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感受春光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通過作品欣賞與評析,理解自然美藝術美及其相互間的關系。
2、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去暢想春天,抒發(fā)自己對春天的感受。并能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評析不同作品中藝術家對春天贊美的角度與形式的不同。
3、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對美的發(fā)現與追求,對生命與自然的親近、熱愛。并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精神與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自然美、藝術美的相關知識及其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學生能以討論與合作的方式自己分析出作品中藝術家春天贊美的角度與形式。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具:有關春天的文學作品,描與春天的圖片資料、與春天相關的錄音帶。板書設計紙條。
學生準備學具:水彩、畫筆、草稿紙。
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分組競賽法。
教學流程設計:
1、 織教學:按常規(guī)。
2、 課堂教學:
。ㄒ唬┮龑щA段:
1、 設教學情境,導入課題。
請學生閉上眼睛,用心來聆聽下面的聲音。(播放有關于春天的信息聲音及音樂的錄音)然后提問:
。1)同學們聽到了哪些聲音?
。2)判斷這些聲音應該是哪個季節(jié)的聲音并說出理由。采取學生自由主動站起來回答問題的方式。根據學生回答導入課題。
。ㄔO計目的:用讓學生閉上眼睛聆聽聲音再分析回答問題的方式導入課題,可以在課的開始就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為整堂課的教學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
2、 剛才我們聆聽了春的聲音,現在讓我們走下座位,把目光投向窗外,親眼去看一看春天,觀察哪些征候或現象傳達了春的信息。(學生觀察)
。ㄔO計目的:讓學生走下座位觀察,可以通過適當的活動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
3、 將學生分成四組進行競賽。以組為單位用語言去描繪自己觀察到的春天。用學生的掌聲作標準評出優(yōu)勝組。
。ㄔO計目的:通過競爭式的語言描繪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分組競賽的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競爭的意識與團隊合作精神)
。ǘ┌l(fā)展階段:
1、布置學生以組為單位選擇作品進行賞析,同時將問題布置到各組,要求根據賞析集體討論后回答。
。1) 可以用哪些形式來表現春天?
。2) 結合作品回答不同的作品中藝術家對春天贊美的角度與形式有什么不同?
。3) 運用大膽的想象和聯想,抒發(fā)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4) 通過學習,總結自然美、藝術美的不同與聯系。
肯定學生的回答與表現。講解自然美與藝術美。(板書自然美與藝術美)。
。ㄔO計目的:讓學生獨立賞析作品,自己分析并解決問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示此圖片(見板書設計),命名為《春》。要求學生大膽的聯想,用顏色填充出具有自己個性的春的顏色。填充好后走上講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做以適當的講解說明。(可以個人獨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ㄔ趯W生練習中將有關的色彩知識進行簡要講解)
。ㄔO計目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ㄈ┱n堂小結:
春是四季之首,是生命的開始,是一年中最美的一個季節(jié)。就如現在的同學們,你們在也是一個春天——生命的春天。所不同的是:自然界的春天可以循環(huán)再來,而生命中的春天卻只有一次。希望同學們能象欣賞美好的春天一樣珍視自己生命中的春天,不讓她虛度。同時也能象愛惜自己的春天一樣去愛惜大自然中的春天,愛惜春天中的每一個生命。
(四)課后拓展:
布置學生總結本課所學知識,為下節(jié)課的繪畫春天收集素材。
課后回憶:
附:板書設計
課題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
一、自然美與藝術美:
1、 自然美——客觀世界中自然物自然現象的美。
2、 藝術美——藝術作品呈現出來的美。
3、 二者關系:藝術美來源于現實美又高于現實美。
二、用春的色彩填充此圖
說明:板書可事先在紙上寫好,貼在黑板上,或用幻燈片播放。
【美術課《感受春光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春》教學設計02-25
《春》的教學設計12-28
《春》教學設計 15篇05-05
《春》教學設計(集合15篇)08-14
《春》教學設計(通用15篇)01-12
《泌園春_長沙》教學設計03-27
《春》教學設計(通用18篇)01-12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02-19
《感受空氣》教學反思04-28
《學畫》教學設計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