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下冊蘇教版多些寬容的教學設計
八年級下冊蘇教版多些寬容的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敝R與技能
明確文章的中心論點,并知道怎么樣才能做到寬容。
理解寬容與批評的統(tǒng)一關系。
、策^程與方法
搜集有關“寬容”的經(jīng)典語句、格言;設置關于寬容事例的具體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呈現(xiàn)對"寬容"的思考,為展開深入學習作鋪墊;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組織學生自主探究文意與文章內(nèi)容、主題、結(jié)構等; 運用教師寄語以及播放歌曲《愛的奉獻》等形式陶冶學生的情操,進一步深化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會寬容待人,能夠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勸說他人。
二、重點、難點
、敝攸c:理解文章以講道理為主的論證方法證明論點。
⒉難點: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寬容并不是無原則的遷就”這一內(nèi)容。
三 、教具準備
多媒體
四、課時劃分
一課時
五、課前預習:
、崩霉ぞ邥檎矣嘘P詞語注音和解釋,掃除閱讀障礙。
、彩占嘘P“寬容”的名言、警句、故事,與同學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多媒體播放以下幾則故事新聞,讓學生看完后談發(fā)現(xiàn)體會。
第一則 出示2004年6月17日中國云南大學大四學生馬加爵執(zhí)行死刑的資料短片。
第二則 出示負荊請罪的flash故事短片
第三則 出示新浪網(wǎng)標題新聞:
不滿母親牢騷話 一男子竟然打落母親兩顆牙
男子拒交兩角存車費 掄鋼鎖將看車人打成腦出血
七旬老人在北京西客站餐廳休息挨服務員巴掌
學生談談發(fā)現(xiàn)體會。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修養(yǎng),是一種博大的胸襟,是化解矛盾的良藥。一個人如果心胸狹窄、自私霸道就無法做到寬容他人,甚至會做出一些傷天害理的事。寬容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我們要多一些寬容。由此導入課文。同學們,在你們所見過的事物中,世界什么最大呢?
。▽W生自由發(fā)言)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胸!睘槭裁催@么說?
用來形容人的心胸寬廣的名言有哪些(學生當堂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寬容”的格言、名言、警句或故事):
宰相肚里能撐船。
意志堅如鐵,度量大似海。(毛澤東)
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尊敬別人,才能讓人尊敬。
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寬容的。 --(俄羅斯)屠格涅夫
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黎巴嫩)紀伯倫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關于寬容的故事
。1) 北宋時,呂蒙正為相。一次上朝,有個大臣在簾子后面嘀咕:“這小子還能辦好政事嗎?”呂蒙正裝著沒有聽見,走了過去,他的同僚憤憤不平,讓他追查。呂蒙正忙制止說:“查出來就會耿耿于懷,忘了他,還是不查為好!
。2) 明人楊翥,曾做過禮部尚書。一次,鄰居家丟了一雞,指著他的姓罵個不休。家人氣不過,而楊翥卻說:“城里又不是一家姓楊的,何必計較?”另有一家鄰居住房較窄,下雨就得從楊家出水,搞得又濕又骯臟,家人匯報,楊翥反勸道:“總是晴天多雨天少嘛!”
那么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心胸寬廣的人,如何才能擁有一顆寬容的心,來看這篇課文,《多一些寬容》它將教給我們一些方法。
二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闭埻瑢W們在預習和自讀的基礎上,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寬容是……”的句式寫一段話,要求:緊扣文本,語言通暢。 (學生讀寫。)
如: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修養(yǎng),是一種宰相胸襟,是一種大將風度。
、餐瑢W們自由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并具體回答出本文圍繞“寬容” 論述了哪幾個問題?
討論明確:全文按照為什么--怎么樣的思路展開。體裁:由此可見這也是一篇議論文。題目揭示的是論點還是論題?(中心論點)
三、合作探究
。ㄒ唬┩ㄟ^自學,完成字詞學習。
1、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完成字詞正音 。
和諧 豁達 千仞 胸襟 摒棄 迥異 芥蒂
2、通過自學,完成字詞釋義
豁達:性格開朗;氣量大。
大度:氣量寬宏能容人。
姑息:無原則地寬容。
放縱:縱容,不加約束。
(二) 初讀課文,明白道理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找出體現(xiàn)作者對寬容認識的
語句,在此基礎上找出作者的觀點。
2、請位同學誦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本文作者闡述了一個怎樣的
觀點?
