求聲音集中、靠攏、統(tǒng)一。這樣的訓練不但解決了歌曲的一個難點,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合唱的理念。
4.發(fā)聲位置的訓練。發(fā)聲位置的訓練我也運用了一個簡單的方法:先說后唱,用“念”帶“唱”。讓學生用“打噴嚏”的感覺吸氣,再用“打呵欠”的感覺唱歌,用“念”帶“唱”實際上是用“假聲”帶“真聲”,達到以假聲為主、真聲假聲糅合在一起的訓練方法。在訓練的過程中先讓學生像京劇中的韻白那樣“念”,唱的時候輕一點、柔一點、暗一點、直一點便可。堅定不移地要求兒童做到“輕、柔、暗、直”的歌唱,既能保護兒童的聲帶不受傷、噪音不損壞,又能達到用假聲獲得頭聲歌唱的發(fā)音方法。
四、進行嚴格的訓練
1.基本功的訓練。在合唱的教學過程中,基礎訓練的目的是提高,提高的目的是為了表現(xiàn)。只有通過訓練小學生的合唱技巧和合作能力,對小學生的發(fā)聲、呼吸都進行嚴格訓練,做好這些合唱的基本練習,才能讓小學生在合唱領域越發(fā)展越好。
2.系統(tǒng)訓練,修正學生合唱的方式。合唱特別要求演唱人員在各自曲調上演繹的高度配合、統(tǒng)一,對演唱者之間的合作要求比較高,所以就要運用系統(tǒng)的訓練方法來提高學生們的合唱技巧。我對合唱隊員的訓練遵循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原則,既讓每個孩子逐步提高,又照顧到每個人的基礎和特點,更注意合唱隊整體的和諧。
訓練方法:
1、呼吸訓練
小學兒童肺活量小,氣息較淺,特別在未受過歌唱訓練前,氣息總是很淺且無控制力,因此在歌唱訓練前,首先要培養(yǎng)兒童樹立正確的呼吸概念和方法。
要教會學生區(qū)別日常生活中講話時的呼吸和歌唱時需要的呼吸方式,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加上正確的示范來引導,切忌講過多的理論,要耐心幫助兒童真正掌握歌唱呼吸要領。
小學生歌唱的呼吸像成人歌唱一樣強調胸腹式,要引導兒童將注意力放在腹部,吸氣時可想象腹部像氣球吹氣一樣向外擴張,切忌聳肩膀、鼓胸口等現(xiàn)象,吸氣后要注意保持。
兒童對氣息的控制力弱,往往容易在吸氣時一呼而出,因此要訓練呼氣時的控制,氣息有節(jié)制并平移地呼氣,可用數(shù)數(shù)字的方法,即呼氣時數(shù)1、2、3……慢慢地數(shù),數(shù)得越多越好。
也可以呼氣時上下牙齒輕閉并發(fā)出“si”音,一方面訓練氣息量,另一方面可檢查在保持呼氣時氣息控制的穩(wěn)定性。
2、起聲訓練
合唱的起聲很重要,是歌唱的第一步,能否做到起聲整齊一致,關系到接下來歌唱的統(tǒng)一。
合唱的起聲訓練以“激起”為主,起聲的第一個音應保持興奮的歌唱狀態(tài),眉毛稍上揚,起聲時平移而干脆。
如果起聲不整齊,就會顯得拖泥帶水,雜亂無章。
起聲訓練時必須明確做到:第一,氣息要支持;第二,聲帶要閉合;第三,共鳴腔要打開;第四,聲音高位置,情緒高漲.
