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
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是中學化學重要理論組成部分,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小編給大家提供高中化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歡迎參考!
高中化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一:甲烷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甲烷的結構式和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
(2)、掌握甲烷的化學性質
(3)、了解取代反應和分解反應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培養(yǎng)實驗能力;
(2)、通過實驗過程的演示,培養(yǎng)觀察能力;
(3)、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的分析討論,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甲烷在空氣中發(fā)生爆炸的性質和條件,增強安全意識,了解一些預防危險事故的方法措施。
(2)通過生產(chǎn)、生活中的有機化合物的學習,認識有機化合物的重要性,體會學習有機化學的重大意義。
高中化學甲烷教學設計
二 教學重點
甲烷的化學性質,取代反應.
三 教學難點
1.甲烷的分子結構;
2.甲烷的取代反應.
四 教學用具:甲烷的球棒模型及實驗用具
五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對比分析、歸納總結
六 教學過程
引言:我們學習和了解了很多種的物質,如堿金屬元素、鹵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也曾了解和接觸過另外一類物質,如甲烷、乙烯、乙炔、蔗糖、葡萄糖、酒精等等.前者我們稱之為無機物,后者就是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即將學習和討論的一類重要的物質——有機物.它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在人們的衣、食、住、行、醫(yī)療保健、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及能源、材料和科學技術領域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1.什么是有機物?
2.有機物種類繁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學、閱讀、思考、討論后回答:
1.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的含碳化合物叫做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
2.有機物種類繁多的原因
①碳原子可以連成鏈狀,可以有支鏈,也可以連成環(huán)狀;
②碳原子可多可少;
③碳原子可以以單鍵、雙鍵相連,也可以叁鍵相連。
強調:有機物有2000多萬種,還在每年以60萬種速度在增加。
2000多萬種有機物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呢?
氫、氧、氮、硫、鹵素、磷等
化學上把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的有機物,叫做烴。烴可分為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烴。為什么烷、烯、炔、烴等都有“火”字旁呢?
有機物的一大特點,都可以燃燒。
板書一 甲烷( CH4)
一、甲烷的`結構 正四面體結構
:寫出結構式、電子式。
【過度】我們知道,結構決定性質,甲烷的分子結構決定其具有怎樣的性質呢?
板書二、甲烷的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難溶于水。
俗名:沼氣,吭氣,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80-97%)
板書三、甲烷的化學性質
1.甲烷的氧化反應
實驗:甲烷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強調:甲烷性質穩(wěn)定:不與強氧化劑反應,不與酸或堿反應。
。1)不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
(2)可燃性CH4+2O2 CO2+2H2O
板書:2.甲烷的取代反應
用飽和食鹽水方法,先后收集20mLCH和80mLCl放在光亮的地方,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氣體的顏色變淺,筒內(nèi)液面上升,出現(xiàn)油滴。
要求:同學們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說明什么?
強調:甲烷與氯氣發(fā)生了反應,新物質為油狀物,反應條件是光照。甲烷與氯氣的反應是分步進行的,共分四步完成。
第一步:CH4 + Cl2
第二步:CH3Cl + Cl2 CH3Cl + HCl CH2Cl2 + HCl
第三步:CH2Cl2 + Cl2
第四步:CHCl3 + Cl2 CHCl3 + HCl CCl4 + HCl
一氯甲烷為氣體,二、三、四氯甲烷為液體,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為常用的溶劑,四氯甲烷又稱四氯化碳。
引導學生觀察反應特點。新課的延伸:取代反應與置換反應相區(qū)別。
回憶置換反應的定義,思考其反應特點,并作出不是很完整的回答.
投影:取代反應和置換反應的區(qū)別
結論:有機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它的原子或原子團所代替的反應,叫做取代反應。
板書:3.甲烷的受熱分解
甲烷在1000℃時可以分解:CH4
簡介氫氣與碳黑的用途。
小結: 一個反應類型:取代反應
二個概念:有機物、烴
三個性質
:氧化、取代、分解
C + 2H2
高中化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二:金屬鈉
一、實驗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金屬鈉與水的反應過程,了解鈉的性質。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并分析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觀察描述能力和思維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重視實驗的科學態(tài)度和對學科實驗的興趣,培養(yǎng)與人合作的精神。
二、實驗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鈉與水的反應現(xiàn)象及其分析。
難點:鈉與水的反應現(xiàn)象及其分析,促進學生探究學習。
三、實驗準備
實驗用品:小燒杯、小刀、玻璃片、濾紙、鑷子、酚酞、水、鈉。
四、實驗教學方法
實驗法、問題探究法、講解法
五、實驗教學過程
【引入】同學們,通過理論課上我們對金屬鈉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的學習,已經(jīng)對鈉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那么本次金屬鈉與水的反應實驗將會讓大家與金屬鈉有深度的熟悉。
【實驗探究】 出示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的樣品
。▽W生觀察現(xiàn)象,得出結論:鈉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且鈉與煤油不反應)
【實驗探究】 用鑷子取一小塊金屬鈉,并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層,觀察表面的顏色;將其放置在空氣中,觀察表面顏色的變化。(同學觀察并說出現(xiàn)象,以及能得到哪些結論?)
結論: 鈉質軟,銀白色。
【實驗探究】向一只盛有水的水槽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然后切一小塊金屬鈉投入燒杯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學生討論現(xiàn)象,教師歸納)
浮鈉浮在水面上, 小于水的密度;
熔鈉熔化成銀白色的小球;反應放熱 ,熔點低;
游小球在水面到處游動;有氣體產(chǎn)生;
響水面上有嘶嘶的聲音;有氣體產(chǎn)生;
紅燒杯中的溶液變紅 ;有堿生成,NaOH。
【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跟大家一起討論了鈉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保存方法等,總結如下:
1.物理性質:
色狀: 銀白色固體;熔點低;硬度小,質軟;密度 小于水而大于煤油。
2.化學性質:
金屬鈉與水反應方程式
2Na + 2H2O==2NaOH+ H2
【高中化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觀潮》優(yōu)秀教學設計02-15
優(yōu)秀《桂林山水》教學設計08-09
《歌詞兩首》優(yōu)秀教學設計12-23
高中化學教學工作計劃02-20
高中化學教學工作總結04-13
《學畫》教學設計02-19
《畫》教學設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