明確:多一些寬容
。ㄈ.精讀課文,理解寬容。
1、怎么樣才能做到寬容?
明確:要做到寬容,就必須做到互諒、互讓、互敬、互愛。
2、“互諒,互讓、互敬、互愛”之間是一個怎樣的關系?你認為其中哪一點最為難能可貴?
明確:四者之間有一個逐層遞進的關系!盎フ彙⒒プ尅笔菍捜莸淖罨镜囊,“互敬、互愛”則是進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愛,則是最根本的一點。只有互愛才能真正做到“互諒、互讓、互敬”。
3、文章最后一段并不是講要“多一些寬容”,是否多余?為什么?
明確:不多余,是文章觀點的補充論證。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地一味強調(diào)寬容的重要性,可能會導致對丑惡甚至罪惡的姑息,要明辨是非、分清敵我 ,該批評、懲罰的還是要批評、懲罰。這樣,文章做到了既旗幟鮮明,又滴水不漏。
4、學生思考、討論、合作探究后,回答問題,教師點評。
四、 賞析語句,品味寬容
1. 教師師范:
愛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萬別,迥異不同的人和諧的融為一個整體;愛能融化隔 膜的.堅冰 抹去尊卑的界線,使人們變的親密無間;愛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 嫉妒和憎恨,使人間變的更加美好。(可從內(nèi)容 手法 作用 情感等方面去賞析)
2.學生參考教師提供的思路,從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讀一讀、 悟一悟、 說一說。(交流時,教師適當點評)
3.教師小結(jié)文章語言的特點:看似平淡無奇的語言,有著深刻的意蘊和內(nèi)涵。
五、運用寬容,解決問題。
1、請用具體事例說明“寬容并不是無原則的遷就!
學生討論、交流所想的事例。
教師示例:
“二戰(zhàn)”期間,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難書,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日本官方不但沒有對中國人民真誠的道歉,近年來,反而更加變本加厲,如前些時候,日本前首相小泉不顧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多次參拜供奉“二戰(zhàn)”甲級戰(zhàn)犯牌位的“靖國shen社”,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面對日本官方的這種種做法,我們難道說“原諒他們,寬容他們吧!边@肯定不行。如果我們寬容他們,就是姑息放縱他們,我們必須提出嚴正的抗議批評?梢,“寬容并不是無原則的遷就!
2、在與同學的交往中,面對同學們的一些錯誤或不良品質(zhì),應該多一些寬容還是多一些批評?
學生討論、交流、回答。
教師明確要點:
既不能一味遷就,又應在批評時本著寬容待人、治病救人的原則,講求批評的技巧,應做到寬容與批評的統(tǒng)一。
六、教師寄語。(讀了這篇文章后,老師也是感慨良深,于是寫下了下面這段話送給你們)(多媒體出示FLASH文字)
寬容就像春天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寬容就像冬日的陽光,融化心靈的堅冰;寬容就像沙漠中的綠洲,給寂寞的旅人帶來希望。讓我們學會寬容,用我們的真心將愛的芬芳撒播到四方,讓這個世界不再有戰(zhàn)爭,不再有殺戮,不再有哭泣的眼淚在飛。
七、播放歌曲,陶冶情操。
最后讓我們在韋唯優(yōu)美、抒情的歌聲中結(jié)束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請欣賞歌曲《愛的奉獻》。
(多媒體播放歌曲《愛的奉獻》,有令人賞心悅目的畫面,師生同唱,氣氛達到高潮。)
附歌詞:
這是心的呼喚
這是愛的奉獻
這是人間的春風
幸福之花處處開遍
這是生命的源泉
在沒有心的沙漠
在沒有愛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卻步
幸福之花處處開遍
啊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
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八年級下冊蘇教版多些寬容的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初中學生能夠閱讀和寫作淺顯的議論文!抖嘁恍⿲捜荨肥翘K教版八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是議論文單元,這是本單元的最后一課。通過自主學習,學生可以對本單元所學知識做一個小結(jié),加深對議論文知識的掌握。就本課來說,教學目標應包括議論文語言、結(jié)構、論證方法的學習和人文道德修養(yǎng)的教育。
本課確定為一課時完成。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擺事實、講道理的常用方法;
2、了解議論文的有關知識;
3、品味議論論文語言概括有力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人與人之間高尚的人格修養(yǎng)--寬容
教學重點:
1、嚴謹?shù)乃悸,緊湊的結(jié)構。
2、學習講道理、對比論證的方法。
3、精讀第二段,提倡互諒、互讓、互敬、互愛的寬容精神。
課前預習:
1、自讀課文,正音正字。
2、回顧議論文的有關知識。