韻母的發(fā)音形態(tài)以及音量的大小等方面要完全考慮并準備好,然后在起聲的瞬間把最好的聲音狀態(tài)唱出來。
3、共鳴訓練
高位置頭聲訓練就是要找以頭腔為主體,帶動口、咽、鼻、頭等腔體整體混合共鳴的歌唱方法。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比較小,身體發(fā)育不完全,此階段胸腔共鳴較弱,訓練時可用半聲帶假聲、假聲帶頭聲的訓練方法,避免唱高音時用自然音大聲嘶喊的現(xiàn)象。
合唱要獲得整體聲音的統(tǒng)一,增進共性,關鍵在于擴展和運用共鳴。
一般共鳴訓練從中聲區(qū)開始,半音上行或下行,向高低音區(qū)兩端發(fā)展,用哼唱狀態(tài),口里像含一小口水的感受,自然哼唱,要找好氣息的支點和頭腔高位置的發(fā)聲點。
訓練時可用以下方法:
第一,輕聲歌唱法。要強調氣息支持,聲音雖弱但不能虛,更不能懈,可用從高音區(qū)下行音階的練聲,注意連貫流暢地歌唱。
第二,連音歌唱法(Legato)。這是在許多抒情性的作品中常用的一種唱法,演唱時需注意緩呼緩吸,用氣息托著聲音走。
第三,跳音歌唱法(Stacato)。這是在歡快跳躍風格的作品中常用的一種唱法。演唱時注意結合急吸急呼,彈跳要富有彈性,輕巧干凈,氣息控制自如,演唱靈活且有感染力。注意聲高位置,一步到位。
第四,重音歌唱法(Sforzato)。唱重音時注意要有爆發(fā)力,腰肋部要彈起,突出音頭,可結合緩吸急呼進行呼吸換氣。
第五,保持音歌唱法。唱保持音時要根據(jù)非連非跳的歌唱方法,每個音符都唱夠時值,十分平穩(wěn),可結合急吸緩呼的呼吸方法進行呼吸換氣。
小學生合唱指揮訓練知識
合唱訓練及演唱是一種注意力高度集中,生理方面與日常生活習慣有顯著不同的活動,因而勞動強度非常大,很容易產生疲勞。掌握合唱訓練的方法知識很重要!
1、參加學生合唱指揮訓練的學生基本條件
1、有較好的外形條件和聲音條件。
2、有較強的讀譜能力和音樂節(jié)奏感。
3、有敏銳的聽覺能力和良好的音樂感悟能力。
4、大膽活潑開朗的性格。
5、有較好的組織指揮能力和語言動作表達能力
2、指揮的要求
指揮基本姿勢是兩眼平視前方,收腹挺胸,自然大方美觀穩(wěn)重。兩腳分開,呈外八字,腳一前一后,不能跨得太開也不能并得太窄,差不多與兩肩同寬,要保持身體的平穩(wěn)。
指揮的動作應該準確、簡潔、美觀大方,易于被了解,富有表現(xiàn)力。簡單地講,可用“省”“準”“美”三個字概括!笆 笔侵钢笓]動作要節(jié)省,根據(jù)作品內容的需要,設計指揮動作,動作大小要適度,既不能過分地夸張,又不能無表現(xiàn)力,要注意速度、力度的對比,注意作品的情感!皽省笔侵钢笓]的預示動作,即各種起拍、收拍的打法,要求干凈、準確!懊馈笔侵钢笓]在表演藝術上要美觀大方。
面部表情要豐富,眼睛要能傳神,善于運用眼神和面部表情來啟發(fā)合唱隊,協(xié)同一致地表達出作品內容,耳朵對音準要有很強的辨別能力,及時糾正演唱發(fā)音不準的情況。
指揮者的儀態(tài)都必須是端莊、高雅的。做到這一點務請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合唱指揮的手臂不要伸得太長、舉得太高,以免給合唱隊造成不必要的“緊張”感。正確的姿勢應該是:指揮者雙手運動的上下范圍最好在頭頂?shù)窖g,一般不要長時間停留在較高或較低位置;初學時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便于松弛地學習基本動作。