3、收集有關“寬容”的名言警句。
4、仿照例句給文章加個題記。
老師示例:
寬容是融融春日,能融化冷漠的冰層;
寬容是縷縷清風,能吹散自卑的陰云。
仿句要求:
。1)形式與例句相似,語言優(yōu)美。
。2)內(nèi)容源自課文,緊扣寬容主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今天我要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幻燈片1)
2004年2月23日,在云南大學一男生宿舍內(nèi)發(fā)生一起四人被殺案件。3月15日晚,案犯馬加爵在海南三亞被抓獲。經(jīng)警方審訊,他交代了殺人原因,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馬加爵供述說:上大學后,他一直有很大的.壓力,過得不好;同時,總覺得同學們看不起他,在背后議論他的一些生活習慣甚至是個人隱私。血案發(fā)生前幾天,馬加爵和幾個同學打牌,有同學認為馬加爵作弊,讓馬加爵積怨多年的怨氣終于爆發(fā),他覺得,他們既然看不起自己,不如殺了他們,慘案終于發(fā)生了……2004年6月17日馬加爵被執(zhí)行死刑。
大家聽了之后有什么想法嗎?(學生發(fā)言)
師:是呀,如此看來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確實十分重要。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我們總得要與他人相處,對人對事應多一點理解,多一些寬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多一些寬容》,作者郭安鳳。(幻燈片2)
多一些寬容
郭安鳳
。、學習課文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幻燈片3)
學習目標:
1、能說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2、學習文章以講道理為主的論證方法,并能圍繞論點舉出有關的事例。
3、正確地看待寬容,學會用寬容對待別人。
4、培養(yǎng)高尚的人格修養(yǎng)--寬容。
3、師:請同學們打開書本52頁讓我們走進課文,理解寬容。
二、初讀課文,把握結(jié)構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討論交流下列問題:(幻燈片6)
1、本文的中心論點。
2、論述的結(jié)構層次。
3、第二段“四互”間的關系,論述方法上有何異同。
4、最后一段與中心論點的關系。
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點評總結(jié)如下:(幻燈7)
1. 本文的中心論點:多一些寬容
2. 為什么-怎么樣-補充論述
第二段:總-分
3、逐層遞進,互諒最基礎,互愛是最高要求。
“互讓、互敬” 正反對比;“互愛” 排比
4、補充論證,體現(xiàn)說理的辨證。
在點評過程中,教者應注意引導學生回顧議論文的有關知識,以期達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三、自主學習 整體感知(幻燈片4)
1、我們?yōu)槭裁匆獙捜荩渴裁词菍捜荩?/p>
2、怎么樣才能做到寬容?“互諒、互讓、互敬、互愛”之間是一個怎樣的關系?你認為其中哪一點最為難能可貴?
3、文章最后一段并不是講要“多一些寬容”,是否多余?
學生自我閱讀,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者適時點撥。(幻燈片5)
1、據(jù)課文第一段解答。
2、要做到寬容,就必須做到互諒、互讓、互敬、互愛。四者有一個逐層遞進的關系!盎フ彙⒒プ尅笔菍捜莸淖罨镜囊,“互敬、互愛”則是進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愛,則是最根本的一點。只有互愛才能真正做到“互諒、互讓、互敬”。
3、不多余,是文章觀點的補充論證。如果一味強調(diào)寬容的重要性,可能會導致對丑惡甚至罪惡的姑息,要明辨是非、分清敵我 ,該批評、懲罰的還是要批評、懲罰。這樣,文章做到了既旗幟鮮明,又滴水不漏。
四、再讀課文,把握結(jié)構
學生討論交流下列問題:(幻燈片6)
1、本文的中心論題
2、論述的結(jié)構層次
3、“四互”間的關系,論述方法上有何異同
4、最后一段與中心論點的關系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點評總結(jié)如下:(幻燈7)
1. 本文的中心論題:提倡多一些寬容
2. 為什么-怎么樣-補充論述
第二段:總-分
3、逐層遞進,互諒最基礎,互愛是最高要求。
“互讓、互敬” 正反對比;“互愛” 排比
4、補充論證,體現(xiàn)說理的辨證。
五、補充事例,感受寬容
一篇議論文一般情況下總是既講道理又擺事實,而事實勝于雄辯,可這篇文章卻是雄辯多于事實,讓我們用事實來說話。
要求:
a.事例概括簡明;
b.語言簡潔流暢;
c.能與上下文自然銜接。
學生交流活動過程展示:(幻燈片8、9))
相傳,清代禮部尚書張英為解決家人與鄰居的矛盾,特寄詩一首回家:“千里寄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庇谑,張家主動讓地三尺,鄰家也主動讓地三尺,遂成就了安徽“六尺巷”這一千古美談。