2、指揮者的胸不能佝、腰不能彎,尤其是整個身體不能“泄”。正確的姿勢應該是“挺”(即有挺拔向上的感覺)、“正”(即身體不能歪,不可后仰,也不可前傾)、穩(wěn)(即身體重心在兩腳之間,一般不要只放在單腳上)。當然,如果指揮歌曲需要,比如在指揮“弱”、“漸弱”或“突弱”的時候,指揮者適當?shù)厍皟A一下身體也是可以的。
3、臀部不要“撅”,膝蓋不要“彎”。許多合唱指揮在強拍上為了加強“節(jié)拍”的重音感,常常習慣于撅臀、彎膝,這種習慣是很不好的,必須及時改正。
注意美觀、大方的“旋律線”。 所謂“旋律線”,即是一種由于歌曲旋律的音高“起伏”而反映在合唱指揮手勢上的高低位置變化形態(tài)。比如1—3—5—i這幾個音,旋律音高一些的時候(如“i”),指揮者的手臂可以抬高一些(額頭或略高一點的位置);中音區(qū)的時候(如“5”、“3”)指揮手臂大致可以放在胸前或稍下一點的高度;而旋律音相對較低的時候(如“1”),指揮者的手臂可以適當控制在腰的上下位置。一般情況下,合唱指揮的手臂高度不要低于小腹。
事實上,我們常常見到的是許多合唱指揮習慣于在一個手勢“高度”和“寬度”上對稱地揮動雙臂,且“一揮到底”,這顯然是不好的。這樣既看不出對于旋律音高的“提示”,也同樣看不出指揮對于歌曲的力度、速度、表情等相關音樂因素的必要“暗示”等等。
簡單可行的方法是:對于一首難度不大(比如齊唱、合唱),聲部進出不太復雜,織體大都屬于“同節(jié)奏”,且音樂風格較傾向于“抒情歌曲” 的合唱,一般應多注意使用“旋律線”的指揮方法。
3、雙手揮拍動作
首先身體要“放松”,保持走路時的手型(手指自然彎曲、指關節(jié)自然突出、并呈弧形)提起手來就可以了。其次是“拍點”,借助桌子,讓手打下去時落在桌子上同時又從桌子上彈起來,要注意要有彈性。
動作要領為大臂帶動小臂,通過手腕連接,手型就是鋼琴手型。指揮前雙手自然垂直于兩腳側,預備拍時勿把手舉太高,以免合唱隊員氣息扎不下去。指揮時雙臂抬起至胸前,不宜過高或過低,一般情況下應掌握在上與眉齊、下不低于腰部這一活動范圍。揮動手臂時,要自然有力、舒展大方;手指不要伸直,手心自然保持弓形,忌兩手心平行向上或向下,注意動作的中心是手腕部。雙手的動作要勻稱,指揮時拍點和拍子方向要清楚,不可含糊。一般來說,雙手的動作相同而揮動方向相反,右手是掌握速度和節(jié)拍的,左手是掌握表情、強弱等的,動作要靈活,富有表現(xiàn)力。打拍時兩手不要交叉,兩手臂不要上下大幅度揮動,也不要碰到一塊,始終打在同一平面。
4、雙手分工的一般原則
右手主要負責控制節(jié)拍(要特別注意控制速度);左手主要負責控制表情(要特別注意控制力度);右手主要負責與其對應的女低音和男低音聲部;左手主要負責與其對應的女高音和男高音聲部。(注意:具體作品中也還應根據(jù)不同情況作適當調整與安排,不可簡單行事);左手主要負責提示“長音”;右手主要負責提示“休止”、“句逗”、“分句”和“段落”。雙手都可以“預示”引導聲部進出,但一般主要由右手負責(通常也以指揮者個人習慣而定,可不做過分明確的要求)。但其總的任務是:保證各聲部的準確進出以及音樂的流暢性。
5、指揮練習
四二拍,強拍,弱拍:
基本走向是第一拍從上向下,略由里向外進行,第二拍返回。兩拍子的是先往外再提上來(左右手方向相反)在指揮實踐的時候,除了動作要明確,精神要集中飽滿以外,通常因為要照顧到演唱時的流暢,劃拍往往也是比較圓順和線條化的。
四三拍,強拍,弱拍,弱拍:
第一拍強拍的擊拍動作向下進行后,反彈動作由里側向上彈起,以便于連接第二拍指揮動作,但注意不要讓手掌或前臂產生交叉。
第二拍弱拍的擊拍動作向外側進行(略斜向下),幅度不宜過大,反射動作順勢向上彈起。
第三拍弱拍順著第二拍反射動作自然回落之勢,向下方作第三拍擊拍動作,第三拍反射動作由里向上彈起。
四四拍,強拍,弱拍,次強拍,弱拍:
第一拍強拍,兩手應保持適當距離,向下作擊拍動作,反射動作沿擊拍動作自然向上彈起,注意不要過分斜向外側。第一拍的反射動作實際上也成為指揮第二拍的準備動作了。
第二拍弱拍,指揮動作在第一拍指揮動作的里側,擊拍動作幅度相應收小,反射時兩手不能產生交叉,至多兩手掌部稍有重疊。
第三拍是次強拍,擊拍動作向外側進行(略斜向下),反射動作順勢向上彈起。
第四拍是弱拍,順著第三拍反射動作自然回落之勢,向下方作第四四拍擊拍動作,反射動作由里側向上彈起。
對于指揮圖式,可以用口訣的方法把它掌握。比如,二拍子我們可以說成下、上;三拍子我們可以說成下、外、上;四拍子我們可以說成下、里、外、上。此處提到的“里”是指靠近身體的方向,“外”則是遠離我們身體的方向。然后就可以從二拍子開始練習,然后逐個的掌握。
6、掌握起拍、收拍、氣口的打法
起拍就是我們常說的預示拍,它是指預示將要進行的音樂的速度、力度、情緒等重要的動作。如果起拍沒有起好,那至少會造成音樂進入時不整齊等。起拍時,手臂自然放松,上臂自然下垂,前臂向前平伸并略向上傾,掌心朝前下方。打的時候有個反射線,這通常和起拍的拍子的運動方向相反。
收拍是指音樂即將終止時為了使音樂整齊結束而使用的收束暗示動作。通常在音樂結束的倒數(shù)第二拍上向上向外側平打,做一個有力的拳頭狀或大拇指與食指和中指做個圓圈狀等,或食指與大指一掐就好了。
氣口就是指為了使樂句與樂句之間的呼吸整齊劃一而做的一個突出的動作。這個一般要比其他動作明顯一些、突出一些。做的時候可以把前一句的最后一拍的動作線幅度縮小一些,然后加速上提,給人以吸氣之感。
7、合唱演出指揮一般要求
合唱隊員站好后,主持人介紹演出曲目及演出單位后指揮上場,出場時,指揮應從大幕里側閃出,身體略向右側向觀眾,并以自然、輕松、大方、禮貌的儀態(tài)、穩(wěn)健而輕盈的步履、適度的步幅和速度,經主持人的外側(前面),徑直走向舞臺中央的指揮位置或指揮臺。指揮出場與主持人相遇時,要從主持人前面走過。到達合適位置后,應先向觀眾鞠躬致禮,鞠躬的動作要適度、得體,不要匆忙。禮畢后即可轉身面向合唱隊或樂隊(有樂隊時),準備開始。
開始前,指揮應與隊員作短暫交流。這時,面目表情和人的整個狀態(tài)應充滿自信和熱情,以給隊員帶來信任和信心。當指揮者站定指揮位置后,要首先通視一遍合唱隊或樂隊的全體,這樣做一是對合唱隊人員的站位、注意力及其他準備情況等進行檢查,二是這相當于是一個動作提示,即“告訴”全體人員作好最后的準備;
檢查無誤后,開始指揮,這時可以左手心向上、左臂平舉的姿勢給合唱隊或樂隊一個提示(提示拍),這一動作須稍慢且到最高點時要有一個短暫的停頓,在此過程中間,合唱隊或樂隊人員即須隨你的左手動作一致地投入演唱或演奏狀態(tài),只等你的手勢向下打出第一拍即開始演唱或演奏(注意:必須是始終把合唱隊或樂隊絕對地置之于你的指揮之下,而不是伴奏一開始你才“舉手”);
鋼琴伴奏在左手邊,頭側一點點,余光看看鋼琴就行了,鋼琴一響,指揮眼神馬上回到合唱隊員身上,用左手指揮鋼琴,勿轉身面對鋼琴指揮。
左手在最高點開始向下打出第一正式拍,鋼琴伴奏或樂隊即在你左手的指揮下開始演奏。此時你的右手應保持自然垂下貼于身體,同時合唱隊應保持隊形及靜默。
前奏曲至結束時,開始揮動右手,指揮領唱加入,待需要合唱隊加入時,可以左右手同時揮動,提示起唱。注意,每加入一個演唱單元,原來的指揮動作須持續(xù)進行。
歌曲行進當中,雙手和手臂的動作應依拍子的強、弱、快、慢、連音、斷音等作出適當?shù)奶崾荆@些提示應體現(xiàn)在雙手和手臂動作的輕、重、緩、急、柔和、平穩(wěn)、果斷以及動作的幅度大小當中,必要時可突破常規(guī),以大幅動作來展現(xiàn)歌曲的激烈情緒。
樂曲的終結,往往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要指揮好樂曲的終結,使整個作品得到完整的表達。在指揮結束樂句時,動作要果斷、準確,使飽滿的情緒貫穿到最后一個音符。(提醒:只有等你的指揮動作全部完成時,合唱隊或樂隊等才可以終止演出動作。)
演唱完畢后,指揮先轉身 站到合唱隊的左手邊,用右手提示隊員,并和隊員一起向觀眾鞠躬謝幕。
若之前有朗誦,指揮要用笑容給合唱隊員解壓,讓他們心情放松后用手提示朗誦的同學可以進行朗誦。在朗誦的時候,指揮要看著合唱隊員,隊員的眼睛一直要盯住指揮的眼睛。朗誦者最后一句結束后3秒,指揮者就可以進行合唱指揮了。
8、學生合唱指揮的服裝
指揮的服裝一般與合唱隊員衣服的顏色差不多 。女生指揮,上衣可以是白或者淺色襯衫T恤,下面穿短裙;男生指揮,上衣也是白淺色襯衫,不能穿T恤,最好長褲,不要牛仔褲。指揮千萬不能帶手套!
9、合唱指揮的案頭工作
第一步是熟悉作品 (感情的瀏覽),就是指揮在初讀合唱總譜時,就要了解作品的內容、形式、風格、特點,然后根據(jù)作者的意圖看它的音樂表現(xiàn)手法,用的是什么曲式結構、和聲手法及各種表情術語、記號和節(jié)奏特點等。
第二步是分析作品(理性的分析),比較細致地找出作品中高點與高潮,設想出用什么手法去建立“高點”,用什么鋪墊手段去突出高潮,同時還要找出音準與節(jié)奏的難點部分,作好記號,準備對合唱隊員做重點的訓練與突破,還要分析曲式結構,段落之間的連接有哪些變化,分清哪些是主調,哪些是和聲背景,分清作品的主次層次等。
第三步是表現(xiàn)作品。就是從內容出發(fā),正確地塑造音樂形象,然后發(fā)揮指揮的獨特風格及表現(xiàn)手法,允許在同樣的作品中有不同的處理、表現(xiàn),體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指揮手法,把強、弱、快、慢的變化,有鋪墊、有層次地將作品刻畫得感人而有深度,并獲得良好的藝術效果。總之,要不斷下功夫去琢磨思考,反復推敲作品。
10、排練一部新作品的大體步驟
第一步是合唱基礎訓練,包括氣息訓練、發(fā)聲訓練和音準訓練。
第二步是搭架子,就是純技術性的合練,重點解決正確讀譜和背譜的問題,為表現(xiàn)作品打好基礎。
第三步是藝術表現(xiàn),抓重點、攻難關,用各種對比手段和輔助手法將作品中感人的高點或高潮部分表現(xiàn)出來。
第四步是細排精排,重點雕刻重點段落,狠抓聲部的共性諧和,音色統(tǒng)一,用聲準確,從聲部到個人進行檢查。達到單兵技術硬,使之取得完美的藝術效果。
【小學生合唱訓練的方法】相關文章:
合唱訓練的基礎方法10-03
合唱訓練的手段與方法08-03
合唱的訓練方法10-03
簡單的合唱訓練方法11-27
聲合唱的訓練基本方法04-08
童聲合唱訓練的基本方法10-14
合唱的音準訓練方法10-04
合唱的基本訓練方法09-28
合唱呼吸的訓練方法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