家住上海的顧女士5年前送兒子汪某去日本讀大學。今年4月1日晚,放假后的汪某乘飛機返回上海。顧女士去浦東機場接機。在機場,母子倆因?qū)W費問題引發(fā)爭執(zhí),兒子嫌母親最近寄錢寄得晚。爭執(zhí)時,汪某從日本帶回的托運行李中,拔出水果刀,向母親顧某連刺9刀,致其當場倒地昏迷。汪某后來被刑事拘留,會為他的行為付出代價。
六、走進名人,銘記寬容
師:請同學們展示你所收集的有關“寬容”的名言警句,并挑選一句送給好友,一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讓我們藉著名人的語言,銘記這能讓我們終身受益的“寬容”。 (幻燈片10)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林則徐
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意志堅如鐵,度量大似海。
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寬容的。 --(俄羅斯)屠格涅夫
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黎巴嫩)紀伯倫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七、課堂小結(jié),形成板書
多一些寬容(中心論點)
互諒(講道理)
為什么 怎么樣 互讓(講道理,對比論證) 補充論述
互敬(講道理,對比論證,引用論證)
互愛(講道理,比喻論證)
八、課后作業(yè):
把本課內(nèi)容與自己生活結(jié)合起來,就應如何學會寬容,妥善處理與他人的矛盾,寫一篇心得體會。(200字以上)
九、結(jié)束語:
寬容是起爭執(zhí)時,雙方的各退一步;寬容是面對他人的小過失時,一個淡淡的微笑;寬容甚至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手勢,一句話……
愿我們每個人都能用一種寬厚的胸懷,用“海納百川”的氣度,去換取人與人之間的真誠、理解及寬容。好了,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會寬容吧。
課后反思:
《多一些寬容》是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是議論文單元,這是本單元的最后一課。在前面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議論文的相關知識,但真正落實到文本的閱讀,還是有些難度。為此,我給學生預設的學習目標是學習目標:
1、能說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2、學習文章以講道理為主的論證方法,并能圍繞論點舉出有關的事例。
3、正確地看待寬容,學會用寬容對待別人。
4、培養(yǎng)高尚的人格修養(yǎng)--寬容。
議論文,往往因為它是說理性的文章而稍顯枯燥乏味。為了避免整個課堂死氣沉沉,開篇我用一則來自現(xiàn)實生活中的案例,順利導入到課文《多一些寬容》。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起。學生打開書本,大聲朗讀之后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我為他們設立的相關問題。
在“把握結(jié)構”這一部分,學生有的時候找不到關鍵字詞,我及時引導學生回顧已學議論文的知識,并加以運用。
在“整體感知”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著重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寬容,學會用寬容對待別人,明確三個“W”:為什么(why)要寬容;什么(what)是寬容;怎么樣(how)做到寬容。當然,寬容也需要原則,無原則的寬容就是縱容。
另外,我還特意設置了一個環(huán)節(jié),“補充事例”。一篇議論文一般情況下總是既講道理又擺事實,可這篇文章卻是雄辯多于事實。我引導學生圍繞中心論點舉出有關的事例,這一環(huán)節(jié)既是為了更好地復習理解議論文的知識,也是為了將所學落在現(xiàn)實生活中。
總之,我感覺:這節(jié)課設計還不錯,充分體現(xiàn)了導與學的結(jié)合,特別是方法上的提示更利于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連接比較緊湊,過渡比較自然。
我總感覺有些環(huán)節(jié)學生沒有能積極參與,討論氣氛不夠熱烈。而我沒能發(fā)揮教育機智積極引導。當然,我會不斷的學習,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八年級下冊多些寬容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多一些寬容》的教學設計11-01
《多一些寬容》教學設計模版10-30
八年級語文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06-09
八年級下冊岳陽樓記教學設計12-20
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五》教學設計07-02
九年級語文下冊《乞丐》教學設計06-08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4-11
寬容的力量八年級作文10-23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08-29
五年級語文下冊《景陽崗》教學設計06-08